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浪娃娃教案

2025/08/11教案

此篇文章浪娃娃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浪娃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

2、认识自然段,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并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会读生字,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出示浪花图片:大家看这是谁来了?小浪花非常可爱,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娃娃,在大海**的怀抱中快乐地生活。你们可别小看它,虽然它的年龄小,但本领可大了,不信你就读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

1、默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可以联系上下文猜猜字的读音,或向同学、老师请教。再对照下面的生字表,看拼音识字。

2、轻声读课文,对照课后生字表,在文中圈出生字,并将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认为自己读得通顺的句子,可两个人一起读读。

三、识字

1、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2、抽读生字卡。

①同桌合作,抽读生字卡片。

②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看看谁能把这些生字读准。

3、做游戏:采摘“聪明果”。

教师出示“智慧树”,“树”上结满了“聪明果”(果子覆盖着生字)“聪明果”有几种颜色,你喜欢哪个就摘哪一个,但是一定要将字音读准,这个苹果才能归你。

四、诵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词句训练。(课件展示)

(1)出示句子比较。

浪娃娃多。

浪娃娃多得数也数不清。

读一读,感觉一样吗?

(2)照样子说一说。

天上的星星多海里的鱼儿多

天上的星星()海里的鱼儿()

(3)浪娃娃怎样贪玩?

用“整天”说一句话。

3、朗读:浪娃娃那么多,有那么贪玩而活泼,真惹人喜爱,用孩子天真活泼的语气读出浪娃娃的`活泼可爱。

五、学习效果测评

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比较长的课文,文中生字特别多,读通课文也就比较难。学生通过课下预习,基本上能把课文读下来,教学时,通过让学生默读、一边读一边找生字、同桌互读,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找生字的这种读法学生是第一次试用,效果不是很理想,以后的教学中这种方法要加强训练。识字教学时采用了学生自学、同桌抽卡片互读、教师出卡片开火车读、摘卡片读生字的方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识字效率较好,其中摘卡片读生字的游戏更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学过程中还设计了一些简单的词句训练,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浪娃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据低年级识字是重点的教学要求,本课以听读识字为主,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小组合作识字等,使识字落到实处,并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读书是积累语言、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注重朗读,并采用个人读、小组合作读、带着问题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受感染、受启迪,从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材分析

《浪娃娃》是学生学的第一篇散文,课文又比较长,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应分散学习。文章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海妈妈和浪娃娃的对话,说明可以利用大海的潮汐发电为人类造福。同时它又安排了15个要求能认的字和7个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拼读、听读识字;本课还要把课文的学习,和学生的课外学习、以及口语交际活动融合到一起,使学生尽可能地感悟海之美、海之富饶。

〖学生与学校状况分析

学生都非常喜欢大海,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

从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活课堂,提高效率。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作为伙伴参与其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真有精神,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海边玩,好吗?让我们坐上大海轮出发吧!

1.(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课件出示大海轮向大海驶去)

2.同学们看,海妈妈带着它的娃娃来迎接我们啦,你们知道海的娃娃叫什么名字吗?(板书课题)让我们大声地跟它们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出去玩又是学生最喜爱的,以带学生到海边玩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学习新课打好基础。]

(二)创设情景,自主识字

海妈妈有数不清的浪娃娃,他们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活泼可爱。大家想和他们交朋友吗?在我们小组的桌面上有许多浪娃娃图样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读读卡片上的字,记住他们的名字。只要同学们记住卡片上浪娃娃的名字,你就与浪娃娃交上朋友了,可以把一个浪娃娃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1.教师任意出示一张浪娃娃卡片,让学生认读,读对后举起自己小组桌上的卡片带大家读,谁记得快,读得准,就由谁领读。

[让学生把识字当作与浪娃娃交朋友,当小老师带读,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

2.教师再出示生字卡片,与浪娃娃交上朋友的就站起来读,进行巩固生字的练习。

3.让没有站起来读的同学把生字卡片读给大家听,大家给这些同学找出进步点。

[使学生全员参与,使有困难的从中得到鼓励,人人得到锻炼机会,达到每人都会认生字的目的。]

