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想象的意识。会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查字典: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预习:
1、学生各自预习。
2、教师个别辅导。
三、订正词语:
1、订正生字的音、形、义。
2、读准下列生字读音:
涓裸澄絮。
3、扩词
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
(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2、分段朗读。
五、作业
1、读课文。
2、积累成语。
板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
雪花:向柳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
溪石上:小牛溪中饮水、狮子睡觉、白熊准备上岸(观察想象)。
雪中美景
石桥上:白玉雕刻、到处披着白雪,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教学反思:
作为语文老师,语言很重要,因为教师如果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学生对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的好。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课文描绘了松坊溪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意图:
1、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意境美和情致美,努力使阅读过程成为审美的过程。
2、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尝试探索课内特别是在独立阅读中如何丰富学生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量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感受松坊溪冬天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图片填空:()的冬天。
2、引入: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看看松坊溪的冬天,想去吗?
3、读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这节课我们就去感受一下松坊溪雪景,好吗?
二、初读课文,体会美。
1、理清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松坊溪的雪景。
(2)先写了(雪中的景色),再写了(雪后)的景色。
2、初读感悟美。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9—18自然段,感受一下松坊溪的冬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反馈。
(3)用不同的句式说一句赞美松坊溪冬天的话。
3、过渡:松坊溪的冬天美在哪里呢?
三、研读课文,感悟美。
(一)研读“下雪了”一层。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9—18自然段,请你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美的一个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美在哪里呢?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告诉大家。
2、朗读、交流。
重点点拨:
(1)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课文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棉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
(2)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动感,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
(3)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3、齐读9—13节
(二)研读“雪止了”一层。
1、师:雪中的松坊溪多美啊,那么雪后的松坊溪又美在哪里呢?我们分小组研读。
2、明确研读任务:
(1)第14—18自然段总写了(),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先写(),再写(),最后写了()。
(2)16、17两个自然段作者是站在(),先向()看,再向()看,最后向()看。
(3)我还从()(词、句、或段)体会到了雪后松坊溪的美,因为()。
3、学生分学习小组研读。
4、讨论交流。
重点研读:
(1)“我看见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发亮的白雪世界”是指远山、石桥、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丽景象。
(2)水中的溪鱼有什么特点?
(一群又一群、多。色彩艳丽、美。姿态、动作迅速、活。要求读出情趣。)
分两大组比读,比比谁读得有情趣。
(3)为什么写雪后景色要写溪鱼?
(静中有动、寒中有暖、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含着生机。预示春的到来,使人回味无穷。)
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课文。
五、读读背背,积累语言。
自读9—18自然段,下面的'三道题目任选一题。
1、选择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在座的老师或同学听。
2、选择其中一句或几句有感情地背一背。
3、选择其中一两句特别喜欢的句子抄在日记本上。
六、欣赏描写冬天的段落。
1、简介郭风。
2、配乐读郭风的诗。
3、配乐读《雪夜的小山村》。
七、小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松坊溪美丽的雪景,那么课文中其他的段落在写些什么呢?也有这么美吗?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八、布置课外作业。
任选一题:
完成时间:一星期。
完成方式: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
作业内容:
1、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文集或小报。
2、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垄”,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
3.通过研读宋方西冬天的美景,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
(一)同学们,我们学了很多诗,你能背几句写冬景的诗吗?
(二)课件出示一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学生读诗句。
导入:古人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冬景图,今天我们走进现代作家郭风写的《松坊溪的冬天》,去感受他笔下的冬景别样的美。
(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初读课文。
1.导入:松坊村松坊溪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它就坐落在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山村——松坊村。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二)检查自读,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词语。
松坊溪、蒲公英、雏菊、携带、淙淙
3.学生交流课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松坊溪平时的美景——松坊溪的冬天下雪时的美景——雪后美景)
4.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
三、展示图片,欣赏美景。
课件出示松坊溪图片
四、自主学习,感受美景。
(一)你认为什么时候的松坊溪最好看?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把体会写在书上。
(二)小组交流。
五、精读文本,体验美景。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研读:
(一)平时的松坊溪
1.(课件相机出示)那溪石多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说体会。
2.(课件相机出示)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说体会。
3.(课件相机出示)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说体会。
4.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某某老师朗读3—5自然段感受平时松坊溪的美景。
5.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不仅仅局限于大溪石、鹅卵石和溪水。
6.(课件出示)你瞧,溪中的鱼儿游得多么( ),溪边的树林多么( ),空气多么( );你听,鸟声多么( )。松坊村的人们生活多么( )。
7.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的确太好了!松坊溪远离城市,虽然偏僻,却没有噪声,没有污染,充满着宁静与祥和。
8.指导朗读。
9.指名读写溪水部分。
理解溪水的清通过影子来写,还可以看出周围景色之美。
10.仿说。
溪中事实上还有很多影子,男女生分别仿照第一、第二句练说。
11.总结。
(1)指名按板书总结,联系课文说说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写平日的松坊溪的部分。
12.文章的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却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松坊溪的平时呢?
