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此篇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篇1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暑假再次来临了,可这对于我来说似乎并不怎么开心,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某天心情一般,去了书店,千万本书中,我选中了一本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暑假生活太无聊了,一直过着今天盼着明天,明天盼着后天的生活,如今能有一本立志的书,岂不妙哉!文中讲述了海伦凯勒在她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所以她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度残疾儿。她不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可她凭着自已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病魔挑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坚持不懈,终于考上了大学,成了一位出色的演说家。
我不由触动,陷入了沉思,回到了初三中考时期:
老天,我感谢你在初二的第二学期把一个无知放漫懒散的少年从灰暗人生的车轨上拉了回来。从那时起,我变的勤奋努力,一直梦想着进入高等级学校,能够实现心仪多久的愿望,也是从那时起,我变的充满力量与信心,因为我的理想一直在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它对我的人生有导向,调控,驱动的作用。
二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就算外面的花花世界牵引着我,就算我制不住他的诱惑但在我的心中仍有学习。说实话,自从我想学习开始,人生的车轨就倒转了,我的人生变的紧张又不能松懈,可能是学习的压力,可能是周围邻居的目光,无一不让我放下心来去放松一场。我也不知道我的生活为什么只有这样才感到充实与满足,也许是竞争,也许是习惯,也许是…
二年来,我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事情,遗憾的是,这些遗留下的事情总有泪水的相伴,更遗憾的是,这些都不是因成功因成果后喜极而泣的泪水,而是一次又一次遭到无情的打击后落下的不解的泪水。我不解为何那么努力得来的回抱只有泪水,我不解为何拥有梦想的花季少年遭受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打击。
二年来的付出终于有了结果,但这个结果似乎会让人失望,会让努力二年来的人绝望,从中考分数出来的那一刻,我已感觉不到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存在,我的心似乎已停止,我的青春热情已不在澎湃,我的信心与勇气已不停的在萎缩,我只是不明白,不明白…
老天,既然你已下定决心改造我的人生,可你又为何让我如此痛苦,难道这是你给我的考验,还是我不够勇敢不够努力,没有资格享受高一等级学府的教育,还是我的人生注定失败。你知道吗?我很矛盾。
现在的生活对我来说毫无意义,而是一种折磨,精神上以及心灵上的折磨。现在的我已不属于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更不会容下一个行尸走肉的我。我还是一个我吗?现在的我好累,我忽然发现生命的乐章与呼吸的节奏已不合拍,我的步伐已错乱,更糟糕的是:我居然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诗陌生了。我似乎觉得时间过的好慢,只能用看电视来消磨时间,我几乎忘记了人生的目标是什么?
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而我呢?要么说没有情绪,要么说我的情绪如冰一般冷淡。有时我会因自己的心情而影响到他人,我很自责,但我也没有办法,因为我已不是我,我已今非昔比,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独自坐在窗前,仰望着天空中无数的星星,他们在对我微笑,此时我闭上眼睛,呼吸着夜晚独特的气息,思索着未来人生的道路。
渐渐地,我晃过神来,这已经是上年暑假的事情了。夜幕已悄悄降临,我有些困了,就睡了,后来的几天我把后面的的故事也都看完了。
我没有海伦凯勒的勇敢,我只是遭遇到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都忍受不了,现在想起来确实可笑。
看完了海伦凯勒的人生,我对自己的人生也总结了一下虽然我现在的精神不如当初,但我还会奋力拼搏,就算失败我也会笑着对自己说成功了,因为我努力了。
现在我在上综合高中,我现在快上高二了,我希望两年后的我再次走上考场的时候能够成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篇2
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被主人公海伦的精神震撼了,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触:生命,因珍惜而精彩!
珍惜生命,就要勇敢面对逆境。海伦是不幸的,不到两岁便被一场大病无情地夺去了听力和视力。她没有屈服,而是勇敢面对,“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在莎莉文小姐的帮助下,海伦张开了心灵的眼睛,走上了一条通过掌握知识通向光明的道路。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个聋盲人不可能做到的画面——爬树、游泳,甚至月下独自泛舟。勇敢面对逆境的坚强、乐观态度,使得海伦一生充满了欢乐,也造就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和海伦相比,我们应该深感惭愧:我们享受着光明,却碰到点点困难,就会多多抱怨;我们享受着高科技,却沉迷于网络游戏,白白流失光阴;我们拥有着健全身体,却迷失了心灵,丧失了向上动力。“花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年。”珍惜光明、珍惜时间、珍惜拥有吧!用健全的身躯,感受生活的美好;用攻克的困难,搭起成长的阶梯;用必胜的信念,撑起前进的力量!
