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教案
此篇文章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 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马上将面临冬季,寒冷的冬天, 往往是煤气中毒的高发期。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危险,酿 成事故。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我们的自护自救 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防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安全教 育》主题班会。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 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 故的发生。当然,夏天也会有煤气中毒的事故发生,更多的是发 生在我们使用空调的时候。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三、煤气中毒的原理?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 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老师点评:
1.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 如果达到0. 04%-0. 06%时,就可使人中毒。
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 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 全身,造成中毒。
3.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 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 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 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从而使人体缺氧,致 使呼吸困难。
4,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 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青年人 较老年人敏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 中毒。
四、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二、煤气中毒的原因?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就 煤气中毒的原因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 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①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
②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③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 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或液化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 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亦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或夏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 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一台20 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五、措施
1、开窗透气
2、放松衣物
遇到煤气中毒,如果自己还清醒的话,松开自己的衣领,让 自己得到更好的呼吸。如果发现中毒者,则救护人员赶紧松开患 者的衣服,裤带等,并且要注意保暖。
3、清理口内粘液
煤气中毒之后,要及时对中毒者、特别是昏迷患者进行口腔 清理,因为一旦中煤气毒的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到口鼻一些体 液,这样容易引起患者呼吸不畅,并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4、喂点糖茶水
如果中毒者还有自己的`意识,还能有吞咽能力,赶紧准备一 杯糖茶水,为患者喝下,让患者补充适当的体力,等待进一步的 救治。
5、人工呼吸
如果发现患者昏迷不醒,或者出现呼呼微弱,将患者口鼻清 理后,对患者实行人工呼吸救治,当新鲜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后, 中毒不算太严重的患者就能减轻一些症状,但是一定要掌握正确 的方式。
6、联系医院
七、小结
1、迅速关闭气阀,将门窗打开通气,使中毒者尽快脱离现 场;
2、将中毒者头放平,使其呼吸不受阻碍;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而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病症;
4、口内若有呕吐物,用手指裹洁净的布轻轻擦拭,以免进 人咽腔造成窒息;
5、中毒者出现高热,可用冰袋或毛巾冷敷;
6、中毒较轻者可喝少量醋或酸菜水,使其迅速清醒;
7、若中毒者面色青紫,四肢冰凉,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 口对口人工呼吸;
8、若中毒者心脏已停止跳动,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还应与胸外 心脏按压同时配合。而且应该在最短的时间里和急救医生取得联 系。)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煤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煤气对身体有害不能乱动煤气。
2、知道正确使用煤气的方法,进一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自备图片“各种煤气燃具小图片一套”
三、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谈煤气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提问:(1)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爸爸妈妈是用什么把饭菜烧熟的呢?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煤气呢?
根据幼儿谈到的'内容出示各种使用煤气的燃具的小图片。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煤气。
2、了解煤气的基本特性。
提问:(1)煤气为什么能把饭菜烧熟呢?
(2)煤气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我们能看见它,闻到它吗?
小结:煤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遇到火可以燃烧。为了防止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工人在生产煤气的时候,加进了一种臭味剂,使煤气产生出一种臭味,这样当煤气漏出时,就容易被我们发现了。
3、教育幼儿在使用煤气时学会自我保护,并学习几种正确使用的方法。
(1)引导幼儿看图一
提问: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当发现室内有煤气的臭味,应赶快打开门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来。
(2)引导幼儿看图二
提问:他在做什么?我们不能这样做?
小结:煤气开关是控制管道内煤气进出的一个门。如果小朋友玩弄开关,就容易造成煤气中毒,给人的生命带来危险。
(3)引导幼儿看图三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该怎么办?
小结:锅里的东西烧开后,要及时将火关小或关掉。如果不及时关火,锅内的东西会溢出来将火扑灭,煤气还在继续向外流出,这样容易造成煤气中毒。
4、通过竞赛游戏,巩固知识。
教授任意指图,幼儿抢答方法。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教案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教案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 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
(1)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2) 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示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善于合作、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
(2) 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实验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
碳的氧化物有几种?
独立思考。
复习旧知识引出本课题。
请一学生上台演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各种仪器可供选择)
一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纠正错误。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自然过度到二氧化碳的性质。
导出课题
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集满,这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独立思考,交流。
一学生演示并操作。
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掌握知识。
将已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提问:通过观察: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讨论、交流、发言。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判断能力。
实验探究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一学生上台演示吹气球,气球下沉。
一学生演示用二氧化碳熄灭两层蜡烛的实验。
让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见解,避免标准化、统一化的固定答案。
实验探究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设问: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讨论、交流。
让学生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启发,起、确定方法后进行实验。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的经验,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学生猜测。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提供信息: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学生设计探究步骤,分组讨论,明确步骤后,开始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
将小红花取出后加热,应如何操作?
独立思考,分别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在实验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在交流中掌握更多的实验方法,启迪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要善于思考。
二氧化碳还有什么性质?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通过回忆旧知识,激发掌握新知识的欲望。
拿出一只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解释。
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用理论解释日常现象,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畅谈用途
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学生自由发言,回答得不够完整时,教师补充。
让学生亲身体验。
温室效应
1、二氧化碳过多回造成什么后果?
2、根据二氧化碳的来源,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
学生发言,老师加以归纳、总结。
通过学生之间对话、师生对话,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拓展。
自主小结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在前面已经陆续的接触、学习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你能归纳出它的性质么?今天我们在学习一些新的性质。
二、新课教学:
探究活动一:探究二氧化碳灭火及二氧化碳溶于水。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以下性质: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探究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学生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探究活动三:探究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以下性质: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探究活动四: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学生进行两组探究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一氧化碳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三、小结: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内容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
四、布置作业:
课本P118页习题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一些煤气中毒的有关知识,能在生活中防止煤气中中毒的发生,保障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
教学过程:
一、事件引入。
2008年12月2日凌晨,榆林定边县堆子梁中学四年级一女生宿舍发生煤气中毒事件,12名女童中毒,11人死亡。12月12日凌晨,住在马家峁村的一户人家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睡在屋里的三代5口人,有4人死亡。全国各地煤气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据统计,中国家庭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数排在交通事故和生产事故之后的第三位。
二、什么是煤气中毒呢?
煤气中毒,又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因此,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导致中毒。
三、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一氧化碳中毒早期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中度症状: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 中毒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四、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
1、在密闭不透风的`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另外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 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燃烧时,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引起煤气中毒。
2、家庭使用的煤气罐,如果漏气或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或使用旧风斗、 或风斗过小或安装高度不够。造成煤气排出不畅,也能引起中毒。
4、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或遇大风倒烟、烟筒被烟灰或其它东西堵塞等,煤气排不出或排量少,大部分扩散在室内,也会发生煤气中毒。
5、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6、 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五、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怎么办?
1、自救方法:如在使用煤炉、炭盆取暖或使用石油液化气热水器洗澡时,有感到头晕、胸闷的症状时,要尽快打开门窗,脱离现场。若感到全身乏力不能站立时,可在地上匍匐爬行(一氧化碳比空气轻),迅速打开门窗逃生,同时呼救。
2、急救他人方法:当发现或怀疑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在救护人员赶到前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将可能极大地减少伤亡。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救护人配带有效的防护口罩,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伏入室,关煤气,禁用明火和开关电器以及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
(2)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3)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4)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保证患者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5)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6)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7)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8)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冬季取暖或使用煤气时,一定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这是预防煤气中毒的关键。遇有大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煤能够充分燃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六、总结
大家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