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榜样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观看榜样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观看榜样心得体会 篇1
今晚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榜样6》,让我感触颇深。从中看到了许多优秀党员,他们牢记初心,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例如里面的“英雄团长”祁发宝,他让我看到了边防战士是如何守护我们的国土的,边防战士们是多么艰辛,在零下30多度的环境下,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守护,只为了我们能够幸福安定的.生活,他们为此付出了青春,甚至付出了生命;还有从将军之子到草原之子的廷·巴特尔,他扎根牧区47年,为牧民服务,带领牧民走向富裕,现在他们村的牧民人均收入达2万,他为建设草原,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付出了很多的精力,他们为大家舍小家,忙得都顾不上自己的孩子。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这就是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不忘初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是我们的英雄,他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会努力向他们学习,努力向优秀靠近!
观看榜样心得体会 篇2
吃完晚饭,我坐在家里的沙发上,透过屏幕收看中央电视台首播的《榜样3》。
贺星龙,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乐堂村的一个穷孩子,当他克服困难,终于考上卫校时,只因3025的学费让他和家人放弃了这个机会。村里的父老乡亲知道了这件事,大家东拼西凑出3025元钱送到贺星龙的家,对贺星龙的父母说“孩子考上学校了,我们一起供吧”乡亲们放下一大堆零星的钱,转身向贺星龙说:“星龙呀,我们村没有医生,学好了回来呀”。
带着这样一种承诺,贺星龙学完了全科医生专业,终于回到了家乡。一间窑洞就是一间诊所,一辆贷款买来的摩托车成了他出诊的工具,他用行动守护着黄河边了28个村的老百姓,24小时的随叫随到,付不起药费的能免则免。
我以为我只会为《你是风儿,我是沙》这样的爱情剧而眼泪链链,却不知我也会为《榜样3》里的人物而泪眼婆娑,强大的震撼直击心灵深处。我不相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还会有这样的“傻瓜”,一个农村的孩子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跳出“农门”,而当他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时,却为了一个承诺又回到贫困的家乡造福人民,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我以为自己只会为《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这样的爱情剧而眼泪链链,却不知自己也会为《榜样3》里的人物而泪眼婆娑,强大的震撼直击心灵深处。我不相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还会有这样的“傻瓜”,一个农村的孩子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跳出“农门”,而当他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时,却为了一个承诺又回到贫困的家乡造福乡亲,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窗外的夜很静,我躺在床上回忆《榜样3》里的贺星龙,也许是平时里看惯了医生搭拉着的脸,所以贺星龙在行医过程中那憨憨的笑容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特别是他和妻子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让我一直不解。
滴答的雨敲响了窗棂,内心深处泛起阵阵涟猗,晕染着我的思想。我想这样的奉献源于他是一位知恩图报之人,滴水的恩情,他以涌泉回报,用行动坚守着对父老乡亲的承诺;我想这样的奉献源于一位医生的医德,当一些五保户及贫穷的人看不起病时,他没有让他们“先交钱再治病”,更没有把他们拒之于门外,自生自灭,而是主动免去了他们的医药费用,甚至让家里为此负债累累,“医者父母心”这应该就是医者的最高境界;我想这样的精神源于一种善良,当妻子看到一个个病人在丈夫的治疗下逐渐好起来时,妻子从最初的吵闹到最后默默支持,善良的女人是人间最美的天使;我想这样的精神源于不变的初心,贺星龙像坚守对乡亲们的承诺一样履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
窗外的雨停了,夜更深了,更静了,我的思绪越来越清晰,我始终相信这个社会的美好,我始终相信:有一种爱是大爱,有一种奉献是无私,有一种精神是信仰,有一种力量来源于不变的初心。
