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感恩心得体会(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感恩心得体会 篇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每当我读到这首诗时就会想起一位慈爱的母亲正在烛光下怀缕缕不舍之意的为远行的孩子赶制衣服的情境。这使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其实每位父母不都是这样吗?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奉献自己的一切,尽管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做上了标记,青春一去不复返,但是他们仍然在这条奉献之路上前进。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父母的奉献是无私的,是不求我们回报的,可是随我们一天天的长大,那份深藏心中回报父母的意识逐渐萌芽并愈发强烈,作为一名三年级的学生,我决定这个寒假借学校组织的感恩行动去回报父母的爱。
平时,我回到家里几乎是什么也不做,真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所以就连一些擦桌子、拖地、买菜、洗碗这些简单的家务活也没做过。这次寒假我不再做养尊处优的小公主了,我要慢慢学习做这些家务,帮妈妈分担一下辛苦。想想如果我做好了这些家务那妈妈上班前就不用急急忙忙地打扫卫生了;下班回到家也不用买菜了,因为我已经为家里准备了足够的菜;吃完饭我帮妈妈洗碗,妈妈就可以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了……想想,我开心地笑了,原来我可以帮妈妈这么多的忙呢!好,现在就做……我先学妈妈的样子把桌子和地板都擦干净了,然后上街买菜。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妈妈下班了,看到屋里十分整齐而且冰箱里装满了蔬菜,她高兴地几乎流出了泪花,还说了一句:“我的宝贝长大了!”
听了妈妈的夸奖,我也感到十分的自豪。这次感恩活动,不仅是我明白了:爱在回报中升华。更使我深深体会到了感恩的快乐……最后我想说:将感恩继续!
X月X日,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和家长一起在学校听了一场让人感动的演讲。这次演讲是白雪老师主讲的,她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家长,老师和学生。白老师从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两个方面演讲的。这是一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讲座。一边听讲座,我们一边哭,白老师的演讲如同给我们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的感恩之心。
首先是感恩父母,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回报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或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给予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学会感恩,怀一颗感恩的心去孝顺父母!
再次我们要感恩老师,尊重老师。我们每学一点知识,每得到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都凝聚老师的心血。老师不仅赐予我们知识,还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尊重老师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具体行动中。白老师在讲演中有好几个互动过程,其中一个让是让班主任老师站到演讲台上,问学生爱不爱他们的老师,同学们一口同声说爱,白老师说,爱你的老师就去拥抱你的老师,我们大家一起冲上去拥抱班主任,嘴里还说,“谢谢老师,老师您辛苦了”,此时我的心中既是幸福又是快乐,与老师拥抱的那一刻,是心灵的碰撞,是心灵的交流,每个学生都泪流满面,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尊重之情。
最后我们要感谢学校给了这次机会,有这么好的演讲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无比珍贵,更能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无比崇高!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粒美好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让我们怀感恩的心快乐的生活。
感恩心得体会 篇2
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时常怨恨别人的诽谤、痛恨别人的批评,甚至对领导的教育也报着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心里也常拿别人的缺点来比较自己的长处,自以为也还算是一个善良的人,不懂何谓感恩,也不知自己所谓的感恩更像一种回报,只想别人一心一意的对自己好……
近期根据上级的指示,我认真阅读了《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一书,才明白自己的狭隘,才懂得如何才是真正的感恩。
记得身边发生过一件事,16岁参加工作时,被一人指着鼻子骂了了通“你算什么东西,你懂个屁之类”的话,自尊心大受打击,于是辛苦复读,终于考上民院,终于给自己了一个新的起点。但之后,每当谈起这件事时,我对此人终是一种痛恨的态度,现在想在,我应该感谢他,没有他的指责羞辱,我当时会有动力去认真复读吗?会有今天的成就吗?《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扉页上有一段话:“给你磨练的人,就是给你恩惠的人;给你痛苦的人,就是给你快乐的人;给你批评的人,就是给你成长的人;给你失落的人,就是给你荣耀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生命就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你的灵魂就会更加纯净!”或许我做不成一个灵魂纯净的人,但,我自身的经历却告诉我,给我磨练和痛苦的人,却是成就我的人,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懂得自强;就是因为伤害,才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人总要学会长大,只有在这些委曲和痛苦中,才能更明白自身的不足,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或许,这就是明白“感恩”。
