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过新年了的教案

2025/08/03教案

此篇文章过新年了的教案(精选7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过新年了的教案 篇1

活动名称:新年帽

活动准备:画有帽子轮廓的纸、各色蜡笔等。

活动要求:尝试画圆圈

体验画画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回忆圣诞联欢会。

1.提示幼儿描述圣诞老人的形象。

——圣诞联欢会上宝宝们看到谁了呀?

——圣诞老人是什么样子的你还记得吗?

二、出示帽子,幼儿自由讨论。

——圣诞老人有一顶好看的圣诞帽,我也有一顶好看的帽子,可是这顶帽子白白的不好看,所以我想给它打扮一下?

——画几个圆圈吧。(教师示范)

——大家看,这些圆圈像什么呢?

——你们想不想也来画圆圈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徒手跟着老师画圆)

三、幼儿动手操作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宝宝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来画圆圈,可以画得大一点,也可以画得小一点,还可以在圆圈上添一点东西,或者连起来也可以的。

2.幼儿作品展示。

——画好了的宝宝请你把你的小帽子贴到黑板上来。

——请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画的圆圈表示什么。

过新年了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窗花舞》、《晚会》,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新年的热烈氛围。

教学难点:

编创旋律

教学方法:

综合音乐实践法

教具准备:

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

总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小拜年》

教学过程:

一、律动:

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

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学生回答:过年、国庆、…

2、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学生回答:喜欢。风俗习惯有:包饺子、放鞭炮、…

3、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多媒体播放歌曲〈小拜年〉)学生听音乐。

4、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回答:热烈、欢快、活泼的气氛。他们拜年有耍狮子、舞龙灯…

三、重点练习:

1、同学们讲的很好,他们过年还敲锣打鼓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锣和鼓,想敲吗?

(学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2、同学们敲的很高兴,但如果有节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听老师有节奏的敲一敲,你们来模仿。

×××∣×××∣××××∣×××∣

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呛呛咚咚呛

学生练习,再用锣和鼓敲一敲。

四、学唱歌曲:

1、同学们敲的很好,下面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把这首歌曲里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呢?

学生回答:能。

2、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己学唱这首歌曲,看哪位同学学的最快。

(学生跟cai课件学唱歌曲)。

3、下面,我们不跟音乐,自己练习唱,遇到不会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4、刚才,有的同学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还不够准确,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再练习一次。

5、会唱了吗?请哪位同学来试试。

(部分同学唱,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请同学们完整的跟琴唱一唱。

7、同学们学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时的.高兴心情表现出来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样才能唱得更好?

(学生回答:应欢快的唱,用有弹性的声音唱)

师:讲的很好,现在我们就按照你们所讲的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师:我们能不能跟着音乐,唱卡拉ok呢?

8、跟伴奏音乐练唱。

五、创编表演:

1、唱的真好,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现这首歌,使拜年的气氛更热烈?

(学生回答:锣鼓伴奏、舞蹈表演)

2、现在我们分组合作表演。

(学生分成舞蹈、唱歌、锣鼓伴奏三组自己创作表演)。

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吧!

(学生随音乐表演)。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唱的《小拜年》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过年歌曲,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外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

2、听唱歌曲《新年好》。

师:听唱了这两首有关过年的歌曲,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节奏不同、歌词不同、演唱速度不同)

师:同学们讲的真好,同样是过年,东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特点,需要我们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

七、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晚会》;编创与活动:为新年晚会对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拜年》

1、随多媒体音乐课件演唱歌曲《小拜年》。

2、加上秧歌舞边唱边跳,表现过年的喜庆气氛。

二、聆听《晚会》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欢乐氛围。提示: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2、三言两语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

三、编创活动:为新年晚会对歌

这是用学过的五个音编创旋律的练习。课本出示了例子。

1、提示学生:我们在口风琴上认识了几个音?用这几个音编旋律在口风琴上吹奏出来。

2、分小组编创,吹奏给大家听。

3、听一听,谁编创的旋律好听。

四、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过新年》;聆听《窗花舞》;编创与活动:热热闹闹过新年。

教学过程:

一、欣赏〈窗花舞〉

1、师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欣赏曲《窗花舞》,并提醒用手拍腿的方式静静聆听音乐的ab段(利用肢体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强弱)。

2、生带着问题复听ab段

师:你觉得音乐是在描诉一件什么事情?你听到音乐中用了哪些打击乐器?听到了请举手。(三角铁、铃鼓等)

3、播放a’段录象:她们在干什么?(跳舞、帖窗花)

二、歌曲〈过新年〉

1、导入:真棒!在北方过年的时候就会在窗户上帖上窗花,今天我们也在一起过个年,你们看,老师还准备了什么呀?

