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

2025/08/11读后感

此篇文章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 篇1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哈罗德的男人。在退休之后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有一天,他意外收到了一封来自旧时同事的信,并通过信的内容得知,那位已有20年未见的善良的同事奎妮已经身患绝症,生命垂危。

主人公哈罗德本想回一封信表示慰问,但是却在寄信的途中,因为与一位加油站女工的谈话,冲动的做下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他要步行穿越大半个英格兰,到贝里克郡去看望奎妮。就这样,一次漫长的甚至可以称之为“朝圣”的旅程就在仓促的决定下开始了。

罗德没有专业的步行装备、没有地图、没带手机,哈罗德的旅程在仓促的'决定和不理解中开始,在回忆和现实交替、在时而怀疑自我、时而又充满希望中向前。哈罗德的“朝圣”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是一次次他经受住了挑战,克服了身体的不适、接受了好心人的帮助,一次次在迷茫绝望中重拾坚定的信念。

如大家所愿他最终成功了,历经87天,横跨大半个英格兰,他见到了奎妮,尽管他的行为并不能让一个患了癌症的人起死回生,但他完成了对奎妮的承诺,获得了妻子的理解,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关于爱与信念,书中用并不华丽的辞藻描绘出一切,如此简单朴素却令人深深感动,人生的路只够一个人走,从一个人到两人一狗,到声势浩大的朝圣团,最后世界只剩一人的宁静与超脱。

这一场朝圣,与其说走在路上,不如说走在心里。哈罗德的这次远行,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给予我们继续前行的鼓励,以及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坚守心灵土地的勇气。我们的生活也不会永远顺风顺水,有些梦想需要坚持很久才能有所收获。

我们都是梦想路上的朝圣者,每一条朝圣路都是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我们生而不同,也必将与众不同。只要你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坚持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愿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 篇2

建良战友组织的月读小组在7月份的书单是《一个人的朝圣》,作者是英国资深剧作家乔伊斯.蕾秋,这是她的我第一本长篇小说,获得20xx年度英国最佳新人小说奖。

主人公哈罗德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几年后默默退休,没有要好的同事,没有相知的朋友,甚至与他的相依为命的妻子莫琳也是貌合神离长期分居,他每天所做的仅仅是读一读当日报纸和孤独的发呆,他的生活呈现的是这般无趣,平凡,寡淡。

书中写道:哈罗德望向窗外的花园,看到一个塑料袋挂在月桂篱上,在风中上下翻飞,无法挣脱,获得自由。由此可以感知,哈罗德的空寂的内心和摇摆的婚姻。

有一天他收到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同事奎妮写来的信,奎妮患了癌症,写信告别。他在伤心之余写了一封信回复,并去街边邮筒寄走,但在他经过第一个,第二个邮筒时,并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寄走那封信,他思绪难平。或许是想起了自己已是暮年的人生,或许是想起了老同事奎妮为自己所作的牺牲,亦或许是有了一种悻悻然的冲动,不愿放弃不甘心如此,他一直走一直走,直到来到一个加油站时,加油站小女孩对哈罗德说到自己姨妈得了癌症,因为坚定的信仰延续了生命,突然让他萌生了用走路的方式为奎妮祈祷,他要横穿英格兰,亲手把信送到奎妮手中,希望奎妮能够活下来。

就这样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笨拙,木讷,内向,不会表达情感的他没有任何准备,仅是临时出门穿着的一双帆船鞋和一件防水夹克,也没有带手机,他甚至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仅凭着自己强烈的意念,便开始了漫长的徒步之旅。哈罗德行走了87天,627公里,从英国的最西南一路走到了东北的贝克里。

在一路的行程中,从最开始吃住旅馆,到后来露宿天地之间与植物露水相伴,从开始兴奋的出发,到期间后悔纠结,最后的坚定执着,从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群中渴望得到认同到一个人与一条狗偷偷溜走获得宁静,从内心封闭痛苦,到一次次的回想和释然,从那个禁锢他与妻子感情的牢笼的家到最后妻子追随他一起送别奎妮,哈罗德以一个英雄的姿势,完成了一个人的朝圣之旅,不是对任何宗教的朝圣,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朝圣,是把自己和妻子在儿子去世后那种蚀骨的痛苦和埋怨,自责中解放出来的救赎。

哈罗德在幼年时被母亲抛弃,他害怕分离,社交障碍。年幼时心灵的伤害在他成年后显现出不会对爱的表达,他的儿子与他之间的疏离一点点积累,妻子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一日日增加,直到儿子自杀后,他与妻子仅存的情感山丘轰然崩塌,他们变成了空心人,他妻子莫琳则用常常给死去的儿子打电话的方式来消化这份痛。他们彼此封闭自己,生活过的像一层纸一样轻薄。这时奎妮的这封道别信激起了哈罗德的勇气,他之所以能够走完这全程,一定是这几十年来积累的疑问和不甘心,对生命的质问,对自己的交代,对未来的`期许,所有的条件在一个契机里找寻到的出口,哈罗德终于找到的命运给出的答案。