在地区发改委工作了16年,工作繁重时抱怨,工作轻闲时抱怨,被领导批评指正时抱怨,没得到想要的待遇时抱怨,心里感觉不公平的也时候也抱怨……抱怨来抱怨去,除了导致自己素质下降,工作能力下滑,再无一处“好处”,自己毫无察觉的抱怨,和不知感恩一样:没有领导的认可,我如何得到展现能力的机会;没有同事的认可,我怎能和他们共同工作……抱怨与敬业水火不容。其实,缓解这些抱怨最好办法就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一书中有“用感恩的心去看世界”、“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委曲”、“让浮躁的心在感恩中沉淀”、“感恩让你担负起责任”等精彩章节,读后试想,如果我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就会因感恩工作时心情愉悦,就不会认为工作是枯燥烦闷的,也不会认为工作关系是无聊乏味的。心怀感恩,工作中也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天上不会掉馅饼”,工作给我们提供了心理的安定、收入的稳定。
甚至可以说我们所得的一切,所享受的一切,都是从工作中获得,这样想来,我们怎样才能对得起这一切?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才能体会工作的`价值,懂得敬业的可贵;只有用感恩的心理担负起负责,才能做到脚踏实地的工作;只有感恩,才会用心;只有用心,才会在工作上有激情,才能从工作中得到乐趣,才能接受工作中的不快,才会主动自发地去工作;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才会兢兢业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才会对同事多份欣赏,共创和谐;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才能在工作中更有责任感、使命感。
感恩是一种心态,它让我们与人为善,感谢身边的每个人。或许领导不是“伯乐”,他没能发现你的才能,但你可以肯定你是“千里马”吗?或许同事不是好“搭档”,但你做好了篱笆下的那个桩吗?或许家人不理解,但你及时回馈了亲情吗?或许朋友不支持,但你和朋友及时勾通了吗?……每一个人都是群居的,我们在面对一切不如意时,应做的是自我反省、及时查找自己有没有出现问题,有没有用感恩对面对一切,对周围少一点挑剔,少一点怨恨。常怀感恩之心,感谢生命中每一个人。
感恩是一种美德,珍惜一切,善待别人;感恩是一种智慧,感谢每个人,成就自身;感恩是一种催化剂,积累社会人生,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感恩是一种力量,激发自身潜能,开启智慧;感恩是一种大爱,心中有爱,你就可以走的更远;感恩更是一种境界,善于发现美好、改善周围。
感恩让我们发现身边的美丽,坦然面对自己的得失,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从心灵得到提升。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吧,平心静气的对待每一件事情,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微的事情做起,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正视错误,积极进取。
感恩心得体会 篇3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线,是做一个社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如果人与人缺乏感恩之心,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感恩教育使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别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他们从小爱别人,帮助别人。
一、榜样示范,体验感悟
感恩教育属于情感教育,注重感受与体验。孩子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生动的榜样,活动的范例,比语言的说教更容易使幼儿信服,能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并留下深刻的体验与感悟。
1、树立幼儿喜爱的感恩榜样。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崇拜哪吒、孙悟空、奥特曼这些具有鲜明特点的英雄人物。恰好中央少儿频道正在播放《中华五千年》,我们鼓励孩子在家观看我国古代忠孝故事动画片,组织幼儿进行理解与讨论。同时向家长推荐有关感恩教育的故事、幻灯片、动画片等,让孩子在讲讲、看看、玩玩等亲子活动中感受其角色的形象、语言、行为,树立学习的榜样,既使幼儿感到亲切又愿意模仿,能充分调动幼儿模仿的积极性。
2、树立成人的感恩辐射。孩子的言行就象一面镜子,反映着成人和社会现实的精神,成人的日常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具有很大的威信。因此家长和教师必须协同一致,共同作好孩子的感恩榜样。首先,家长应以身示范,长辈间互敬互爱,尊老爱幼,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使孩子的心灵得到健康的情感熏陶,逐渐养成良好的情感。其次,教师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态度,接受别人的帮助后表示感谢,与同事、家长、孩子说话态度谦逊,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事物,处处为幼儿做出榜样。
