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健康心理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小班健康心理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健康心理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化的游戏,使幼儿学着关心长辈,并乐于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2、培养幼儿关心和尊敬长辈的美好情感。
二、活动背景: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儿童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独生子女在家中得到的是众星捧月般的宠爱。在尽情享受着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时,却很少想到去关心、去爱别人,特别是年老的人们。而爱心教育是幼儿健康心理的基础和基本内容。本次活动,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以情境化的游戏将整个活动串联起来,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体会关心尊敬长辈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培养幼儿的爱心,使幼儿从小懂得尊敬、关心周围的人是每个人应当做到的美德,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三、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内设置游戏场景:
①兔奶奶的家:在小型家俱中放置脸盆、毛巾、茶杯、衣服、裤子、拖鞋等日用品。
②红十字医院:内放小床等物,一大班幼儿扮演生病的兔奶奶。
2、白兔、灰兔头饰若干;玩具手机一部;乐曲和电话录音。
四、活动过程:
一、去兔奶奶家玩。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分别扮演白兔和灰兔。兔妈妈说:“今天的天气真好,妈妈带宝宝们去奶奶家玩好吗?
2、(在音乐伴奏下,兔妈妈带小兔蹦蹦跳跳来到了兔奶奶家门口)兔妈妈边跳边讲:“宝宝们,这里景色真美,有绿绿的草儿,红红的花儿,奶奶家到了。”
(评:简洁的讲述和叠词的运用将幼儿带到风景如画的童话王国中,使幼儿沉浸在游戏氛围内,轻松、和谐,身心愉悦。)
3、进入兔奶奶家,共同寻找兔奶奶,小兔们围坐在兔妈妈身边自由讨论,启发幼儿猜猜奶奶有可能去的地方。
(评:幼儿置身于游戏的情境中,在巧妙的设问引导下,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又为以下环节作铺垫。)
二、帮助生病的兔奶奶找生活用品。
1、正在这时兔妈妈的手机响了(放兔奶奶的电话录音)“孩子们你们好,我是奶奶,今天身体有点不舒服,医生让我住院治疗。请你们帮奶奶在家里找一个脸盆、一条毛巾、一个茶杯送到红十字医院。记住,一个脸盆,一条毛巾、一个茶杯,谢谢孩子们,再见!”
2、“奶奶让我们带什么东西去医院?”
3、师:请白兔们分散在柜子、桌子等处寻找,并请找到的幼儿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
4、手机又响了,再次放电话录音:“孩子们,对不起!奶奶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太好了,我还要请你们帮奶奶找一件衣服、一条裤子和一双拖鞋,送到红十字医院。”
5、请灰兔寻找后说出自己找到了什么?在哪里找到的?
(评:通过运用电话录音提出两次寻找的要求,使幼儿能充分调动兴趣,集中注意力倾听。在积极寻找物品的过程中体验对奶奶的关心之情,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将较长、较繁琐的要求分两次提出,幼儿在听一听,找一找,说一说的过程中体验对奶奶的关心之情,更有助于要求的顺利完成,同时由于需要寻找的物品数量不是太多,所以考虑让幼儿(分成白兔、灰兔两部分)分批去寻找,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既满足了幼儿乐意为长辈尽力的心理需要,又避免了人数过多易造成的拥挤场面。)
三、想一想,说一说:送什么礼物给兔奶奶,激发关心奶奶的情感。
1、“平时奶奶可关心宝宝啦,教宝宝穿衣服和宝宝去玩,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是留给宝宝吃,现在奶奶病了,我们心里觉得怎么样呢?”
(评:通过回顾奶奶对宝宝的关心来启发幼儿讲述心中的感受,激发幼儿关心、尊敬长辈的情感。)
2、“我们送点什么礼物给奶奶呢?”