作者描写平时的景色,是为了和冬天的景色互相映衬,互相比较,使冬天的景色更丰富、更充实、更富有变化。可以想象,松坊溪的冬天一定更好看!
(二)冬天的松坊溪
1.初冬的松坊溪
(课件相机出示)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蒲公英,它们带着白茸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飞扬扬地飘着。说体会。
(课件相机出示)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它们还在开放蓝色的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花般的红叶,全是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飘落了。说体会。
(课件相机出示)在高大的枫树上,挂着好多带刺的褐色果实。说体会。
感受绚丽多彩的初冬美景后,赛读。
2.雪中的松坊溪
(课件相机出示)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在风中飞舞。
你感受到了什么?
3.雪后的松坊溪
雪后的松坊溪好看在哪儿?
(课件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交流,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还记得平时的松坊溪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二)平时的松坊溪那么美,作者为什么要以《松坊溪的冬天》为题呢?松坊溪冬天究竟是怎样的美呢?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
二、品读文本,陶醉美景中。
(一)你看到冬天的松坊溪了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二)同学们,我们平时总觉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是美的,为什么说这一片白色的,被雪覆盖着的松坊溪也是美的呢?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呢?
(三)让我们走进课文,来寻找这种美,感受这种美。打开课本,仔细读一读9-16自然段,找一找松坊溪哪些地方因为白色而显得更美了?
(四)交流品读。
1.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想象一下,一群白色的小牛,两只白色的狮,几只白色的熊感觉是不是很新鲜?这些溪石看上去是不是更有趣更可爱了?能把这种可爱有趣读出来吗?
2.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是啊,因为白色,一座普通的石桥竟成了白玉雕出来的桥!多精美啊。请这个小组读一读。
3.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雪。那高高的枫树和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段话,然后闭上眼睛,让自己去这个白雪世界中走一走看一看,再回来告诉老师,你有些什么感受?
你能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大家都带到这样一个世界中去走一走吗?
谁还能从这段话里读出了不同的感受?相信你带着这种感受去读,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
带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一起来读一读。
4.溪中的倒影:映照着XXXXXXXXXX雪影,发亮的白雪世界。
(五)小结:同学们,在冬天的松坊溪里,我们同样找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致。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更欣赏冬天的美了吗?
这些景致平时能看到吗?在当地其他地方能看到吗?是啊,当我们看够了平时的花红柳绿,忽然看到这样一个纯净洁白的世界会感到它是多么美啊!
(六)这种美是谁带来的呢?(课件出示)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现在,如果你置身于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感受?
带着你们的这些感受,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读,读到雪,你是怎样的感受?指名读。
课文写“下雪”的三句话,作者是分三个自然段写的,你知道为什么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七)小结:有雪真好,雪带来的白色松坊溪真好,想不想完整感受一遍?
师生配乐合作朗读。
(八)有没有陶醉在这个白雪世界中?这个世界真的满眼都是白的吗?真的那么静吗?有没有其他发现?
1.这是一群怎样的溪鱼?它给洁白宁静的世界带来的什么?
2.小结:这溪鱼给冬天的松坊溪带来的是色彩,是活力,是一分春意!
你认为,你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读这两个小节?
