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工作计划
此篇文章实验室工作计划(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实验室工作计划 篇1
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育改革的需要,认真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为教学一线教师做好服务,本学期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政治思想方面:
严格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爱护学校的名誉。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教师良好形象。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平等的对待学生,认真写好师德日记和业务笔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实验员首先应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要想做好任何一样工作都要求工作者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为此,作为实验员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理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更要注重自己提高自身使用和维修各种仪器的水平,使实验仪器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二、实验室工作方面:
本学期要确保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定期检查灭火器材、做好实验仪器的保养、维修、报废及添置工作。
发挥现有仪器的作用,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使仪器经久耐用,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使仪器不丢失不损坏。实验员根据实验仪器的不同特点,做到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腐、防暑、避光。对于已经无法使用的仪器要报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做好新仪器的添置工作。电器开关、电源插座及其他设备,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意识。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实验教师配合、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确保实验室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保持卫生整洁,经常通风换气,妥善处理“三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实验安全。另外,要注意及时关锁好实验室特别是仪器室的门窗,做好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工作。
1、检查灭火器材的工作性能;
2、剧毒药品的安全管理;
3、水电器材设备安全检查。
4、清点药品和仪器,结合本学期化学教学内容及实验室存在药品和仪器,及时补充、购置一些必要的物品。
三、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
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另外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新教材的一个特点也就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明显增多,作为实验员,首先要督促教师作演示实验,其次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科教师的要求,及时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并能勇于改进演示实验。作为实验员本人,更应在熟悉业务的同时,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尽可能将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一下,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使得仪器摆放有科学性、条理性、仪器的提拿更方便。
四、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员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各任课教师,合理安排好各年级的学生分组实验。制订实验教学计划,明确各分组实验的大致时间。对于实验所需的所有仪器,最迟在上课的前一天要全部准备完毕,分组准备好。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实验时的指导工作。
五、其它方面,做好初三学生的实验操作考核。
为保证考核的高通过率,实验室要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挤时间安排学生进实验室进行操作训练,保证他们操作考核时能一次性通过。为此实验员一定要督促各任课教师及时做学生的分组实验,以免到考核之前的强化训练难以安排。为研究性学习做好后勤服务,本学年,研究性学习全部开设,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经常需要用到有关的实验仪器和实验室,甚至需要帮助制作一些新的实验仪器,实验员应以服从学校的教学需要为已任。
六、建立健全各种台帐资料,进行科学化管理。
督促所有任课老师应尽可能做到:对于演示实验要提前两天将实验申请单送给实验员;学生分组实验要提前一周将实验申请单送给实验员,并做好仪器借还登记手续。实验时学生要填好实验情况表,实验仪器对验卡和实验室使用情况记录表等有关台帐资料。另外,实验员要根据《国家教委仪器配备目录》所规定的分类、编号、标准数,做好实验室所有仪器的造表登记,填写好总账册、分类账册、物品的存柜卡等,给所有仪器贴上规定的标签。
总之,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为我校化学实验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创一流实验室而不懈努力。
附化学分组实验时间安排表
实验内容周次年级
实验一溶液酸碱性的检验2(九年级)
实验二酸、碱的化学性质6(九年级)
实验三铵盐的检验9(九年级)
注:
1、原则上以此计划为准,实际实验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2、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在教师和实验人员的指导下开展课外活动;
3、老师教研,学生兴趣小组如需要可向学生开放实验。
实验室工作计划 篇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
一、常规工作:
1、仪器室中的器材进行分科分类存放,定位入橱,做到存放整齐,取用方便,用后复原。
2、认真钻研业务,熟悉本学期的教材和实验大纲,熟悉各类器材的规格、性能、结构和使用方法。
3、协助任课教师开展一些学生的课外实验和科技探究活动以及自主性实验探究活动。
4、做好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总帐册、登记册做到有据可查。
5、做好器材的借还工作,完善各项手续,保证演示实验的正常进行,做好分组实验器材的摆放工作,确保分组实验顺利开展。
6、添足必要的实验器材,尽量满足教师的要求,使分组实验做到二人一组。
7、掌握并认真做好一般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使仪器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8、及时做好实验室置购计划,做好新购器材的验收、登记和保管工作。
9、开源节流,积极做好废旧器材的修理、整合再利用工作,完备器材及时采购和验收工作,力争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二、其它工作:
1、坚持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打扫,保证实验室的整洁和有序,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场所。
2、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业务素质。经常阅读一些有关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经验文章及理论书籍,对实验中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方法有较清晰的了解,保证实验的安全有序进行。
3、定期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课外活动积极性和实验操作,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能力。
4、切实做好实验药品、器材的管理工作。杜绝学生私自夹带药品出实验室。同时规范器材的领借制度及归还制度,要求教学实验后及时归还。为创建平安、和谐学校而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5、配合学校做好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
