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教案
此篇文章《梦》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并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产生热爱生活、喜欢幻想的美好情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诗歌配乐《梦幻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感受梦的意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张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师:夜晚这么美,小女孩抱着小猫咪在床上睡着了,那让我们像小女孩一样甜甜地睡一觉吧!
师:你们有没有做过梦?梦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师:你们的梦真有趣呀!你们想知道我梦到了什么吗?让我来 告诉你 们吧。
二、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师:小朋友们,在我的梦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2、师:在梦里,我都变成了谁?
三、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朗诵诗歌。
1、师:在梦里,我变成小花以后,遇到了谁?太阳为我披上了什么?
变成白云以后,我遇到了谁?(风)风教会了我什么?
变成轻烟以后,我遇到了谁?(雨)雨做了什么?
2、师:在梦里,我开心么?你们怎么知道的?
四、教师配乐播放多媒体课件,再次朗诵诗歌,幼儿体验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1、师:我们又听了一遍诗歌《梦》,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2、师:你最喜欢诗歌里哪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梦的温柔)
五、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1、师:小朋友们,老师的梦美不美?你们喜欢么?那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梦也变成好听的句子吧。
2、师:在你自己的梦里,你们都变成了什么?又遇到了谁?(引导幼儿独立仿编)
六、师幼有感情的朗诵仿编诗歌。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温柔、甜美的声音把我们自己梦大声说一说。
七、活动总结。
教师:祝小朋友们晚上睡觉也做一个美美的梦!
活动反思:
《梦》这首诗歌为读者创设了一种幽美、温柔的意境。所以在选择语言课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它。我想无论是从情感还是从意境上都是一个非常好契机。再者因为这首诗歌想象奇妙,能让孩子从想象中获得一些幻想的美感,通过想象,让孩子的思维不断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虽然这次的语言活动是一首非常有意境的诗歌,但是真正要好好的`把握这种意境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今天对诗歌《梦》的开展,再加上老师们的评课,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觉悟和反思,以下是我的几点感触:
一、可将活动的重点内容定位到目标里。
在活动中的三个目标都能基本完成,可能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整首诗歌在学习过程中有点难度,但是幼儿能初步感受到诗歌中的语言和意境美。通过欣赏图片、倾听音乐,幼儿能在一种舒缓的气氛中表现出整首诗歌,并能够根据诗歌的句式再来进行创编,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从中看出,幼儿的想象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至此,三个目标都能很好的达成。但是在活动中,我着重是让幼儿学会说三个“梦见……”,所以可以尝试将这一重点内容加入到目标中,让目标更加具体一点。
二、活动的导入部分需更加切合实际一点。
在活动中,我用音乐将幼儿带入一种甜甜的梦乡,但是最后发现在进入这个状态时幼儿没有很好的配合,幼儿也做不到马上进入梦这样的情景中,所以在马上提问“你梦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时幼儿有点不知所措了。所以根据老师们的意见,可以将导入改为用回忆来引入孩子对梦的记忆,在音乐中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曾经美丽的梦,相比较幼儿可能会比较有话可说,对于最后环节的创编可能也更有帮助。
三、诗歌的意境还表现的不够。
精读这首诗歌,不仅会为它优美的意境索感叹:小花披上金色的衣裳,白云跳起了舞蹈,轻烟有了被挠痒痒的感觉,这些拟人化的比喻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这些美丽的比喻也是这首优美诗歌的重点部分,所以需要在朗诵诗歌的时候更要抑扬顿挫一点,将孩子也带入这种优美的意境,这样孩子的兴趣也更加高昂。
在磨练中成长,慢慢克服紧张的心态,用最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每一次的挑战,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机遇中更加充实自己。
《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畅谈梦想,认识梦想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引导学生确立梦想。
2、联系世博认识中国梦,明白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是紧密相连的,引导学生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爱国之情。
3、通过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实现梦想需要坚持,需要努力,需要积极探索。
教学过程:
一、畅谈梦想——“我的梦”
1、请同学们畅谈各自的梦想。
2、指名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
3、交流感受:梦想,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虽不像鸟儿有可以飞翔的翅膀,但有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有了梦想,我们大家就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二、铭记历史
1、欣赏歌谣《卢沟谣》。
2、谈谈这首歌谣的.历史背景。
3、说感想。屈辱的历史我们不会忘记,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祖国的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三、感受世博——“中国梦”
1、交流世博知识。
2、谈话:世博——“中国梦”
今年,我们成功举办世博会,世博会是中国百年的梦想实现: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其小说《新中国》中就对上海举办世博会进行了描述:“开办内国博览会,为了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
3、交流: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梦想?(改革梦、奥运梦、飞天梦、团圆梦)
四、圆梦
(小组讨论)你的梦要怎样实现?中国梦又靠谁实现?怎样才能实现?
