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读书心得
此篇文章家长读书心得(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家长读书心得 篇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是良好的读书习惯。从小培养孩子多读课外书,让孩子积累更多的课外知识,补充更多的精神食粮。
吴子怡从小就爱看书。暑假开始,孩子已经看完了好几本的课外书了,在看书的过程中还能提出许多问题,我们常常一起探讨,同时还能做简单的读书笔记,初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认为培养孩子多读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良好的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读书的兴趣,孩子就能自觉的读书。
二、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做到动口、动脑、动手。学会圈圈点点,学会做笔记,写体会。这样,才能积累知识,学以致用,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问题是激发思维的导师
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要激发她善于提问题。家长要有意识的.提问题,这样,活跃大脑,激发思维,聪明就来自于此。
说来也真有意思,吴子怡在假期读的课外书《亲爱的笨笨猪》中“七个小淘气”一文,讲的是鸡妈妈为了七个孩子有学问,先后请了猫咪咪小姐、狗汪汪先生来教多、来、咪、发、梭、啦、西小鸡兄弟姐妹,但是,它们都叽叽喳喳的啷啷起来,不认真听讲,把两位老师都气跑了,最后,鸡妈妈又请来了笨笨猪,笨笨猪很和蔼的教它们,小鸡们很喜欢笨笨猪,它们学的很认真,也很爱学。读完这篇文章,吴子怡对我说:我们班有几个同学上课也不够专心,常常让老师生气,很不懂礼貌,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改掉这样的毛病。我当即表扬了孩子。我认为这就是读书获得的收获吧!
家长读书心得 篇2
暑假期间,经过教师推荐,我看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一位母亲与家长会》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位母亲三次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的故事。第一次母亲去参加孩子幼儿园的家长会,教师说怀疑她的孩子有多动症,让她带去看看。当儿子问她时,她却说教师表扬孩子有提高了,原先坐不了一分钟,此刻能坐三分钟了,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并且没有要人喂。第二次是去参加儿子小学的家长会,儿子考了全班的倒数第二名(全班50人),教师又批评了儿子,说孩子的智力有问题,让带去医院检查。儿子问母亲,母亲对儿子说教师只要细心一些,就能超过同桌,因为同桌考了21名。第三次母亲参加孩子的中学的家长会,虽然没有听到教师对儿子的指责,但却得到的是儿子考重点高中有危险。母亲鼓励儿子,教师说只要他努力就很有期望考取重点。在母亲一次次得鼓励下,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位母亲几次去参加完孩子的家长会都对孩子撒了谎,然而正是因为孩子的母亲撒了谎,才使孩子走向成功。我不得不佩服这位母亲的教学方法,一般家长听到孩子在校不听话都会控制不住。
是什么导致了母亲这样做呢?我想这必须是那位母亲对孩子的.爱。我敢肯定,这位母亲除了说教师表扬了孩子,在家她对孩子的付出必须不少,比如对孩子的辅导。但我不是说听到教师评价孩子在校不听话就动手动脚的家长不爱自我的孩子,他们也十分爱自我的孩子,只是方法没有找对而已。我也不是说要让家长在孩子的目前就撒谎,我觉得如果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的事,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没有什么不好。
家长读书心得 篇3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对孩子关心的很少,但是自从老师发出亲子共读倡议以来,我发觉我也能挤出时间和儿子一起读书,在充满父子、母子亲情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以下是我对亲子共读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地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等。
二、不易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必过多地去管它。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四,和孩子一起扮演故事角色
当家长给孩子读了某些故事或内容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将可能会如何发展,它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孩子天生就非常好奇也充满着各式的'幻想,书本就是满足这些欲望的,当孩子已经熟悉了书中的内容,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就和孩子一起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阅读故事书。这样的阅读不仅能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还能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其注意力。
让我欣慰的是儿子寒假期间我给他买了《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唐诗故事》等书,每天在他睡觉前读上两个故事,天长日久,他能脱口而出地运用几则成语,还带他去图书馆,让他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拓宽视野。这对孩子记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很有好处。我们会坚持和孩子共同进步。
家长读书心得 篇4