实验室工作计划 篇3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本着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全面完成教学任务而开足实验,上好实验课。
二、教学目标
1、严格按大纲要求,根据进度表安排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及科学研究的方法、步骤。
3、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丰富学生的生活作出贡献。
三、实验室实验计划
9月1-3日
加热碳酸氢铵
铁丝生锈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燃烧火柴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
材料的性质
灼烧葡萄糖、面粉、砂糖
9月6-10日
观察蜡烛燃烧现象
化学变化的现象
常见仪器的使用介绍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铜、镁对比实验
9月13-17日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捕捉”空气
9月20-24日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9月27-30日
电解水、点燃纯净的氢气
硬水、软水的鉴别蒸发
过滤
10月1-8日
10月11-15日
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水与酒精混合实验
探究微粒运动
压缩空气和水实验
10月18-22日
10月25-29日
11月1-5日
实验室工作计划 篇4
一、 指导思想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而实验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化学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因此
二、常规工作
1、仪器室中的器材进行分科分类存放,定位入橱,做到存放整齐,去用方便,用后复原,使账、物、卡三相符。
2、认真钻研业务,熟悉飞、本学期的教材和实验大纲,熟悉各类器材的规格、性能、结构和使用方法。
3、协助任课教师开展一些学生的课外实验和科技探究活动就、以及自主性实验探究活动。
4、做好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总账册、登记册做到有据可查。
5、做好器材的借还工作,完善各项手续,保证演示实验的正常进行,做好分组实验器材的摆放工作,确保分组实验顺利开展。
6、添足必要的实验器材,尽量满足教师的要求,使分组实验做到2~3人一组。
7、掌握并认真做好一般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使仪器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8、及时做好实验室置购计划,做好新购器材的验收、登记和保管工作。
9、经常向学校回报仪器管理,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10、开源节流,积极做好废旧器材的修理、整合、再利用工作,完备器材及时清购和验收工作,力争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三、实验室其他工作
1、坚持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打扫,保证实验室的整洁和有序,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场所。
2、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业务素质,经常阅读一些有关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经验文章及理论书籍,对实验者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方法有较清晰的了解,保证使用实验的安全有序进行。
3、定期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课外活动积极性和实验操作,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能力。
4、切实做好实验药品、器材的管理工作。杜绝学生私自夹带药品出实验室,同时规范器材的领借和归还制度,要求教学实验后及时归还,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而努力。
5、配合学校做好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
四、本学年实验安排
九年级上册
演示实验:
1、水的沸腾
2、胆矾的研碎
3、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4、胆矾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闻气体的正确操作
6、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7、氧气助燃
8、硫在氧气里燃烧
9、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10、 过氧化氢的分解
11、 催化剂的性质
12、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13、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4、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15、 水的电解
16、 品红在水中扩散
17、 活性炭的吸附性
18、 木炭还原氧化铜
19、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0、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21、 二氧化碳溶解性
2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23、 燃烧的条件
24、 白磷在水下燃烧
25、 燃着的蜡烛在封闭空间、敞开空间、在二氧化碳环境中的现象
26、 粉尘爆炸
27、 甲烷的颜色、状态及燃烧
28、 镁与盐酸反应
学生实验:
1、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
2、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3、托盘天平的使用
4、连接仪器装置
5、蜡烛及其燃烧
6、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7、颗粒固体药品的取用
8、粉末固体药品的取用
9、液体药品的取用
10、 碳酸钠粉末、锌粒与盐酸反应
11、 酒精灯的使用
12、 给物质加热
洗涤仪器 分子的运动 过来 制取蒸馏水 氢气流吹肥皂泡 氢气在空气里燃烧 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镁条燃烧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化学实验室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而实验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化学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因此
二、常规工作
1、仪器室中的器材进行分科分类存放,定位入橱,做到存放整齐,去用方便,用后复原,使账、物、卡三相符。
2、认真钻研业务,熟悉飞、本学期的教材和实验大纲,熟悉各类器材的规格、性能、结构和使用方法。
3、协助任课教师开展一些学生的课外实验和科技探究活动就、以及自主性实验探究活动。
4、做好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总账册、登记册做到有据可查。
5、做好器材的借还工作,完善各项手续,保证演示实验的正常进行,做好分组实验器材的摆放工作,确保分组实验顺利开展。
6、添足必要的实验器材,尽量满足教师的要求,使分组实验做到2~3人一组。
7、掌握并认真做好一般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使仪器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8、及时做好实验室置购计划,做好新购器材的验收、登记和保管工作。
9、经常向学校回报仪器管理,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10、开源节流,积极做好废旧器材的修理、整合、再利用工作,完备器材及时清购和验收工作,力争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三、实验室其他工作
1、坚持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打扫,保证实验室的整洁和有序,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场所。
2、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业务素质,经常阅读一些有关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经验文章及理论书籍,对实验者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方法有较清晰的了解,保证使用实验的安全有序进行。
