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2025/08/07读后感

此篇文章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

其实《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早买了,可由于种种原因,我让这本书静静地躺在书柜里,把它忘的找八国去了。直到这个寒假,老师说除了必读书籍还要阅读其它任选的书目,我才在书柜里翻箱倒柜,把这本被我遗忘了很久的《苏菲的世界》拿了出来,开始细细品读。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闻名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的发现信箱里放着神秘的一封信。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贴邮票。上面仅仅写着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苏菲在一位不曾谋过面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步入了哲学的大门。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平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可以说,《苏菲的世界》完全可以当作哲学启蒙书来阅读,绝对能使你受益匪浅。另外,本书的小说部分,苏菲所经历的一系列怪异的事情颇像侦察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盟友仙境》,让我们沉迷其中。

对于这本书,我感慨最深的,莫过于苏菲的导师给苏菲的名为希奇的生物的一封信,上面讲到的关于兔子的比喻,我感觉实在再恰当不过了,非常适用于我们现在包括小孩,大人的.生活。一个嚎啕大哭的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用奇异的眼光面对着这个世界。那么他们就好比生长在兔子细毛的顶端,他们惊奇于种种事物。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打拼,不断的前进,也就越来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往那层最舒适的毛皮走区,于是,他们就在那儿安居乐业,感觉非常束缚,不员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这危险的一步,其中有些人掉下来失败了,但有些人死攀着兔毛不放。可那些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的深处,尽情吃喝的人们却依然在讨论他们一成不变的话题:今天股价涨了多少?某某蔬菜现在是什么价钱?%26…%26…一系列家庭的琐事,放在他们的嘴里,就等同于嚼一块泡泡糖那么有劲儿。

所以说,我们要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出来,不要只满足与此时此刻的舒适暖和,泡在蜜罐固然爽快,但那会渐渐磨掉你的意志。我们不如去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兔毛的最顶端,再度以仿佛乍见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2

有一本书,它改变了我的世界,也改变了我的一生,它就叫做《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中的哲学问题,我觉得它是无数个世界的概况与总结,让哲学不再枯燥和乏味,而是可以打开每个人心中的那个世界。

本书讲述了一位叫苏菲的少女不断收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在神秘人的引导下,她开始思索,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生的知识,企图尝试解开一个个哲学问题,从而打开了苏菲那个充满好奇心的世界。

“你是谁?”“你从何而来?”这一个个哲学问题看似简单,却富有深奥而远大的'答案,这个答案从不分对与错,只是追寻着心中所想。“我是谁?”“我是兰博雅。”“我是地球人。”“你从何而来?”“我从妈妈的肚子里来。”还是“这个世界创造了我?”这些都有无止境的思考,无止境的答案。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哲学是个不切合实际的学问?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不愿意去思考这些哲学性的问题呢?也许是因为他们已失去好奇心,把这个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他们只相信具有实际性的科学证据,并且就此任自己陷入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而浑然不觉,这些人的世界中只有一定,没有猜想。

就如我们碰到一个新奇的事物,我们必然会一时注意,让这样东西变得不再新奇,去接近它,去接受它。就像小孩子碰到狗,就会对着狗汪汪直叫,而大人却不会,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有兴趣。但内心装有好奇心的人,不会厌倦每一样东西,哪怕已经看过成千上万遍,他们也从不厌倦,而是去研究这件东西没有人发现的点,找出不一样的内容出来。人一生下来,除了养活自己的本命以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探索世界,观察世界,发现世界。那样的人生才具有意义。

少女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开始的地方。她用自己的好奇心,聪明的才智,开辟出一个全新,不一样的世界。苏菲也教会我们很多哲学问题,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3

在我看完《苏菲的世界》后,心中有感而发,这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历程。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时时在我心中索绕,排解不开。我不确定我会知道什么,我也不确定我会发现什么,可是我知道,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于是我开始追艾伯特和苏菲的脚步,展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里的游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于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个少女也在一些神秘的信件带领下开始思索哲学的问题。世界起源纱幕一层层被掀开,但是新的疑团却又接踵而来。席德、苏菲、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的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魔镜”……每件事情都是线索,每件事情也是新的谜团。

苏菲边走边想,一个个新的哲学天地展现在她面前。却不曾想真相是……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界,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

像另一个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在这个哲学缺乏的时代,我在这本书找到了他两者之间最美统一。

有时候我会想起我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那是因为孩子都没有失去对世界所抱有的好奇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好奇,那将会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是存在于这个世界最初的意义。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没有办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索和断定这么浩瀚伟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终有一天我可站在世界的顶端,仔细审视与我平等的“魔术师”。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4

学习《苏菲的世界》第二篇的时候,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这一篇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我是第一个回答出来的,我的答案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似乎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老师用严肃的表情对我说:“你肯不肯定?”我看到此情此景,根据以往的推论,肯定是错的,于是我又接二连三的在文中找出了几个句子。等同学们都找完以后,老师告诉我们,我找的第一个句子是对的。

