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塔》有感
此篇文章读《乌塔》有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乌塔》有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乌塔》。文章主要写14岁的德国少女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表现了乌塔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是我不明白的是:同时父母,他们的表现为何截然相反呢……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迷惑不解!经过认真阅读,细心揣摩与体会,我终于解开了谜团,中国父母把孩子当成了“旷世奇宝”,想掌上明珠一般,一见不着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国有一句老话: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特指家长对子女的态度;而外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独立意识,所以孩子们才有这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觉当上了“小公主”,洗碗、洗衣服、叠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来。就连我参加活动,家长也是一百个不放心,一千个不同意。我已经11岁了,你们还要包到什么时候呢?现在我干起家务真是笨手笨脚的,甚至火柴也不会划。有一次,我到李月家里去玩,一进门,就看见还有许多同学也在那儿,我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后,她留我们在她家吃中饭,我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吃着吃着,门铃响了,李月开门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着对我说:“怎么,还在这儿吃饭呀!饭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尴尬,人家还以为我到哪儿也离不开家长呢。望着同学们个个抿着嘴的'笑脸,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个缝隙钻进去。
家长们为什么这么不放心我们?咱们还是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去看望黄飞翔,谁知还没到黄飞翔的家就遇到了三个坏人,同学们吓得惊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无头苍蝇一般,最后,谁也没去成。通过这件事,更体现出我们的有勇无谋。与课文中那位胆大心细、有主见而不盲从的少女乌塔真是相差甚远。
读了这篇文章,我也应该学习乌塔的独立精神,要像乌塔一样胆大,细心,这里并不是说要我们也一人游历欧洲,而是要在学习与生话方面克服依赖思想,提高独立意识、生活经验和自立精神,不要让我们成为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更不要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读《乌塔》有感 篇2
自从读了《乌塔》这个故事,我的感触颇深。从乌塔的身上,我收获了很多有益的知识。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名叫乌塔,她独自一人去世界各地游玩的故事。开始,我有很多疑问:她和我差不多大,又是一个小女生,怎么能独自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旅行呢?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读完了这本让我大开眼界的书。
读完这个故事,我的内心被震撼了。因为乌塔和我们太不一样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家里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家人百般呵护的“小王子”“小公主”,而乌塔却不一样,她很独立勇敢,14岁就独自一人去欧洲旅行了。
文中还提到乌塔的旅行费用全部都是自己在课余时间发广告、打零工挣的,没让自己的家人出一分钱。可想想我们自己,每天还在向家人索要零花钱,并且还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从未想过要靠自己的劳动去挣钱,甚至想去哪里旅游,都需要家长带领出行。想想我们还是太不自立了。
那么为什么乌塔能独自一人去周游世界呢?是因为她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呢?就比如:在周末之前你是否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周末时是否又遵守了呢?诸如此类,只有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渐养成独立自强的精神。
看了这篇文章,想想我自己,我都觉得有些羞愧,乌塔和我年龄相差不多,可区别却那么大,她那么独立自强,而我却还是家长眼里需要备受呵护的花朵儿。我真应该向她好好学习这种精神呀!
读《乌塔》有感 篇3
昨天,我刚学完《乌塔》这篇课文,它使我受益匪浅。
课文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为准备一次欧洲旅行,自己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用了3年的时间,阅读了很多有关欧洲国家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去陪小孩玩。在一个暑假,乌塔按照自己设计的旅行路线,用自己挣得的`旅费,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在旅行时,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乌塔独立自主、自理能力强、细心,真让我佩服。如果不具备这些品质,怎么独自一个人去旅行呢?虽然不是每个同学都应该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去旅行,但难道不应该学习乌塔的这些品质吗?
记得几年前有一次,由于我练琴不认真,晚上妈妈不帮我洗澡了,要我自己洗。我在浴室里手足无措,根本没怎么洗就出来了。现在,我睡在自己的房间里,有时还会害怕,必须听着故事才能入睡。我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做菜,也只有蛋羹和盐焗萝卜。我四年级了,也只会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自己的衣服还没办法洗干净。如果让我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我肯定撑不了几天。
在生活中,我还有很多事情无法自己做,乌塔却已经可以独自生活了。我要学习她的品质,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
读《乌塔》有感 篇4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仅有14岁的德国小女孩儿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乌塔特别细心,她在家就设计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局的电话号码。她自立、不怕苦,也不怕一个人力量单薄。她自强,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都得捧在手心里,不能让他们受苦受委屈;但乌塔的父母却觉得,爱孩子,就必须让他们经受挫折和磨练。
读了这本书,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们同样是孩子,却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我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日常生活却还需要爸爸妈妈打理,而乌塔,却独自一个人游历各国;我总是跟爸爸妈妈要零花钱吃吃喝喝,而乌塔却靠自己的力量打工挣钱周游世界;我自己一个人走在马路上都惊慌失措,而乌塔一个人游历各国却镇定自若。
乌塔就像一颗小草,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和雨露,奋力生长,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她都坦然面对,让自己在磨练中成长。
读了这个故事,乌塔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虽然不能像乌塔那样跨国旅游,但一定要学习她那种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个合格的好少年。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世界上别的小孩,我们一定要学习乌塔的那种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才能让我们做一个合格的好少年。
读《乌塔》有感 篇5
今年,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课文讲了一个名叫“乌塔”的14岁女孩独自一人自费游历欧洲的故事,她为了攒够钱,曾为超市和一些小餐馆分发传单或周末在别人家哄小孩玩,她就这样来攒齐旅游费用。这个故事不得不让我感到惊讶。
由于父母对我们过多的`溺爱,让我们失去了自理能力,当然这也不只能怪父母,他们只是想让我们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而对于穿衣服、穿袜子这样的小事他们替我们做。从表面上看,这是父母在疼爱我们,其实这对我们没有一丝好处,反而“害”了我们。据统计:在我国城市的小学生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孩子自己不会照顾自己,甚至连衣服也不会穿。再想想乌塔,这个仅仅14岁的女孩,不但自己攒够旅费,而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还能把旅行计划订的井井有条,要是换做我一个人游最近的兰州,我都能把自己丢了,更何况是欧洲。
大家不要认为,我是赞成独自一个人去旅游,而是让大家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提高自理能力。如果将来,父母不能再照顾我们了,而且还需要我们照顾他们,连衣服都不会穿的我们,到那时该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进而学会照顾别人。
读《乌塔》有感 篇6
读了《乌塔》以后,我知道了乌塔是一个非常会安排自己生活,独立和自理能力很强的一个人,而且她一个人就能游遍欧洲。那是因为乌塔从小就自己一个人做事,衣服自己穿 ,饭自己做,自己洗碗,每次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她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的习惯。
我又想起了我自己,不要说一个人游遍欧洲了,就连焦作都不敢去。每天都在家长的怀抱中成长,根本不会独立生活,在家里还老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像家里的小皇帝一样。但我现在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家长在做,我以后要像乌塔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