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冬至美术教案
此篇文章中班冬至美术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中班冬至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冬至的特色元素。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熟悉冬至的特点,如饺子、汤圆、雪花等,并能够用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启发幼儿的创意,使作品具有个性和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棉花等。
冬至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播放冬至相关的儿歌或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冬至吗?冬至有什么特别的呢?”
(二)知识讲解(5 分钟)
展示冬至的图片,介绍冬至的.习俗,如吃饺子、汤圆,以及冬至的气候特点,如寒冷、下雪等。
(三)创作环节(25 分钟)
绘画活动
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冬至场景,可以是一家人一起吃饺子,也可以是外面下雪的美景。
手工活动
用彩纸制作饺子或汤圆,并用棉花模拟热气。
制作雪花,用剪刀剪出雪花的形状,然后进行装饰。
(四)展示与分享(10 分钟)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鼓励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和分享感受。
五、教学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教室的展示区,让幼儿感受成就感。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人分享关于冬至的知识和自己的作品。
中班冬至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
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
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
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
(二)冬至节的谈论
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
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改变户外运动、包饺子、讲给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到小班请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中班冬至美术教案范文(精选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冬至美术教案范文(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冬至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感受冬至的节日氛围,了解冬至的传统习俗。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冬至的美食,如饺子、汤圆等。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描绘出饺子、汤圆的形状和特征。
难点:鼓励幼儿为画面添加丰富的背景和细节,使作品更具故事性。
三、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如画笔、颜料、画纸等。
冬至美食的实物或图片。
展示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展示冬至美食的实物或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在冬至的时候会吃这些吗?”
(二)观察与讨论(10 分钟)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饺子、汤圆的形状、颜色和图案。
组织幼儿讨论:“饺子和汤圆有什么不一样?”
(三)绘画环节(20 分钟)
为幼儿发放画纸和绘画工具。
鼓励幼儿大胆画出自己心中的冬至美食,可以添加人物、场景等。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作品展示(10 分钟)
幼儿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张贴在展示板上。
邀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分享自己画中的故事。
(五)总结与评价(5 分钟)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加深对冬至的印象。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冬至美食的形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用画笔表达出来。但在色彩搭配和画面布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中班冬至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内容:
1、综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附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中班冬至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节以及冬至节的来历
2、感受绘本故事中冬至节的习俗3、让幼儿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活动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3、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节气歌》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引出《冬至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讲述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3、引出绘本故事《冬至节》
二、通过绘本故事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冬至”又称为“冬节”。
三、说冬至传说、习俗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传说二:冬至吃狗肉。传说三:冬至南吃饺子北吃馄饨。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2)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
(3)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
(4)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
四、游戏活动
用纸黏土制作饺子和汤圆,感受冬至节的氛围
活动延伸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冬至节微反思:
通过此次绘本故事《冬至节》的活动,幼儿了解了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感受了爷爷给孙子讲述冬至节的爱意,并且学会了九九歌,感受了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本次活动幼儿主要作为倾听者,在延伸活动中将让幼儿进一步参与到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