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惊喜。
(九)松坊溪的冬天多美啊!我们再去游览一番好吗?(课件出示冬天松坊溪美景的照片,学生欣赏)
(十)带着对松坊溪的向往之情,带着对松坊溪冬天美景的赞美之情,再把课文读一遍。(生读课文)
三、拓展练习表达情感。
(一)一群群小溪鱼,使原本恬静、洁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勃勃生机。它们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祝福它们快快向前游某某,去饱览松坊溪冬天的美好风光吧!不知它们还会看到什么美景,同学们替它们写一写好吗?(课件出示:我愿化作一条彩色的溪鱼XXXXXXXXXX)
(二)学生写话,教师指导。
(三)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随机评价。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饱览了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体会了南方的冬天特有的味道。希望同学们能细心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特征,用丰富的语言来描绘大自然的美景。
五、作业(选取其中一项)。
1.背诵、积累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段落。
2.松坊溪这么美,把它介绍给其他朋友。
3.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文集或小报;
4.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3、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富于想象的意识。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
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生词。
一、提出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预习:
1、学生各自预习。
2、教师个别辅导。
三、订正词语:
1、订正生字的音、形、义。
2、读准下列生字读音:
fāng pú róng àn
松坊溪蒲公英绒毛溪岸
3、扩词
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
(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2、分段朗读
五、作业 、
1、读课文
2、积累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2、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雪在风中飞舞的样子,找出有关句子。
3、分别找出描写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4、读雪后松坊溪景象的段落。
三、细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1到3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习4到5自然段
(1)指名读
找出描写雪在风中飞舞的句子。
(2)指名答,读句子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3)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
(4)指导朗读
学习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1、指名读有关句子。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2、说说作者把被白雪覆盖后的大小溪石比作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形状样子特点)写他们干什么?
(1)生答
(2)教师小结抓住样子的特点,细致观察
富于想象写活了
学习石桥上覆盖白雪的景象
1、指名读
2、说说作者怎样描写的?
3、学习6、7 自然段
(1)指名读雪后松坊溪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2)我看见溪中映照着什么?
(3)为什么说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指导朗读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全文
2、想象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3、指名说说松坊溪的冬天怎样美丽?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预习《语文实践》第十一课
板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
雪花: 向柳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
溪石上:小牛溪中饮水、狮子睡觉、白熊准备上岸(观察想象)
雪中美景
石桥上:白玉雕刻、到处披着白雪,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复习本课内容。
2、进行朗诵训练。
一、朗读课文想象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1、读全文配乐
2、想象画面。
二、分别找出下列意思相关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1、雪在风中飞舞。
2、溪石上覆盖着白雪。
3、石桥上覆盖着白雪。
4、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三、读一读,写一写。
溪水溪中溪石松坊溪
映照倒映反映放映
柳絮芦絮花絮棉絮
披着披风披散披甲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像( )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2)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的桥,()在松坊溪上了。
五、朗诵同学们摘抄的写景文章。
六、作业 ;
预习下一课。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垄”,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
3.通过研读宋方西冬天的美景,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
(一)同学们,我们学了很多诗,你能背几句写冬景的诗吗?
(二)课件出示一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学生读诗句。
导入:古人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冬景图,今天我们走进现代作家郭风写的《松坊溪的冬天》,去感受他笔下的冬景别样的美。
(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初读课文。
1.导入:松坊村松坊溪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它就坐落在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山村——松坊村。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二)检查自读,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词语。
松坊溪、蒲公英、雏菊、携带、淙淙
3.学生交流课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松坊溪平时的美景——松坊溪的冬天下雪时的美景——雪后美景)
4.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
三、展示图片,欣赏美景。
课件出示松坊溪图片
四、自主学习,感受美景。
(一)你认为什么时候的松坊溪最好看?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把体会写在书上。
(二)小组交流。
五、精读文本,体验美景。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研读:
(一)平时的松坊溪
1.(课件相机出示)那溪石多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说体会。
2.(课件相机出示)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说体会。
3.(课件相机出示)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说体会。
4.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某某老师朗读3—5自然段感受平时松坊溪的美景。
5.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不仅仅局限于大溪石、鹅卵石和溪水。
6.(课件出示)你瞧,溪中的鱼儿游得多么( ),溪边的树林多么( ),空气多么( );你听,鸟声多么( )。松坊村的人们生活多么( )。
7.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的确太好了!松坊溪远离城市,虽然偏僻,却没有噪声,没有污染,充满着宁静与祥和。
8.指导朗读。
9.指名读写溪水部分。
理解溪水的清通过影子来写,还可以看出周围景色之美。
10.仿说。
溪中事实上还有很多影子,男女生分别仿照第一、第二句练说。
11.总结。
(1)指名按板书总结,联系课文说说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写平日的松坊溪的部分。
12.文章的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却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松坊溪的平时呢?