3、“其实除了送奶奶好吃的东西,我们还可以说一句关心的话作为礼物送给奶奶。你想说什么关心的话呢?可以和好朋友先商量一下。”(启发幼儿想一句让奶奶听了高兴的话。)
(对小班幼儿来说,送别人好吃,好玩的东西是表示关心之情最直接的想法,在语言启发下,能使幼儿明白关心、祝福的话也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幼小的心灵中萌发了爱心。)
四、去医院看望奶奶,送去真诚的祝福,进一步感受和表现对奶奶关心尊敬之情。
1、“现在我们一起带上奶奶要的东西乘上汽车赶紧去医院吧!”
(放开汽车音乐、兔妈妈带小兔们来到“红十字医院”,“奶奶”躺在病床上。)
2、小兔们围在奶奶的病床前送礼物,并说一句关心的话。
3、齐唱歌曲《祝你身体健康》。
(引导幼儿用行动、用语言、用歌声来进一步感受和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关心,既紧扣活动目标,将情境化的游戏活动推向高潮,又让幼儿再次受到爱心教育的熏陶,培养了良好的情感,促进了身心和谐发展。)
五、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以情境化的游戏来串联,给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的机会,激发了幼儿关心和尊敬长辈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健康心理教案(通用1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健康心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健康心理教案 篇2
一、设计思路
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应该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高兴、郁闷、伤心、快乐都是人的正常情绪,高兴、快乐是积极的情绪,过度的生气和伤心是消极的情绪。消极情绪体验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调节,会引起幼儿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和疾病,老师应该注意帮助幼儿逐渐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
本活动依据中班幼儿年龄特征: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情绪仍然不稳当,容易冲动。依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设计此活动,活动中还有机整合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并采用图片联想、结合生活经验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活动目标
1、理解他人生气、伤心的原因,了解帮助和安慰别人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爱心。
2、知道能用多种方法让自己不再生气,不再难过,变得快乐。
三、活动准备
PPT(课件)、垫子、沙袋、软性无伤害投掷物、一段欢快的音乐等。
四、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出行
师:喵喵喵,喵喵喵,小猫要出行,今天什么天?
幼:今天是晴天。
师:汪汪汪,汪汪汪,小狗要出行,今天什么天?
幼:今天是雨天?
……
(二)晴天、阴天和雨天
使用课件
1、出示阴天、雨天(雷阵雨)图片
讨论:看到阴天、雨天你有怎样的感觉?它们分别代表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伤心、难过、生气)
2、出示晴天图片
讨论:看到晴天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它可以代表怎样的心情?为什么?(开心、快乐)
小结:阴天、雨天可代表心情不好的时候,比如生气、郁闷;晴天可代表开心快乐的时候。
(三)播放课件
1、出示小猴(贴上相应的天气标志,代表心情)
引导幼儿观察小猴怎么啦?发挥想象:小猴遇到什么事才难过?讨论怎么帮助小猴,使它的心情由阴雨天转晴天呢?
2、播放场景:小刺猬吵架(贴天气标志代表心情)
小刺猬为什么吵架?它们的心情像什么天气?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现在,我们怎么让它们的心情转晴天?
(四)让我安慰你
1、展示教师收集的孩子们的表情照片。(课件)
讨论:毛毛的心情是晴天还是阴雨天?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如何让她开心?
2、组织幼儿相互交流今天的心情情况,鼓励幼儿尝试安慰别人。
3、讨论哪些方式可以让人变开心?
大家一起跟着欢快的音乐,利用垫子、沙袋等发泄不好的情绪。(随机的提问、了解幼儿现在感觉怎么样?)