最后不得不提的时,作者写作的高明。全文在细节处的描写尤为生动,情感的铺垫和烘托又恰到好处,比如最后哈罗德成功的完成了一个人的徒步之旅,在最后精疲力竭之时来到了奎妮修养的医院,原本到这里该是本书的高潮部分,哈罗德完成了他的壮举,修道院这时会聚集很多媒体,四处掌声聚光灯此起彼伏,然而偏偏这时只是一个安静的出奇的修道院,只有一个修女接待了哈罗德,奎妮等到哈罗德来到后安详的离开了人世。哈罗德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奎妮身边,没有强烈的情感起伏,只是那么平常的淡淡的忧伤,甚至还有一点如释重负的感觉,一切就这么自然而然。

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有过一点读书笔记,摘抄如下:

“哈罗德真希望自己没有和这些顾客讨论他的计划,更希望他们刚才不要提起宗教话题”从来都活得像个隐者,他不希望被关注,害怕被关注。

“头顶上和奎妮分享着同一片天空,他越来越相信奎妮知道他正在赶过去的路上,她一定在等他。他知道自己一定能到达贝里克,他所要做的只是不停地把一只脚迈到另一只脚前面。”只要走就可以,多么简单,往往有了一个目标持续去做就行,难的不是做,是持续。

“他更愿意把计划牢牢地装在脑子里,就像把奎妮的信牢牢装在裤带里一样”有时候倾吐内心的秘密需要勇气,而现在他最想做的就是守护这份初心,坚持!

“但过去那么多年他们都淡漠了语言的沟通,只要看一眼他,她就会被拉回到痛苦的过去,还是三言两语的交流更为安全。他们都自觉的和对方停留在最表面的交流,因为言语之下是深不可测,永不可能逾越的鸿沟。一路走着,一路想着,渐渐打开尘封的记忆,压抑的情,亲人见渐行渐远的冷漠,曾经的温情,回忆起来没有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一切都很平淡,温凉温凉......

”哈罗德擦擦眼睛,又惊讶又羞愧的发现自己又落泪了“哈罗德大半生都在找寻情感的归宿,却在有了儿子以后又迷失了,一个人的朝圣之路是在找自己,麻木的心逐渐鲜活起来。

“在路上,他解放了自己过去二十几年来努力回避的记忆,任由这些回忆在他脑子里絮絮说着话,鲜活而跳跃,充满了能量”哈罗德一直回避的是孩提时不被看见的隐痛痛,是成为父亲后渐渐疏离和被疏离的痛,不愿触碰。

“走在通向码头的路上,真相如刺破黑暗的光线袭来。她和哈罗德凑合这么多年的原因并不是戴维,甚至不是因为同情。她忍过这些年,是因为无论和哈罗德在一起的日子又多孤独,没有他的世界只会更加孤单”哈罗德离开的这段时间,莫琳一定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深夜回想起种种过往那个,当阳光照耀过来,才感觉所有伪装都无处遁形,因为她深深懂得哈罗德的孤独,正如她自己,如果哈罗德在家,两个人的孤独似乎比一个人去忍受要好的多。

“他听到外面整个世界兀自运行的声音,车流,人流都在奔向自己的方向。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他在哪儿。他躺在床上,不想动,不想卖你对这一天的任务,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忽然有一种迷失,但也是一秒钟,哈罗德还想着自己的任务,尽管心生疲惫,但也想坚持,他真的是担心奎妮等不到他吗?或许他只是怕自己放弃,再陷入死寂一般的生活。

“这是第一次又人把这段艰辛的旅程说的好像是两个人共同的责任一样。哈罗德激动的几乎流下泪来,但他只是点点头,然后坐下。”一个人的徒步有多意外就有多艰辛,坚持下来不仅仅是自己的毅力,还有外界善意的加持。

“好像他等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走这一趟,他不再在乎自己走了多远,只要还在向前走。”此时的哈罗德已经不是在世俗世界的他,他如此贴近人的本真,感情有如此丰沛,他活成了大家向往的样子,这一次他真真正正的活着。

“并不确定,但好像听到了轻轻的一声抽泣。她说;你上新闻了,哈罗德,你和奎妮,到处都是关于你们的报道”读到这段突然有种哽咽的感觉,哈罗德的坚持,莫琳的守望,他们冰封的感情在一点点融化,哈罗德的行走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别人,拯救了自己“我怕”。他说,那双蓝色的眼睛寻找着她的。她看到了他眼里的惶恐,悲痛,无奈。然后她突然想到了,他还从来没有见到过遗体。我知道,但是没事的,我也在,这次会没事的,哈罗德。分离,从来都是哈罗德最害怕的时刻,儿时母亲突然的离去,中年时儿子决绝的离去,今日历经千辛万苦还得面对奎妮的离去,这是他不能从容面对的,但幸好有莫琳在指甲缝里塞着泥土的感觉真好。重新养育一些东西的感觉,真好

泥土的芬芳,让他有了重生的感知,一切变得美好又又希望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 篇3

成长:必经痛苦与磨难!

