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南旧事》有感
此篇文章读《城南旧事》有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1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故事结束了,小英子也告别了她的童年生活,合上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而我正处于幸福的童年中,我尤其喜欢课外阅读,每当我翻开一本新书,就犹如置身在一个新世界里似的,感觉真美妙!读这本《城南旧事》也不例外,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打动着我。
也许,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代表经历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童年啊!是梦中的真实,是真实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读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进了书里,看着英子在北京城南度过的幸福童年时光,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渗入我的脑海中∶冬阳下的骆驼队、惠安馆、胡同的井、闹市僻巷、草垛子,这些都令我向往;井边的小伙伴妞儿、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我们”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与“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这令“我”难以割舍的情感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筑成的,但是他们都在岁月的步影中消失了。童年美梦,顿然破碎。可以说,童年时的每秒每刻都是一个人人生的重要段落。
相比之下,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是英子的童年却过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戏剧化的,但是却很真实、纯朴,那样的纯净淡泊,弥旧温馨。
可以说,她的`思想像金子一样闪光,像玛瑙一样纯洁,像水晶一样透明,像牡丹一样鲜艳。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侵蚀了我们大脑和灵魂,使得我们不能像英子一样拥有纯真的童趣,童年便在时光的步影中悄然消失了。我们的童年生活是无比珍贵而又短暂的,所以我们应该像书中的英子一样,学会珍惜友情和亲情,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让我们的童年生活也和英子一样丰富多彩,充满温暖和幸福。
这本《城南旧事》就像一缕清风吹进我的心田,让我知道别错过童年。因为花儿谢了还会再开,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来,而我的童年却一去不会复返。希望“童年”这首歌在我的心中轻轻地吟唱……永远……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2
童年是孤单的冒险,是不断分离的你我——题记
记得早些时候看过中央一台的一个关于电影的栏目,好像叫《电影传奇》,有一期就是讲的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还把演小英子的演员也请到了现场,我当时看到“小演员”后心里觉得接受不了,因为英子怎么就长大了这个事实我接受不了。
你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对某些故事或者影视剧的情节入戏太深之后,会对这个人物产生一种别样的“依恋”,再看到他,说出的不是他的本名,而是他在你看过的这个故事中的名字,就像现在火了的电视剧《三十而已》里的林有有,你去看她的抖音,很明显的,火了之前和火了之后观看的量关注的热度是截然不同的,也许有一些盲目跟风的成分在里面,但你不得不承认,故事的情节是如此动人,吸引你去跟着伤感,悲哀,遗憾,甚至开心,甚至愤怒。
城南旧事到底是什么事?
很简单的家乡零碎记忆往事,可是林海音老师那温柔又略显苍翠的笔触娓娓道来,给我们展现的却是最纯真的永恒,我读着读着,仿佛自己就成了小英子,就成了那老屋里的一块砖一块木一棵树,感受着时过境迁,倾听着时间脚步,一点一滴,都在说着逝去的年华。
小英子是善良的,天真的,她很爱“管闲事”,她像“破案”一样找到了自己好朋友的亲生母亲居然就是那位“疯子阿姨”,她们“策划”着逃离,想象着可以怎么走,收拾哪些东西,可是,这一切的“逃离”从一开始就是注定要失败的,读者们读到这里,知道这种“失败”的必然性也欣然着前往,因为这些必然的因素都是童年的必须啊。
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也“策划”过无数次的“逃离”,至今都记得看到“逃跑计划”这个乐队名字的时候内心的雀跃,我们每个人,从儿时到成人,都会有那么一刻,那么一个小小的瞬间,逃离掉这片熟悉的区域,想要另一种开始,而《城南旧事》中的这一次笨拙的略显幼稚的“逃离”正是生活本身的一种延伸,一次领悟。
电影中,小英子的眼睛总是忽闪忽闪的,那黑溜溜的.眼睛似乎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又似乎早已看穿了一切。
小英子搬家了,她坐在车上一脸忧愁,哀伤写在眼角,她看着过去熟悉的树木,花草,道路,她回忆着发生过的故事,想念着这片土地的人,可是人生不就是这样聚多离少吗,我们总是要往前走,总是要朝前看,总是要和过去的故事,过去的人,以及过去的自己挥手道别,然而这样的道别却在哀伤的同时有一丝的希望在里面,希望前路更灿烂,希望未知都是惊喜,希望成长可以再添光彩,希望……
远处,山川呈现出依恋的态度,熟悉的道路上芳草萋萋,碎石子斑驳在记忆的洪流,往事依依,似乎就在昨天,又似乎早就发生过去了很久,很久……
