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爱与责任师德演讲稿

2025/08/05演讲稿

此篇文章爱与责任师德演讲稿(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爱与责任师德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有一种爱叫做责任》。

还记得,20xx年8月27日,刚毕业的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友好小学的大门。

虽然,工作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还远远算不上一位合格的教师,但让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但对教学工作一定要脚踏实际,一丝不苟,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而且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爱心。

教师工作的舞台是学校,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当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时,他们就把信任送到了我们的心上,把责任送到了我们的肩上。

去年,我带的是五年级二班的数学,班上有一个名叫范国燕的女生,她的性格很内向,平时很少说话,总是一个人坐在位子上做着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但上天似乎没有垂青她的努力,每次考试,总是班上倒数第一。她的数学水平甚至连二年级的小朋友都不如。当时,真为她的刻苦所感动,于是我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她:上课提问,课后帮她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去……

很快,期中考试到了,我满怀信心地想:这样努力的帮她,成绩多少也该有些起色吧?几天后,成绩出来了,但也让我的心跌到了谷底:她的成绩比以前更糟了!

当时我真想哭,甚至也想到了放弃,各种方法我都用上了,真的不知再怎么去帮她。她也好像很内疚,见到我,总是低着头。有一天,我发现她偷偷的放在我办公桌上的一张纸条:“老师,真对不起!我很笨,我不是学数学的料,您就别管我了!”看到这些字,我心里更不是滋味!我不但没有了放弃的念头,反而涌起一股斗志:我就不信真有这么笨的人!于是我找她谈话,告诉她:“你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老师喜欢你,我不会放弃你的,我有责任更有义务帮助你。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要放弃……”,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她饱含泪水急切的说:“老师,真的吗?从来没有人说过喜欢我,更没有人说过我是一个好孩子,真的谢谢您!老师!”

第二天,我随她一起去家访,从谈话中得知:她小时候不小心摔伤了脑袋,致使她的记忆力减退。听了家长的话,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胆子更重了。我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帮她呢?一连串的疑问涌上我的心头。不管怎样,我都不会放弃,我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她,让她和别的孩子一样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回来后,我改变了策略,从努力的补习到让她放松的学习,鼓励她参加集体活动,让她多发言,对于她取得的一点一滴进步我都给与大张旗鼓的表扬……慢慢的,她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在今年的中期考试中,虽然她的成绩并不是那么理想,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那以后,她好像变了个人,每天除了刻苦的学习之外,一有时间就拿着练习本来办公室找我,让我给她出题做。没想到,我一句轻轻的表扬,竟让她有这样大的变化,真是不可思议!进步虽来得那么艰难,但进步的果实却是香甜无比。

我们的责任就是付出对学生的爱,只有“爱”才是畅想教育唯一的主旋律,而奏响主旋律的就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各位老师,让我们把责任化作一盏灯,久久地燃烧;让我们把爱变为一首歌,尽情地歌唱;让我带着责任与关爱在教育之河顺畅地远航!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爱与责任师德演讲稿 篇2

老师,在我童年的心目中,是一个温暖的词语,因为我曾遇到过很多值得我铭记一生的老师,他们纯朴、善良。

能够走上三尺讲台,是我儿时的梦想,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已在三尺讲台上度过了十六个春秋。这十六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年龄,我把它献给了我热爱的教育事业,无怨无悔。

打开记忆的大门,我仿佛又看到十六年前那个青涩的自已,那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自己,怀揣着美丽的梦想,踏上了教学的舞台,这个大舞台,让我沉醉其中。我性格内敛,不善言辞,但是我乐于与孩子交流,乐于和孩子们做朋友。因为孩子的脸上写满了真诚,他们的心灵像泉水一样清纯,天天和他们打交道,我也会童心不老。我知道,我的工作是平凡的,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我热爱这份职业,因为它就是我人生的追求。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我在师范学校的老师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啊,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为师之本,更是立国之基。人们常常说教师是最光辉的职业,而我要说教师是最幸福的职业。我喜欢教学,热爱教育事业。在平时的业余时间内,我经常反思自己,学生的健康成长究竟需要什么?我又能给学生什么?又该给学生什么?”众所周知,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但我认为教书仅仅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不管是数学老师、体育老师,还是美术老师,我们在传授知识本身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教给学生一种学者的志向、学术的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好老师的课堂不是表现自己,而是让学生从中获益并成长。

