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此篇文章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1
今年国庆期间,我重新看了一遍《绿山墙的安妮》。
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女作家蒙格马利。其实在六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把这本书看完了,当时看完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如果回过头再看一遍,倒是让我感受颇多。
《绿山墙的安妮》的主要故事是:绿山墙的兄妹俩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着做田里的农活。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孩--安妮。
性格严肃冷淡的玛莉拉原本打算把安妮送回孤儿院,但经过一天的短暂相处后,她发现这个红头发的孩子性格乐观向上,讨人喜欢,于是决定收留她。而极端内向的马修,内心是个坚持自我的人,他一见到安妮就深深地被安妮吸引住了。
安妮给我的印象是:爱幻想,爱说话,真实直爽。也正是因此,安妮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但安妮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她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充满了爱心,并一个个帮它们取了名字。她对亲人,朋友,同学,师长,都怀揣着一颗善良,纯洁,热忱的心。她对知识和学习都有一股狂热的劲头,那种积极向上,拼搏奋斗的精神。
安妮聪明、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不想马修已经去世,为了照顾玛莉拉,她又放弃了学业。和玛莉拉一起生活在绿山墙农舍里。
最终,她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小孤女安妮渐渐长大,成熟。
其实刚开始独自本书的时候,我并不能明白安妮真实的想法。
当我再一次是品味的时候,我暮然发现,其实安妮很孤独。就像这样的一句话“越是爱说话、爱幻想的人越寂寞。”安妮很爱说话,因为一旦她不话可说时,她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她很爱幻想,因为没有朋友,大家都觉得她是个怪人,所以当她无话可说时,只能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
或许只有这样子,才能让自己看起来不孤独吧!
书中曾成提起过,马莉拉刚开始并不喜欢安妮,但她十分的同情安妮,于是把她留了下来。很多的时候,马莉拉看起来对安妮很凶,但每一次都会让安妮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这就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就是这么一个人。人看起来,总是凶巴巴的,老实说,我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对。但是我知道,其实她都是为了我好。每当我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她都会尽量的满足我。
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我特意去查找了作者以及创作的背景。
这本书的作者是露西·莫德·蒙哥马丽,她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的克利夫顿(现在的新伦敦),从小就由外祖父母抚养,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许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参与各种农活的小露西,接受着外祖父母严厉和无情的教育。可幸的是,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最美丽的省份之一,它培育了小露西对大自然的终身热爱,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强烈的诗意表现,所以书中的安妮总是幻想着自然。
蒙格玛利嫁为人妇的时候,已经是颇有名望的作家了。她的创作秘诀出自每日琐碎的家务,在她的围裙口袋里总是有一个小本本,灵感乍现,立刻记录。在一次浏览小本本的时候,她发现了这样一条消息引发了她的创作灵感:“一对年迈的夫妇向孤儿院申请领养一个男孩,阴差阳错,一个女孩被送了过来”。正是从这只言片语中,蒙格玛利整合出了她的第一本小说,并于 908年出版为《绿山墙的安妮》。
这是我受到了启发,其实我们可以记录生活中的趣事,整理归纳,然后可以写在作文中。
总体来说,读完《绿山墙的安妮》。我也得到了些许的收获。明白了,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更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生活才会更好,明天才会更加精彩。
其实这一次我也没有太认真的读,但毕竟是已经读过一次的,可是现在情节大多数已经记不住了,这次也只是囫囵吞枣。我打算再仔细品味品味,并揣摩其中其他的角色。因为我觉得每一个角色角没有像明面上那么简单,就好比说林德太太。刚开始从她对安妮的态度中,让人感觉到她的刁钻刻薄。知道慢慢读下去,才发现,虽然她的言语十分的尖锐刻薄,但她的为人处事却也是雷厉风行,简洁快速。
所以说啊,作者手下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经过精雕细磨而打造出来的,只有熟知这个故事才能真正的理解每一个角色,感受到角色的独特魅力。
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每一个女孩和男孩都何尝不是另一种的安妮呢?