骆驼队又来了,风从学校吹来。
小英子背着自己的小书包,站在那里,扬起头,眼睛微微眯着。
她笑着,她的短发飘扬,她的眼神清澈,她的目光温暖。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3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由英子这个人物贯穿,记载了她从7岁到13岁的成长经历。以英子纯洁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凭着她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旧事记录下来。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谊,三天两头地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而伤心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当读到英子和惠安馆的疯女人玩时,我真担心秀贞会不会做出伤害英子的事;当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伙伴妞儿就是秀贞的女儿时,英子不仅帮助他们母女重逢,还将自己的生日礼物——钻石表和妈妈的金手镯送给他们当作盘缠去寻找思康叔。此刻,我不竟为英子感到骄傲,一个六岁的孩子竟懂得友谊,懂得爱,这大概是一种来自生活的力量鼓舞着她在成长吧!读着读着,我的心时而心惊肉跳,时而轻松自在。我觉得很奇怪:难道英子不害怕秀贞吗?看到最后,我才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她有一颗纯洁净化的心灵,正是她有了这一颗心,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是真正的,无忧无虑的,不折不扣的快乐。
看了小英子的童年,我也不经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快乐而又无忧无虑的:给鸡冠花洒香水、给塑料娃娃烤火、用手触摸含羞草以为把含羞草打死了、给小猫梳辫子、给雪娃娃洗澡……
读《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幺,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介绍它自己。那样的不紧不慢,温厚淳和,那样的安静祥和,弥久恒馨,那样的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之心。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4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一个人的童年都不一样,虽然不能留住童年的时光,但是我们可以让童年在心灵深处永驻。
故事中英子生活在北京城,她一直跟妞儿一起玩耍,一直跟秀贞说话,一直让宋妈帮她梳辫子,英子经历了许多事,我仿佛看到了英子的童年。《城南旧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感波折,但是一样可以让人沉浸在心中的那个世界。“惠安馆”中的“疯女人”秀贞被别人躲着,但是英子敢接近她,这就是孩子,她并没有想别的,只是因好奇,而想去看。童年,就是拥有一颗童年的心,可以不必理解,但用自己的方法去温暖。
英子的童年里出现了很多人,比如妞儿、秀贞、兰姨娘、她的父母、宋妈等等,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那些人都离去了,她长大了。英子的童年去哪里了?是跟着骆驼的铃铛走了,还是跟着逐渐穿不上的'衣服走了,还是跟着那个满身是伤的妞儿走了。童年在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走了。
我的童年中有她的影子。读到文章中那个英子眼中的老北京,我仿佛处在那个没有变动的街道,我的思想却不再是从前。从前认为“童年就是学习和考试”,现在觉得说着这句话的时候,就是童年。
时间沙漏下的沙子不知不觉中多了起来,躺在沙漏下的是我拿不回来,却永远在我记忆中的东西。让我们好好珍惜仅剩不多的童年吧。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5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一种心灵的享受,使我们增长知识,释放写作才华。今年暑假,我拜读了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城南旧事》,就像夏日里的一股清泉流入心间,让人爱不释手。
《城南旧事》是一篇成长故事,讲述了主人公“英子”童年的美好有趣生活,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并没有现在优越,但老北京的胡同生活还是让我羡慕不已。
英子是一位可爱、开朗、善良、机智的女孩,与妞儿、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兰姨娘、宋妈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英子知道自己的好伙伴妞儿就是秀贞的女儿时,不仅帮助她们母女重逢,还将自己的钻石表和妈妈的金手镯送给秀贞当作盘缠去寻找思康叔。在“我们看海去”章节中,英子与陌生叔叔之间的秘密故事。为了筹集弟弟的读书经费,陌生叔叔将偷来的物品存放在草丛中,自己又非常害怕,三番五次地问英子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年幼的'英子自然无法回答。但还是背了《我们看海去》,陌生叔叔和英子约定:以后送他弟弟坐轮船去国外读书时,两人就一同看海去。陌生叔叔最终因为偷窃而被捉住了。在英子13岁那年,父亲因病重去世了,英子的童年也就结束了,但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
英子的童年,酸甜苦辣,丰富多彩!愿我们珍惜每分每秒,拥有一个别样的、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