观看榜样心得体会 篇3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党的事业这条浩瀚的星河里,有那么多闪烁的星辰,温暖黑夜,守候黎明。央视刚刚播出的《榜样3》里,我们看到了“无声选择”的宋书声、“只为百姓笑”的朱仁斌、“青春逐星辰”的王淑芳、“英雄也情长”的印春荣、“只步测河山”的国测一大队……他们无私拼搏、默默奉献,在榜样的'力量里,有的人感动于他们在漫漫时光里坚守,有的人汲取到实干的担当,有的人歌颂他们自我牺牲的勇气;而我,更看见了他们对“忠诚”最美的诠释。
忠诚,是“不忘初心”的源泉。从英雄也情长的“缉毒英雄”印春荣,到只为百姓笑的“文武书记”朱仁斌,再到耄耋之年的新党员牛犇,他们的忠诚是用生命的每一分钟在实践对党的忠诚和诺言。忠诚就是始终牢记,我们为什么而出发,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上,以民利为先、以民心为镜、以民意为尺。
忠诚,是“牢记使命”的根基。在那些没有注视的黑夜与艰难里,他们可曾想过放弃和退缩?我想,当一个人真正有着无比忠诚的信仰的时候,一切羁绊都会变得渺小。忠诚是,在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翻译这个职业的时候,耄耋老人宋书声说“党的分配就是我的选择”;使命是,乡村医生贺星龙一生不悔的奔走看病,“在哪里当医生并不重要,最主要的是看哪里最缺医生”。 因为忠诚,我们有了最坚硬的盔甲,可以抵御一切风霜雨雪和侵袭;因为有了忠诚,我们始终把“使命”抗在肩上,放在心上。
忠诚,是“干净担当”的台阶。把无钱治病的维吾尔族大妈当母亲照顾,把身患绝症的维吾尔族姑娘当女儿对待,整村务清“三资”,重教育建设施,走家串户移动式办公……在李元敏身上,我们看到了“干净担当”好干部的样子。“党员”的身份,是每一个党员自主奋斗而来,庄严的党旗下,我们曾许诺:“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熠熠的党徽闪耀在胸前的时候,我们应时刻牢记忠诚的含义。
观看榜样心得体会 篇4
在互联网时代,提到“网红”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千人一面的“蛇精脸”、无聊搞怪的“神经病”,以及性质更为恶劣的“黄主播”。然而,《榜样4》在央视的热播,让我们看到了七位正牌“网红”的磅礴力量,他们不靠“颜值”,不为名利,用忠诚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赞歌,用奉献创造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品味忠诚守初心、不靠“曝光”靠深藏。《榜样4》中的本色英雄张富清,在战争年代每次战斗都主动担任突击队员,屡立战功,战争结束后,他却选择尘封荣誉,扎根山区,为人民造福。张富清63年深藏功与名,63年扎根贫困山区,他藏住的是过去的功绩与荣光,藏不住的是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奉献在前,唯享受在后,这正是一名军人“身披战甲杀敌寇,脱下戎装立新功”的英雄本色,一名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信念坚定、无怨无悔的高尚品格。
品味奉献担使命、不靠“颜值”靠选择。80后北京女孩李萌选择了“没有人选择”的环卫工作,成为了“三八女子掏粪班”最年轻的一员。在别人眼中,她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光鲜亮丽,但是在她的眼中,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李萌在掏粪的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她用“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境界和她的实际行动白了别人,富了社会,美了环境,成为了真正的“白富美”。哪有什么姹紫嫣红,只是有人选择了默默奉献,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品味创新谋复兴、不靠“搞怪”靠本事。飞天揽月、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的梦想与追逐,20xx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了炎黄子孙的揽月梦。这是“揽月天团”三代航天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硕果。他们并不是简单重复国外经验,也没有巨人的肩膀可以辅以眺望,但是他们挺起胸,昂起头,一步一个脚印在科研的山峰上攀登,拥有了自己的特点和技术,拥有了自己的创新。“揽月天团”拉近了中国与月球的'距离,拉近中华儿女与中国梦的距离,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世间有种永不落俗的风尚叫榜样,也许炫富炫美可以走红一时,却注定无法赢得未来。只有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对创新的执着、才能激发起磅礴的力量,成为正牌“网红”。
榜样们初心善,行亦美。这些优秀的榜样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做一名信仰坚定、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合格党员,奋力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些平凡而又不凡的榜样真美!