珍惜生命,就要始终坚持不懈。当海伦认识“水”这第一个字后,便迫不及待地认字、阅读。她“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像一个永不知疲倦的陀螺一样汲取知识,学会了德语、拉丁语、法语等五国语言,阅读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著。这些知识,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海伦心中的灯,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也架起了海伦和世界沟通的桥梁,改变、成就了她的精彩人生。
和海伦用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行动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相比,不能坚持正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拦路石”:在下决心的时候,日记里信誓旦旦“明天开始一定要……”,但是行动坚持不了几天;在做作业的时候,一想到电脑游戏就经不起诱惑,爸爸妈妈提醒还嫌太唠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候,碰到一点点风雨,就变成了断断续续。华罗庚曾说:“做学问,做研究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学习永无止境,更何况现在自己成绩不是最好。所以,我要从现在做起,从正在做的小事情做起,做好每天事、每件事、每个方面,把点点滴滴的小进步,汇成将来的全面大进步。
珍惜生命,就要知恩感恩报恩。海伦假如没有家人、亲戚和朋友的帮助、关心和爱护,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而海伦也是知恩感恩报恩的。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看莎莉文小姐、看所有朋友、看森林自然美景;第二天,她要看看将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她要到花园、贫民窟、工厂和孩子们玩耍的乐园里去,享受阳光和快乐。这三天,第一天是知恩之举,第二天是感恩之举,第三天是报恩之举。她甚至用生命的力量,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览无余的顺境中,很多时候却失去了对光明的珍惜、放弃了对追求的坚持、忘记了对生活的感恩。为了让我们生活在顺境中,父母、老师、社会都付出了好多好多。“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我们何不学学海伦,用微笑面对逆境、用坚持追求成功、用诚挚感恩生活?理解父母之爱,就要珍惜拥有、为他们分忧;感受老师之情,就要好好听讲、拿出优异成绩;感恩社会之爱,就要学好知识、茁壮成长,努力回报社会。
海伦生活在黑暗中,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假如给我三天黑暗,我能写出《假如给我三天黑暗》吗?我们应该感到红脸、汗颜和惭愧!泰戈尔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了我一双黑夜中的黑色眼睛,海伦就是我生活导师和榜样!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篇3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题记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人,居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女子学院,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是什么促使她成功的呢,是她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海伦凯勒在她的自传中这样写道:“我感谢大自然给予我温暖的阳光,我感谢父母给予我敏感的触觉,我感谢我的老师给予我美妙的知识......”这样一位重度残疾的少女,就是怀着感恩的心面对原本不公的天赋,她甚至感谢上天给予她的不幸,因为正是不幸使得她比常人更加坚强,更加不屈不挠。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奇迹般地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文学家。因为感恩,所以她夜以继日的学习,“我完全是靠手指来感觉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的:我用触觉来把握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迫使自己反复练习那些发不好音的词和句子,有时一练就是几小时,直到我感觉到发出的音准了为止。我的任务是练习、练习、再练习。失败和疲劳常常将我绊倒,但一想到再坚持一会儿就能把音发准,就能让我所爱的人看到我的进步,我就有了勇气。我急切想看到他们为我的成功而露出笑容。“妹妹就要能听懂我的话了。”这成了鼓舞我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信念。”只是为了家人,为了老师,为了身边的人,她疯了一样的学习,只是因为她感恩。