(拿出准备好的对联“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

2、播放教学光盘,师声情并貌的范唱歌曲(注意手势、表情)

师暗示“咚咚咚咚呛“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4、师生一起表演(放范唱音乐)加歌表演。

三、歌词创编

1、导入:咱们过年的时候,除了放鞭炮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外,还有什么活动呀?(写对联)

2、分组讨论把说出的答案用对联的形式写下来(师参与进来)音乐播放中

3小组展示:

(其中一组表演时其他两组为他们配上“咚咚咚咚呛“的歌词)

四、课堂小结:

师:真高兴和同学们度过了一堂快乐的音乐课,其实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他自己过年的习俗,老师建议小朋友们回去问问你的长辈或上网查一查还有没有更有意思的活动或更好听的新年歌曲,再来和老师来交流。好不好?

(在《过新年》的歌声中走出教室)。正寓教于乐的音乐课。

过新年了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了解家乡过年的各种习俗活动,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过年的做的事情。

2、初步学念儿歌,感受过年的欢快气氛。

3、能熟练进行朗诵,读出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过年时的经验,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

(1)你喜欢过年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在过年做过的趣事)

(2)你觉得过年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3)在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做些什么?比如妈妈会我房子打扫干净,还会买好多好吃的食物)(扫房子,买年货)

(4)在过年的时候我们经常都可以吃到?软软的、香香的年糕。(引导幼儿说出年糕和米果)在过年的.时候,一般乡下的叔叔和阿姨们回去做年糕,打米果。

(5)在过年的时候我们饭桌上吃的最多的是什么菜呀?(引导幼儿说出鸡呀,鱼呀摆满了桌子)

(6)在吃团年饭的时候,每次都要放完鞭炮之后就要大家围坐来饭桌前吃团年饭。

(7)小朋友你们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是呀?(引导幼儿说出拿红包)。

小朋友不仅可以拿红包也可以穿上新衣服,小朋友们觉得开心吗?

(8)欣赏图书。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让幼儿进行欣赏图书,并且说说你在图书中看到了什么?

小结:过年是一个非常喜庆的日子,爸爸妈妈都会准备很多的年货,我们小朋友也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2、哪接下来谁来说说你们在过年中还做过什么事.

(1)请幼儿讲述自己过年做些什么事情。

(2)教师:过年你会做些什么事情?

(3)引导幼儿大胆的讲述,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小结:小朋友们都可以回忆自己在往年过年时,所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3、通过儿歌熟悉顾念的各种习俗活动。

(1)教师朗诵儿歌,让幼儿从儿歌中了解一些年俗活动。

教师: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过年要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过年会做哪些事吧!

(2)请幼儿讲述听到的儿歌内容。

教师:儿歌中说了,过年会做哪些事情?

请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述的内容,说别人没有说过的,别人说过的就不要在重复了。

小结:我们要把自己在录音中听到的完整的说出来。

4、拓展讲述内容,请幼儿说说,你过年的时候还想做些什么事情?为什么?

5、进行讲述儿歌。

(1)教师带有感情的进行讲述儿歌

(2)集体讲述儿歌。

(3)个别幼儿讲述儿歌。

教师进行小结评价。

过新年了的教案 篇4

一、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聆听器乐曲《小拜年》

初步认识民族乐器锣、鼓、镲

初学歌曲《龙咚锵》

第二课时聆听外国作品《平安夜》

学唱儿歌《新年好》,创编并作歌表演

二、教学意图:

本课安排中外作品各一课时,结合聆听与表演,将乐器的创作活动融入整个教学中,突出本课主题――过新年。活动设计始终围绕主题进行,这样能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中外小朋友过新年时的不同情趣,更深入体验音乐情绪的不同,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让孩子通过聆听和学唱,感受过新年的热闹气氛。

教学难点:学习用乐器和其他表现手法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感受外国小朋友过新年的情景,体验音乐情绪的不同。

教学难点:创作表演

四、对作品的理解(教材分析)

歌曲《小拜年》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一首器乐曲,欣赏这首乐曲的目的在于让小朋友聆听乐曲中的民族乐器,感受锣、鼓、镲等乐曲渲染的欢乐气氛,体验和感受过新年的热闹氛围。同时,歌曲《龙咚锵》结合了锣鼓与歌声,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瞧锣打鼓的欢乐心情。

在外国作品的学习中,《新年好》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英国儿童歌曲,许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已学会,旋律简单易唱,因此,教学的时间也可以相对缩短,而把重点放在欣赏和创编上。在歌词的教学中,我觉得能让孩子唱得声音柔和,亲切,表达发自内心的情感即可。