五、小组诗歌朗诵:《我爱中国》我站在中国地图前,仔细端详着,啊!它多像一只昂首挺胸的五彩锦鸡。
它的冠子一摇,撒下无数玛瑙,那是黑龙江畔的高梁。
它的脊背一耸,飞起一条玉龙,那是万里长城在腾跃。
它的尾巴一抖,抖下无数珍珠,那是新疆的水晶葡萄。
它的肚子一挺,金灿灿,明晃晃,那是长江中下游的小麦和水稻。
它的两脚一迈,一股甜香扑鼻而来,那是海南椰林和台湾的蜜糖。
夜里,我做了一个美妙的梦,一只锦鸡落到了我床上。它双翅一展驮着我飞向那蓝色的天堂!
六、小结
梦想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希望同学们为了实现梦想不断努力。
《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运用多种方法认12个生字,掌握生词。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加偏旁、编儿歌等方法让学生识记生字。
2、通过大声读、默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3、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懂课文,能看课文连环画来复述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兴趣,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幻意识。
2、鼓励学生做敢想敢说的人。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展开想象,借助图画识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兴趣。
信息资料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确定主题。
1、教师以自己的梦进行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板书:梦。小朋友们,你们一定也做过梦吧?给大家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梦吧。
3、老师放轻音乐,请学生讲自己的梦。
4、小朋友的梦可真是“千奇百怪, 五花八门”。(阿德的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人,他也想和大家说说他的梦,不过他的梦与你们的梦可大不一样!揭题《阿德的梦》。谁认识他的名字,你是怎么认识“德”字的?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写“德”字。齐读课题。
5、阿德做的梦和我们小朋友的梦有什么不一样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阿德的梦境,和阿德一起分享梦中的幸福与快乐吧!
二、自主识字,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教师说要求:圈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用喜欢的方法记字,难记的字标上五角星,标出自然段序号。
2、小组交流:
A小组长检查本组小朋友的生字读音是否准确。
B小组合作记带五角星的难字。
C合作解决不懂的词语。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A出示带拼音的新词,指名读,当小老师带读。
B去拼音读新词。
C读单个的生字,开火车组词带读。
4、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几幅图?默读课文,图文结合,想一想每幅图的内容,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5、CAI示插图,让孩子们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一幅图的意思。
老师这里有一首小诗,简单地描写了阿德的梦,我们来看一看,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音。(出示课件)
阿德的梦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飞船是新型。
起飞时间还未到,可视电话传真情。
电话屏上见外婆,聊起畅销新车型。
预订新车无污染,动力来自太阳能。
飞船呜呜长鸣声,阿德落地未能行。
原来未系安全带,大叫一声梦惊醒。
三、美读课文 ,感悟梦境
㈠学习第8自然段
1、你从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梦”?
2、指名读最后一段。评议,指导朗读,要求读出阿德从梦中惊醒过来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㈡整体感知梦境
1、阿德的梦和你做的一样吗?他梦见了什么?快速轻声地朗读课文,找找阿德梦见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老师随机板贴卡片。
火星旅游 定居月球
可视电话 新型飞船
太阳能汽车 掌上电脑
3、你觉得阿德的梦是一场什么样的梦?CAI示:( )的`梦 根据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填空。板书:神奇
㈢自主探究,感悟梦境。
1、哪种新科技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一读,对照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想想梦中的事情与现实有什么不同。
2、读完同桌两人交流,解难释疑。
3、交流反馈:走进阿德的梦,我们就好像来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谁先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
4、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相应的段落。
指名说并读相应段落——说说感兴趣的理由是什么?——其他人补充——指导朗读——各种形式朗读。
火星旅游,定居月球。
(1) 示:“今天上午10点,他要乘坐21世纪最新载人飞船,到火星上去
旅游,并顺便去月球上去看望移居到那里的亲人。”
(2)学生读,你为什么对它感兴趣呢?
(3)要求学生读出快乐、轻松的语气,以及梦的奇特。
可视电话 新型飞船
(1)指名读。
(2)你知道什么叫可视电话吗?它与普通电话相比,有什么奇特之处?
(3)你喜欢可视电话吗?让我们也来打一打可视电话吧。老师当外婆,指一学生当阿德,读对话。
(4)同桌两人面对面打“可视电话”,练习读对话。
(5)老师读叙述的话,分男女读对话,读课文3、4、5自然段。
太阳能汽车
(1)(示图片)你能猜猜太阳能汽车与普通汽车有什么不同吗?