(三)自读课文,读中感知

浪娃娃不但活泼可爱,还为我们人类做了很多好事。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动笔对生词或不懂的地方画画、拼拼、读读、勾勾。

[让识字这一训练重点不脱离课文语境。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探究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2.小组启思,合作识字。把自己画出的字词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让组员一起想办法记住,比一比谁的办法好。

[教师巡视的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小组中。]

3.师生讨论交流。让学生说说认识屏幕上的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指名小组派代表说说记字的方法,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好,就可以贴一个浪娃娃在衣服上。

4.出示课件,师范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讨论浪娃娃是怎样学着为人类做好事的。

6.指名交流汇报。

7.学生齐读课文。

8.运用游戏,巩固生字。出示生字课件,做“开火车”游戏,看哪组的“火车”开得快。“火车”没停的一组可得一个浪娃娃。

[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营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四)小组合作,拓展思维

1.(出示大海的课件画面)浪娃娃多可爱呀,大海多美呀!那大海能帮助人们做些什么?老师课前请小朋友收集一些有关大海的资料(图片、照片、或向家里人请教),都带来了吗?

2.请大家四人小组互相讨论,交流一下。

[教师再次以参与者身份加入进去,以自身行为引导学生乐于帮助别人,学会合作。]

3.哪位小朋友上来说说?(实物投影相关的资料)

(五)展开想象,激发创造

海妈妈和浪娃娃给我们人类做了那么多的好事,你们喜欢大海吗?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大海?让我们展开想象,大胆地向大海提问题吧。大海听到同学们会提那么多的问题,非常高兴,它让小朋友回家自己找出答案。现在天色快暗了,让我们坐上海轮,扬帆回航吧!(放音乐结束)

〖案例点评

1.创设人文化的教学环境。教师将学生的认知对象称为他们的朋友,疏通了学生与认知对象之间的情感障碍,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生字宝宝”的距离,把认知对象“人化”了。

2.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在课中,老师给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如:合作识字、合作交流资料。并给予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教师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发挥学习伙伴的“首席”作用。我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碰撞更激烈。思维的广度与深度都得到发展。

3.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课外探究。语文的学习必须遵循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可谓“妙笔生辉”,让孩子们把问题带出课堂,以问题为引领,探究自己的问题,这是一项多么有意义的作业呀。它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的火种被点燃,学习的欲望被激发。

浪娃娃教案 篇3

课题

31.浪娃娃{第1教时}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贪玩,奔跑,整天”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3.初步懂得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动机发电。

教学设想

字词教学时第1课时的重点,结合本课特点,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初步感知课文时,先解决生字读音,读通课文,然后在学习课文时理解生字新词的义,最后再安排记记字形,书写生字教学环节。

实验用具及教具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课件

或投影片

投影片或课件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要点

教法设计

学生活动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激发学生兴趣,从身边现象导入新课。

2、出示课题。

1、设问法激活思维

2、创设情景,直观感知{播放海浪发电的图片}

观看并凝神静听,进入学习情境,对海浪发电有一个初步了解

2.提出要求,自学课文

按照自学要求进行小组式自学。

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读准生字,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采用“导向法”提出自学要求,师引导学生思维方向。

2、“自学法”和“小组交流法”相结合,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又营造了一种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

学生根据自学要求在四人小组中自学,允许学生遇到困难在小组中交流

3、自主反馈

自学情况

1、个别反馈

2、检查鉴定全体学生掌握情况

a、认读生字,并正音

b、分段朗读

c、讲述课文大意,完成填空:

浪娃娃是{}的孩子,他们原来{},后来{}

1、采用“自我监控法”,一学生反馈,其余学生静听允许有不同意见,这是对知识的“二次学习

2、“竞赛法”在朗读中的应用,对于低段学生来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口头练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要说。

学生自由发言,各自展示自己自学所得

学生分组朗读,学生进行口头填空.

