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动
此篇文章中班活动(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中班活动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冬季服装和夏季服装的不同特征,对服装有探索的兴趣。
2.知道冬天的服饰能抵御寒冷。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包、幼儿收集的衣服
活动过程
1.贴一贴
(1)请幼儿说一说冬天的衣服是怎么样的。
(2)介绍操作材料。
师:冬天到了,请你为小女孩穿上合适的衣服吧!
(3)幼儿操作。
(4)提问:小女孩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呢?
(5)小结: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小女孩就不会冷了。
2.比一比
(1)师:我们小朋友也带来了许多衣服,看看哪些是冬天穿的,哪些是夏天穿的?
根据不同季节区分冬装和夏装,并送到相应的服装柜。
(2)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夏装和冬装在材料、款式和厚薄上的不同。
提问:冬装和夏装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3)小结:原来冬天的衣服和夏天的衣服在材料、款式、厚薄上都是不一样的。
3.秀一秀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冬季服饰穿戴并表演。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此活动可以整合语言“不怕冷的大衣”,在听赏故事的过程中感知冬季的气候特征,体验长辈的关爱。冬季要穿戴的东西很多,如手套、帽子、围巾、口罩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活动的主题。
2.此活动之前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各种衣服,让家长和和幼儿一起了解一些关于衣服材质方面的信息。
中班活动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交集处的物品具有两个集合的特征,学习按交集的要求分类。
2、在观察讨论中感受、理解交集的意义,尝试用符号表示交集的关系。
3、能积极思考,努力克服畏难情绪。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大小、颜色标记经验及分类经验;7以内数分合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白板课件《感知交集》,
学具:操作卡片人手一套;作业单三组;小夹子、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感受情境,根据特征标记一级分类。
1、出示花园页面。
师:花园里有两个大花坛,可是还没种花。每个花坛种同一种特征的花,看看花坛的标记,想一想该种什么花呢?请能干的小花匠帮帮忙吧。
2、幼儿按照标记进行一级分类。
二、观察讨论,理解交集并尝试分类。
1、师:花坛真漂亮啊,我们给他拍张照片吧。
2、演示两个集合的交集过程并进行比较。
师:现在花坛改建啦!看一看,他和原来的花坛有什么不一样?
师:这个部分是怎么来的呢?表示什么意思呢?他属于哪个花坛?为什么?
教师:这部分是这两个花园共同拥有的地方,它既属于大花坛,又属于黄花坛。他既符合大花坛的特征,也符合黄花坛的'特征。
3、尝试按交集要求种花。
师:那现在这个花坛该怎么种花呢?这个交集的部分应该种具有什么特征的花?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按交集分类种花,并讲述自己的理解。
4、交流结果,师生。
请幼儿将自己的操作展现在页面上,并陈述理由。
师生共同:这两个花园共同拥有的地方,所种的花既要符合大花坛的特征,又要符合黄花坛的特征。
三、小组活动。
第一组:幼儿操作材料《感知交集》
师:这边有好多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气球,请你把他们送回家吧,还要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分。
第二组:数的分合(4、5、6、7)
第三组:7以内的加减法
中班活动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童话故事,使幼儿初步了解小水珠受冷下落,
遇热蒸发的自然现象。
2、激发幼儿对雨水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动画、图片。
活动流程:完整欣赏→分段理解→摆放讲述→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安静地看一看。后问:
(1)刚才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故事?你看到了什么?
(2)有没有什么地方没看明白的?
2、结合幼儿的问题,老师也提出问题:
刚才,小朋友提出了几个没看明白的地方,老师也有几个地方没看明白,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把这些问题弄明白。
二、分段理解
1、小水珠怎么会从天上落下来的?
一起看第一段,并讨论,小结:“冷空气爷爷来了,
小水珠们越变越大,终于从天上落下来。”
2、小水珠们掉到了哪些地方?它们去那儿干什么?
一起看第二段,并讨论,小结:“小水珠们落到了许
多的地方,还认识了这么多好朋友。”
3、小水珠是怎么回家的?
一起看第三段,并讨论,小结:“太阳公公温暖的大
手使小水珠们蒸发后,回到了天上。”
4、再次完整欣赏。
(1)请个别幼儿说说小水珠怎么会从天上落下来?去了哪里?最后又怎么回到了天上?