二、融于生活,渗透积累
幼儿年龄小,情感还处不稳定状态,凡事缺乏坚持性,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为使感恩教育成为一种自觉和行为,我们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幼儿的谈话、游戏、活动、突发事件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注意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坚持常规要求贯彻始终,让孩子的生活充满温馨、和谐与关爱。每周二的晨间谈话成为孩子们学说文明礼貌用语的时间,从最简单的单词“请”“谢谢”“对不起”说起,渐渐地扩大为安慰、鼓励、自信的句子。孩子们从鹦鹉学舌渐渐到有意识的使用,逐渐体会到了这些语言带给他们的.好处。
三、家园携手,同步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感恩教育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更加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我们的感恩教育总是努力争取家长的参与,积极沟通与互动,争取“三做到”。
1、做到家园对感恩教育达成共识。在一次家长会中,一位家长曾经提议进行有关感恩教育的建议,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与共鸣,可以说该课题的灵感就来自于家长。在制定课题方案阶段,我们就感恩教育的相关问题向家长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家长们对该课题持肯定态度,还给我们提供了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2、做到家园对感恩教育沟通互补。教师通过网站、家长园地、感恩墙等方式及时想家长告知感恩教育的实施情况。同时也向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以外的情感趋向,如是非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行为能力等。并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与完善。
3、做到家长对感恩教育的家庭实践。把感恩教育对幼儿和家长的具体要求印发给家长,如根据要求创设与之适应的家庭环境、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传达家长对孩子的爱的行动等等,使孩子得到有效的情感体验,引导并帮助孩子完成感恩任务。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得到有效提高。其实我们的孩子并不缺少爱,缺少的只是发现它的双眼。爱,就是我们的身边。
感恩心得体会 篇4
自古以来,母爱一直是被人们吟咏不绝的主题,那些描写母亲的诗词华章俯拾皆是,感人至深。可能是父亲们比较严肃比较沉默吧,相比之下,表现父爱的诗词就不多了。尤其是在那“父为子纲”的时代,父亲的爱常常深藏在内心很少表露。可是父亲爱子女的拳拳之心并不比母亲少,翻检历代诗词,那些习惯内敛的父爱也和母爱一样真挚感人,深厚绵长。
《诗经·蓼莪》中写孩子追忆父母养育的辛苦,极为深情:“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作者在诗中痛恨自己不成材,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其情感人。同样在《诗经》中,另一篇《陟岵》写儿子出门在外,遥想家人对自己的思念。写到父亲时言道:“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父亲说,啊,我的儿子在外服役,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可要多多保重,平安回家,不要淹留他乡啊。殷殷叮咛期盼,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魏文帝曹丕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在中国诗歌有着重要地位的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就出自曹丕之手。他写过一篇《短歌行》,是怀念父亲曹操的。诗中写道:“其物如故,其人不存。仰瞻帷幕,俯察几筵。神灵倏忽,弃我遐迁。靡瞻靡恃,泣涕连连。……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父亲的遗物还在,可是人已经不在了,想起来便是泪流满面,长叹怀念。那么的情深意切,那么的感人肺腑。谁说政治家只有利益,没有亲情?曹丕的赤子之情尽在这篇《短歌行》中。虽然这首诗没有他父亲的同名诗作更有名气,却也着实令人感动。
诗人是儿子,更是父亲。作为父亲,他们把对子女的爱与殷殷期待写进诗词中,因为情出肺腑,更有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孩子夭折,是父亲心中最深的.痛楚。西晋文学家潘岳为早亡的幼子写过一首《思子诗》,极是沉痛:“造化甄品物,天命代虚盈。奈何念稚子,怀奇陨幼龄。追想存髣髴,感道伤中情。一往何时还,千载不复生。”宋代梅尧臣有个可爱的小女儿名叫称称,奈何天不假年,还不到一岁就离去。诗人伤痛之余,还写了怀念的诗歌:“我行岂有亏,汝何命不长。”“理固不可诘,泣泪向苍苍。”“蓓蕾树上花,莹絜昔婴女。春风不长久,吹落便归土。娇爱命亦然,苍天不知苦。”那花朵春风一样的女儿啊,想起来便是心中最深的痛。那想念之苦,熔铸于诗词中,缠绵不绝。
出门在外,父亲对子女的思念更是如影随形,念念难舍。大诗人杜甫在名篇《月夜》中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思子之情用平常之语款款道来,最是情深意长。与此相似的,李白在《寄东鲁二稚子》中对子女的思念更是描摹得详细生动,深情感人:“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明朝杨廷和曾身居内阁大臣,位高权重。离职后深深牵挂在京任职的儿子,写了《水仙子·八月十六日有怀寄京师两儿》云:“百般忧念百般难,一度书来一度宽,经年间阻经年盼。利名途祸患端,做闲官只守闲官。常记三缄,常怀一寸丹。怕人情翻覆波澜。”父亲无时无刻不在盼望孩子平安的讯息,那些殷殷的叮嘱和告诫让我们看到一个饱经宦海风尘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让人过目难忘。