4、结合插图

熟悉课文

1、观察插图思考浪娃娃原来是怎样,后来变得怎样

2、师生交流。

3、听听课文录音。

1、“直观法”,出示课文插图,由图感知。

2、“问题导向法“,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探究,

3、“交流讨论法“,肯定学生的智慧,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看图说话,熟悉了课文,发挥了想象力,也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生带着些许疑问,听听录音

5、导读第一

自然段

1、理清层次,数数共有几句话。

2、比较句子,体会浪娃娃的贪玩。

浪娃娃很贪玩

浪娃娃整天在海妈妈怀里跑来跑去,追打着玩。

3、有感情地朗读。

1、采用“发现法”层层深入,数清句数从而再来体会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2、“比较法”和“直观法”结合使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进行比较,从而体会句子的意思,也为朗读作了铺垫。

轻声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标上句子序号。

观察句子,比较句子异同

个别、评议、齐读

6、师总结,

布置作业。

1、师小结:这节可你学了什么?

2、分析字形。

3、布置作业。

采用“交流法”进行总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分析生字字形时也可采用“交流法”

生各抒己见,边观察边发表意见。

抄写生字,完成书面作业

浪娃娃教案 篇4

《浪娃娃》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并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大海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科学可以为人类造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师生收集大海对人类有贡献的资料,浪花图片、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贴浪花图片,大家看这是谁来了?小浪花非常可爱,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娃娃,在大海妈妈的怀抱中快乐地生活。你们可别小看它,虽然它的年龄小,但本领可大了,不信你就读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默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可以联系上下文猜猜字的读音,或向同学、老师请教。再对照下面的生字表,看拼音识字

2、轻声读课文,对照课后生字表,在文中圈出生字,并将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认为自己读得通顺的句子,可两个人一起读读。

(读法的多样性,不仅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识字

1、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2、抽读生字卡。现在我们开动智慧火车,看看谁能把这些生字读准。

3、做游戏:采摘“聪明果”。

教师出示“智慧树”,“树”上结满了“聪明果”(果子覆盖着生字)“聪明果”有几种颜色,你喜欢哪个就摘哪一个,但是一定要将字音读准,这个苹果才能归你。

(通过采摘“聪明果”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识字效率。)

四、写字

1、认识新的笔画“乛”“亅”,并向学生介绍书写方法及名称。

2、指导“了”“子”,在认识新的笔画之后,让学生自己书写这两个字,再写给同桌看看。

3、在书上将其余生字描一描。

(指导书写时,可以根据生字的特点,有教有扶有放,让学生在评比过程中,互相借鉴,将字写得更漂亮。)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谁愿意为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

2、课件出示第自然段,将“整天”这两个字去掉,谁能说说,括号里可以填上什么词?使句子表示的意思不变呢?

3、浪娃娃在妈妈的怀抱里快乐地生活,他们多高兴呀!你们在什么时候最高兴?

二、诵读第2、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海妈妈向浪娃娃提出什么要求?浪娃娃是怎么说的?

2、浪娃娃听了妈妈的话是怎么做的?浪娃娃的话应该重点读,注意这里有三个感叹句。

3、理解“做好事”,你们知道浪娃娃可以为人类做哪些好事?

教师介绍有关海洋运输、海洋捕捞、海洋资源待一些资料。

三、指名读第4自然段,你们知道了什么?介绍潮汐发电。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对简单、易懂的内容以读代讲。课前学生收集丰富的资料,课上交流,这样学生通过自学、互学,海洋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另外,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所见到的东西来理解,使教学更贴近生活。)

四、诵读评价

1、学生自由练读,认为自己读得好就奖励自己一颗星星。

2、要以在小组内分角色练读,你们能把浪娃娃的心情读好吗?

