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呼兰河传》有感

2025/07/14读后感

此篇文章读《呼兰河传》有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1

一串凄婉的歌谣,有着凄婉的旋律,有着凄婉的作词。有一本书吸引着我的眼球,有一位作家的文笔牵动着我的心弦,萧红的《呼兰河传》带给我无限的感想。

茅盾先生说过:“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一浑浊而又轻盈的文笔创作了这部抒情诗般的《呼兰河传》。灰色的色彩、平静的叙述、暗淡的画面,这些带我领略了在北边陲小镇的风土人情,让我认知了当时旧中国对人性的扭曲,对人格的损害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作者将自己怀念故乡和童年的情感寄于其中,又包含讽刺了当时旧社会的迂腐和封建,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感觉这像一条悠悠的河流,又缓缓从容地流淌着,时而溅起几朵机智、幽默的浪花。在萧红清新自然的文笔下,我看到她与自己和蔼的祖父在后花园度过的美好时光,看到了呼兰河的一群善良的人,但旧社会的熏陶使他们变得十分迷信、贪婪。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是小说末尾的篇章《尾声》,里卖“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这句话简明祖父去世了,他生前死后都居住在这呼兰河的小城里,寄托了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在这一章里表达的淋漓尽致,婉转的话语来祭奠童年,这又是多么凄凉,多么空虚……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应该庆幸自己童年是这么美好。

一串歌谣歌颂着她寂寞的童年,传唱着呼兰河的故事……品味《呼兰河传》,品味她的悲伤,品味自己的童年……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2

一个孩子的童年是扑朔迷离的,有时候悲伤,有时候快乐,有时候气愤……。这些在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显得清晰可见。

《呼兰河传》作者萧红是一位命运悲苦的女作家,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去面对世俗,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以及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祖国的灾难,家乡的沦亡,个人遭遇的坎坷,让她的作品带着凄苦。愤世的情绪。

这本书描绘了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事情:不断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苦生活;祖父美丽的后花园……

祖父的后花园芳草萋萋,种着许多姹紫嫣红的鲜花,每到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时候,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作者小时候就经常在园子里和祖父玩耍,总能闹出许多有趣好玩的事来。

有一次,后园里的玫瑰花开了,小作者就将它们一朵一朵地摘下,悄悄地将它们插进祖父的草帽里。插了一圈,红通通的有二三十朵。祖父边割草边笑着对我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这么香。二里路都能闻得到。”小作者听了,笑得在地上打滚。这时祖母来了,看见祖父那副模样,呵呵地笑了起来,祖父看看祖母,又看看小作者,忽然明白了,到镜子前一照,也大笑起来。

看到这儿,我不禁被作者小时候的调皮可爱、富有童心,祖父那副老顽童的样子所打动。是啊!只要我们怀着一颗不老的童心,乐观地面对生活,开心地过好每一天,我们才会知道天天都是快乐的、美好的!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3

爸爸帮我买回了必读书目,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写读后感,可我总爱偷懒不写。这天,我拿起了《呼兰河传》,开始读。

一开始,我以为“呼兰河”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本书是说呼兰河的一生。可看过之后,我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呼兰河”是一个小城的名字,这本书记叙了作者萧红在呼兰河度过的童年。我十分喜欢小团圆媳妇这一章。

呼兰河的人也太坏了吧?一个好好的、生龙活虎的女孩子,就这样被弄死了,太可怜了。另外,那些袖手旁观的人口口声声打着“好心人”的口号,只会耍嘴皮子,说的比干得漂亮,要他们去弄这些药材,全跑了!可怜地小姑娘,还要当众脱了衣服洗澡,那水烫地能煮鸡蛋了,那些没良心的人,居然全往团圆媳妇头上浇!如果有人把那么热的水往你头上浇,你能忍受吗?还有团圆媳妇的婆婆,太没良心了,自己不小心跌了一跤把团圆媳妇抓来打一顿,自己丢了一根针也把团圆媳妇抓来打一顿,世上居然有这样没良心的人!小团圆媳妇最终被他们弄死了。

那儿的风俗也很独特,跳大神、唱秧歌、野台子戏、去娘娘庙、老爷庙祭拜,真是好玩极了。我最不喜欢跳大神,那个大神太丑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个疯子呢!

