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乌塔读后感

2025/08/10读后感

此篇文章乌塔读后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乌塔读后感 篇1

前段时间,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乌塔》这一课,心里感触很多。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自己一个人独自游欧洲的故事。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乌塔都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在家什么事情都依靠家长,洗衣服、收拾房间都需要妈妈帮忙,生活能力也不是特别强,从来没有一个人出过远门,就算坐公交车到学校也是个大问题,更别说像乌塔一样坐着火车到国外旅游了。

记得去年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去北京和北戴河旅游,我总是紧抓着妈妈的手不放,一步也不离,总害怕自己走丢,和一个人挣钱游欧洲的乌塔相比真是差的太远了!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深刻的感受,积极尝试、勇于实践,才能认识世界,体验事物真正的美。今后我要学习乌塔独立生活的能力,克服依赖父母的思想,做一个自强自立的孩子!

乌塔读后感 篇2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是个德国小女孩,家住汉堡,这次趁暑假,一个人独立游欧洲,而且旅游的费用都是去别人家干家务活、陪小孩玩,或者是去餐馆、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挣来的。

在我们中国,这种事例就根本不会发生,大部分家长都是怕自己的孩子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每次,哪个同学约上自己的好朋友出去玩,家长不是说要注意安全就是说要早点回来,让人感到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溺爱。难道说乌塔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爱她吗?当然不会。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如果哪个人天天憋在家里,那么他会像困在铁笼里的狮子一样,非常孤独,非常寂寞,没有多少朋友。光从电视和书本上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经常在电视上看见云南,但只有亲自到那里,她的美才深深感动了我。俗话说得好“见多识广”,同样是的,一个人光从别人嘴里是了解不了世界的,是不到世界的美的,所以,只有自己亲自外出,亲自去体会,才能真正了解世界,了解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以及雄伟。

我要对中国的`孩子们说:希望我们都能尽快走出溺爱的怀抱!我要对中国的父母说:给孩子撑起一片自由的蓝天,让爱更完美,让爱更充实!

乌塔读后感 篇3

今天我们学了乌塔这篇文章,我觉着乌塔一个人那么的独立,我也要学她这样。

乌塔她很独立因为她一个人没有父母的陪伴他一个暑假的时间要游遍整个欧洲,她为了这一次的旅行准备了三年看了这里的书籍,周末的时候去挣钱,她这个暑假没有向他的父母要一分钱,每个假期要陪着别人家的小孩,还有帮饭店里发广告这样挣钱。她很勇敢,她才十四岁就游遍了整个欧洲这让我想起了老师给我们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每年我们都会旅游可是我们多不是自己一个人去旅游,我们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而且我们小孩不用花一分钱,都是大人们帮我们付钱,在我们中国几乎都没有十八岁以下的人去外国个地区旅游而且也不给自己的父母要钱,因为我们中国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多不放心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去旅行,因为他们怕自己的孩子遇到了危险,或者在路上没有了钱回不了家,或者那里地震了,所以他们都不放心,乌塔这样做很好,虽然她自己旅行,但是这样他知道的知识都别别的人多,他也可以多见识一下知识。

你们看乌塔多么的勇敢。

乌塔读后感 篇4

《乌塔》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外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让我感触颇深。我非常佩服乌塔的独立能力,乌塔只有14岁,就一个人出游,但在中国,14岁才上初中一年级,仍然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绝不会让她一个人外出旅行,要出门游玩必须得家长陪同。

在中国,一些家长太爱护孩子了,什么事都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担心孩子会失败,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这些担心使得他们长大以后,只会依靠别人,凡事都不敢一个人去做,造就了很多“巨型婴儿”。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乌塔肯定很不理解中国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或许,在乌塔眼里,中国的爸爸妈妈根本不是爱孩子,反而是害孩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教育的方式不同,爱的'方式不同,而这两者我更喜欢乌塔父母对孩子爱的方式。

我承认,我的爸爸妈妈也很爱我,可是,我有上不完的兴趣班,每天回家作业完成后,要练吉他,要做学而思题目,要练习英语口语……我真想自己也能像乌塔一样独立自主。

爱孩子,就应该放手让他们独自去尝试做事,这样才能将孩子培育成优秀的人!

乌塔读后感 篇5

今天,我读完《乌塔》这篇课文,感慨万分……

本文描述了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用三年时间做好一定准备后,独自一人游历欧洲。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每到一地就给家里打个电话,在旅程中,为了挣路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分发广告单。

我这两年也去过不少地方,如北京、香港、澳门、武夷山……不过,我不用考虑什么旅费、吃、住,只需潇洒地跟父母踏上旅程。因为,父母已经安排得妥妥当当,自己不用担心什么。而乌塔只比我大三四岁,就独自一人游欧洲。而且父母不用担心。妈妈跟我讲,她上大学的时候要报什么专业都不知道,就去问外婆,然而外婆报的专业她根本不喜欢,结果十分后悔。老师也说,有的人从小依赖父母,结婚的时候到什么酒店也要问父母。所以,在独立性这一方面,我和乌塔差远了。我是被父母宠坏的`、捧在手里、胆小的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乌塔却是个胆大、活泼开朗、很有独立性的孩子。这也说明了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不同,在西方,只要是16岁的孩子就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我已经10岁了,今后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去解决,直到真的不会了才能问父母,报兴趣班要有自己的主见,自己要培养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乌塔读后感 篇6

这星期我们上了一篇文章——《乌塔》我有一些感受。

《乌塔》主要讲了:“我”在罗马青年旅馆碰到一个德国小女孩乌塔,经过谈话,得知乌塔一个人来游厉欧洲,乌塔要离开欧洲的时,对“我”说:等下次再挣钱,来中国旅行。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乌塔一人游厉欧洲设计好了路线,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为了这次旅行还阅读了很多书籍,挣了不少钱。这可是我们中国孩子做不到的事,不管做什么事都赖着爸爸妈妈,这点是我们中国的一个耻辱。我还读到了自己身上要向乌塔的地方:乌塔的生存能力很强,什么事情都不靠父母,自己什么事都能自己做。我什么事都让妈妈爸爸做。乌塔想得很周到,我只想一方面,没有想其它的。乌塔很有责任感会给家里寄张明信,我有时候不回家都不会给家长说一声。乌塔热情活泼,我非常胆小。

我从乌塔身上比到了这么多,我不如她的地方,我实在是太惭愧了。以后要努力改正我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