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2025/07/26心得

此篇文章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1

国务院温总理对幸福有一句精辟的论述:“幸福就是人们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我想:“要做一个幸福的好教师,最重要的是心态。”那么又是什么让教师觉得自己不幸福呢?我情不自禁的陷入了思索?是呀,是什么呢?是那总是觉得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不满足?还是为班上那些淘气顽皮的孩?抑或是为了那林林总总应付不完的检查?当我们每天在抱怨累死了,气死了的时候,幸福已如肥皂泡般无奈的破灭了。在我看来,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最重要的看来还是心态。

(1)以平常心态,来得到教师的幸福感。

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但我们却背负着祖国未来的希望;虽然清贫,我们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我们心里有一个追求:“为了孩子的一切,奉献一生我们无怨无悔”!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事业是常青的,我们的生命在孩子身上得以延续,我们的价值在教育工作中得以体现。做一名快乐幸福的幼儿教师,用自己的.幸福感染周围人,使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对人、对已,对社会都有益的。

(2)体验成长的足迹,获得幸福感。

幼儿教师工作,没有丰厚的待遇,没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没有优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如何获得职业的幸福感呢?只有靠自己去体味、寻找工作中的乐趣。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幼儿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自己身边。和孩子平等、真诚的交往,一起体验成长的足迹,会令老师体验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你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身边,你将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3)创造热情和爱每一位幼儿,来体验幸福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还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完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老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更要以研究者的姿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状态中去,用我们的创造热情和激情给孩子们创造舒适的环境和温馨的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获得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师幼交往中,当教师给与孩子爱时,孩子也以一份真诚的爱来回报老师。

所以,作为教师,爱童真烂漫的一举一动、爱天真无瑕的稚言稚语,爱每一个顽劣的童心,爱张张小脸笑,那将是无予伦比的乐事,同时,也享受着“桃李满天下,百花吐芬芳”的幸福,这是其它任何一种职业都没有的收获。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在收获新的喜悦。是的,孩子总会给老师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从而使老师能微笑面对。正是这是种心态。当然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特别是今天的我们,但我们仍要微笑面对。教师的微笑对学生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独一无二的。你的微笑就像是冬日的阳光融化了他们心中的冰霜,像春雨滋润着他们心田的嫩芽。透过微笑他们会去接纳你,会喜欢你,也会使他们有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这会使你的教学很轻松,效果明显。像大海一样的胸怀去接纳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的错误,你的世界也会像大海一样的湛蓝而深远。做到了这点你就是一个幸福的老师。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工作已不仅仅是为了丰富社会的物质财富和满足个人的温饱生活,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共建幸福温暖的人类社会和追求幸福美好的人生。学会享受工作、快乐工作、幸福工作,应成为当下人们普遍追求的工作方式,如此才更易于实现幸福社会和幸福人生的工作目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快乐工作”,如何做一名“幸福教师”呢?

第一、热爱工作,是快乐工作,获得幸福感的前提

快乐来自于认同,只有热爱工作,才能快乐工作。很多时候,我们都把工作的目的等同于赚钱,于是工作便成为一种庸俗的劳累。如果你试着把工作和钱分开,和快乐挂上钩,也许会发现工作将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平凡的职业,而我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热爱这个职业让我找到了幸福的真谛。

只要你喜欢这项工作了,你就不会感觉一节课的时间那么长了,工作生活中的苦和累也会大大减少,而更多的是充满干劲、充满激情!比如,当你的讲解使学生的问题得以解决;当你的耐心辅导使学生成绩提高;当节日收到学生的一个个祝福的短信;当学生诚心道一声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这时,工作中的幸福感已离你不远了,或者你已经是幸福的啦。

一个人如果本身不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么他也不会感受到工作的价值所在,也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更难以想象他会以什么态度去对待所从事的工作,当然他也无法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首先喜欢,我想我们既然选择了做一名教师,那么我们就应该喜欢,另外我们不但应该将教师作为我们的职业,更应该作为我们的事业,我想只要我们热爱我们的工作,将它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了,那么即使我们做不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同样会感到很充实!即使我们哪怕天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我们同样会感到很快乐!

