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素描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素描心得体会 篇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的素描学习历程至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学阶段:最初接触素描也就是入学至高中阶段。小学的时候,平常也喜欢瞎画画啥的,没事把教科书上的人物风景什么的临临画画,好不好倒无所谓,就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小学时很贪玩,学习成绩倒是挺好,就这样保持着这兴趣一直到初中,我顺利地考上了我们哪的重点高中。到了高中,也不是成绩不好,就是看着我班里几个同学每天晚上不上课去画室学习感觉就挺羡慕的,于是,我也没加思量,报了我们学校的画班。我的命运也因此改变。到最后的升学。高中的教学模式就是针对高考,先开始就是写生几何形体以及石膏圆雕,以及后来的静物素描写生,我发现,我对静物的写生兴趣大大超过了石膏,也花了不少时间在那上边。到高三的时候,由于高考的临近,老师让我们进行了大量的针对高考的练习。临习头像范画,大量的写生。嘿嘿,老实说,那时画的画,没什么感情在里面,就是机械地画,画多了,却再也找不到小学时那种愉悦的感觉了。呵呵呵,形势就是这样,谁都得走这一步。一个模式也没办法,这就是中国的教育。高考终于来了,统考过后,我的专业成绩不是很好,只得在文化课上努力了,也算天遂人愿,上了大学。“以后就要靠画画吃饭了”,我这样对自己说。
第二阶段:大一开学后,我们也就开始了美术的系统学习。我也接触到了许多大师的素描书籍。跟人家一比,才发现自己画的是那样的差。不光是我,突然发现班里的同学的画水平泛泛。于是,挣扎努力摆脱以前的那种条条框框。大一时是太忙也太闲。专业课太多也太杂。一句话,在努力着。但还是在画面上会出现死板的现象,不知不觉也会陷入以前高考时画画的模式。感觉绘画水平有时会停滞不前,有时甚至会出现倒退。老师说:“正常现象。”
第三阶段:大一转眼就没有了,大二选专业,我选了油画。说实话,我对国画没兴趣。倒是对油画十分火热。嘿嘿。有人说过:“青春是一滩水,是可以从指缝中轻松淌过的单薄年华,我们可以倔强地笑,难过地哭,但是请记住,要把脚步继续铿锵。”是啊,时间不多了,大二一半已经走过。罗丹说过,:“我要把一块石头里的生命释放解救出来,我会小心一刀刀刻,不会让他们受伤。”而对于我们画画而言,同样要在画面里展现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同样要把一张纸里的.生命解救释放出来。大二了,懂得更多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画画了,这感觉很好,虽然还不熟练,但我会努力。多画速写,多看大师作品,学会读画,临习其中最喜欢的,多写生。要有自己的感觉。感觉这个东西有时会很抽象,比如素描人物,不需要你把一个人物各方面画得面面俱到,但你要会抓住一个人物的精神面貌,或者他身上的闪光点,争取做到精彩。一位画家曾说过:我喜欢画那些人物的衣服纹理,我认为它们很有“表情”。
呵呵,光说不练假把式,光会理论没有实践也成不了什么气候,重要的还是练习,克服懒惰,努力朝着梦想,向前,我不怕我会走得慢,重要的是我走没走。
爬上金字塔尖的只有两种动物:雄鹰和蜗牛,我没有雄鹰的天赋,但我会象蜗牛一样,我相信。
素描心得体会 篇2
不知不觉六个星期晃眼而过,我们对素描的学习也告一段落。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积累了一些个人学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在这里进行以下小结,主要是浅谈一下素描的学习心得。
当时初到画室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听着钱老师说:“我们先摸一下大家的底……”这下我心里不免忐忑起来,这么久不拿画笔,这下出糗出大了。在我的记忆中素描就是黑、白、灰的关系;曾经为了应付考试不论是写生还是临摹都会“抄”得很小心,根本就放不开自己的手,一直觉得画好就要画得像。但是这次在版专老师的谆谆教诲下让我对素描有了新的见解,因为以前都是为了应试去画画,而现在却可以大胆去表现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手完全放开。
一开始我们进行的内容是画石膏几何造型,为了画得像而细扣细画,一幅作品毫无生趣可言。老师为我们找到了一种适合我们的绘画方式——碳条的粗旷笔触、色粉笔的独特绘画方式,无一不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尽管我们的画并不怎么出色,但是钱老师依然不断地对我们进行鼓励再鼓励,把我们原先的紧张情绪赶到了千里之外,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让我们不再拘泥于线条之中。当我们的作品一幅幅绘画完成,画得效果一次比一次出色,很难想象这些作品出自我们的画笔,那种奔放随性的感觉在我们的画作里显现无疑。画完之后的成就感让我体会到,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这样的自由。
我对绘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它是自己意识的体现,而并不仅仅是一味的抄写,我们已经脱离了为了考试而画画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创新,更加大胆地去绘画,使自己的画面以及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这里我要感谢钱老师和李老师!是你们的耐心教导才使我们有了很大的进步!谢谢老师!