当她第一次用自己的声音喊着爸爸妈妈时,内心一定是无比激动的,对于生养自己的双亲有什么不能比喊一声爸爸妈妈更令人痛苦的呢,一声呼喊正体现了他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因为感恩,她全身心的投入了大自然,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拥抱大自然。“我会满怀敬畏,静看太阳用灿烂光芒唤醒沉睡的大地。然后,你终于真正看到一个美丽的新世界。我想给有视力的人一个忠告:仿佛你明天就要失明,好好运用眼睛吧。对其他感官也应该这样。你要好好聆听人类悦耳的说话声、鸟儿的啁啾、交响乐团气势盛大的音乐,仿佛你明天就要失聪。要仔细触摸每一件物体,仿佛你明天就要失去触觉。要细嗅花的芬芳、细尝每一口食物,仿佛你明天就再也没有嗅觉和味觉。
让每一种感官都充分发挥功能吧,大自然赐予人类各种感觉能力,人类才能体验这个世界的欢乐与美,所以你应非常感激、喜悦。
不过,我相信,在各种感觉中,最令人开心的一定就是视觉。”当你真正怀揣着感恩的心去生活,你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感谢亲爱的父母给你做的早餐,感谢大自然给予的阳光和雨露,感谢老师教会了你知识,甚至感谢你的对手让你克服了又一个困难。在逆境中怀揣着感恩的心,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可是再想想我们呢,遇到一点小事就怨天尤人,更有甚者居然选择放弃生命这一愚蠢的做法,有人说这是抗压能力小,要我看只是他们没有感恩之心罢了,感恩在他们心中只是一个遥远的名词罢了,看看海伦凯勒吧,她在黑暗中找到人生的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残疾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正常人呢。所以,我们应存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我们正在经历的生命、身边的生命,悉心呵护,使其免遭创伤。感恩生命,为了报答生命的给予,我们实在不应该轻视和浪费每人仅有的一次生命历程,浪掷青春,一生庸庸碌碌,而应该让生命达到新的高度,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让生命更有意义,显出生命本应拥有的精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篇4
海伦·凯勒的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描绘了自己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教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执着进取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最后通过对梦想中的三天光明进行的精心安排,激励着全世界的广大读者珍惜并充分利用视力和听力,热爱生活和学习,做出更大的成绩。
失去视力和听力的人生确实不幸,海伦的顽强奋斗尤显可贵。只是我想:一个眼盲耳聋者凭什么能有十足的劲头求索不止做出重大成就呢?为什么我们多数能看能听的人却很容易疲乏、懈怠呢?为什么她能著书多部而许多耳聪目明的初中生写篇500多字的作文就作难呢?为什么她到处演讲为残疾人的福利奋斗而许多健全人连自己也不珍惜呢?总不能一味地说逆境出人才吧?世界上残疾人很多,海伦?凯勒只有一个啊!读完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我真的非常羡慕海伦:沙利文老师的高超素养和全心投入,她生活和学习的高度自由,她经历的广泛和体验的深刻,这些独特的优势是绝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海伦好幸运!
首先,沙利文老师好像就是为了成就海伦而终其一生的。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无依无靠无牵无挂,她曾经失明的痛苦体验,她在盲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理念,都化作一股合力促使她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海伦身上。她不受任何上级的发号施令,她不在评奖评模评职称上花费一点精力,也不用顾及什么末位淘汰,她只管按自己的思路和海伦的喜好教导海伦高兴地高效地学习,为了替海伦多读书她不惜透支自己本就挺差的视力,后来又重新陷入黑暗。她用一辈子的精力教一个学生,66岁临终时还放不下已经52岁的海伦。这种师生关系绝对是世界史上的孤本,前无古人,也难有来者。
第二,海伦的生活和学习高度自由,老师只是引导她决不限制她更不惩罚她。她自由地在园子里玩耍,因好奇、高兴而学习,学什么学多少都自由灵活。她可以一天学不会一个单词,也可以一天读一本书。她为认识周围的事物学单词;她为表达自己学句子;她为享受外国文化学多种外语;她为扩大视野学历史、地理……这种完全自觉如饥似渴的学习,其效率之高是被动盲目的学习所无法比拟的。
最令人羡慕的是海伦享受的体验式学习。她摸着实物学名词;把单词卡片放在实物上排句子;在花园中感受花儿的绽放和芬芳;在果园中用脸蛋感受阳光照过的苹果的光滑和香味;在树林里感受阳光雨露鸟儿鸣叫和狂风暴雨;到草场上抚摸小马感受它嘶鸣时喷出的热气;到盲校跟她的“同类”交流得如鱼得水;去博物馆抚摸各种雕塑的造型、线条感受其中特有的美;通过养蝌蚪观察青蛙的成长过程;养百合学习植物的生长周期;摸着贝壳学习软体动物;摸着化石畅想史前的动植物……她能够到山上、沙滩上、海中、冰天雪地里体验各种丰富多彩的事物,充分发现并享受生命、艺术、科学和生活的美好。这种切身体验到印证过的知识即使时过境迁也能记忆犹新,而那些填鸭式灌输进的知识往往都是些“心外之物”很快就被弃如敝履难以巩固。