一个人的朝圣不但要有开启新旅程的自信,还要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和决心。期间要忍受孤独、寂寞、困难、疾病等许多未知因素。正是这诸多的未知因素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遥远的600多里的路程,哈罗德决定徒步跋涉,他坚守着自己的承诺;路途中经历了脚受伤、腿受伤、生病晕倒等,他都一一咬牙坚持了下来;面对别人的不理解甚至嘲笑挖苦,他也一笑了之,不放在心上;而最痛苦的莫过于记忆侵蚀,幼时在家庭受到的伤害,还有对妻子和儿子的愧疚之情一直缠绕着他。

身体上的疼痛可以忍受,挺一下就会过去,可心灵上的`疼痛却无法逃避。“他弓起双肩,更加有力地迈步,仿佛不仅仅是为了赶到奎妮身边,更是为了逃避自己。”哈罗德坚定地走向远方,其实也是一种心灵的自我救赎。而他的每一份“痛”和“苦”的经历,都是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或许,并非每一次努力都能有收获,但每一次收获都离不开努力。成功与苦难从来都是孪生兄弟,一脉相承的。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 篇4

文章种讲述的一个已经退休老人哈罗德走路去拜访昔日好友的故事,在一个四月中旬一个在平凡不过的早晨,哈罗德正在吃着美味可口的早餐,被突然一封信打断了。信来自遥远有不可及的贝里克郡,写信人是他的的老友奎妮·轩尼斯。信的内容是告别,她的癌症了。哈罗德写完回信出门了,他走过一个邮箱,一个接一个。走完整条福尔街道,走到加油站碰到一个姑娘。聊起了信仰的问题。哈罗德告诉女孩,我的老友得了癌症,我要寄信给他。

女孩点了点了头,告诉哈罗德要积极点。又告诉她阿姨的事情。并且一定相信信念。如果你有信念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哈罗德思考了很多,他觉得一封信怎么能够呢,一定还要再做点什么,他蹒跚着,满面悲痛,走进电话亭。说出了改变他一生的一句话。”请转告,奎妮轩尼斯。哈罗德弗莱正在来看她的路上。等着就好,我会来救她。一定让她好好活着。我走路过去。只要我一天还在走,他就要一天活着。

头也不会的走了,像极了一个孩子从来不知道跟家里道别一样。夜灯初上,魂不守舍。琥珀色的灯光映入莫林的双眼那么空洞,他的爱人莫林就这么接受了他的选择。

一路走,一路停,走过的山川河流,鸟语花香,走过的是抹不去的回去,还有反思的人生。走过的是形形色色的人,说不完的故事总是那么动人。

哈罗德为人天生低调,当哈罗德遇到客店旅人的时候,却成了焦点之一,他的坦白把自己吓到了,像极了脱光衣服的站在面前。行动夹杂着往事的回忆,让他变得有些不同了。因为奎妮轩尼斯为他付出过很多。

在路上的过程,哈罗德回忆着自己的往事,反思着自己的一生。那一双帆船鞋泥泞的样子,像极了小强。支撑着哈罗德那残破不堪的双脚。

自己走路的.决定,起初是没有得到爱人莫林的赞同,因为儿子的自杀让两个人灵魂的裂痕变得无法弥补。再第十二天的夜晚他遇到一个骑自行车的母亲,哈罗德却看见了她那满是伤疤的手臂,雨水瓢泼但也挡不住朝圣的哈罗德,他努力忽视腿上的疼痛,刻骨的寒冷。脑子里的混乱,逼着自己前进。恐惧的回忆再此浮现,大声呼喊着不要。他摔倒了。

也许疼痛能让人暂时失去行动,但是信念会永远激励着自己往前走,往前走。走过那段蹉跎回忆,回忆那段令人美好的往事。身上的疼痛,精神上的折磨,还有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贝里克郡。他绝望过,痛哭过,他向别人诉说过自己的计划。被嘲笑过,也被支持过。尽管爱人不希望他这么做,他却依然爱着她。写信电话,明信片。都会寄给远方的莫林,和让他充满信念的小姑娘/以及他会拯救的友人奎妮轩尼斯。