我们现在虽身为人师,但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们心目中又何尝没有好老师的标准呢。那时的我们,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喜欢博学多才的老师,喜欢温柔可亲的老师,喜欢公平待人的老师……总而言之,我们喜欢爱学生的老师。虽然时代在变迁,但现在的学生还是和我们小时候一样,需要的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的知识,更多的是老师的爱,这种爱要像阳光一样,毫不吝啬地温暖每一个孩子。这种爱又是双向的,老师爱孩子,孩子自然而然也会爱老师。老师对学生的爱出于责任,而学生对老师的爱却出于真情。这种真情使老师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使老师对学生的爱更无私,更理性,更纯真,更久远。教育其实就是用充满爱的心灵去感染另一个,这和传道、授业、解惑同等重要。

我们学校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老教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面镜子。我牢记这句话,在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方面,做到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是啊。身为教师,言行举止,学生都看在眼里,刻在心上,他们正处在善于模仿的成长阶段。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是一个貌似容易,却难以做到的自我要求。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乏认识,缺乏眼光,真正缺乏的是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的一种意识。当我们每天要求学生按时到班不准迟到的时候,我们的教师是否也存在迟到的呢;当我们每天像个高级保姆检查班级清洁区的卫生情况时,我们某些老师却对地上的废纸视而不见……不可讳饰,这种种现状的真实存在,无形中降低学生对老师的可信度。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应端正自己的思想,纯化自己的师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时时、处处、事事给学生以楷模作用,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为了教育学生教室地面保洁,我从不在教室地面吐痰。我班的不少学生惰性明显,为了率先垂范,正面影响学生,在劳动方面我总是带头在先。打扫卫生时,我不是“监工”,常常是劳动中的一员。学生们劳动时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了,如今他们已经可以让我放心地“退居二线”了。我明白作为一名担负着教书、育人双重使命的班主任老师来说,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势必都将落入学生眼中,成为学生的效仿对象。因此,我很注意平时自己言行举止的规范化。

事实证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教师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否则,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养,也不会得到满意的效果。“润物细无声”老杜的这句美妙的诗句,将永远启迪我们不断去体味和创造育人的最高境界。

感谢我的学生,感谢我的同事,感谢教师这份职业。总有一种真情让我感动,并由此产生出一种对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不断加深对教育真谛的感悟,让我时时享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幸福和快乐!

听润物之声,悟育人之道。我们走上了教书育人这条道路,路的两旁埋藏了很多种子,需要我们用适当的知识和适度的爱来浇灌他们,就像农民给稻子施肥那样,太少了,稻子长不壮,太多了,稻子反而会倒掉。久而久之,美丽的鲜花开满路的两旁,我们会闻到越来越浓的花香,寻着花香转头,满眼果实累累。

如果一个学生看到老师,脸上充满着微笑,而没有丝毫的惧怕,那你就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学生能把内心的秘密、困惑、苦恼向你诉说,把你当成朋友一样,那你就是一个好老师……回想自己十六年的教学生涯,我一直在向一个好老师的标准靠拢。每年教师节,看到曾经教过的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及问候,我的'内心充满着温馨,我知道这是专属于教师的幸福!十六年的光阴,点点滴滴,有过苦恼,有过彷徨,就这样一路走来,一路思索,我在收获,我在成长。

爱与责任师德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童心是一泓清泉,晶莹剔透;童心是一朵花蕾,欲放美丽。在我眼中,每一颗童心都是一个新世界,多彩斑斓、各有千秋,它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全心的对待。