作为一个普通老师,我们自然不能像沙利文老师一样,抛下家庭,离开单位,忽略婚姻,用一生的精力去教一个学生。我们也无力按照一个孩子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更不能把几十个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到各地去旅游、体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用心了解孩子们的心里需求,有的放矢地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再就是尽量创设各种仿真情景,多联系实际,加深孩子们的感性体验,让所教的东西触动他们的内心。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家长充分重视并引导孩子的意见,关注孩子的内心,带孩子进入大自然和真正的生活,引导孩子发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贵和学习奋斗的重要,进而珍惜自己、关爱别人,不辜负无价的生命。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篇5
这个暑假,我读过的书不计其数。其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它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讲诉了她变成盲聋人之后的生活,是一个震撼、感人的关于生命的故事。起初,她心态消极,情绪暴躁,接受不了自己是盲聋人的事实;后来,在家庭教师莎莉文小姐的教导和关爱下,她渐渐学会了发音、表达、与他人沟通,成为生活的强者。
最使我感动的部分是海伦凯勒小时候经历的《霜王》事件。海伦凯勒童年第一部小说成了她儿时的一朵乌云,笼罩了她的童年。伴随她的只有忧虑和恐惧,书本也对她丧失了吸引力。
儿时,莎莉文小姐常常给她讲诉树叶的变化。这使她想起了一个故事,那是别人念给她听的,她不知不觉的记住了。但那时她以为是自己想出来的,于是热切地想在忘记以前把它记下来。就这样,流畅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在笔尖跳动着,一字字一句句都记在了盲人用的布莱叶纸板上。后来,海伦凯勒把它送给了安那诺斯先生。安那诺斯先生很喜欢这部小说,把它刊登在了校刊上,这使她很得意。
很快,有人发现,《霜王》与一篇名叫《霜仙》的小说十分类似,《霜仙》的作者是玛格丽特康贝尔小姐,在海伦凯勒出世以前就写成了,收在一本名叫《小鸟和它的朋友》的集子里。这两个故事在思想内容和词句上都非常相似,所以有人怀疑海伦凯勒的小说是抄袭的。
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她感到羞耻,还害得她最爱戴的人受猜忌。
但是,莎莉文小姐一直没有放弃对她的鼓励,她认为海伦凯勒在写作上有天赋,一定能写出好作品。
在莎莉文小姐的鼓励下,海伦凯勒终于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心理,又一次提笔写下了《我的生活》。作品发表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获得了许多好评。就这样,她才从《霜王》风波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对自己充满信心。
虽然我没有那样令人心痛的经历,但是我对海伦凯勒的同情心并不亚于别人!老师曾教过我们: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平时写作文时用上一点会使作文更加生动、具体。喜爱作文的我当然会采用这一良策。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作文书,无论写征文还是平时写作文,我总能用上一些优美的词句。可是,当我看过书中的《霜王》事件以后,我的心中油然而生一丝恐惧:我平时写作文时……不过,我很快就醒悟,并从海伦凯勒的经历中我出一个道理: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固然很好,但是未经允许就抄袭别人的文章是不对的!同时,我也明白了:人生总是充满坎坷,我们总要经历些风雨,只有克服重重困难,经历些大大小小的风雨,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当然,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她看了身边的人:第二天,她看了黑夜变成白昼的奇迹;第三天,她在日常世界中度过,去为生活忙碌的人们常去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总有一天我们必将离去,但我们总觉得那一天及其遥远。所以,我们总是做些没有价值的工作,甚至意识不到我们在懒洋洋地对待生活。如果我们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才能更加珍惜生活。
身体健全的人们,去聆听美妙的歌曲吧,犹如明天将遭到耳聋的厄运;去抚摸每一件你想要抚摸的东西吧,犹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去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犹如明天你再不能嗅闻和品尝。充分利用我们的每一个感官,敞开我们的心扉,去接纳世界、探索世界。当你以美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时,这个世界也会以美来回报你。
无论你在哪里,总会遇到困难,然而后面的结果怎样,就取决于你的选择,是努力还是退缩。当然,足够的努力必定会取得成功。但是,你如果选择退缩,那只能永远留在原地。
做生活的强者吧!像海伦凯勒一样坚强起来。这样,必定会创造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