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理解辜负、奉献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难点
1.自主学会生字词语,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用书信格式写信。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巴金的照片和生平简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7)
1.出示巴金老人的照片:孩子们,这是谁?关于这位老人,你了解多少呢?
2.简介巴金:巴金爸爸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是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3.板书课题并质疑。
4.疏理出重要问题:他为什么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8)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2.讨论交流: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新词。
(2)讨论交流。
①朗读正音。
②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③学生质疑问难。
3.指名试读课文,并说说每个段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品句悟情(20)
1.学习第一部分。
⑴指名读,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⑵从这部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⑶理解争先恐后,感受40多个孩子围着巴金爷爷的热闹场面并朗读。
⑷朗读巴金老人感谢孩子的话,这些话体现了巴金对孩子们怎样的感情?
⑸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2.学习接下来的两段。
⑴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87岁高龄了,手不听指挥,写字困难,更别说写信了。可是,他仍然坚持写了这封信,让我们读第一句话,感受老人写信的不容易。
⑵在这种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给家乡孩子们写信,这是为什么呢?
⑶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句子。
⑷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3.学习第四段。
⑴默读这段话,勾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想想为什么自己感动,做上批注。
⑵交流并相机指导理解重点句子。
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在卡片上。
⑷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巴金爷爷怎样的品质?
⑸小结。
4.学习课文最后的部分。
⑴自由读,思考:巴金对自己对孩子们提出了哪些建议?
⑵读出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情、希望。
四、升华情感,学写书信(8)
1.学习完信的内容,我们知道了巴金老爷爷用他的一生、用他的作品赤教育我们该怎样做人,此时,你想对巴金老爷爷说些什么呢?
2.书信的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3.默读课文,对照格式,说说信中的称呼、结尾、署名和日期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处在什么位置?
4.试着用书信的格式把自己想对巴金爷爷说的话写一写。
五、布置作业(2)
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回信。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理解“辜负”、“奉献”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难点
1、自主学会生字词语,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用书信格式写信。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巴金的照片和生平简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巴金老人的照片:孩子们,这是谁?关于这位老人,你了解多少呢?
2、简介巴金:巴金爸爸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是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3、板书课题并质疑。
4、疏理出重要问题:他为什么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2、讨论交流: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新词。
(2)讨论交流。
①朗读正音。
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③学生质疑问难。
3、指名试读课文,并说说每个段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品句悟情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从这部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理解“争先恐后”,感受40多个孩子围着巴金爷爷的热闹场面并朗读。
(4)朗读巴金老人感谢孩子的话,这些话体现了巴金对孩子们怎样的感情?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2、学习接下来的两段。
(1)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87岁高龄了,手不听指挥,写字困难,更别说写信了。可是,他仍然坚持写了这封信,让我们读第一句话,感受老人写信的不容易。
(2)在这种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给家乡孩子们写信,这是为什么呢?
(3)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3、学习第四段。
(1)默读这段话,勾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想想为什么自己感动,做上批注。
(2)交流并相机指导理解重点句子。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写在卡片上。
(4)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巴金爷爷怎样的品质?
(5)小结。
4、学习课文最后的部分。
(1)自由读,思考:巴金对自己对孩子们提出了哪些建议?
(2)读出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真情、希望。
四、升华情感,学写书信
1、学习完信的内容,我们知道了巴金老爷爷用他的一生、用他的作品赤教育我们该怎样做人,此时,你想对巴金老爷爷说些什么呢?
2、书信的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3、默读课文,对照格式,说说信中的称呼、结尾、署名和日期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处在什么位置?
4、试着用书信的格式把自己想对巴金爷爷说的话写一写。
五、布置作业
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回信。
板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3.了解到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教学难点:
了解到书信的格式。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2.通过阅读巴金爷爷的信,体会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3.能够抓住正文的重点,围绕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你们会写信吗?想不想写信?今天我们学一封信,看看这封信中写了些什么?写信时要注意什么?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解决文中生字。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小声读课文,问这是一封怎样的信?谁给谁写的?
