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教案
此篇文章游戏的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游戏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攀登能力,提高灵敏性、协调性。
2.培养幼儿勇敢、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和主动参与锻炼的意识。
活动准备
1.音乐:路上小心
2.平衡木4,海棉垫2块、塑料弧形积木8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热身操。
二、介绍活动器材
教师提问幼儿:平衡木可以干什么用?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说出各种用途。)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平衡木做各种有趣的活动好不好?
(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三、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平衡木的各种玩法,并及时请幼儿示范有创意的玩法。
四、带领幼儿进行各种钻爬游戏。
1.爬过”地道
平衡木横向间隔2米左右摆成一排,从平衡木下爬过。
2.爬过“暗道”
将平衡木并拢,从平衡木下爬过。
3.开“火车”
将平衡木横向间隔0.5米左右摆成一排,请幼儿肩搭肩从平衡木上迂回走过。
4.过“桥”游戏
让幼儿自我选择从纵向放置的一个平衡木、两个并排的平衡木、两个并排但左右分开的
平衡木上用各种方法走过“桥”。
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5.将两个平衡木排放在一起,让幼儿走过桥,从桥上跳下。
然后从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6.教师将幼儿集中起来,示范从桥上往下跳的正确姿势,讲解方法和要领:
屈膝摆臂向上跳,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身体下蹲。然后幼儿继续练习。
7.将三个平衡木排起来并铺好海棉垫,让幼儿自己爬上平衡木走过“桥”并从“桥”上跳到垫子上。
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起伏桥”上走回来。
8.视幼儿情况逐渐增加“桥”的高度,鼓励幼儿尝试从桥上走过并跳下。
五、活动结束
1.教师对幼儿的表现作积极的评价,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2.在音乐伴奏下跟老师做放松操。
快乐游戏 课后反思
上周,园名师组调研我们大班教研组,半日的调研,细致的剖析,全面的观察,深入的反思,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收获不少。
在这次调研中,我执教了一堂健康活动《一棒接一棒》。
每一次都恐于健康活动时孩子的收放,但我这次还是下定决心来尝试。因为我对《一棒接一棒》这个活动内容认真分析后,觉得挺有意思,孩子们应该喜欢,应该能吸引他们。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小棒,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以学本领、练本领来激发他们,树立信心,接着以检查本领学得如何来进行小棒操。孩子们都以非常认真、投入的表情与动作向我汇报:老师,看我的本领学得多棒!
接着,我宣布本领练得非常不错,可以先进行几个方式的传棒游戏。传棒游戏一——前后传棒;传棒游戏二——左右传棒;传棒游戏三——上下传棒。游戏中,我比较注重孩子们游戏规则的养成与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的萌发。把掌声送给获胜队的同时也不忘给其他队加油树信心。
最后,进行的'是传棒接力赛。要求孩子们穿过小树林,走过独木桥,跨过小水沟,把棒传给下一个小朋友,以此类推,看那一队胜利。比赛前清点人数是比赛规则中很重要的一件事。两队相同的人数是比赛的前提,在孩子们的公正下,发现黄队果真少了一位小朋友,怎么办呢?最后一致认同,让李老师参加黄队的比赛。其实,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懂了,会了,发展了,快乐了。
这种健康游戏活动我很喜欢,相信孩子们也是。
游戏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了解物体之间混合时发生的色彩变化现象。
2、通过切开的苹果变色的实验,知道变色生成新物质,是不可逆的过程。
3、知道防止切开的苹果变色的方法:1、在苹果上滴上柠檬汁;2、将苹果放在盐水中。
4、通过实验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些是只是形态的改变,不产生新的物质;而有些变化不仅仅是形态的改变,还会产生新物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领学生认识碘遇淀粉变蓝色的.现象
难点:让学生在实验中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PH试纸、碱水、碘酒、淀粉、白纸、胶头滴管、烧杯、水、水槽,玻璃棒、苹果、水果刀、柠檬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现在老师给你们表演二个,好吗?
2、教师演示: PH试纸的变化。
3、提问: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通过观察,你们想了解什么问题?
4、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的变色。
(二)活动
1、切开的苹果
(1)看教材79页,了解实验方法。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①两片苹果的变化一样吗?能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吗?
②实验中的苹果切成片和苹果变色这两种变化相同吗?
(5)阅读“科学在线”──切开的水果和蔬菜为什么会变色?