有时候读着读着 ,我就会感觉这里面的安妮好是自己。因为我们都十分的敏感,但安妮都会直接的表现出来。而我只是表面上无所谓,只是默默地把这件事藏在心底。
我们往往能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们也可以学习故事中主人公的精神。 就像安妮积极向上,乐观开朗那样,快快成长!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2
读书可以让我们在浩瀚的海洋中自由遨游;读书可以让我们认识成千上万的知心朋友;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无穷的知识。所以,我喜欢读书。
读了《绿山墙的安妮》之后,我发现了一个纯洁善良的安妮。今天,我又读了一遍海蒂。
书中描述了海蒂死于父亲的疾病,母亲相继去世。海蒂成了一个孤儿,父母都死了,无助。后来,海蒂被姑妈收养了,但是她的姑姑把她给了她邪恶的祖父。海蒂和她的祖父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海蒂的纯真和善良,她影响了凶残的祖父。海蒂用这些奇迹来换取海蒂的健康,海蒂也给她带来了一个奇迹。
读《海蒂》让我明白:她不是一个单纯的女孩,而是善良的化身。她能在你冰冷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美丽的善良之花。她会用善良之花融化你心灵的每一个角落,让你的心充满善良,去帮助别人。我一定要以海蒂为榜样,学会做人,多做好事。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它让我挖掘宝藏;书是人类知识的阶梯,它让我登上知识的顶峰;书是人类知识的海洋,它让我在海洋中畅游。这本书伴随着我的不断成长和成熟。我喜欢书。让书陪伴我一生。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3
夕阳西下,天空顿时披上了一层红纱。静静坐在柔软的“绿毯”上,望着鸟儿在柳枝上嬉戏,风儿吹皱湖面,我不禁又一次读起《绿山墙的安妮》这本深得人们喜欢的书来。
安妮是一个身世凄凉的女孩,从小父母双亡,孤独地生活在孤儿院里,没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但是,安妮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遭遇而黯然神伤,而是阳光、快乐地度过美好的时光,在她脸上看到的永远是自信、快乐和幸福。后来,她被玛莎拉和马修收养,住在绿山墙里,她的生活就改变了,因为他们都很爱安妮。
看完这个故事,我很欣赏安妮,因为她像我们中国的梅花一样,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里都不肯低头折节,我很敬佩这种高尚的品质。不能因为一点小困难,小挫折就放弃,胜利就在前方,所以,安妮在绿山墙里过着安宁的日子。清晨,打开窗户,浓郁的花香引来了许多蝴蝶,它们在花间玩耍,有时停在安妮的手指上休息。中午,坐在柳树下,柳枝摇晃着枝条,给安妮荡秋千。傍晚,坐在河边,观赏湖光山色。这让我知道,人生都是先苦后甜,只有度过难关,才能取得胜利。就如《井底的驴》告诉我们,要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挫折统统抖落,踩在脚下。因为挫折和困难就如一架梯子,都是磨练我们的意志,每一步都是一个考验,都是激发我们的潜能和动力,长大好为祖国效力。
月色朦胧,仍很寂静,鸟儿已回巢入睡,湖面又如镜一般清晰。望着书本圆满的句号,月光似乎在微笑,这时,月色更加皎洁,更加美丽……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4
读这本《绿山墙的安妮》,有好几次,我的眼泪都已经情不自禁地在眼眶里打转了。这本书也可以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感受。
这本书主要讲了凯斯博特兄妹有一座绿山墙农舍,想从孤儿院里领养一个男孩当帮工。结果阴差阳错送来了小女孩安妮,最后决定把她留下来。爱幻想的安妮闹出了不少笑话,也结识了许多朋友,还经历了数不清的有趣事。最后考进了女王学校,名列前茅,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安妮从一开始老是惹麻烦,到后来成绩优异,这都是因为她知错能改,从不犯同样的错误,又勤劳。她的热爱自然和喜欢幻想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小时候的安妮满头红发,还有满脸雀斑,眼睛也是绿色的。不过长大以后大家也都不在意了。这件事暗中告诉我们:人不能只看外表,更重要的在于内心,在于内在,在于你的品格!
人最重要的财富是精神上的,安妮她充满了想象力,买一天都是新的盼望、新的惊喜,这足以让她成为“富翁”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马克.吐温说过:“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希望你也能到书里见见这位可爱又喜欢幻想的安妮!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5
冬天,屋外凛冽的寒风拍打着树枝,发出“哗哗哗”的声音,几片微小的雪花夹杂着豆大的雨点落下,屋内我捧着一本绿皮书坐在钢琴前津津有味地看着。
我刚学会弹钢琴时,一遇到比较难的曲子,我都会放弃,无论自己有多喜欢这首曲子。每当我失落的时候,妈妈就会来到我身边陪着我练,我勉强疙疙瘩瘩的弹了一小段又放弃了。妈妈看到这一幕,心里很是难过。于是,她便给我买来了本《绿山墙的安妮》的书,以此来激励我。
那墨绿色的封面并点缀上欧式风格的精致花纹甚是好看,而中间是一行漂亮花边围起了《绿山墙的安妮》的书名,光是封面就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我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
这本书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她自幼失去父母,十一岁时被人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友谊。安妮的乐观、坚强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记得一次钢琴考级,曲子特别难,谱子至少有五六页,其中一首有十二页。我一遍遍地弹,可不管我弹多少遍,就是记不住考级的曲谱。有时刚把一页记完,转过来就会忘记开头,我恨不得撕了这本曲谱。一天天过去了,曲谱还是背不下来。眼看就快考级了,我心急如焚。就在我望着谱子绝望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安妮的形象:安妮不死读书,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她靠的是科学的记忆方法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难道我不能象安妮那样去学习吗?我试着一边弹,一边寻找曲子的规律,很快我就把一页的曲谱记下来了。于是,我故伎重演,最终将难记的考级曲谱熟记于心。
考级的那一天,我在等待室中一遍又一遍的默记着谱子,生怕自己在弹奏时出差错。当进入考场时,只见里面摆放着的居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三角钢琴,这种三角钢琴的琴键要比平时弹的琴键高。我一坐上去,手心就不由自主地往外冒汗,手指在琴键上毫无力度,显然这是怯场的表现。此时,我脑海里跳出了安妮的影子,安妮在考试时也会出现短暂的紧张,但最后还是能保持沉着冷静。我应该像安妮一样,坦然面对困难。想到这里,为之精神一振。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边回忆曲谱,一边用手指欢快地弹击琴键,流畅地完成了整首曲子的演奏,最终拿到了等级证书。
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想到安妮,我深切体会到妈妈当初推荐这本书的用心。小时候读这本书,我只是学着安妮那样坚强勇敢的面对困难,而我现在回味时,依稀感到了来自妈妈的那份浓浓的爱,这份爱犹如寒冬里一抹阳光,紧紧地萦绕在我的身旁,成为我人生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