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此篇文章心理学的读书心得(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1
《心理学》第二章讲的是“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看完之后觉得人的心理活动怪有意思的,也挺奇怪的,那些心理学家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如此了如指掌也怪可怕的。
通过对第二章的阅读让我了解到原来注意的种类共有三种,它们分别是: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者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而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另外,注意还有其固有的功能,那就是选择功能、跟踪和保持功能以及调节和控制功能。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其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以及注意的转移又各不相同,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表现会各不相同吧,比如说,在上课或进行学习活动时,有些学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爱做小动作。现在我终于明白,不是这些学生主观上不愿意认真听课或是积极进行学习活动,而是他们的注意力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如果我们强制性地要求他们认真起来,那效果肯定不会很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或是貌似很认真、很努力地进行着学习活动,说不定这时候他正处在“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呢!但是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不去有意思地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问题,那么对他们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将是一个极大的不良影响。
在我没有认真阅读过“注意”这一章以前,遇到上述情况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或许我会选择强制行地要求他们立刻将注意力转移过来,但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因为我明白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是要讲究方法和时机的。在个体发展中,中小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发生要先于有意注意,而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同样能够引起小学生的注意;然而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却缺乏自觉性,表现为自己不会主动确立目的,需要老师和其他成人给定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三种不同类别的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逐渐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上。
1、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教学内容新颖、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并富于变化;还要善于组织学生的注意力,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另外,还要安排好教学环境,最大程度地防止学生分心。
2、根据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帮组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既要严格又不能太过火,即要适当;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充分利用学生的间接兴趣。
3、根据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根据这两种注意的相互交替,使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保持集中。
在一堂课的刚开始阶段,学生的注意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是课间活动上,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组织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产生有意注意,接着,让学生对本节课新的学习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再然后,根据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最后通过教学方法、形式的改变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使学生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稳定的注意,也减少了学生学习时的疲劳,进而增强了学习效果。
对于以上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注意的正确应用,说起来没有什么难的,但是真正能够在教学中应用自如又岂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所以啊,教学经验对一名教师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啊!对于我一个踏入教师行业不就的人而言又是何其的困难啊!但是为了能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会不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2
我一直对心理学怀揣敬意。在中国,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在国外,却颇有研究。
有人说,学心理学的人都有心理疾病。事实上,每个人的心理都会有那么一些障碍的,只不过外在的表现不同而已,有些人其实挺内向的,可是面对生活的时候又不由得作出积极开朗的态度,那么从这一点来说,他就是在违背自己内心的意愿,也算是小小的心理疾病吧。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的心理是完全健康的,只有相对健康和相对不健康一样。举个简单的列子,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人的'身体是完全健康的,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并且永远不生病,心理亦然。人生来都是不完美的,从而造就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我所知道的心理学,他们对生物还有统计学科的要求颇高,因为研究的是人类的心理,就必须对人类的生存系统有所了解,并且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给出让人信服的数据答案。
这是我的小小猜测,人们对生活的不可预知性感到恐惧,在平日的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总是有恐惧感的存在。一方面,人们想要更加的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人们想要了解别人,于是,心理学便诞生了,从而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当然,这是我的猜测啦。
这本叫《怪诞心理学》的书满足了我对心理学的一些好奇心,也让我把心理学从自己划分的直觉范畴转向了科学。怪诞心理学就是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了解人类心理的各个方面。
用科学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对星座抱着信服的态度,那是因为星座中涉及的更多的是人类的共性,有着先入为主的态势,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而倒霉的人总倒霉,那是因为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心理惯性。总之,这让我理解到,心理暗示的作用及其强大。
何为心理暗示,就是不断的提醒自己某件事情,然后你就真的可以实现。换一种方法,如果有人一直在你耳边对你说你做过某件事,你会觉得你可能真的做过或者你会去做,这也可以理解成是教唆啦。
我更愿意把心理暗示理解成为一种鼓动的力量,这种鼓动来自自己的内心要更好一些,对于自己想要实现可有困难重重的事情,可以进行心理暗示,毕竟人类的潜能很大,还有很多的力量并未发掘。可是,从另外的方面来理解,我总觉得心理暗示像一种谎言,包含着自欺欺人的性质,可又一想,反正欺骗的是自己,别人也不一定能够知道,于是,就很坦然了。
我仍然对心理学满怀敬意,认为如果能够通过表象了解人类的内心,那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3