素描心得体会 篇3
教学思路:教,因人而宜,顺水推舟,严与寛相结合,严于规律原则,宽于思路和个人取向。
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了解自己和设计自己的能力很重要。应该自信和能力都具备。年轻人先积累知识才能判断,有了判断能力才能创造。先积累技术才能发挥,能发挥才会有佳作,这就是学习的两个途径:磨刀不误砍柴工,实践才能出真知。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对于写实训练,素描可以说是一条必由之路,这是照相机所不能代替的,他不仅仅是一种绘画技巧,它对画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甚至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智商、情商都会有影响。
一、观察方法,创造意识,审美观。这一部分重在艺术修养和观念的提高。二、造型基本技能,个人造型语言的锤炼,画面构成的能力。这一部分重在表达能力的提高。两部分缺一不可,不能分割。
素描教学的重要环节:1、造型中创造意识的培养和指导。2、造型中审美观的改造和确定。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培养艺术家的'摇篮而非培养匠人的作坊。
素描教学原则:1、在教学中坚持现实主义的教学原则,除了严格的教学法则外,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纠正素描教学中盲目模拟前人的僵死的画法,主张从现实中、自然中获得鲜活生动的感受。要求学生创造性的表现对象而非客观临摹自然,在现实性认识过程中应区别两个因素:第一是客观自然对象。第二是适应我们眼睛的结构及物象的相互关系,即主观意识所领悟到的东西:感受与认识。2、推进素描教学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写生是再创造,是艺术的表现,是充实的,完美的,不是自然的翻版,是心灵的产物。3、因材施教。要精心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质,教导学生要勤于作画,素描是全部技巧的基础。4、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使科学规律在绘画中灵活运用,达到心眼手的和谐统一。
素描心得体会 篇4
艺术永远是现实的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观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所以,观念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而艺术是该走在时代的前沿,因为艺术具有其前瞻性,我们的艺术教育怎能脱离这样一个时代?素描教学的观念作为艺术教育的基础,怎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这是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思考的。
一.素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在现代社会趋于多元化的观念下形成的。
我们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古典艺术是在封建制度下形成的,艺术家是为皇帝或上帝服务的。进入现代社会,艺术家要通过艺术表现自我,艺术的精神在于创造。艺术家发现了潜藏在生命里自由的欲望以及发现与创造的欢乐,造型艺术再也不仅仅是宗教的图解和宫廷的装饰了,要求艺术和文学并列,造型艺术和文学是同样崇高的艺术形式。素描的多样性是在人的认识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形成的,可以说,是在尊重个体人的创造才使素描的多样性成为可能。素描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素描教学的应更宽泛些,素描不仅是技巧与能力的训练,也应是思想与观念培养。
二.在实践中把握素描教学
(一)素描教学应解决的
首先说是该解决认识问题,其次是表现问题。但素描教学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呢?简单的说是造型问题。复杂了说:素描教学应解决在色彩之外文字语言等其他媒介无法表达或表达无力时所需的视觉图形语言。运用视觉图形语言去思考、去表现视觉感受以及引导视觉感受是素描教学的核心问题。
1.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的能力是基础教学的出发点。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断力是首位的。
2.人的普遍视觉需求。人的视觉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两个方面,研究具体阶层人群对图形的感知能力是素描教学的重要课题。
3.在具体的素描作业中画面的组织结构是第一位的,我们所说的造型离不开特定的画面空间。画面的组织结构与构图经营位置有相通之处,不同的是“组织结构”更强调画面图式内在的有机联系,强调视觉形式具有生命的整体构成。
4.形象感觉的表现与传达。包括形象特征、形体结构、质感与量感给每个人相同或不同的感受。这里既有视、知觉的训练也有表现技巧的训练。