(2)一起完整欣赏故事。
(3)引导幼儿共同讲述小水珠从天上落下来,最后又回到天上的过程。
三、摆放讲述
1、提出要求:按顺序摆放图片,并讲述。
2、幼儿摆放讲述,老师参与倾听。
3、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
中班活动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操作活动。
2、理解6以内数与量的对应。
3、在情境故事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4、5、6个枝条的花枝若干;
2、有4、5、6颗种子的花盆若干;
3、三个花架分别有数字4、5、6;
4、若干朵红色的花;
5、4个大篮子,8个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昨天接到一个电话,说兔妈妈家的花店开张了,要请小朋友们帮忙插花。
二、插花“实物与实物的对应”
关键性语言:有几根花枝?你是怎么知道的?
1、出示4根枝条的花枝
提问:(1)这是什么?(花枝)我们数一数花枝上有几根枝条?(同样出示4、5、6的枝条)
师:真的是6根吗?我们一起来数数看。
(2)一根枝条插一朵花,(老师一边说一边示范插花),每根枝条都要插上花。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上来展示。
三、种花“圆点与实物的对应”
1、师:小朋友的`小手真巧,每根枝条都插上花了,现在兔妈妈的花店还要请小朋友帮忙种花呢。
2、出示花盆,数一数花盆上有几粒种子,一粒种子开一朵花,4粒种子应种几朵花?
3、老师展示种花(数出总数,总数与总数是对应)。
4、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5、展示操作作品,并纠正错误。
6、提升经验:我有4粒种子,所以种4朵花。
7、小结:6粒种子、6朵花用数字6来表示。
四、送花“数字与实物的对应”
1、师:看兔妈妈送什么来了?这是什么?(花架)
出示花架,看,这是什么?花架上有什么?你认识吗?读一读。
2、送花要求:4朵花的花盆放在数字4的花架上。
3、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4、展示操作成果,并检查纠正错误。
5、小结:4粒种子、4朵花、4盆花都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同样小结5、6)。
五、给兔妈妈送花。
活动反思:
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简炼,善于引导幼儿学习。在插花环节,老师要求幼儿将花插在花瓶中,但是受环境的影响,很多幼儿热衷于将花插在地板的缝隙中。对于这一情况,老师没能及时抓住这个契机,而强调让幼儿将花插在花瓶中,最终幼儿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这一活动。可在下一环节中又出现了相同情况,幼儿将花盆放到了地板的缝隙中。如果老师的在插花环节应变及时,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活动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中班活动:生活中的标志(通用10篇)
为了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企划案。活动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活动:生活中的标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活动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以看、摸一摸,因为他们缺少生活经验,所以不能很好的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遇到突发事件时不知如何处理,为保证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特设了本节课,让孩子们通过对安全标志的认识,了解安全标志的意义,从而提高安全意识,进一步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标志,了解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2、有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标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生活中安全标志的含义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安全标志
活动准备
1、教学活动课件,安全挂图
2、每幼儿一份安全标志图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结合教学挂图讲述故事
2、在图中有很多标志,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标志吗?
二、会说话的标志
1、教师出示六个标志(当心触电、当心夹手、禁止攀登、禁止倚靠、紧张烟火、安全出口)请幼儿猜猜分别是什么含义
问题:你们见过它们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提示:有些图形比较形象,幼儿容易猜出其含义,有些比较抽象,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3、介绍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三、小小标志大用处
1、请幼儿拿出活动材料,讲述图中的场景并动手操作
问题:图片里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需要哪些小标志的帮助呢?请你把对应的标志贴在图片旁边的方框里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小小的标志,可别小看了这些标志,通过它们我们就能够避开危险,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讲给爸爸妈 妈听
2、将安全标志挂在班级适当的位置,便于幼儿巩固知识
3、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注意观察周围其他标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并了解其含义和作用,培养了安全意识。在活动开始时我以故事的形式导入主题,幼儿很感兴趣,本节课所认识的标志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在活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几乎都能很好的找出相应的标志。在活动结束时,我让幼儿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讲给爸爸妈 妈听,从而加深学习印象,巩固了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