第二、阳光心态,是快乐工作,获得幸福感的关键

对于任何教师而言,心态决定着他的幸福。幸福的心态应该是阳光般的。所以我们要用平常心对待学生,不要总是期望每个学生都能出于蓝而胜于蓝。要冷静地对待学生,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理智地教育学生。要用平常心对待工作中的诸多不如意,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地沮丧和抱怨,而应该接受现实。

诚然,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也时常听到一些抱怨,自己也不免有些同感,也时常苦恼。可只是一味地抱怨,抱怨使人思想肤浅,心胸狭隘,自己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最后一事无成。是的,任何指责与抱怨都不能提高自己,只能破坏自己的进取心。只要你是努力的!

我们常说心态很重要,其实快不快乐主要是心态决定的,跟工作量关系不是很大,为什么有些人天天玩也不快乐,而有些人工作很忙,看上去很累但人家同样很快乐,这就是心态的事,只要在工作中保持阳光心态,积极面对,肯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觉得在平日工作中不必过于计较得失,计较的多了自然挂心的事就多了,随之而来的是烦心的事就来了!当然消极怠慢的态度是最最使不得的,如果一个人消极怠慢,那么肯定工作效率低、质量差,他也不可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的,更不可能有幸福感!

第三、主动学习,是快乐工作,获得幸福感的有益延伸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主动学习,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以及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上学期我校实施教改后,为了使自己快速的跟上课改的步伐,我积极主动的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利用网络资源看视频,查资料,同时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转变,我感受到了快乐工作后的幸福。多读书,勤学习,不仅能够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而且也能让我们体验到快乐,捕捉到幸福。

人生离不开工作,工作必须要快乐。而学习是一种必须,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是打开“快乐工作”之锁的“金钥匙”。学习有很多方式,读书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是一次次心灵的交流与净化,从中可以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与美的享受。交流也是一种学习,我经常和同事聊学生在信中日记里称老师为他“最信赖的朋友”时的那份感动;聊毕业的学生仍旧记得发来教师节的问候的那份幸福;聊如何让某个孩子的什么陋习改变过来,如何帮助学困生爱上学习等等,同志们集思广益,坦诚布公,畅所欲言。我们就在这种主动学习中得到了快乐,获得了幸福。

多读书、勤学习是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最好方法。一方面我们要向身边的人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每一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说听课,有的老师可能觉得他讲的不如我,我不屑去听,实则错误!只要你去听就肯定会有所收获,别人讲课的长处你可直接借鉴,不足之处说不准也从发生在你身上,你同样可以改正,这对个人来说是多好的学习机会!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书刊、利用网络等多途径学习,学校学期都给老师订阅书刊,目的是希望老师们通过阅读有所收获!我想只要我们注重学习、自愿学习,而不是将学习作为一项下达给我们的任务,那么我们一定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我们的生命历程中也一定会充满书香,我们的人生也定会更精彩!

幸福地教学,心中必然怀着长远的专业追求,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幸福的教学,也就没有高尚的教育。

第四、创新发展,是快乐工作,获得幸福感的源泉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的工作也应象太阳一样充满新意,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比如我们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使我们的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教成为现在主动的`学,由原来沉寂的课堂变成现在的更有生命力,由原来的老师滔滔不绝变成为小组间默契的合作,而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我们教师内心是激动的,是幸福的,不由得使我们有种向前冲的动力。

创新的快乐,基于对教育工作纯粹的热爱。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后,我们始终循环着各自学科的教学工作,周而复始,年复一年的上同样的课,难免会产生职业倦怠,这就更需要创新,也只有创新才能避免所谓的重复、枯燥,有效地防止职业倦怠,激发人的斗志、挖掘人的潜能!!收获人生的幸福!

要做“幸福教师”,肯定不止这几方面,比如还得要学会处理好同事关系、家庭关系,跟一个单位的文化氛围以及个人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等等都有关系。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树立积极的阳光心态,善于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我们一定会达到预期目的,相信我们的工作一定会是快乐的,生活一定会是幸福的!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3

学校为每位教师发了本《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拿到手中,一直没时间细细阅读,这两天利用在家休息的时间认真研读了这本书,感受颇丰,受益匪浅。

在书的第二章节陶教授提出这个观点:读书走向:取法乎上。让我一下子幡然醒悟,我的读书走向就向古人说的: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自己阅读的书目甚至在“下”的层面上。