我在托幼一班担任班主任的时候,一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促使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反思自我的言行是否一致。记得那是一次午餐以后,在饭前我答应孩子们午餐后去楼上大班走廊散步,之后,由于忙着指导吃饭慢的孩子,便忘了自我与孩子们的这一承诺。当我组织孩子们午睡时,我感到封文清情绪有了异样的波动,不愿意睡觉。她可是个乖娃娃,今日怎样了!这时,封文清瞪大了眼睛,走到我身边说:“蒋教师,你不是说吃完午饭带我们去楼上大哥哥姐姐那里散步的吗怎样不去了呢”孩子大胆而又友善的话语令我恍然大悟:是啊,我答应孩子们的话,怎样能这么随便应付呢我岂不是成了失信的典范了吗我连忙向所有的孩子道歉:“真对不起,我刚才帮忙几个小朋友吃饭,耽误了小朋友去散步的时间,明天我必须记住。”清清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蒋教师,这次原谅你,下次可不行了。”于是她伸出小手指和我拉钩,全班孩子忍不住地呐喊助威:“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悔……”看着孩子们那股认真的劲儿,恍然之间,我体验到了“真诚”与“平等”的绝妙滋味儿,我想:孩子的感触和我是一样的。我为我抓住这次可贵的机会让孩子体验课堂以外的东西而感到欣喜;我为我没有逃避孩子的问题而感到庆幸;我为我能坦诚地

向孩子们认错而感到高兴。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点的指出无疑告诉我们:在与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进取地进主角的转换。这种转换仅仅只是在学习活动中吗在我们每时每刻与孩子的生活交往中,是不是就不需要了呢或者说将师幼的主角仍旧回到原先的命令者与服从者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是“礼貌交往”,礼貌则决定了两者的地位应是平等的,并且是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展开的。所以,我认为教师的主角转换应存在于与

幼儿交往的每一个瞬间,从而使进取大胆、活泼开朗这些良好的品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当有一天,我们的爱,让孩子不再封闭自我的心扉;我们的爱,能走进每一颗童心,和他们一齐放飞欢乐和梦想;那时我们就能够自豪地大喊:“我和孩子零距离!”让我们共同走进童心,倾听童声,感悟童真吧!

我的演讲完毕,多谢大家。

爱与责任师德演讲稿 篇4

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如果说,教师是蜡烛,那么师德就是一片灿烂的烛光;如果说教育是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便是教育的光辉;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若诠释师德的内涵,那便是爱与责任。

爱,是教育的别名;热爱,则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生首先要从爱开始。如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爱别人的孩子则是一种神圣的行为。我们正是用这种行为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我们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我们殷殷教导,鼓励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当学生伤心难过时,我们悉心抚慰,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快乐。工作中,我们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悲伤着他们的悲伤,我们用母爱般的关怀呵护着每位学生的心灵。然而,当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我们已无心去应付孩子的撒娇,更无力去处理杂乱的家务。是爱,让我们在三尺讲台前默默耕耘,是爱,让我们对教育事业无怨无悔。当我们一踏进校门,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面对未来的希望,家里再大的事也成了小事,学校再小的事也成了大事。在教育这片热土里,我们用语言来播种、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爱心来滋润。

如果说爱是教育的源泉,那么面对教育的那份责任心便是教育事业的保障。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我们已经踏着晨露早早来到了学校;当别人在筹划着周末的计划时,我们已开始思考接下来的工作。三尺讲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忙碌与充实交织,失望与希望交替。然而在这忙碌而艰辛的工作中,总有一种信念支撑着我们,那就是:我们应对得起“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执着的热情,默默的耕耘,无私的奉献,这就是教育工作的诠释,正是这份对教师职业的坚定责任心,才成就了生命的辉煌,更坚定了跋涉的步履。

肩负着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使命,我们,愿把青春,刻进树的年轮;愿把关爱,溶入生命的河流;愿把奉献,织成洁白的羽衣。让我们把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穿越荆棘,弥漫花香,撒播在坚定的教师生涯!