2.你能根据这封回信猜猜来信中写的是什么?你从哪知道的?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3.从这封信中你觉得巴金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理解到的有感情地读出来。
4.讨论理解巴金爷爷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体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重点读这一部分。
5.总结课文内容。抄一抄课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话。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书信的格式。
2.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学习了巴金爷爷给家乡的孩子写的信,你知道了信中写了些什么,那么,你有没有注意到写信的格式呢?
二、结合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信封的格式。
1.仔细观察《送往小木屋的信》,看看书信的格式。
2.结合“金钥匙”,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信纸和信封,边讲边示范。
3.学生动手写信、写信封。老师检查、指导。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抄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3.了解到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教学难点:
了解到书信的格式。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2.通过阅读巴金爷爷的信,体会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3.能够抓住正文的重点,围绕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你们会写信吗?想不想写信?今天我们学一封信,看看这封信中写了些什么?写信时要注意什么?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解决文中生字。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小声读课文,问这是一封怎样的信?谁给谁写的?
2.你能根据这封回信猜猜来信中写的是什么?你从哪知道的?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读一读。
3.从这封信中你觉得巴金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理解到的有感情地读出来。
4.讨论理解巴金爷爷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体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重点读这一部分。
5.总结课文内容。抄一抄课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话。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书信的格式。
2.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学习了巴金爷爷给家乡的`孩子写的信,你知道了信中写了些什么,那么,你有没有注意到写信的格式呢?
二、结合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信封的格式。
1.仔细观察《送往小木屋的信》,看看书信的格式。
2.结合“金钥匙”,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信纸和信封,边讲边示范。
3.学生动手写信、写信封。老师检查、指导。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抄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2.凭借语言文字,体会巴金对下一代的关心,感受巴金的美好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巴金。同学们知道巴金吗?(简要交流关于巴金的资料)
2.巴金老人在87岁高龄之际带病给家乡的孩子写了一封信。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巴金在心中都说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来。
(二)初读感知
1.指名读分节读课文,纠正并指导。
2.讨论:巴金在心中主要说了什么?(板书:带病回信、生命的意义、珍惜时间)
(三)精读品析
1.读了巴金的这封信,你有了哪些思考和感悟,有了哪些收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体会字里行间含着的情和意。遇到含义深刻的词句,注意联系上下文体会,可以把自己的读书感受简要地写在文中空白处。
2.交流读书体会。着重引导学生感悟朗读以下几个句子:
①“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教师简要介绍巴金的散文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和小说集《英雄的故事》帮助学生对这句话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认识,并推荐学生课外阅读)
②“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教师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思索和实践这句话。)
③“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④“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3.总结课文。自由朗读全文,进一步感受巴金的美好情感和高尚品质。
(四)课堂练习
说说书信的格式,在课堂笔记本上把书信的格式写下来。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2遍。
2.在“习作练习本”上写一段话,写学习了这一课后的思考和收获。
带病回信
板书设计: 生命的意义 奉献
珍惜时间
教后记:
这是一篇文字浅显(没有生字),平实,但又散发着高贵的人格魅力的文章。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内容和感悟思想与情感都没有太大的困难。为此,我简化了教学设计,课内适当拓展,用两节课完成了连作业在内的所有教学任务。我想,这也算是初步做到了高效吧!不知各位网友怎么看?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入,简介巴金。
1、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
(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2、质疑:引出课文。
二、自读课文
1、默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4、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面。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写他对孩子们的祝福。
三、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家乡孩子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文中找答案。
(……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2、朗读巴金爷爷感谢孩子们的话,你有何体会?
(说明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
四、精读第二段
1、87岁的巴金爷爷写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2、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3、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指导写字
1、教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朗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一至二自然段。
2、抄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