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1
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的第一天,我们首先进行野炊活动,很快同学们就各自忙开了。只见同学们有的在洗米、洗菜,有的在准备菜单,还有的在点火炉,突然间“轰”的一声,我们的“大厨师”已经在炒菜了,不一会儿一碟碟香喷喷的饭菜就煮好了。开饭咯,大家你来我往吃的那个香啊,感觉比大酒店的饭菜还要香。
第二天,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的教官给我们上插秧课。教官首先要求我们回宿舍穿好拖鞋下来,然后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插秧的`地方前进。来到了插秧的水田,大家看见稻田里浑黄一体的水,不约而同地说:“这水好恶心啊!”同学们看见这“脏水”都不愿意下田插秧。怎么办呢?经过教官的动员,终于梁嘉熙同学第一个拿着几棵秧苗下水田了,看见他那么勇敢同学们也跟着一个个排队下水。在教官的解说下,我们按照教官的指令,各自隔好距离,把自己手上的第一棵秧插入水田里头,插完以后,教官又指令我们把自己手上的第二棵秧插入水田里头,就这样,同学们终于按照教官的要求,把手里的秧苗全部插到水田里,圆满完成了这一堂生动有趣的插秧课。直到插入第四棵秧,教官才宣布结束。插秧课结束了,同学们还在唧唧喳喳地讨论着刚才的插秧活动,不一会儿,大家就愉快的回到了宿舍。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情加深了,同时充分体现了大家团结互助的精神。而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是: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体验了劳动光荣的真谛。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2
综合实践课是一种经验课程、实践性课程,是一个没有文本教材,有待于师生在活动中开发,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生性课程。因此,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打破“孩子们被关在单调书本知识里,整天见不到生活的阳光”这一现象,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学生,拆掉学校的“围墙”,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
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强,而这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需要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学生自主地活动,积极探索,教师可能只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活动的主人还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学生的自主创造活动提供了可能。
三、促使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现成的内容,学校在开发和实施这一课程时,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和学校不同,给学校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校在国家课程改革总目标下,根据师生特点和需求,根据学校教育资源和学校传统优势,确定一些“领域”或“活动主题”最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3
教师参加省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提要:直到此时,才能说我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一个笼统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对传统学校活动课程的发展,它要求学校
2011年11月2日至4日,浙江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评比活动在z县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我有幸与教研员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这得益于学校与领导的信任和栽培。去后我才知道这是一次多么高档次、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不管是参赛选手,还是在座评委都是教学经验丰富、对综合实践活动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和先驱者。就单单看代表参加观摩的教师,就有近500位,且都是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其中校长、副校长级就多达30人。而对于一名刚入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来说,能参加此次观摩活动,这得是多大的机遇!这,是我的幸运!
一天半时间,我们聆听了11节课。此次评比活动以仙居县实验小学校园四大节日之一的“体育节”为课程内容。各选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四年级围绕“跳绳活动”,五年级围绕“抖空竹”作综合实践活动中期指导课。各选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上课时注重过程,注重参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积累,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跳绳”、“抖空竹”的兴趣。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各种有价值、有深度、与“校园体育节”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仔细观看了各位选手的表现,并对各位选手的赛课内容进行了比较,还认真聆听了专家的点评和讲解。
直到此时,才能说我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一个笼统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对传统学校活动课程的发展,它要求学校各项活动之间的目标、对象、时间等课程要素统筹规划、紧密联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挥个性特长,发现自我,从而培养良好的人格,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我的理解就是,这是一门综合的.、系统的,突显学生主体的课程。而如何开展好这一课程,这就需要老师的大量投入和付出了。参加此次活动,让我更强烈地意识到了自己与其他老师的差距,更强烈地认识到了学习的紧迫。这对我来说是一件既忧又喜的事情。这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能够较早地寻找差距,较早地对差距拥有深入体会,就能较早地学习与进步!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4
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数学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综合实践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大餐”!
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综合实践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活动资源:抓住资源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探究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方法,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灵魂!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5
12月29日,在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的带领下,市直属学校的几位老师前往瑞林镇水口小学,听取了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老师的几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本次活动中,实验小学的老师为水口小学的孩子展示了五节精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圆形变变变》、《立体纸艺》、《舞蹈基本功》、《航模制作》、《版画制作》。在这几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有合作,有交流,有探索,有展示,老师适时点拨和启发。从学生的汇报展示过程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树立了自信心,掌握了基本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他们受益匪浅。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是这次课改中的新型产物,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类综合课程的一种补充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单纯从知识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着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各项基本素质,通过亲身体验、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有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观。以前自己以教学主宰者自居惯了却浑然不觉,依赖讲授法多了却秉性难移。活动课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几节活动课,老师都只是适当的引导,没有过多的讲解方法,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经验和方法。
其次,我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如三年级的《圆形变变变》,师问:不用剪刀,你能折出什么形状?学生用不同的圆形纸片不用剪刀折出了不同形状的图形,然合"做"出了心中想的不同的画。通过活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有些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调查,采访、查阅资料、讨论、设计创作、收集等活动,要用到语文,数学,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如《航模制作》,要制好航模,首先要先查阅资料,收集材料,设计好制作方案,然后才可以制作,制作中要有文字介绍,有数学中的对称、旋转、平衡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同时,我认为要开展好一次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自身的知识层面需要完善,要了解好这方面知识,使自己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的成功。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6
7月29日到8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20xx—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短期培训的的学习,通过十几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在选择综合实践课时,应该寻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观摩的这几节课使我受益匪浅:首先,这几节课无不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法并实施,提高了积极性,学生走入社会亲身参与实践才能让他们获得真正的知识。其次,活动主题的设立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也都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如《美丽的扎染》、《魔罐》都激起了学生们深入研究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动手能力比较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还培养学生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意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很重要,从主题的确立,到方案、分组以及查找资料,及至最后的成果展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看似没有做什么,但实际上,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都有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所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
通过这短短十几天的学习,使我了解到综合实践整合了各门学科的知识,有语文、数学、科学、品生、品社等,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拿开原实验小学举办的远足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涵盖了数学中一千米有多长,语文中体会红军长征,品社中团队活动及科学中家乡植物种类生长情况等,学生在此次的综合实践中得到了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发展,也掌握了各学科的知识。
此次学习活动,我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样的活动真好,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增长学生们的学识,开阔视野,让孩子在实践中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另外,综合实践锻炼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掌握与自觉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真的值得借鉴。通过听来自辽宁省的14位老师讲课,我也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综合实践课中,要认真的寻找适合学生上的综合实践课,争取上好综合实践这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