今天,阅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作为初为人父人母的我们,从中学习到了不少为人父母应知应会的道理和技巧,尤其是当中一篇题为《爸爸妈妈,请让我玩》的文章,让我学会了反思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我们作为父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了以后有哪些不同的结果。玩是小朋友的天性。一方面,如今的父母不停地用“学钢琴”、“学画画”、“学跳舞”、“学读书认字”……束缚住孩子的手脚。许多的条条框框,这个“不许”那个“不让”,却从不问孩子的切身感受和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家长们却又十分困惑和茫然,独生子女该如何教育,抱怨孩子没有同龄人的陪伴很孤单,玩的东西太少等等。无形中这些主观的、客观的因素就构成了阻碍孩子玩耍的“城墙”,家长们也渐渐失去了低下身去倾听孩子陪伴孩子的耐性。殊不知,就像书中的结束语讲的一样:“爸爸妈妈,不要以为学习才是最好的教育,最适合我们教育的不只是书本,还有周围的事物。在我们的童年时代,玩,也是最好的教育,因为玩也是学习,也是工作,也是生活。”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必须不断学习。而在育儿教子的过程中,孩子的成长也会不断带给你新的体会。父母影响着子女,子女也同样影响着父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互动过程,在9年的育儿过程中,我有几点粗略的体会。
一、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
有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因为如果学习习惯好了,学起来就比较轻松,并且学习效果好,所以我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再玩,做作业的时候认真做,玩的时候也要痛快地玩;有个好的生活习惯将会终生受益,自己感觉好,别人也喜欢。因而我从小锻炼孩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注意培养其待人接物、卫生等习惯。
二、首先教孩子学会爱、学会做人。
日本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就说:“教育就是授人独立,自尊之道,并开拓、躬行实践之法。”说明做事得先做人,人格的魅力要胜过任何地位和金钱,所以首先注重的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做人要大气,不要太计较利益,对人要有爱心,善于宽待别人,做个情商丰富的人;取得成绩不要骄傲,碰到困难不要气馁,树立与人为善,以诚取胜,乐观向上的人格。
三、提供锻炼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不要总以为孩子小,太多事情做不好,或不放心他做。当遇到困难时,可以提示孩子动动脑筋,也可以鼓励他实践,通过锻炼使孩子获得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力。有时候要设置一些小小障碍,放手让孩子去解决,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有很大的帮助。永远记得儿子第一次过马路的事情,那是上学期的事情,虽然我儿子已经8岁多了。永远忘不了他过马路时那种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神态,也忘不了从6楼的阳台看见汽车驶到他旁边时心快蹦出来的心情,更忘不了儿子回到家那一刻自豪地说:“妈妈,我回来了,我自己会过马路了!”眼睛写满了自信,当然也忘不了我当时激动地紧紧抱着他说:“儿子,你真棒!你真的长大了,谢谢你。”因为那一次,是儿子教会我学会放手,才能飞得更高。
四、言传身教,把握时机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很多的言行是仿效父母的,因此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经常给予孩子鼓励和帮助,有进步应肯定,遇到挫折要疏导,帮他分析道理,找出问题所在,以锻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看时间和场合,把握好时机,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爸爸妈妈们,请放手让孩子玩,请和孩子们一块玩一块成长,请帮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更好的工作和享受生活!
家长读书心得 篇5
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了很多学校重视和提倡的教育课题。读书,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给孩子读什么书呢?我选择了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买了一套《中华美德故事》与孩子一起读。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积演了无数经久不衰、闪烁着人类智慧之光的宝贵文化。以作为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业规范的“五常”来说,对人宽厚有爱心是“仁”;为人正派爱憎分明是“义”、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正是“礼”;处理果断周密是“智”;做人诚实稳重,讲究信誉是“信”。“仁义礼智信”时至今日仍有其积极的借鉴意义。如果按照“五常”来培养教育孩子,我相信她会成长为一名正直、有是非观、有良好教养的好学生。
孩子读了《孔融让梨》,知道了做事要长幼有序,不哄不抢;读了《孔子讲究礼节》,懂得了待人接物要举止文雅,有礼有度;读了《杨时立雪师门》,更学会了原来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传承已久。
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陪孩子阅读《中华美德故事》,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博大而精深的'人文知识,这对她在信息爆炸时代,去芜存精,有选择吸收外来文化将会有深远的意义。这,也是我陪孩子读书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