(五)延伸活动:
幼儿制作心情天气牌,每天插在心情播报窗里,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心情,进行帮助和疏理
幼儿园小班健康心理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享受扮演司机开车的乐趣,来感受音乐中的行进与停止。
2、尝试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合作的能力。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开车歌》音乐。
2、呼啦圈。
3、单车、汽车、火车的牌子。
4、交通信号灯、红灯、绿灯。
活动过程:
1、问幼儿:“有谁是坐汽车来幼儿园的?”“通常是谁在开车呢?”driver(司机)“怎么开?”“什么时候车子会停下来呢?”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2、和幼儿讨论:车子遇到红绿交通灯时,该怎么做。(提示:红灯停、绿灯行)
3、播放歌曲《开车歌》,请幼儿仔细听,然后讨论:歌曲旋律中的那个地方像是车子遇见红灯了。
4、请幼儿坐下来,随着歌曲用双手做开车和等待的动作。
5、组织幼儿当看到单车的图片时,请幼儿2人一组,1人当司机,3人当乘客;当看到汽车图片时,请幼儿4人一组,1人当司机,3人当乘客;当看到火车牌子时,请幼儿6人一组,1人当司机,5人当乘客。到老师所画的马路上行走。
6、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车型,幼儿按要求分组,听《开车歌》进行游戏。
7、让幼儿在玩的同时能够相互交换角色,轮流扮演司机与乘客。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运动能力设计内容多数小班幼儿已能较协调地向指定方向走、跑,为了避免机械训练,我们设计了让幼儿拖物向指定方向走、跑的内容.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挑战幼儿原有的运动能力。
幼儿园小班健康心理教案 篇4
讲前提示:
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人。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或工作性质、活动范围等结识好朋友。教师应让幼儿学会留心观察人与人日常交往的情况,学会主动结交朋友。
重点目标:
1、了解人与人之间日常交往的礼节。
2、知道家人的好朋友。
相关目标:能够说出自己和家人的好朋友。
活动准备:扮演不同角色的小道具。
活动过程:
过程1:导入
教师提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吗?”
过程2: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的名字。和好朋友常在一起做些什么?喜欢你的好朋友吗?为什么喜欢和他在一起?
请一位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中有哪些人?他们有好朋友吗?他们的好朋友是谁?他们常常在一起做什么?
过程有:“找朋友”
教师讲述游戏情景:今天是星期天,全家人都在家等朋友来。爷爷和他的好朋友张爷爷约好去钓鱼;奶奶要和邻居李婆婆到广场去跳舞;爸爸的同事王叔叔要来陪爸爸修电脑;妈妈要和李阿姨一起听音乐会;那么我干什么呢?对了,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小明一起到院子里拍皮球。
教师根据以上情节,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1、扮演爷爷的站起来说:“我要去钓鱼,谁和我一起去啊?”扮演张爷爷的站起来说:“我们是好朋友,我们一起去”。两位幼儿后拉手走到另一边。
2、扮演奶奶的站起来说:“我要去跳舞,谁和我一起去啊?”扮演李婆婆的站起来说:“我们是好朋友,我们一起去。”两位幼儿手拉手走到另一边。 以此类推,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找到自己的朋友。
过程2:连线活动
打开幼儿用书《我们都有好朋友》一课,让幼儿连线找出谁和谁是好朋友。
建议:在进行谈话活动时,有的幼儿可能胆小,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教师要加以鼓励和引导。
幼儿园小班健康心理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乐意去幼儿园。
2、乐意和老师、小伙伴亲近,体会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1、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乐意去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们一起做游戏,学知识。
2、爱上幼儿园,每天都开开心心地来幼儿园。
活动准备:
1、布偶小鸭、用积木搭建的幼儿园大门。
2、布偶表演《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偶,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拿出布偶小鸭,请幼儿与小鸭打招呼。
2、教师表演《小鸭上幼儿园》。
二、幼儿长大了,要像小鸭子一样到幼儿园里学知识、学本领。
1、提问:小鸭是如何上幼儿园的?
今天我们班的哪个小朋友向小鸭子一样开开心心地来幼儿园的?
2、总结:爸爸妈妈工作去了,小朋友也长大了,要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学知识。
3、学习儿歌《上幼儿园》。
活动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所学的经验和表现出的'积极探究的热情,比传统教学中幼儿学到的知识更有效和更有意义。幼儿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保证。因此,我们在实施教育时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平等、自由发展的精神心理环境,经常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学习,让幼儿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得开心、玩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