(6)小结:物质的变化有些知识形态的改变,不产生新的物质;而有些变化不仅仅是形态的改变,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2、变色游戏
(1)阅读教材80页的实验图示,找生说一说要怎样做。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用水淀粉做写密游戏。
(5)小结:碘会使淀粉变蓝色。
3、制作多色果冻
(1)看教材,了解多色果冻的制作方法。
(2)谈话:同学们在课下可以动手试一试,看看谁的果冻做得最成功。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21变色游戏
淀粉+碘 变蓝色。
游戏的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戏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戏的教案 篇3
一、教学价值和意义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跳跃项目的各项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促进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提高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有积极意义,且深受儿童喜爱。水平一要求学生学习实际生活中的移动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等动作;在游戏或基本运动中进行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单、双脚跳是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单双脚前脚掌蹬地起跳与落地的方法,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这两个问题:
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蹬姿势,为学生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
2、学会单跳,双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加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比如情景教学、模仿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等)来进行教学。还有好奇性强;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新鲜感,但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都在6岁左右,存在体质一般、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所以,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四、设计思路
1.本单元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2.在教师的引导下,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3.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体验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活动的乐趣,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组织策略
根据学生在课堂练习的实际进度,遵循有效学习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原则,及时对各种练习次数与强度进行适度调整,教师语言着重动作技能方法指导、启发学生思考及练习过程激励话语的表达。
六、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本单元教学将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游戏参与法和指导纠正错误等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精神。
2、学法
根据小学生积极性高,活泼好动、好奇的特点,本单元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为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动脑、动手,进行合作性、多样性的练习,使学生如何去学会锻炼,学会和同伴交流与合作。不断地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合作、爱探究的良好习惯。
游戏的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在幼儿玩哈气游戏中使其感受冬天天气的冷。
2.引导幼儿对周围的自然现象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
小镜子、玻璃瓶、玻璃窗等
三、活动过程
1.在户外玩哈气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故意用力哈气,以惊奇的口吻说:“哇!我的嘴巴里吐出白白的雾气呢!”引起幼儿模仿。在哈气中引发幼儿对嘴里吐出的白雾产生兴趣。
2.在室内玩哈气游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让幼儿自由对着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哈气,观察变化,鼓励幼儿在哈气后的玻璃上涂涂画画,引导幼儿在自由涂画。
3.幼儿描述现象,教师帮助总结。
(1)幼儿自由猜想,说说为什么会有白白的雾气?
(2)感受原因,教师请幼儿在自己手心里哈气——感受热,并摸摸玻璃的温度——感受冷。
(3)教师小结,告诉幼儿冬天天气寒冷,在天气冷的时候,热气与冷气碰在一起就会有白色的雾气。我们嘴巴和鼻子里呼出来的`是热气,遇到了外面的冷气,雾气就出现了。
游戏的教案 篇5
教育目标
1、熟悉歌曲,认真倾听音乐,感应曲式及拍号。
2、学唱歌曲,创意肢体造型。
3、认识新节奏。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并感应曲式。
活动难点:感应3∕4拍、4∕4拍的节奏。
活动准备
奥尔夫音乐VCD碟一张、呼啦圈(均与幼儿人数相等)、泡泡水和吹管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吹泡泡游戏:观察与模仿
1、吹泡泡---气的运用
2、幼儿谈谈:何时可看见泡泡?形状?颜色?重量?
(二) 故事引入:春天来了,蝴蝶姑娘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小兔子、大鸟和宝宝一起在草地上玩游戏,宝宝在玩吹泡泡游戏,泡泡慢慢变大、变大,一个一个飞满天。泡泡像是泡泡帽子、像是泡泡耳环,美丽极了!
(三)感应曲式及拍号 全体牵手围圈
(1)前奏:音阶上下行/双手做呼应上下行之律动。
(2)A段:拍手小跑唱歌。二句顺时钟,二句逆时钟。
(3)B段:(渐强)大泡泡/牵手缓步后退,围成大圈。 (渐弱)小泡泡/牵手缓步前走,围成小圈。
(4)A段:同上A段。
(5)间奏:身体随音效学泡泡飞高飞低,最后拍破。
2、拍号感应
(1)画拍感应
(2)拍肢体节奏感应
(四)肢体造型:甜甜圈游戏
1、观察挂图泡泡造型:床、皇冠、耳环……
2、道具组合造型:泡泡床、泡泡裙、泡泡帽子……
3、幼儿创造:全体或小组/造型可渐大、破掉。
(五)节奏练习
1、分析B段:拍子与节奏/唱唱名旋律→画拍→音值长短。
2、透过节奏线认识附点TU。
3、介绍附点二分音符的.念法和写法。
幼儿园吹泡泡游戏教案,对于幼儿来说,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玩游戏,很多幼儿都是从游戏中学习到的知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幼儿更能接受这种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