3、指名配乐朗读。

(读的形式多样性,既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又可以使学生懂得评价他人朗读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朗读能力提高得更快。在读的过程中也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

第三课时

一、自由读课文,读得好的`同学可以奖给自己一颗星星。

二、练习

1、出示生字

做 位 们 海 湾 清

他 你 住 浪 江 河

大家说说通过观察这些字,发现了什么?

2、出示词语,照样子说说。

跑来跑去 ____来____去 ____来____去

说不完 听不____ 看不____ ____不____

3、在学过了《浪娃娃》之后,大家对大海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你想对大海说什么吗?可以向大海问一问,说一说“大海,大海,你……………?”

(让学生自由想象,表达,培养其民散思维及表达能力。)

三、写字

1、教师范写“女字旁”,特别强调第三笔的书写方法。再出示“好”“妈”,并请同学们独立书写,注意要先看清它们的模样再写,要写得漂亮。

2、出示“几、机、电”。大家听听生字朋友的要求:请同学们独立练习写写,然后把你写的字给小组的同学看看,比一比谁写得好,奖励他一颗星。没写漂亮的要帮他改一改。

《浪娃娃》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认识建字底;读写“应该”等10个词语,会用“应该”写句子。

2、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懂得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感受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第四段浪娃娃推动机器发电的学习。

教学难点:

朗读指导2、3段;字型:懂、建、器。初步懂得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感受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细读1、2两节,学会用句式“……多得数也数不清”说话。

教学过程:

一、看图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你知道电是怎么来的呢?发电站是怎么发电的呢?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讲人们利用大海的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

2、出示课题:31 浪娃娃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想想意思。

2、读通课文。

3、交流:

1)、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填空:浪娃娃是( )的孩子,他们原来( ),后来听了( ),去给人们( )。科学家让他们( )。

4、提出你不懂的地方。

三、学习1、2两节:

1、反复朗读这两节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试着解答刚才的疑问。

2、交流:

1)、根据问题,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补充具体:

浪娃娃很多。(多得怎么样?)

浪娃娃老是贪玩,( ),这可不好啊。(浪娃娃怎样贪玩?)

浪娃娃不应( ),应该( )。(海妈妈叫浪娃娃应该怎么做?)

2)、句式训练:海妈妈的孩子多得数也数不清。

天上的( )多得数也数不清。

海面上的( )多得数也数不清。

海里的( )多得数也数不清。

( )多得数也数不清。

3、学习生字:数、整、贪、应、该。

尝试用“应该”说一句话。浪娃娃应该学会什么?你应该学会什么?

4、指导朗读:谁来做海妈妈,想想妈妈的话怎么读?

5、指名朗读课文,说说浪娃娃怎样贪玩。

四、指导抄写生字:

1、卡片读生字,并说说注意点。

2、抄写生字,并评议。

教后感:

课前,我利用录象做了课件。上课时,学生看课件说话,能很好的说出浪娃娃的贪玩,理解了第一节内容,并解决了自学时的疑问,为什么说浪娃娃是海妈妈的孩子。

浪娃娃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青岛的孩子大都对大海情有独钟,有在海边踏浪、戏水的体验。本次活动选择乐曲《赶海的小姑娘》,通过音乐欣赏这一艺术形式,引导幼儿表现出与小浪花嬉戏的亲呢、欢乐场面。乐曲为两段式结构,旋律欢快活泼。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倾听音乐,充分感受乐曲A段的欢快、B段的抒情,鼓励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与浪花嬉戏的情景,引导幼儿体验娃娃踏浪的快乐心情。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乐曲两段式结构的特点,感受乐曲欢快、优美的音乐情绪。

2.能运用身体动作自由表现浪花和娃娃相互问好、交朋友、做游戏等情节。

3.乐于与老师、同伴共同游戏,尽情表达浪花与娃娃互相嬉戏的愉快心情。活动准备:

1.活动前指导幼儿学会儿歌《娃娃与浪花》,在生活活动中播放《赶海的小姑娘》,帮助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娃娃踏浪的图片,浪花的头饰若干。

活动建议:

1、带领幼儿朗通儿歌《娃娃与浪花》,将幼儿带人活动情境。

2、引导幼儿欧赏乐曲《赶海的小姑娘》,感受乐曲跳跃、优美的音乐情绪。

(1)请幼儿聆听乐曲前奏中的海浪声,展开合理想象。教师介绍乐曲的名字帮助幼儿了解这是一首描写小姓姓与小浪花做游戏的乐曲。

(2)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并自由交谈:娃娃与浪花在做什么游戏?