除了怀念、深情和期待,诗词中更有天伦之乐。唐人施肩吾写的《幼女词》就充满了情趣:“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父亲对女儿的怜爱喜欢之情,溢于言表。元代诗人元好问《清平乐·嘲儿子阿宁》更是用戏说的语气写孩子的天真烂漫,幼稚可爱:“娇莺娅姹。解说三生话。试看青衫骑竹马。若个张萱许画。西家撞透烟楼。东家谈笑封侯。莫道元郎小小,明年部曲黄牛。”父亲对孩子的喜爱充盈在字里行间。而其不求功名利禄,只愿安享平常生活的教子态度,更是令人钦佩。
又是一年父亲节到了。行走在古诗词之间,吟诵那些情深意长的诗句,感受父亲们的浓浓挚爱,心中便落满美好温暖的感动。
感恩心得体会 篇5
在听了由学校开展,陈诗武老师主讲的”知足、感恩、奉献”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后,我认真思考了这些问题,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在我将自己的那份感受带给大家。
所谓感恩,就是要记得别人的好处,并给予加倍的回报。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而真正做到的人更是少之甚少。虽然有时也会为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些失意和挫折感到过伤感,也会感到自己的人生太不尽人意。但是,通过对过去的认真审视和思考,引发了许多的感慨。一路走来,我要感谢的太多。我要感谢身边的所有人,感谢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生命,抚育了我;感谢师长,是他们给了我知识和能力,指引了我的人生;感谢同事和朋友,他们关心、帮助、支持、鼓励和包容我,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克服了许多困难,是他们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和灵感,给了我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他们激发了我对生活更深层次的热爱;是他们让我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用宽厚的心包容所有的人和事。要感谢生活,生活教会我在生活中对别人、对环境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少一份刻板,多一份笑容;少一份急躁,多一份从容;对这一切,我心存感激,也非常珍惜现在的工作,珍惜自己有限的工作时间。
俗语说,知足者常乐。懂得满足是获得快乐的源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世间充满诱惑,欲望越多,烦恼越多,快乐也就越少。天下没有绝对的公平,重要的是心要知足。每个人都有值得让自己快乐与幸福的东西。我作为一名教师,我对现在的工作知足,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是幸福的,我应该感激社会给我提供了这份工作,感谢社会为我创造了学习进步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和条件。人是的要有抱负、有理想、有愿望,有生活的目标,但也要知足知止。为生活而工作很痛苦,为工作而生活很快乐,快乐并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追求,能够焕发动力,激起行为,促使人们去奋斗,去拼搏。没有追求的人,将会整日无所事事,死气沉沉,失去生活的乐趣和意义。我们在物质享受上要知足,眼睛要向下看;在精神事业上要追求,眼睛要向上看,物质上知足,才不会为俗事所累,事业上有追求,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常怀感恩,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常怀宽容,才能保持良好心态;学会知足,才不会无谓的争名夺利;有所追求,才能获取不竭的动力。
一座桥梁,要有桥墩为之作柱,否则难以流通千车万人;一座高楼,要有支柱,否则,难以拔地而起。而我们人,其支柱是什么呢?是人的精神。鲁迅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在他的小说里,人是不能没有灵魂的,一旦失去灵魂是要进行“招魂”的`。可见,一个人的精神是何等的重要,与人交往,要有诚信精神,与人共事,要有协作精神;面对邪恶,要有斗争的精神,面对失败,要有东山再起的精神,面对我们的工作和我们的事业,我认为首先要有敬业精神。那么,怎样才算爱岗,怎样才算敬业呢?我认为,没有任何借口,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岗敬业。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个人生目标,总要有个发展方向,再说得朴实点,总要有个谋生的依托。
既然坐在这个岗位工作,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奉献给这庄严的事业,就像老鼠爱大米,鱼儿爱大海,蜜蜂爱鲜花一样热爱这份工作,唯有热爱这份工作,才能敬业。爱岗敬业说得具体点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敬业,这就是爱岗。我认为,敬业首先要对工作充满热情,这是敬业前提。唯有热情,方可激发您的潜能,驱使你兢兢业业地去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其次,敬业要追求完美,这是敬业的关键。完美虽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状态,但正是这种理想,会点燃你前进道路上的灯塔。追求完美,就是要做好每一件点滴之事,是所谓细节决定与成败。再次,敬业还要讲求奉献,这是敬业的根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这一千古绝唱,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如果没有奉献精神,一味地索取,敬业就成了空谈。
通过“知足、感恩,奉献”师德师风学习活动的学习,使我对本职工作有了更深地了解,思想认识有了更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