呼兰河这个地方令人羡慕,我羡慕它的热闹,同时也很佩服萧红,她能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全部写了出来。《呼兰河传》,我百看不厌!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4

我买了本《呼兰河传》,一到家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起初我并不是很喜欢,只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就丢到了一旁。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再拿起它读时,才读出了它的精彩。

灰色的基调,平静的叙述,黯淡的画面,这就是作者笔下的呼兰河。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而引发的种种灾难,让我不知该如何去评判哪个值得我同情,哪个值得我痛恨……

书上的第一章就使我感慨:在东二道街上有一个大泥坑,一下雨就会蓄满泥水,人和家畜常常在这里遇难。人们说什么的都有,可是就是没有一个人想过把坑填平。多么无知的人们啊!这样逆来顺受,最终受苦受难的是自己!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想办法改变社会,避免灾难呢!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唯有民魂是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但愿我们都能学习好的民魂,抛弃这些愚昧无知的惰性!

书中除了这些让人感慨和愤怒的事情之外,还有作者童年的一段欢乐回忆。那是她的祖父给予她的。在祖父出场后,我的心情也快乐起来了。作者以小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整天与祖父玩耍在后园里,除草时把麦子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捉美丽的蝴蝶;摘下花儿偷偷别在祖父帽子上……这美里的后园,这美好的童年,这难忘的回忆,让我这个城里的孩子羡慕不已。拥有这样的童年和这样慈爱的祖父,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如今掩卷而思,有愉悦也有沉痛。我随着萧红的脚步,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体会了美好童年的幸福。如果萧红还活着,不知道再回到故乡时,看到现在故乡的变化会有什么感触呢?我想,她看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人们,会笑的。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5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小说。

全书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河种种的人和事:跳大神、

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庙会;令人心碎的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

艰苦生活……

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无聊的交替,并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事发生。萧红笔下小镇的一切都是

暗灰的。凄凉的 暗灰色如同一张纱布,不知不觉地笼罩着这个小镇,笼罩着那群愚昧的人。遮住了如阳

光般灿烂的笑容,萧红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对世界充满好奇,她有天真活泼、任性顽皮的性格。当她

在祖父的后园乱闹一阵后,却不被责备,因为祖父是一位慈爱的老人,对外孙女充满爱心和耐心。他的爱

放飞了孩子的天性,给小孩自由、快乐、幸福。

在尾声,老祖父已经不在了,而后花园也荒凉、枯黄了,让我感到十分凄凉和悲伤。不由想到那

首诗: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来,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什么,就有什么。都是自由的……

读《呼兰河传》有感 篇6

“月圆的时候,可以看到;月弯的时候,也可以看到;但人的灵魂的扁缺却永远看不到。”

我被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深深吸引了,于是开始看萧红的书《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写过很多书,如《生死场》《马伯乐》《她认出了风暴》……《呼兰河传》是其代表作。

故事主要讲的是童年的萧红与乡亲们的故事。在呼兰河城不是天堂,那里充满着无知,但也被萧红包容的心接受。她写出了那份独属于童年乡土的心灵,那是她心灵的家。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个辟邪的故事,是一个年幼的童养媳,因为生了一场大病,她的婆婆就倾家荡产地救她,不是求医治病,而是请“神”驱邪:烧柴火架锅烧水,然后让她进去洗澡的事,她在锅中痛苦地挣扎,而围观的人群还认为是鬼邪在她身体里反抗……因为这个婆婆的迷信无知,明明是要为她治病,却还“煮”她,最终害她在悲惨中死去了。

读到这里,我非常震惊,非常气愤。我为这个小女孩儿可怜的遭遇感到悲痛不已,为这些人的愚昧无知感到气愤!真想冲进去对他们说:“你们真的太愚蠢了,这样会害死她的!”

看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做人不能迷信愚昧,也要自己动动脑子,如果一味地听别人的话,就丧失了自己的灵魂,所以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主见,自己去分辨是非对错。

满天星光,满目月亮,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中不由得有一些忧愁,萧红把那些苦难和悲凉通过《呼兰河传》传递了出来,而我们在这些苦难中领悟到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