此外,在教学媒体的运用上,我也尝试运用简单的图片展示和过新年的情景展示,让孩子身临其境,帮助孩子更深一步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附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器乐曲《小拜年》,感受锣、鼓、镲等民族乐器所表现的热烈场面。

(体验、感受)

2、初步学习民族乐器简单的演奏姿势,探索演奏方法,能创造性地为歌曲伴奏。

3、学习歌曲《龙咚锵》,感受小朋友过新年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

1、布置教室(挂红灯笼、贴红窗花),营造喜庆的气氛。

2、过新年的图片和录象资料、磁带、教学光盘。

3、民族乐器锣、鼓、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教师的锣声有节奏地踏步进教室,并根据节奏变化做拍手、舞动手臂等律动。

二、体验

(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象,你想去看看吗?生:想。

1、播放多媒体(展示大街小巷热闹的场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我看到很热闹。

生:好象在过节。

生:是过春节吧,有灯笼,有鞭炮。

师:对,画面上描述的过新年的情景,你喜欢这个节日吗?为什么?

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引入课题)

师:除了看到的,你还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有锣鼓的声音。

师(马上表扬):真厉害,你能学学它的声音吗?(学生模仿)

生:还有鼓的声音。(请学生模仿)

(介绍乐器)

1、出示三件乐器,听听他们的音色。

2、教师介绍乐器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3、让学生试着敲击乐器,探索演奏方法,敲出不同的节奏。

4、复听乐曲,找出乐曲中出现的锣鼓声,用乐器模仿一下,体验欢快活跃的情绪。

三、学习歌曲《龙咚锵》

1、师:喜庆的新年是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喜欢的节日,大街小巷,敲锣打鼓,可热闹了,

家家户户挂起了红灯笼,贴起了小对联,还唱起了歌、跳起了舞,你听――

播放教学软件,感受情绪

师:歌曲中有什么声音呀?情绪怎么样?

生:也有锣鼓声

生:我感觉到很热闹,很愉快。

2、学习歌词

出示歌词,随教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师:老师念歌词,请小朋友把老师念的用手拍出来。

理解歌词龙咚龙咚锵是代表什么乐器锵是代表什么乐器

3、播放教学软件,随音乐模唱

4、巩固歌曲

四、创造、表现

1、师: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这首歌曲吗?

生:用歌表演的形式

生:用小乐器伴奏

生:我们想用跳舞的形式

师:是啊,表现音乐的形式有很多,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能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表达愉快的心情。

2、分组合作,汇报表演

各小组进行汇报,并互相,或自评,体验创造的成功与快乐

过新年了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展示过去的进步,迎接美好未来,激励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2、让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学习节日里的交往方式。

3、让幼儿知道元旦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自己又长大了一岁,新的学习任务在等待自己。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室,创设节日环境;

2、排练节目,布置作品小展览;

3、准备头饰、彩条、彩灯音乐磁带

活动方式:

室内集体、个别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刚才小朋友们帮助我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真漂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提醒幼儿庆祝元旦)

二、展开:

1、通过提问,理解元旦的意义。

师:“对了,是为了庆祝元旦。”

提问:“元旦是几月几日?代表什么?”(1、1代表新的一年来到了)

2、展示幼儿以往作品。通过欣赏以前的作品,让幼儿感受自己的越来越能干,从而理解过了一年自己又长大了一岁,体验成长的快乐。

3、表演节目。

师:“你想怎样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让我们来表演节目庆祝新年吧。(给每位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

4、说说祝福话。

请幼儿互相说一说新年祝福的话,体验集体庆祝新年的喜悦。

三、结束:

新年新希望。说说自己的新年目标。

过新年了的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画正面、侧面人物的简单动态。

2、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有关内容。

3、感受节日快乐的气氛。

【活动准备】

1、有过提灯笼过节及布置节日环境的经验。

2、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1、引题。

教师:小朋友,元旦那天开不开心啊?很快就要过农历新年了,我们以前每次过节都把教室布置的很漂亮?用什么来布置的呢?(彩带,灯笼……)小朋友们很开心,都在欣赏我们布置的环境。今天我们就把开心的时刻留下来,把它画下来,好吗?

2、出示范画。

教师:那让我们来看一下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呀?

幼儿:小朋友都很开心,都在欣赏我们布置的环境。有的`提着灯笼,有的在欣赏彩带……

3、巩固作画的方法。

巩固正面人物作画的方法:先画一个圆圆的头,接着把头发、眼睛,鼻子和嘴巴画出来;再画他的身体,先画手,再画脚。

巩固侧面任务作画的方法:先画一个椭圆形的头,接着画上头发、眼睛,鼻子和嘴巴;再画他的身体,然后画手和脚。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画画看,把你们过新年里做事情画下来。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有关内容。

作品评析:

(1)幼儿自评。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说说看,你们觉得自己的画,哪儿画得最好。

(2)教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上来说说看,你觉得谁的画画得最好。你最喜欢哪一幅呢?