3、定期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课外活动积极性和实验操作,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能力。
4、切实做好实验药品、器材的管理工作。杜绝学生私自夹带药品出实验室,同时规范器材的领借和归还制度,要求教学实验后及时归还,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而努力。
5、配合学校做好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
九年级下册
演示实验:
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2、焊锡、锡和铅熔化温度的比较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4、蔗糖溶解
5、碘和高锰酸钾分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
6、水和乙醇相互溶解
7、水和油形成乳浊液
8、三种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的配制
9、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0、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11、 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
12、 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13、 浓硫酸的腐蚀性
14、 浓硫酸的稀释
15、 将水滴入浓硫酸的实验
16、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17、 氢氧化钠的腐蚀性
18、 氧化钙与水反应
19、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和乙醇的导电性
20、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1、 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22、 聚乙烯塑料的热变化
分组实验:
1、酸的化学性质
2、碱的化学性质
3、中和反应
4、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5、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6、粗盐的提纯
7、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实验室工作计划 篇5
1、成立实验室工作领导小组,请一名校长担任组长,一名教务处主任和实验室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选一名老师组成,
2、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分别制定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实验室工作要与学科教研组工作密切配合,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保证100%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
3、各实验室在开学初要清点一次实验仪器和药品,根据《中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列出增设的仪器清单,报校长室批准后,交出教育局装备室统一配备。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实验室的管理。
⑴新购进的仪器和药品要严格检验和把关,并及时登记入帐,做到帐物、帐帐相符。
⑵严格执行领用和归还制度。工作计划
⑶严格执行报损和损坏赔偿制度。
⑷确保教学仪器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可用状态,保持科学、文明、安全的实验室环境。
5、上年度我校实验室以高分通过“江苏省中小学标准化教学实验室”的验收,牌子已经发下来了。
整个左滌江楼为实验楼,我们将与总务处联系,修理好所有门窗和卷闸门,配合学校保卫部门,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6、要按照《XX县实验室规范化资料目录》建好实验室技术档案,加强资料管理。
7、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凭通知单做好演示、分组实验的准备工作,积极组织上好实验课或协助任课老师做好演示实验和辅导学生分组实验。
8、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参加实验教学和实
验技术研究活动,熟悉各类仪器,认真做好仪器维修保养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9、加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所有仪器均要分类入橱,定位存放,科学保管,及时维修,并定期做好清洁卫生、防尘、防潮、防腐、防火、防盗等工作。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要存入危险品柜,并有双人保管。
实验室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根据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实验室应积极配合各年级科学教学活动,做好各课的实验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课的顺利进行。强化科学实验探究的教学过程,开拓我校教学特色,做到开足开齐实验课,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机会,让小学生在真实的科学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力争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常规化,充分发挥教学仪器应有的作用。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为了实现科学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顺利完成本年度各项教学任务,结合我校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实验室将认真开展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提高认识,努力做到实验室管理科学规范、使用注重实效。
2.按照各级领导的要求,根据各年级实验科学教学计划,努力做课堂教学和课外等活动服务工作。
3.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低质耐用品和低质易耗品的管理,要做到:
(1)定期检查、核对、统计实验室仪器设备,做到帐物、卡相符;对丢失、损坏、报废的要进行登记备案并上报,存放定位,取用方便,尽量做到科学、整齐、美观。
(2)实验仪器设备等入账,使用登记制度,凡丢失获损坏的要酌情处理。
(3)实行易耗品入库、领用登记,严格控制易耗品在使用上的浪费。
(4)执行好实验室守则、借、还、赔偿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
三、具体工作计划
1.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2.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各项工作。学期初认真做好实验室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运转为教学做好准备。
3.实验室必须借助于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手段,选择恰当的方法,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4.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制教具,丰富教学材料,充实实验设备,可搜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各类废旧材料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5.加强安全措施,危险药品妥善保管,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配齐消防器材。
6.做好仪器管理工作,严格履行对仪器出借,赔偿,领用手续,及时做好财产登记注册工作,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7.各实验室必须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8.对学生损坏仪器设备按规定赔偿,应填写“仪器设备报损记录单”,并计入“仪器设备报损账”。
9.努力做好“五防”工作(防霉、防蛀、防锈、防尘、防盗)。确保每天放学检查门窗一次;每周对室内地面、窗户水冼一次;每月对器材除尘、清冼一次,并添加防霉剂一次。环境卫生,应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做到专室专用,室内无杂物,无卫生死角,无蜘蛛网,桌面无灰尘,门窗及仪器橱柜玻璃干净。
10.做好期末工作总结,清点仪器、设备、药品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