5.工具材料的运用与发现,对材料工具的敏感是当代家的重要特征之一。素描的工具和材料是朴素的、相对简单的,正因为简单才留有发挥我们想象的空间。
6.了解与传统。对中外历史与传统的了解与掌握是素描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今中外的素描大师是我们学习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
(二)素描教学应有针对性
素描训练是有针对性的。这是由教学的阶段性不同、专业的性质不同、思想观念的不同决定的。
1.针对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首先是了解学生的生理年龄及专业年龄特点,以避免重复教学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浪费有效时间。
2.针对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为将来的艺术实践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不是先入为主的风格样式的训练,而是在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同时能加以的引导。
3.针对特定课题的训练。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要求,将素描艺术的形式因素分解剥离开来,有针对性的分别训练,以强化对视觉形式要素的感受力。
4.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感、知觉技能训练。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了解专业特点首先是教师的必备素质。要让学生多了解不同的造型艺术特点,了解各种
造型艺术语言的经典与素描的关系,以避免学习素描的盲目性。
(三)素描教学的技术训练
前面谈了作为基础的素描教学一开始就应介入到艺术的本质——精神的表达。将素描作为人的精神表达方式,就需要涉及到技术性问题,所以“技术性”是素描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常说的艺术教学是教技术还是教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是要有清醒的认识。
1.看的。视觉艺术离不开“看”,“看”本身并不需要技术,用心去看就可以了。但是,人的知觉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的缘故,“看”就发生了变化。能够用“心”去看,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看是人的知觉重要组成部分,人接受信息的80来自视觉,基础教学就是要唤醒人的知觉。
有些人对“色”敏感,有些人对“形”敏感,有些人喜欢粗线条的大关系,不拘小节;而有些人则喜欢细节的罗列,不厌其繁。“整体的看”与“比较的看”,在教学中如何引导既是观念的问题也是个技术性问题。
2.工具材料的运用。一方面要多尝试运用各类干、湿性材料,以便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方便的、耐用的、持久的工具和材料,为能充分表达自己做好物质的准备。教员就似个大师傅将各种菜谱摆出来,学生可以自由挑选,当然大师傅还应该是个营养师。
3.知识的运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素描教学就是最初的结合点。透视学、解剖学、人体工程学、视觉心等都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在素描教学上的运用体现了极复杂的技术性,应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开设实践课程,有重点的进行实际操作与演练。
(四)素描教学的实验性
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实验性。在教学中探讨素描表现的可能性是贯彻教学。
实验精神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一方面是视觉心理接受的可能性,从这两方面入手可以大大拓展我们的视觉空间。另一方面是材料应用的可能性;素描作为基础教学是有其相对稳定性的,但是,作为艺术教学,创造意识的培养是教学主要目的。没有实验精神就不会有所突破,墨守成规的技术训练谈何创造?
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艺术,开放的艺术需要开放的思想。实验性是向未知挑战,是面向未来。在素描教学中我们应该体会的是思想、是创造精神。总之,在我们这个开放的时代,艺术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素描教学的观念作为艺术教育的基础一定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素描心得体会 篇5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专业学习,我积累了一些个人学画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在这里进行一下小结,主要是浅谈一下素描与色彩的学习心得。