(3)教师评画。

过新年了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窗花舞》、《晚会》,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新年的热烈氛围。

教学难点:

编创旋律

教学方法:

综合音乐实践法

教具准备:

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

总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小拜年》

教学过程:

一、律动:

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

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学生回答:过年、国庆、…

2、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学生回答:喜欢。风俗习惯有:包饺子、放鞭炮、…

3、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多媒体播放歌曲〈小拜年〉)学生听音乐。

4、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回答:热烈、欢快、活泼的气氛。他们拜年有耍狮子、舞龙灯…

三、重点练习:

1、同学们讲的很好,他们过年还敲锣打鼓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锣和鼓,想敲吗?

(学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2、同学们敲的很高兴,但如果有节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听老师有节奏的敲一敲,你们来模仿。

×××∣×××∣××××∣×××∣

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呛呛咚咚呛

学生练习,再用锣和鼓敲一敲。

四、学唱歌曲:

1、同学们敲的很好,下面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把这首歌曲里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呢?

学生回答:能。

2、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己学唱这首歌曲,看哪位同学学的最快。

(学生跟cai课件学唱歌曲)。

3、下面,我们不跟音乐,自己练习唱,遇到不会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4、刚才,有的同学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还不够准确,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再练习一次。

5、会唱了吗?请哪位同学来试试。

(部分同学唱,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请同学们完整的跟琴唱一唱。

7、同学们学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时的.高兴心情表现出来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样才能唱得更好?

(学生回答:应欢快的唱,用有弹性的声音唱)

师:讲的很好,现在我们就按照你们所讲的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师:我们能不能跟着音乐,唱卡拉ok呢?

8、跟伴奏音乐练唱。

五、创编表演:

1、唱的真好,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现这首歌,使拜年的气氛更热烈?

(学生回答:锣鼓伴奏、舞蹈表演)

2、现在我们分组合作表演。

(学生分成舞蹈、唱歌、锣鼓伴奏三组自己创作表演)。

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吧!

(学生随音乐表演)。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唱的《小拜年》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过年歌曲,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外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

2、听唱歌曲《新年好》。

师:听唱了这两首有关过年的歌曲,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节奏不同、歌词不同、演唱速度不同)

师:同学们讲的真好,同样是过年,东西方文化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特点,需要我们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

七、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晚会》;编创与活动:为新年晚会对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拜年》

1、随多媒体音乐课件演唱歌曲《小拜年》。

2、加上秧歌舞边唱边跳,表现过年的喜庆气氛。

二、聆听《晚会》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欢乐氛围。提示: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2、三言两语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

三、编创活动:为新年晚会对歌

这是用学过的五个音编创旋律的练习。课本出示了例子。

1、提示学生:我们在口风琴上认识了几个音?用这几个音编旋律在口风琴上吹奏出来。

2、分小组编创,吹奏给大家听。

3、听一听,谁编创的旋律好听。

四、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过新年》;聆听《窗花舞》;编创与活动:热热闹闹过新年。

教学过程:

一、欣赏〈窗花舞〉

1、师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欣赏曲《窗花舞》,并提醒用手拍腿的方式静静聆听音乐的ab段(利用肢体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强弱)。

2、生带着问题复听ab段

师:你觉得音乐是在描诉一件什么事情?你听到音乐中用了哪些打击乐器?听到了请举手。(三角铁、铃鼓等)

3、播放a’段录象:她们在干什么?(跳舞、帖窗花)

二、歌曲〈过新年〉

1、导入:真棒!在北方过年的时候就会在窗户上帖上窗花,今天我们也在一起过个年,你们看,老师还准备了什么呀?

(拿出准备好的对联“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

2、播放教学光盘,师声情并貌的范唱歌曲(注意手势、表情)

师暗示“咚咚咚咚呛“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4、师生一起表演(放范唱音乐)加歌表演。

三、歌词创编

1、导入:咱们过年的时候,除了放鞭炮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外,还有什么活动呀?(写对联)

2、分组讨论把说出的答案用对联的形式写下来(师参与进来)音乐播放中

3小组展示:

(其中一组表演时其他两组为他们配上“咚咚咚咚呛“的歌词)

四、课堂小结:

师:真高兴和同学们度过了一堂快乐的音乐课,其实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他自己过年的习俗,老师建议小朋友们回去问问你的长辈或上网查一查还有没有更有意思的活动或更好听的新年歌曲,再来和老师来交流。好不好?

(在《过新年》的歌声中走出教室)。正寓教于乐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