作者描写平时的景色,是为了和冬天的景色互相映衬,互相比较,使冬天的景色更丰富、更充实、更富有变化。可以想象,松坊溪的冬天一定更好看!
(二)冬天的松坊溪
1.初冬的松坊溪
(课件相机出示)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蒲公英,它们带着白茸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飞扬扬地飘着。说体会。
(课件相机出示)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它们还在开放蓝色的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花般的红叶,全是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飘落了。说体会。
(课件相机出示)在高大的枫树上,挂着好多带刺的褐色果实。说体会。
感受绚丽多彩的初冬美景后,赛读。
2.雪中的松坊溪
(课件相机出示)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在风中飞舞。
你感受到了什么?
3.雪后的松坊溪
雪后的松坊溪好看在哪儿?
(课件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交流,点拨。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还记得平时的松坊溪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二)平时的松坊溪那么美,作者为什么要以《松坊溪的冬天》为题呢?松坊溪冬天究竟是怎样的美呢?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
二、品读文本,陶醉美景中。
(一)你看到冬天的松坊溪了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二)同学们,我们平时总觉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是美的,为什么说这一片白色的,被雪覆盖着的松坊溪也是美的呢?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呢?
(三)让我们走进课文,来寻找这种美,感受这种美。打开课本,仔细读一读9-16自然段,找一找松坊溪哪些地方因为白色而显得更美了?
(四)交流品读。
1.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想象一下,一群白色的小牛,两只白色的狮,几只白色的熊感觉是不是很新鲜?这些溪石看上去是不是更有趣更可爱了?能把这种可爱有趣读出来吗?
2.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是啊,因为白色,一座普通的石桥竟成了白玉雕出来的桥!多精美啊。请这个小组读一读。
3.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雪。那高高的枫树和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段话,然后闭上眼睛,让自己去这个白雪世界中走一走看一看,再回来告诉老师,你有些什么感受?
你能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大家都带到这样一个世界中去走一走吗?
谁还能从这段话里读出了不同的感受?相信你带着这种感受去读,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
带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一起来读一读。
4.溪中的倒影:映照着XXXXXXXXXX雪影,发亮的白雪世界。
(五)小结:同学们,在冬天的松坊溪里,我们同样找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致。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更欣赏冬天的美了吗?
这些景致平时能看到吗?在当地其他地方能看到吗?是啊,当我们看够了平时的花红柳绿,忽然看到这样一个纯净洁白的世界会感到它是多么美啊!
(六)这种美是谁带来的呢?(课件出示)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现在,如果你置身于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感受?
带着你们的这些感受,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读,读到雪,你是怎样的感受?指名读。
课文写“下雪”的三句话,作者是分三个自然段写的,你知道为什么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七)小结:有雪真好,雪带来的白色松坊溪真好,想不想完整感受一遍?
师生配乐合作朗读。
(八)有没有陶醉在这个白雪世界中?这个世界真的满眼都是白的吗?真的那么静吗?有没有其他发现?
1.这是一群怎样的溪鱼?它给洁白宁静的世界带来的什么?
2.小结:这溪鱼给冬天的松坊溪带来的是色彩,是活力,是一分春意!
你认为,你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读这两个小节?
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惊喜。
(九)松坊溪的冬天多美啊!我们再去游览一番好吗?(课件出示冬天松坊溪美景的照片,学生欣赏)
(十)带着对松坊溪的向往之情,带着对松坊溪冬天美景的赞美之情,再把课文读一遍。(生读课文)
三、拓展练习表达情感。
(一)一群群小溪鱼,使原本恬静、洁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勃勃生机。它们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祝福它们快快向前游某某,去饱览松坊溪冬天的美好风光吧!不知它们还会看到什么美景,同学们替它们写一写好吗?(课件出示:我愿化作一条彩色的溪鱼XXXXXXXXXX)
(二)学生写话,教师指导。
(三)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随机评价。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饱览了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体会了南方的冬天特有的味道。希望同学们能细心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特征,用丰富的语言来描绘大自然的美景。
五、作业(选取其中一项)。
1.背诵、积累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段落。
2.松坊溪这么美,把它介绍给其他朋友。
3.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文集或小报;
4.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