尽管,多少人怀疑过的决定,质疑过,他始终记者小姑娘的话。人还是要积极一点。尽管他不知道,小姑娘的阿姨已经死了。随着时间的消磨,路过的人越多,碰到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他渐渐的被人所熟知。同行的人越来越多。他的速度越来越慢。拖后腿的人,阻碍他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面子。他不忍心说。可惜时间会证明一个人决心和信念。随着时间的消逝,人越来越少。他又回到正轨

一路走来,他拯救了自己的婚姻,也拯救了自己。最后他又瞟了一眼那个硕大的肿瘤,,奎妮唯一争着的眼睛朝他眨了眨,眼角滑下一滴泪水,一下子落到枕头上。

我是不是快死了,她的眼睛问道。远处的浪是平的,闪着那残破的光,毫无希望,它们知不知道前方就是旅程的终点,我什么也没有留下,我也无话可说,莫林我是那种感激钟表的声音,打破沉默的人,我怎么能改变什么呢。我怎么会以为自己能制止一个人的生死呢。体内强大的悲伤再体内肆意冲撞,发生一连串的抽泣,泪水眼里疯狂的涌了出来,五官扭曲了。

读到这里,小编我的泪水,像极了海水肆无忌惮。缺憾的才是人生。如果完美存在,怎么还会存在童话故事。或许莫林与哈罗德冰释前嫌才是对我最好的安慰。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 篇5

姑娘向我分享了她最近的读书笔记,说说我的感想。

哈罗德因为一封信,一个小姑娘的一句话,踏上了独步前行看望病重的朋友之路,希望给朋友带给希望,看似不理智的背后,也使他逐渐认识到家庭缺陷对自己的影响,逐渐认识到对儿子自杀未能及时救助的胆怯,对妻子的忽视及愧疚。

而他的妻子也从最开始的冷漠,活在儿子依旧活着的假象中,逐渐到不安,担心,后面也在暂时的离别中开始正视丈夫也是很爱儿子的,只是他太胆怯,很多细节被她重新想起,她正视儿子已经去世的'事实,和丈夫重归于好。

这场徒步旅行使哈罗德和妻子更加了解自己,正视自己的不足和优点,这也是我们所追寻的内心真正的需求,不止看事情表面,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每个人都需要一场心灵的洗涤,让我们能逐渐了解自己,正视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内心也能成为更加温和的人,找到最舒适的生活状态,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内心更加坚定。

正好,虽然是雨夹雪,还是很有春天的味道,一条狗说过,喜欢下雨,下雪天,似乎所有的污垢都能被冲刷和掩盖,世界一片安详,希望不快的日子短些。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 篇6

1、或许人就是这样,越害怕什么,就越容易被什么吸引。

2、他怎么可能把一切说出来?这些话积累了一辈子,他可以试着寻找词汇,但它们听在她耳中的重量永远不可能和它们在他心中的重量对称。

3、他明白了,在弥补自己错误的这段旅程中,他也在接受着陌生人的不可思议。站在一个过客的位置上,不但脚下的土地,连其他的一切都是对他开放的。

4、你每次都是这样,一有人做一些你没做过的事,你就忙不迭地说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5、哈罗德相信自己的`旅程真正开始了。他还以为在决定向贝里克进发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现在才发现当初的自己多么天真。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几个起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开始。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以前的步伐。

6、生活离平淡无奇有多遥远,又可以在多短的一瞬间不复从前。

7、他了然于心的事实和这些人自以为了解的情况大相径庭,这个发现让哈罗德一惊,也让他在回望身后这群人时感觉即使站在人群当中,也没有一个人真正认识他,他依然是孤身一人。火焰在黑暗中传递光亮,欢声笑语飘进他耳中,却属于一群陌生人。

8、谁都可以做我做的事,但人一定要放手,要放开你离不开的东西。

9、你可以说任何东西,深知她会把你的话安全地存在脑海里某个位置,而且不会妄加评判,或者在以后提起来对付他。他想这就是友谊吧。他突然很后悔回避了这段友谊这么多年。

10、他可以原谅自己的父母不想要自己,不教他怎么去爱,甚至不教他表达出来。他可以原谅他的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 哈罗德只想把自己的孩子要回来。

11、他走了十天,所有精力都用在不断地将一只脚迈到另一只脚前面,现在时却发现信念低到了脚下,之前强压着的担忧渐渐成了隐伏的事实。

12、只要看一眼他,她就会被拉回到痛苦的过去,还是三言两语的交流最为安全。他们都自觉和对方停留在最表面的交流,因为言语之下是深不可测、永不可能逾越的鸿沟。

13、靠孩子维系的婚姻,在孩子离开后,就更加摇摇欲坠了。

14、戴维拿自己身体冒过所有的险,仿佛都是为了反抗父亲的平凡。

15、你一定会不断挣扎,难以置信,会被现实一次次打倒,直到终于接受事实,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