爱与责任师德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往前走,永远是热爱与敬业》。

有古代全才美誉的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是苦涩的,但其果实是香甜的。”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当老师们看到桃李满天下,用心血培育的学生成为社会栋梁时,他们付出的爱就得到了回报,他们就会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XX年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主题是“爱的教育”。霍懋征老师从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林崇德老师指出“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他们都是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工作铸就了闪光的师魂,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是的,前辈们的告诫就是真理。我深深体会到其中的内涵。爱心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老师要用心去关心、去爱每一位学生,不论他们学习的好与差,不论他们品德的高与低,我们都应将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孩子,真正做到老师就是妈妈。

三字经中提到教不严,师之惰。作为老师对于学生不能一味的溺爱,要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作他们知识上的导航者,生活上的引领者。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参加工作已经有10个年头了,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出这样一些画面:在对待学生的知识上,老师要严格要求,不能让他们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对学生负责,要严格要求他们,要做好监督职责。使他们在知识上日有所获,身心、心理上日有长进。

每当看到学生们日有所获时,我认为自己便做到了称职。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关系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和兴衰。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教师,犹如辛勤的农夫,在自己所钟爱的这片土地上,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无私奉献。

唐太宗说魏征是他的一面镜子,让他看清了自己的是与不是。我把师德标兵作为自己的镜子,告诉自己要知荣知辱、爱岗敬业。

记得拉萨某中学的一位师德标兵说过:“西藏可以缺少氧气,但不能缺少精神。”什么是“不能缺少”的“精神”呢?我认为它应该是一种执着追求、奋发进取的敬业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大,时刻鞭策着我要牢记责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对照教师十要十禁,我会热爱教育,禁止弃教经商,雇人顶岗。托病请假,无病呻吟,要关爱学生,禁止讽刺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认真施教,禁止随意加减课,接打手机,要严谨治学,科学评价学生,语言文明,禁止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文明语言,举止端庄,衣着得体,廉洁自律,不向学生乱收费,乱发资料,乱推销商品,要遵纪守法。

人在成功的时候容易意气风发,而我要选择的是锐意进取。因为有锐气就有了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有锐气,就能成为意志消沉、挫折失败的克星;更重要的,我认为锐气就是一种执着追求、奋发进取的敬业精神。人一旦缺少锐气,就会职不尽责,工作应付、作风飘浮,成绩平平。都说青年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也是高尚师德的传承者。那么,我们就应当摒弃那种胸无大志、不思进取、庸庸碌碌的状态,树立“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在教师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学生。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前行的道路上,心怀热爱与敬业,我思想、我行动、我坚持!

爱与责任师德演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我来自“鸡鸣三县”之地的定新新阳小学。在这个边远的农村小学里,也有八年的教学经历。在八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爱与责任。今天,我就以“爱与责任”开始我的演讲话题。

在我的工作日记中,曾记下这样一段:“没必要埋怨不公,没必要计较得失,既然选择了,就应无悔。”在别人眼里,我是最不实在的人,放下中午时间不休息,不图回报呆在教室里辅导学生,作为六年级的班主任,我怎忍心放下教学点转入的学生,他们连一年级的拼音都不会。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样做值吗?的确,做教师这行,清贫且辛苦,尤其是心累。有时候我也很烦躁,很不想做了。但一看到学生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想到他们取得进步开心的笑容,以及和我在一起时的欢声笑语,我心中的烦恼就消失的一干而净了。于是我又开始日夜兼程,无怨无悔。

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有许多老师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20xx年9月的一天,在定新乡大石板小学的办公室里,高加能老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手里还紧紧握住一支红笔,在他面前还有一堆没有改完的作业本。

20xx年5月12日那个充满阴霾的下午,两点二十八分,那一刻,谭千秋老师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雷鸣般的巨响,雪崩般的砖块像弹片砸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喷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鲜活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却定格为永恒。

听,一岁半的小雯欣在不停地号哭:“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没有人告诉她,她最爱的妈妈—映秀小学教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小小的她已成了孤儿。

他走了,她走了,他们走了!

让我们记住他(她)们的名字吧——敬爱的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应该是“春蚕到死丝难尽,蜡炬成灰泪不干”。作为一名教师,一个还健康活着的人,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是春蚕,就让我们有抽不尽的丝;是蜡烛,就让我们发出夺目的光;是人梯,就让我们为学生架起人生成功的通道!

在座的同行们,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如同对待我们心爱的孩子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我坚信,今天用爱心托起的太阳,必将在明天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