(2)为什么说它是无污染的?
(3)这样的太阳能汽车我们地球上有吗?
(示图片)在澳大利亚已经研制出了太阳能汽车,这种汽车是利用太阳的热能发动汽车,而且没有污染。但是数量极少。可外婆说她那儿的大商场里都有。多神奇啊。
掌上电脑
(1)指名读。示图片。与老师的电脑进行比较,说说掌上电脑的优点。
(2)阿德进入月球最大的网络销售中心,进行网上购买。你们瞧,他坐在飞船上,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把月球上的太阳能汽车买到了,谁愿意来读读这一段。
(3)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学习7自然段
(1)出示:“亲爱的旅客,飞船就要起飞了,请系好安全带。” “呜——”飞船长鸣一声飞向太空。这时,阿德的安全带还没系好,他从椅子上滑了下来!
(2)齐读。
(3)想象:如果阿德系好了安全带,他来到月球会看到什么?去火星上旅行又会遇到哪些神奇的事物呢?
(4)你们说阿德的梦会实现吗?
教师示图片介绍人类对月球与火星的研究成果:1969年7月16日发射成功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号飞船,人类首次踏上了月球。20xx年1月4日美国“勇气号” 火星探测器胜利登陆火星。
(5)总结:只要我们努力,在不久的将来,阿德的梦想就能成真。板书:梦想成真。
四、小组交流,拓展延伸
1、阿德心中的未来世界如此奇妙,你们心中的未来世界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也来做个神奇的梦吧!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汇报。
五、感悟实践 升华情感
1. 小结:你们心中的梦都很美好。一个人有美好的梦,一个民族也就有了美好的梦,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谁实现的?
(示视频)今天,我们又回到了20xx年5月12日神六的发射现场,重温那份成功的喜悦,让我们静静地聆听,目送“神舟六号”升向太空吧!神舟六号满载着中国人的梦想冲向了太空。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实现了!。
2.看到这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想说什么?
3.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有话想说,(出示课件:飞天梦,实现了!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说吗?全体同学起立,很自豪地读出这三句话!
4、孩子们,你们的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梦。为了我们心中的梦,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梦,让我们现在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吧!
六、拓展延伸、带动课外
1、创办“我心中的未来世界”专栏。画出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用文字把它介绍给大家吧
2、课外阅读科学幻想故事。
板书:
32阿德的梦
火星旅行 移居月球
神奇 可视电话 新型飞船 梦想成真
太阳能汽车 掌上电脑
《梦》教案 篇4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
学生发表看法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 学习生字新词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2、 汇报学习情况解决了哪些问题
四、 理解课文内容
1、 读第一、二段。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
2、 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态度如何?也用个词语来说明。
3、 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默读在书本上批注)
4、 全班讨论
5、 结合学生的.句子谈谈哪些话语很感人?原因是什么?注意抓住动词。
6、 经过父亲的努力结果如何?
7、 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
《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 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2、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彩色的梦》里面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再读课文,了解各小节的内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多少个小节。
2、说说每个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1)第一小节讲了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2)第二、三小节主要讲了我编织的彩色的梦境。
(3)第四小节主要讲了我的彩色铅笔编织的彩色梦境。
三、品读课文,想象彩色的梦
1、学习第一小节
(1)请一小组的同学领读第一小节,其他小组的同学跟读。
(2)想象一下: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想 象一下这一大把彩色的梦是什么?
(3)学生汇报: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4)长的可能是什么?圆的可能是什么?硬的呢?
(5)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是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的。
(6)生汇报。一是从“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二是从“我的彩色 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
(7)师: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他们在白纸上怎样跳蹦?你能想 象出来吗?
(8)学生汇报。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2、学习第二小节
(1)全班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2)学生汇报。
(3)师小结: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你还能照这样说吗?
(4)学生仿照着说一说。 如:天上的云朵,白了。
(5)出示句子“蓝—得—透—明! ”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6)指导学生读一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请女生读第三小节,注意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2)雪松们拉手,烟囱上结苹果,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请孩子们 读出惊讶的语气。
(3) “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引导学生认识拟人,就是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们人物的 特点,比如这里雪松拉手,小鸟唱歌。
(5)请学生照样子说一个拟人句。
(6) “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这一句是比喻句,把烟囱上结的太阳比喻成苹果。
(7)请孩子们也说一个比喻句。
(8) “又大—又红! ”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的是声音的停顿。
(9)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惊讶、惊奇、惊喜的语气。
4、学习第四小节
(1)请男同学读一遍第四小节。
(2)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它描绘了大森林的哪些美景。除了第三小节讲的雪松拉手和烟囱上结太阳,你还知道哪些呢?