想想确实如此,回首这么多年来自己所读的书目基本全是小说类。在中学的时候曾偷偷地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琼瑶言情小说,也是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到时了师范后也经常去图书馆借书:《蹉跎岁月》、《八月桂花香》、《青春之歌》、《京华烟云》、等等全是小说类,不分年代,不分作者、不分优劣,只要有书就行。后来姐姐也在焦作上学,我就每周六都去她那里玩,她们屋里的姐妹们个个都是才女,她们班级的广播稿都是姐姐完成的.。在她们屋里的桌子上,床的里边缘全是书,杂记,小说,名著经典、古今中外,应有尽有,她们还时不时写上古雅小诗,引经据典,一首首诗词就跃然纸上,让人惊叹不已,佩服有加。在她们那里我看了《路遥作品精选集》、特别是《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家春秋》、《尘埃落定》、《白鹿原》等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我在每一本的小说里和主人公一起悲欢离合,一起潮起潮落。在那段时光里曾是最幸福快乐的时光啊。毕业了,在学校里晚上不怎么回家,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学校门口有个租书店,我就象如鱼得水,把里面的现代小说看了个遍,官场上的、反腐的、打黑的、特别是海岩小说,池莉小说看得是如痴如醉,所有的课余时间大部分都用在这方面了。现阶段看了些红色经典,柳青精选集,孙梨精选集,王小波作品集。看完也就随手放过一边了,了解一下大概故事情节,在心里感慨一番而已,从没分析过写作手法,也没有写过读后感、随笔之类的。可谓是读了很多,收获得很少。

我虽然读了这么多小说,对自己的生命意义的提升有什么帮助吗?没有,也没有因阅读而感悟出思想与智慧的飞跃。

我如今的读书走向应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你想想我们阅读高口味的书得到的才是“中”呀。所以不要只现于爱好去漫无目的的读书,不要因为“情趣”,而在“中”、“下”徘徊。而要读经典名著,读高层次的书目,向大师们汲取智慧和思想,甚至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犹久而久之,便会渐渐向大师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才会越来越高,在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才能生成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智慧。才能拓宽自己生命的维度。

意识到这些之后,要摈弃趣味性的书籍,阅读对自己有真正帮助的书籍,我想从现在开始,也许还不晚吧。努力读书吧,努力读好书吧。家里书柜里的经典名著不在少数,那就从今天开始吧,开始精神生命的另一个新天地,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吧。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4

忙碌中拜读了《做一名幸福的教师》第一章。感受最深的是《心胸坦荡,成就君子之风》这一篇。被书中李钰教授的浩然正气,襟怀坦荡而折服。面对学生的成绩,他实事求是;面对学生的贿赂,他坚守职业的操守;面对学生的报复,他坚信人性本善,给误入歧途的学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坦荡做事,宽容待人的气度,正是君子的风范。他用自己的君子风范,感化了学生,转化了那颗被蒙上尘埃的心灵。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去学习的。

胸怀坦荡,不仅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智慧。面对生活中的伤害和误解,你能始终用宽容的态度和悲悯的情怀泰然处之,这绝对是一种最高的生活智慧。作为老师,只有心胸坦荡,才能直面生活中的`小坎坷和小风波,将积极温暖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

幸福箴言:

“君子之风,山高水长”,胸怀坦荡,极具人格魅力的老师,有如陈年佳酿,年代愈久,酒质愈益醇厚,让人口舌留香回味无穷。他们是真正的谦谦君子。不是咄咄逼人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别人如沐春风,用自己大地般的宽厚,去感化每一颗被蒙上尘土的心灵。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好教师,除了拥有渊博的知识,更应当拥有坦荡的胸怀,拥有高尚的师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尤其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最高长官”时间长了,如果不注意的话,“长官意识”就会表现出来,命令似的指挥,不容分辩的指责,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查其根源,归根结底是教师的修养欠缺,胸怀还不够坦荡。坦荡的胸怀取决于一个人的人格、气度、修养,来自于正直的行为、高尚的节操和是非分明的决断。作为班主任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拓展自身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才能真正的荡涤心志,扩展胸怀,成就君子之心。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作为学生的榜样,给他们照亮成长之路。

在言传身教的同时,还要“三省吾身”。用超越和俯视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不会因为没有得到的利益而耿耿于怀;不会为赢得他人的赞誉而处心积虑;不会为他人的误解而焦虑重重;更不会为生活的重压而折断自己的脊梁。善于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烦恼转化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促使自己不断的前进。身为教师,要在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尽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学生的一些过错而大发雷霆,不要因为同事的某些作为而郁闷于心。要时时处处严格审视自己的言行,要用豁达体谅的心态来观照周围的人。尽量将冲冠怒气和不良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用平静的心态,面对身边的大小诸事。要赏识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用一种赏识的目光给学生一种信号,让孩子从中受到鼓舞,会觉得他可以做得更好。这样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才会明辨是非,坚守原则,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要宽容同事,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战友,他们不可能十全十美。宽容的对待别人就是给自己最好的奖励。