观看榜样心得体会 篇5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也从来不乏“榜样”。一个人主动向榜样靠拢的人,也一定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
20xx年11月10日晚9点30分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榜样3》,从事马列主义著作学习翻译研究工作的宋书声,不仅形成了自己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一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过程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宋书声认为,在编译局这几十年他没有虚度年华。当主持人问他,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精神支柱是什么时?宋老说,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信念,二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三是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无限热爱和执着。
生活中,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对待工作认真积极向上的人。然而,观看了《榜样3》以后,我觉得我对工作真正付出的精力太少了!虽然,我看似也在积极努力工作,但是,总也少不了对不如意现象的埋怨,也时而会有心存侥幸应付工作的态度!看到宋老的工作精神,我不免万分惭愧!
今天学习了宋老的榜样事例,再回头反思自己,自己一直这样平庸,做不到“术业有专攻”,又怎能心生埋怨?又怎该心生埋怨?又怎敢心生埋怨?
以宋老的工作精神为榜样,我们还能说自己的工作枯燥乏味吗?当然不能!宋老对待工作和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广大我们教师学习的典范!如果我们也能像宋老那样对待自己的工作,用心钻研教学工作、倾心与学生交流、真诚与家长沟通,我们就不会再浪费时间去埋怨工作的枯燥,埋怨学生的调皮,埋怨家长的不理解!
还有那位无私忘我、心系父老乡亲、被称作“父老乡亲”的儿子的80后贺星龙。与我们身边的现象有所不同的是,我们身边太多的80后为了过上更优越的生活,而选择远走他乡,纷纷向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涌去!而同为80后的贺星龙却能毅然抵住外出繁华城市的诱惑,静下一颗心只为父老乡亲着想!
贺星龙的行医路是艰难的,遇到难走的山路他就靠步行,双肩挑着医药箱风雨无阻去为乡亲们看病!条件好点的时候,他为了不耽误乡亲们的病情,在乡亲们需要他的时候,他可以及时的'赶到乡亲们的面前,才利用微薄的收入买了摩托车。漫漫行医路,他骑坏了7辆摩托车,用烂了12个行医包,行程40多万公里……
与许多外出发展创业的年轻人不同的是,1980年出生的贺星龙从卫校毕业后选择回乡当村医,守着黄土,守护乡亲,一守就是18年。当我在大屏幕前看到他们一家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被感动的热泪盈眶!贺星龙身上所具有的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学习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可以不忘初心,无私坚守,全身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热情地帮助别人,确实让我很感动,我也重新审视了自己和正在从事的这份职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想我就应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工作中遇到困惑时,我不能有埋怨,也不该去埋怨,我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提升自我素养,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榜样心得体会 篇6
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近期,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特别节目《榜样3》,在全党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刻,英雄的共产党人在信仰的指引下,成为用铁肩担起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的道义,用血肉之躯筑起抵抗列强入侵的长城,用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视死如归、敢于牺牲、勇于战斗、越战越强的英雄气概在中华民族最屈辱最黑暗之中摸索光明的前途的榜样,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将一盘散沙的国人奇迹般团结起来,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斗志,为处于深重灾难的中国人民点燃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希望之灯。
秉承父志,扎根边疆。李元敏老家在山东省牟平县,当年,父亲响应党和祖国的召唤,带着儿女来到新疆伊宁县盖买村,基本称得上从祖国的最东端到了最西端。著名作家袁鹰在《白杨》中借物喻人,说那位父亲沉思中从车窗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旁,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是的,当时随父支援边疆的李元敏正是那迎着风沙成长的一棵小树。她为父亲践行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高尚情怀。她,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贫穷的盖买村,从学种地、学针线到学管理、学当“家”,终于长成了一棵为群众遮风挡雨谋福祉的大树。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也从来不乏“榜样”。像王淑芳、贺星龙等亲身讲述的身边先进典型,他们身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他们用忠诚、干净、担当诠释着新时代共产党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也是新时代新气象新精神的引领者。面对这些新时代“榜样”,我们都应满怀恭敬地向他们深深的鞠一躬,然后在心中郑重地对自己说: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名“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新时代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