我是在高***的暑假真正开始接触绘画,最先接触的是素描,但是长的时间内总是依照明暗画,为了应付考试不论是写生还是临摹都会"抄"得很小心,根本就放不开自己的手,一直觉得画好就要画得像,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这么认为的,直到联考那天,也是都是这样。翻出以前的练习作业,感觉对于画面的层次,都抓得不准,虽然有局部的刻画,但是画面的整体是散的。还有对于物体的结构抓得不准确,甚至根本不值得一提。
进入大学以后对于绘画有了新的见解,因为以前都是为了应试而去画画,而现在却可以大胆地去发挥自己,可以把自己的手放得更开一点,但是放开的同时也要有严谨的结构,特别对于我们学产品造型专业的人更加重要。一开始我们学的是结构素描,我觉得美术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开始根本称不上素描结构,线条也很不准确,所以第一张产品结构素描十分失败,记得画的是一个座机。可第一次的`失败带来的是经验,第二次老师让我们默写,虽然我还是把座机拿到手上观察它的各个角度,最终完成了我的作业,然而结果比第一次好了很多。结构准确了,线条也干净了许多。对于结构素描的学习,我重新认识了画面的结构、对比、空间等,就算是简简单单的几根线,也可以表现出一件物品的体积以及画面的层次感和整体感,最重要的是认识到了,素描是要动脑筋的,需要很多的思考,并不是有样画样的,那就是"抄"了。这些是本学期学习素描的最大收获。
色彩对于我来说接触的时间比素描要短得很多了,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以前一直用大块面来画,所以色彩未免显得很单调,画面很生硬。进入大学以后,发现以前的画法完全就不行了,特别是看了老师办公室里的作品,发觉自己的色彩很是单调,而且很放不开,因为太注重形体了。老师教导我们要用色彩来表现整体感觉,所以不要太注重形体,最重要的是要大胆地用色。一开始是很放不开的,在用色方面更是如此。在临摹了一些大师作品之后有了一些改观,从大笔直接铺色块转变到了用小笔触来丰富画面的颜色,这样画面便显得生动了许多,少了以前的呆板多了现在的活泼。
学习色彩的过程也在不断培养自己的色彩感觉,也不断培养着对于色彩的思考能力,边画边想,就能够进步的更快,使画面更加丰富。对于课后的色彩速写我十分感兴趣,这也是以往任何一个老师都没有教过的。这种课后的训练能够更好地培养用色的胆量和色彩感觉。
以上就是这个学期对于素描和色彩学习的心得,通过新的学习,我对绘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它是自己意识的体现,而并不仅仅是一味的抄写,我们已经脱离了为了考试而画画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创新,更加大胆地去绘画,使自己的画面以及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素描心得体会 篇6
素描心得 大一下学期的四周素描课结束了,短短的四周中的素描绘画让我再次学到了一些新知识。以前听过老师说的一句话,素描就是一切!当时觉得这话有些绝对,也觉得是老师想更好让我们巩固素描基础而说的一句话鼓励我们,但随着我画画的时间逐渐增长慢慢发现老师的话言之确凿,也懂得了素描的重要性,渐渐理解并认知了“素描就是一切”这句话。
从开始学画画的我们知道,素描水粉等是先从素描学起的,最先画简单的几何物体,逐渐画的复杂,那时不论多么简单的几何体,我们都要抓住或找准物体的透视,老师强调的也是透视的变化与准度,那时的我并不是很喜欢在几根线上不停改改擦擦,无聊不解甚至不耐烦,那时的我喜欢画室和书上那些画的很逼真的素描,迫切希望能早一天画到那样的画,但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就像工程师渴望自己设计的大厦矗立,但要打造牢固的地基,这样大厦华丽与地基的朴实才能相得益彰。结构,透视,三大面,五大调,基础的知识让我们低下梦想的头,暗暗努力练习着,不记得自己从小到现在糟蹋多少张白纸了,也忘记了自己那些数不清的铅笔,现在只依稀记得那句爸爸的玩笑话,一张纸五毛钱,但你画上画了就不值钱了,当时自己也愤愤的乐着,虽然心里不爽,但也无可奈何,因为知道基础的练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也相信基础对我们的重要性与它的平凡可贵。
现在的我对基础二字的理解不单单是字面上的解释了,而是通过画画需要的基础训练,明白了自己学习和做人,也要像画画一样从基础做起,把基础做好,哪怕改的遍数再多,错的.地方再多,也要把基础打的扎实与牢固。虽然基础的东西有时觉得轻松简单,甚至不屑一顾但自己通过这些日子画画成长经验积累中真正发现了那些大师画的创作和名作画法很简练,表达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觉得这些作品不是因为大师的名气而出名,也不是他人的炒作而著名,是因为他们的画中体现着他们过人的基础与他们自己的真正对艺术的思想。看了大师与其他的优秀的作品,自己从中学到了画画必须步步扎实才能进步,才能表现的更好。
这四周素描课,老师继续在我们的结构基础上下功夫,并指导我们在素描结构基础上 继续加强,我也通过这几周的每次作画中感觉到自己对素描对象物体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形体结构的把握也一步一步提高。这段时间的素描练习让我对“素描就是一切”这句话体味越来越深,明白应该不停地在自己自认为简单但却易疏忽的基础练习中改进自己画画的习惯和自己作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