坦荡的胸怀如同一泓泉水,洗涤了所有的污浊,净化了周遭的一切。拥有坦荡胸襟的老师,不为富贵所役,不为诽谤所动,即使在困境中,也决不灰心失意,依然坚持正道,做一盏指引学生的明灯。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3月17日下午,我校组织听张印全教授教育思想的讲座《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学习、许多先进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对在座的每位教师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的净化。

正如张教授所说,幸福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幸福的人生会更精彩。作为一名教师,幸福的工作会赢得学生的喜爱。同样面对一件事,幸福感强的人会积极面对,相反则会充斥着抱怨与无奈,其实不论怎样我们都得面对,不管是责任还是荣誉、快乐还是悲伤。每个人都想幸福的生活,拥有快乐的一生,但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幸福而开心的工作却成了一件难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不自觉的发出牢骚和抱怨的声音,也许说者无心,但却给听者带来不快。我们不否认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会给老师带来很多麻烦,但作为教育者,应该调整心态把这些当做乐趣,只有这样,才能从工作中找到幸福感。

幸福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感受。丰厚的收入也许不会给你带来幸福,而面对学生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们的心里会不由自主的看到明天的希望。作为一名教师,幸福是学生点滴的进步,是对老师的声声呼唤,是你在说教之后学生感激的脸,是一次次教室里传出的爽朗的笑声。

是啊!选择了这份神圣的工作,就应告诉自己应默默的付出,在学校的这片净土上辛勤的耕耘,时刻露出幸福的笑脸,对学生,对同事,对所有爱我们的人。与其漫无目的的抱怨,还不如沉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想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吗?想做一个完美的人吗?行动起来吧,从今天做起,开心的工作,用放大镜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用一颗包容与感恩的心与同事相处,用自己足够的耐心理解现在的学生,那么,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

反思自己在以往工作中,也曾迷失过方向:没有好好备课就走进课堂,结果学生一个不经意的.问题把我难倒时的尴尬会让我面红耳赤;用过于苛刻的语言训斥学生,结果课下学生不计前嫌的问候又使自己后悔莫及。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在课堂上的无礼一定是不经意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多给学生机会,学会等待,而不应心急与攀比。

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自己认真的工作却几年都评优秀,未得到公正的评价,哪来的幸福感呢!其实你可以这样想: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别人比你更好,你还需要等待。想想我们每天得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如果不开心的工作,幸福哪会主动敲你的门啊!

幸福像花儿一样,而对于工作不积极的人这花儿只是昙花一现,相反,如果我们努力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幸福的鲜花会永远盛开在我们的心田里,从不曾凋谢!努力的工作,热情快乐地生活,争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做幸福的教师心得体会 篇6

最近,我有幸细读王三阳老师编辑的一书《做幸福的教师》,使我深刻体会到: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的收获与幸福。在我的印象中,学校是神圣的殿堂,当我成为老师走进课堂之时,我期待自己也在学生心中建立一座神圣的殿堂。一座让我的学生难忘的,充满创造灵性、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人文关怀,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殿堂!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不断的探索并获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念,我越来越深刻的懂得了,要想学生学得好,更要“实践出真知”。反思最初的困惑,不正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所以才会事倍而功半么。只有老师一相情愿地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生活的“实践”中来,在学习中摸索方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乐趣,获得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学会同情,学会体谅。说到底,这殿堂是为学生建立的,是要学生真正喜欢才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啊!

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但正是因为我们老师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往往有些人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是自己的一种感受。但当我们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好友的小脾气,和原谅你朋友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记得有这样一篇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残障,七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至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她的老师沙利文。沙利文老师用了毕生陪伴这可怜的孩子,将她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动物,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的伟大的作家。如果不是爱,如何有这么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有爱,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在残缺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

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你因为被爱而幸福过吗?工作累了,父母来电话,朋友来短信,如果不是做老师,这也许就是全部。可教师这份职业,让我获得了额外的关爱。工作十几年来教过很多个班,多少学生呢?假定其中有一半是爱我的,那么在亲人朋友之外,我的人生额外的收获了多少份关爱?当我们送出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们将要回报给我们的爱是无法估量的。收获别人的关爱,这是一笔旷世的财富啊!

多少年来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蜜钥。”“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不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