(3)请同学汇报。
(4)我的彩色梦境是什么样的?
(5)还有紫葡萄的叮咛,紫葡萄叮咛了些什么?联系上下文让孩子们说一说紫葡萄说了些什么?
(6)请同学们汇报。
(7)指导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2、仿照课文的第2小节和第3小节写一写。
3、全班交流。
4、老师评比表扬。
五、老师总结
每个人都有一个彩色的梦,让我们为编织这个美丽的彩色梦境而努力吧!
六、作业
1、写出自己用彩色铅笔描绘的彩色梦境。
2、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
《梦》教案 篇6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充满幻想色彩而又富有时代意义的短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记叙了阿德充满幸福和快乐的梦境。本文以梦为载体,以阿德乘飞船去火星旅行,与生活在月球上的外婆能电话为线索,描绘了幻想中的神奇太空世界。本文是连环画形式的略读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生动活泼,内容简单,易于理解。重点应放在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以及借助图画识字等方面。
喜爱幻想是低年级孩子们共有的特点,课文内容符合儿童的年龄实际。教学中应抓住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走进阿德的梦境,体会和分享他的幸福与快乐。然后启发学生结合当前的科学发展,展开丰富的想像,在说梦中训练语言,培养语感。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兴趣和培养科学幻想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3、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意识。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借助图画识字。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课文连环画,儿歌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切入举偶:
1、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小朋友,这个小朋友也做了一个梦,不过他的梦可与你们的梦大不一样!(板题)
(由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谈话,营造宽松的课堂气围。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2、观察:出示航天飞机、飞船或太空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说说对它们的了解。教师由此引出世界或我国的科技发展情况。今天让我们去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体验一下现代科技先进水平。
(由学生喜欢的图片或模型引出科技发展的话题,既实现了内容的过渡,又对学生进行了科技教育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识字
1、默读课文,注意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再借助拼音读准。读前提出要求:不出声,不指读。
2、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自学字词情况。相机正音,合作交流解决不懂的词语。
3、学生交流识字情况,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经验。(教师引导:婆、屏、型、呜等字可以利用熟字的偏旁认记;要注意区别呜和鸣;喽是语气词,可通过朗读的语气来感悟。)
4、出示儿歌,自读,齐读,指名读,巩固识字。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飞船是新型。
起飞时间还未到,可视电话传真情。
电话屏上见外婆,聊起畅销新车型。
预定新车无污染,动力来自太阳能。
飞船呜呜长鸣声,阿德落地未成行。
原来未系安全带,大叫一声梦惊醒。
(本课只有识字任务而无写字任各,结合本课重点指导默读的教学任务,在识字中就对学生的默读提出要求。并用多种形式巩固生字的识记,特别是儿歌的引入,还起到感知课文内容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益。)
默读
1、默读课文,你从课文什么地方可以知道这是一场梦?
默读前,提出默读的要求:不出声,不指读,速度要适当加快。
2、再读课文,结合文中的七幅插图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3、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分小组讨论:阿德梦中的哪些新科技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写在卡片上。
4、把各组写有新科技成果名字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进行读书汇报。
(本文为略读课文,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因此充分放手指导学生读书,采取合作学习,抓住重点进行汇报的形式,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了学生对科技成果的兴趣。)
朗读
让学生根据文中的叙述顺序摆好连环画,分组接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拓展
1、你认为阿德的梦有一天会真的发生吗?从阿德的梦中,自己想到了什么。
2、说说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或动笔把心中未来世界的样子画出来。
3、课外阅读科学幻想故事。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想像,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愿望。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表现能力,适时地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的大课堂,体现学科整合思想和大语文观念。)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移居:改变居住的地方。
污染:
空气、土壤、水源等混入有害的东西。
预订:预先订购。
相关链接:
1、20xx年10月16日晨,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自主出舱。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国由此亦成为世界上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2、努纳二号---迄今为止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太阳能汽车。
它完全以太阳能为动力。努纳二号是由荷兰代夫特大学的学生们设计完成的,瑞典基律纳太空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组的学生们也参与了这辆汽车的研制工作。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太阳能汽车挑战赛中,它在31小时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了3010公里的旅程。凭借如此好的成绩,努纳二号赢得了大赛的第一名,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70公里。
它全长5米,宽1.8米,高0.8米。车顶上布满了太阳能电池板。它所使用的电池和人造卫星上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是完全一样的。努纳二号只有三个车轮,两个前轮,一个后轮。和普通的汽车一样,努纳二号上同样安装了指示灯和刹车灯。如果没有阳光,它可以利用电池中储存的电力向前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