3.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欢乐、优美的音乐情绪,鼓励幼儿根据乐曲创编动作。

(1)播放A段乐曲(第1-16小节),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浪花与娃娃相互问好、做游戏的欢乐情景,感受这段乐曲欢快、跳跃的特点。

请幼儿讨论并创编小浪花起伏、娃娃与浪花打招呼、踏浪、戏水、亲吻浪花等动作,教师对幼儿创编的动作加以提升。例如:怎样和小浪花打招呼?小浪花会怎么做?怎样和浪花交朋友?

请幼儿再次欣赏A段乐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大胆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2)播放B段乐曲(第17-30小节),引导幼儿感受这段乐曲优美、抒情的特点,鼓励幼儿根据乐曲创编动作。

引导幼儿讨论娃娃在小浪花温暖的怀抱里悠闲,惬意地做着哪些事情(如划船、游水),用身体动作大胆表现,教师对幼儿的动作加以提升。

请幼儿再次欣赏B段乐曲,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娃娃与小浪花亲呢的场面。

4.请幼儿完整倾听乐曲,体验娃娃与浪花嬉戏的愉快心情

(1)鼓励幼儿自由、大胆地表现娃娃与浪花游戏的情景。

(2)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浪花与娃娃进行游戏,结合幼儿的动作表现,教师给予适时指导。

(3)开展“分角色表演”游戏:一半幼儿戴浪花头饰扮演小浪花,一半幼儿扮演赶海的娃娃。幼儿可互换角色多次游戏。

5.在乐曲声中引导幼儿与大海道别,自然结束活动。

附娃娃与浪花

小浪花,真调皮;小姓姓,真淘气;大海边上做游戏。

浪娃娃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⒈在学会前滚翻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多种滚翻的方法。

⒉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感受成功,获得情感的满足和释放。

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活动准备:

⒈大小垫子若干张。

⒉音乐《天使》。

活动过程:

⒈开始部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首歌,歌的名字叫《天使》。你们知道天使是什么意思吗?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天使,你们也是老师的天使,天使就是你们,现在我请天使和我一起做健身操。

⒉基本部分

⑴ 咦, 你们听, 是什么声音?(大海的声音、海浪声、海鸥声……)让我们一起去海边看看大海好吗?(幼儿跟着音乐,跑着、跳着到达“海边”)

⑵幼儿进入场地。你们看大海里有什么?(一艘艘小船)我们大家去乘船好吗?(幼儿随机选择一艘船,或坐,或躺)

⑶好大的浪啊!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在垫子上东倒西摇。

⑷看!浪娃娃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做什么?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来表演一下?你们会哪些方法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翻滚的方法最多。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⑸突然海浪声汹涌澎湃,小浪花组成了波涛,想想看,我们怎么练习?幼儿跟随浪涛声进行模拟练习,找出方法。(通过练习,得出同心协力才能波浪滔滔)

⒊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浪涛声渐远,浪潮退了。我们小朋友一起到沙滩上跳个舞吧!幼儿随意站在场地上,随音乐和老师一起翩翩起舞。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通过跳健身操开始,引发幼儿对调皮的浪娃娃产生兴趣后,练习各种滚翻的方法。

这是一个比较“放” 的教学设计,是否能“收”取决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常规和课堂气氛的随机调控。活动给幼儿一个充分“放”开练习的机会,情境的转换和活动内容的变换采用了比较自然的过渡。教师应在幼儿情绪高亢后引导其一点点放松,逐步引导他们创编练习,用不同动作表现对浪娃娃的理解,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