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幼儿园中班教案
此篇文章《树》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树》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1
一、设计理念:
《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平日里,孩子对吹泡泡一直情有独钟,由此让我想到用吹泡泡的游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美术创作。一来可以让他们尽情体验吹泡泡游戏的快乐,二来还能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从而体验美术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能用吹泡泡的方式添画树。
2.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吹泡泡的方法。
难点:能用泡泡进行添画。
四、活动准备:
范画,水粉颜料中加入洗洁精,画纸,吸管,音乐。
五、活动过程:
①谈话导入
1.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
2.吹泡泡游戏怎么玩的?(教师吹一下给幼儿看)我是用什么来吹泡泡的?泡泡是怎么样的?
3.集体吹泡泡:你们想不想也来吹一吹泡泡?
②范画欣赏,初步了解吹画
1.我们刚刚吹好的泡泡一下子就不见了。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一位老爷爷给了我一瓶神奇魔法水,这瓶神奇的魔法水会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而且还可以把泡泡留住呢。
2.(出示范画)我的泡泡还会变魔术哦,看看变成什么了?
3.你们觉得这颗树好看吗?
4.想一想怎么样才能用泡泡吹出好看的树?
③幼儿作画,体验吹画的乐趣
1.出示范画:你们觉得这颗树漂亮吗?
2.你们想让这颗树变得漂亮吗?现在请你们给这颗光秃秃的树添上好看的泡泡树叶吧!
3.四个小朋友合作帮一颗树添上泡泡树叶。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与鼓励。
④、欣赏评价作品,感受吹画带来的快乐
1.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欣赏。
2.你最喜欢的是哪颗树,为什么?
《树》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近段时间,我们中班正在结合季节开展主题活动《大树和小花》。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总是与树进行亲密接触,他们和树成为了好朋友。如何将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又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能力呢?于是,我设计生成了美术活动《春天的树》,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想想、画画中尝试并体验纸团拓印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幼儿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欣赏春天的树,尝试用纸团拓印的方式大胆画出自己喜爱的树。
2、积极参与活动,能与同伴合作使用绘画材料,体验纸团拓印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大胆尝试用纸团拓印的方式画出自己喜爱的树。
【活动难点】
选用适宜的颜色表现出春天树木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多媒体、各色颜料、示范用纸和幼儿绘画用纸、废纸团、抹布、背景图、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了解树木特征
1、引导幼儿欣赏春天的树,激发幼儿兴趣。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树朋友。
二、模拟演示,明确作画方法
1、教师出示纸团拓印好的作品,引导幼儿发现绘画方式和以前作品的不同。
2、教师以情景化的语言介绍今天的作画材料。
3、请个别幼儿上来探索用纸团拓印作画,教师提醒作画方法。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出示背景图,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3、播放音乐,幼儿自主作画,教师适时指导。
四、评价展示,分享体验成功
1、以小动物评画和幼儿互相介绍作品的方式进行交流评价,感受成功的快乐。
2、和小树林小动物拍照留念。
3、帮忙整理活动材料离场。
《树》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3
《树》幼儿园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树》幼儿园中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树》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4
一、设计理念:
《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平日里,孩子对吹泡泡一直情有独钟,由此让我想到用吹泡泡的游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美术创作。一来可以让他们尽情体验吹泡泡游戏的快乐,二来还能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从而体验美术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能用吹泡泡的方式添画树。
2.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吹泡泡的方法。
难点:能用泡泡进行添画。
四、活动准备:
范画,水粉颜料中加入洗洁精,画纸,吸管,音乐。
五、活动过程:
①谈话导入
1.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
2.吹泡泡游戏怎么玩的?(教师吹一下给幼儿看)我是用什么来吹泡泡的?泡泡是怎么样的?
3.集体吹泡泡:你们想不想也来吹一吹泡泡?