我很吃惊,既然我找的第一个句子是对的,老师为什么要用这种表情来看着我呢?老师说:“这就是因为你不够自信,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太粗心了,导致你只要看到老师表情严肃一些,就认为自己是错的,把自己是错误的这个认知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了。”这就是我思维的一个漏洞。

在讨论完这个问题之后,老师又让我们把文章看了一遍,让我们找出文章中三个问题之中,哪一个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我说的是第一个,文中讲的是一个火星人从台一个很小的太空船里爬出来,抬头看着我时,我会怎么想。我用稀疏平常的语气说:“这个外星人既然能到地球来,肯定是科技比我们高很多,既然这样,他到地球来的原因一定是邪恶的,我没有什么想法了,他肯定会把杀人灭口的。”

老师用严肃的语气跟我说:“你怎么知道他就是邪恶的呢?你的认知里已经判定了外星人是邪恶的,这是你的固定思维模式。你缺少了对这种事的.好奇心,你这样就失去了一个可以和外星人做朋友的机会。如果他是友善的呢,你为什么不先去上前和他交流呢?”我一顿时一惊,突然明白了,这就是文中讲的对世界的好奇心缺失。

我们认为地球有地心引力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这个世界为什么能停留在这个宇宙的空洞当中呢?在没有地心引力这个概念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认为的呢?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你爸爸在飞,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老师给我们举了很多很多例子,你是否觉得和平是理所当然的?你是否觉得爸爸妈妈爱你也是理所当然的?你是否觉得一个稳定的工作很重要?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实则不平常。

老师,让我们现在就明白,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要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所以任何时候都要考虑清楚再做选择。不要以为任何事都是平常的。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5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苏菲的世界》中的第二封信。它的中心思想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对世界的好奇心。

信中来信的人给苏菲举了三个例子,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第一个。小孩子第一次见了狗时,就会非常的兴奋,会使指着狗手舞足蹈,但是年长、见识更多的人认为那是在浪费体力。若是那个小孩子已经见了很多次狗后,或许也不会那样了。换做我们第一次见一只全身透明的青蛙、一只全身雪白的狮子或是一只游泳圈一样大的乌龟时,也会像那个第一次见到狗时的孩子那么兴奋、激动。

让我们来幻想一下,如果地球没有了引力,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一开始我们会异常的兴奋:我居然飘起来了!但是,后来我们会发现的是越来越多的烦恼,早晨起来,洗漱时,水是飘在空中的,我们要向太空站的宇航员一样,用一个装满水的袋子里把水挤出来,在脸上抹一抹;吃饭的时,食物会一不留意就飘走了,并且我们只能吃压缩食物;走路时,不,我们只能像兔子一样跳着前进;并且还要天天健身,尤其是腿部的运动,不然我们的腿部肌肉会因为没有引力而萎缩;睡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塞进睡袋里,固定在墙上,不然一觉醒来,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不知道身在何处了。这些情况一开始或许我们都会认为:天呐!这好玩儿极了!后来,我们可能会像曾经向往太空生活那样向往有引力的生活。后来的`后来,我们便会习以为常,甚至几百年之后,人们会认为这样的生活理所当然。

当别人想要一个苹果时,你把你认为最好的香蕉给了他,他不会感谢你;不要认为每天早起锻炼理所当然瘦下来,可是锻炼的方式不对,反而会再长胖;不要认为每天加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老板理所当然提拔你奖赏你,可是你没有给出成绩,再多的加班也是徒劳无功。

这个世界并非所有事都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要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6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启蒙书,它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整部世界哲学史。小说部分类似于侦探小说,是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作家南方朔语)会让读者产生兴趣,丝毫不觉得枯燥厌烦。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来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某个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索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收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面前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大家都认为世界上有善良和邪恶,而那些神话、电影、戏剧、演义都在极力地宣誓“邪恶是永远战胜不了正义(善良)的”、“正义(善良)必胜”等等,,渐渐地人们也被这些看法所“感染”了,认为好人就是代表正义(善良),坏人就是代表邪恶,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当我看完书中第三章后,我的看法就变了。

我跟着苏菲的步伐,深深地思考,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至善至恶,而这些善恶都是取决于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如果大多数人认为某种事物是好的,那么这种事物就会被推崇为善的代表,反之就会被人们唾弃为恶的代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也会发生变化,任何事物无论是至善还是至恶,似乎都不是真实的,所以我认为世界上并没有至善至恶。

……

说实话,哲学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课题,让人不得不去不断地深思,而我就好比一个刚刚步入哲学这个金色殿堂的小孩子,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就如那布满夜空的星尘,但是,我相信,我总有一天也会成长起来,也会沿着哲学的阶梯,一步步地爬到最高处,去仔细地审视哲学这个大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