今年涉猎了心理学范畴的多本书,如《社会性动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人性的弱点》、《自控力》,但是都不如《社会心理学》全面,翻译流畅,读起来不像《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语言晦涩,排版和内容也比《社会性动物》更能让人爱不释手,大量的例子、名言、漫画、表格让人进一步理解书中的观点。
在内容方面基本上涵盖了《社会性动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这两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心理学的.范式教科书。这本书反反复复、读读停停持续大半年,是目前读过的最厚的一本书,很高兴自己坚持读完了,并且以后还会反复翻阅。也是因为这本书,开始学做思维导图,日积月累,最后完成的时候也惊叹于自己的耐力。
相见恨晚的同时也感谢自己在这个年纪读了这本书,更够更全面的看待社会,更包容、多方位的看待他人,更重要的,进一步了解了自己,了解“人”的多样性、复杂性,希望自己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学会和自己相处,接纳自己爱自己。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4
《教育心理学》看似理论很强的书籍,其实不然。里面很多的教育心理学原理,都是通过实验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实验所蕴涵的科学道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结合的教学实际谈谈教育中的期望、表扬与批评。
美术教师往往任教的班级较多,个别教师也许就忽略了评价反馈这块内容。从书中学习反馈效应实验中可以看出,反馈的重要性。反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及时、准确、具体地了解自己学业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就。因此,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做出评价,美术作业如果一直不评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美术课的评价比起其他课程来说,显得更加重要。美术是一门审美艺术的课程,没有什么对和错,只有美与不美,不能一味的给学生打上等级。
佩奇的评价实验说明了具体的评语更有效。美术作业如果只是一味的打上等级,也许就失去了评价的作用。美术的作业要有具体的评语,这个评语不一定是教师最终的书面语言,可以是来自的学生的,也可以是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口头语言的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要展示出来,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进行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有了具体的评价语言,学生的学习会更加进步。
书中的一些实验向我们验证了一些教学行为,让我们的教学行为,变得有理可依。总之,细细品读本书,会让我们的教育变得不再迷茫。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5
人是群居生物,人与人交往是必须也是不可避免的。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即使我们很注意,也难免会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有时这些错误可能会让别人在精神上或者物质上遭受到巨大的损害。这时候,你必须勇于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自主承担。这样,不仅能够显示出你是一个有素质、有责任的人,而且也更容易获得对方的谅解。如果你逃避责任,为自己的错误千方百计地加以辩解,这样只会让你变得更加愚顽和不近情理。
其实人活在世间,十有八九不如意,谁又能事事顺心。人生永远不会完美,往往缺憾才是永恒的美。佛学中世界被称作"婆娑世界",意思是能忍许多缺憾的世界。世界本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没有缺憾就不能称作为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就是由缺憾累积而成的,往往不完美才是完美,而太完美就变成了缺陷。有时往往自己的目标与现实就差那么一点点,如果你抱着自己的完美理想不放手,就会深陷在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纠缠中,从而让自己常常郁闷。相反,在完美与不完美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你将会生活的轻松快乐很多。有时候人们会被这种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追求完美的压力所蒙蔽。认为只有做得"最好"才会使自己更加快乐,其实,有时候你的缺陷也将是一笔可观的人生财富,所以,没必要为自己的缺陷而烦恼,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在与人交往中微笑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是调节各种矛盾的润滑剂。微笑就如同阳光,它能给他人带温暖,也能使他们对你产生宽厚、谦和、平易近人的良好印象。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它使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展颜一笑胜过千言万语。对我们每个人说,微笑轻而易举,却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当你每一次奉献出微笑的时候,这微笑的光芒也会回照到你的脸上,给你带方便、快乐和美好的回忆。
人生在世总会有三两知己,一些朋友。而朋友往往也是我们倾诉的最好对象,悲伤时可以从朋友那里的得到安慰,开心的时候可以与他们共同分享,哪怕是心里的秘密也可以拿出与对方密谈,但朋友之间并非无话不谈,哪怕你们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生活私密性,所以,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也是讲究艺术的。不管是恋人之间,还是亲密的朋友之间,都不能太过紧密,否则就会在无形之中给对方施压,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使友谊万年长青。
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改变和提升自己,让自己低调学会自我批评,在与人交流时学会尊重并礼遇对方,避免不必要的争辩,学会真诚的赞美。每个人因为理念不同会让我们对于问题产生分歧,争辩是最糟糕的选择,我们需要理解对方,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善并委婉的建议从而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快捷而有效。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处理矛盾最好的调解师,懂得对他人宽容,才会得到对方的理解。在生活中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真诚。从而建起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的读书心得 篇6
整整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校长管理的心理学》这本书看完了,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作为一名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学问如此之大,我始料未及。
《校长管理的心理学》这本书中阐述了“校长自我认识”“自我管理”“学校管理”“人员管理”四大项,50个小项方面的内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管理”中的“如何实现快乐管理”这一章的内容。“快乐”是每个人的需要,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是我们的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让我们快乐,但最能愉悦人的心情的是情感上的满足。而校长作为管理者如果能实行快乐管理,让师生从教与学中感到幸福,那才是真正的教育。
作为校长,有责任让每一位教师看到自己在学校里可能的发展前景,更有责任为学校成员创造一个公平合理、催人向上的发展环境,从而激励学校的每个教师将自己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融合起来,为学校也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发展的诸要素中,用人是关键因素。用人制度要真正给教师以希望,能体现用人所长、避人所短,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让大家看到干得好与干得不好就是不一样。
要让教师快乐工作,应该有合理的、有效的激励,使教师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学校除了给教师提供发展的前途,给教师应有的尊重以外,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也是必要的。对教师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应与教师的付出相适应,与他们的.努力和贡献相一致。
简单而言,充满快乐的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是公平的管理,是真诚的管理、是科学的管理,是务实的管理。让自己快乐去管,让员工乐意被管,让管与被管的人都快乐,这就是管理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