②范画欣赏,初步了解吹画
1.我们刚刚吹好的泡泡一下子就不见了。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一位老爷爷给了我一瓶神奇魔法水,这瓶神奇的魔法水会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而且还可以把泡泡留住呢。
2.(出示范画)我的泡泡还会变魔术哦,看看变成什么了?
3.你们觉得这颗树好看吗?
4.想一想怎么样才能用泡泡吹出好看的树?
③幼儿作画,体验吹画的乐趣
1.出示范画:你们觉得这颗树漂亮吗?
2.你们想让这颗树变得漂亮吗?现在请你们给这颗光秃秃的树添上好看的泡泡树叶吧!
3.四个小朋友合作帮一颗树添上泡泡树叶。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与鼓励。
④、欣赏评价作品,感受吹画带来的快乐
1.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欣赏。
2.你最喜欢的是哪颗树,为什么?
《树》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5
一、设计理念:
《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平日里,孩子对吹泡泡一直情有独钟,由此让我想到用吹泡泡的游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美术创作。一来可以让他们尽情体验吹泡泡游戏的快乐,二来还能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从而体验美术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能用吹泡泡的方式添画树。
2.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吹泡泡的方法。
难点:能用泡泡进行添画。
四、活动准备:
范画,水粉颜料中加入洗洁精,画纸,吸管,音乐。
五、活动过程:
①谈话导入
1.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
2.吹泡泡游戏怎么玩的?(教师吹一下给幼儿看)我是用什么来吹泡泡的?泡泡是怎么样的?
3.集体吹泡泡:你们想不想也来吹一吹泡泡?
②范画欣赏,初步了解吹画
1.我们刚刚吹好的泡泡一下子就不见了。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一位老爷爷给了我一瓶神奇魔法水,这瓶神奇的魔法水会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而且还可以把泡泡留住呢。
2.(出示范画)我的泡泡还会变魔术哦,看看变成什么了?
3.你们觉得这颗树好看吗?
4.想一想怎么样才能用泡泡吹出好看的树?
③幼儿作画,体验吹画的乐趣
1.出示范画:你们觉得这颗树漂亮吗?
2.你们想让这颗树变得漂亮吗?现在请你们给这颗光秃秃的树添上好看的泡泡树叶吧!
3.四个小朋友合作帮一颗树添上泡泡树叶。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与鼓励。
④、欣赏评价作品,感受吹画带来的快乐
1.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欣赏。
2.你最喜欢的是哪颗树,为什么?
《树》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中锻炼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没有软尺的情况下,如何测量树有多粗
难点:引领孩子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动准备直尺、绳子、大树模型、小鸡和小狗头饰、其它能找到的各类尺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直尺引入,老师的大尺引出幼儿的小尺,先看老师的大尺上都有什么,再看幼儿的小尺上有没有,得出"大尺和小尺是一样的"结论。
2、探讨尺子的用途(幼儿自主探讨)
二、基本环节:
1、短剧表演激趣。幼儿闭眼,教师出示大树模型,然后指名两名幼儿带上小鸡和小狗的头饰表演量树。教师引导:小鸡和小狗没办法量出大树有多粗,谁能帮助它们?
2、幼儿自主探讨办法,并用自己的办法来测量,全体幼儿评议:这样测量可以吗?
3、教师引领,教师有意让幼儿看到手里的绳子并给予幼儿启发,帮助幼儿发现。
4、发现方法,用绳子测量树的粗,再用直尺测绳子的长,绳子的长就是树的粗。
5、幼儿操作,用绳子和直尺测量大树的粗
三、结束环节
1、启发幼儿思考: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测量什么?(胳膊、腿、水桶、头、粉笔等)幼儿自主测量自己想测的物品。
2、结论:弯曲的东西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测量
四、延伸环节
1、让幼儿认识直尺以外的各种尺
2、幼儿操作,用软尺测量大树的粗3、告诉小鸡和小狗大树的粗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