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呼啸山庄读后感

2025/08/22心得

此篇文章呼啸山庄读后感(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1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和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收养的弃儿希斯克利夫和恩肖的女儿凯瑟琳相爱了,但是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层层阻挠,最终劳燕分飞,凯瑟琳嫁给了画眉山庄阔少爷埃德加,而希斯克利夫为了报复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内心痛苦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但是她的死并没有浇灭希斯克利夫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复仇的欲望,最终在他的迫害之下,凯瑟琳的哥哥亨得利,爱人埃德加以及伊莎贝拉都相继死去,他还强迫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敦,在他儿子死后,他顺利地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所有产业都收入自己名下。虽然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得逞了,但是他始终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

不可否认的是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始终都深爱着对方,但是在这份痴恋当中都迷失了自我。凯瑟琳因为虚荣嫁给了埃德加,而希斯克利夫在认为自己的感情遭到背叛之后则开始了无休止的疯狂的报复。他们之间的爱情既是整部小说最动情的.地方,又是所有悲剧的源头。唯利是图而又现实的社会使得凯瑟琳的爱变得不纯粹,她虽然到死都认为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和希斯克利夫一样的不安分,倔强和狂野,最终却受了物质文明的蛊惑,自认为明智地嫁给了一个她不了解也根本就不爱的埃德加,她的“明智之举”最终造成了三个人一生的不幸。艾米丽在塑造凯瑟琳这个人物的时候,赋予了她很多的同情,但是同时还有鞭笞,无奈。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最为恰当了。

希斯克利夫是与现实社会对比最为鲜明的一个。他本来就是一个被现实抛弃的人,是老恩肖把他带回现实,并且用自己的爱保护着他让他得以生存,但是希斯克利夫始终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他有着自己的生存准则,有着狂热而又深沉的爱恨,爱的激烈,爱的刻骨,爱的纯粹。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和凯瑟琳永远简单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当他的愿望破灭的时候,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凯瑟琳,守护自己的爱情。他希望用复仇的方式来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也正是这种欲望,让他在迷失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整部小说的内容,我想用这句话“他们所有人都在错误的时代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最终造成了悲剧的一生,每一个人都在悔恨中死去,还差点让不幸殃及到下一代。但是即使结果已经不可逆转,我们还是应该为他们感到安慰,在做出错误选择之后,他们都反抗过,为了自由和幸福而争取过,他们的生命有如那野外的向阳花,那么热烈地绽放过……

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2

时常在想,尘埃落定的感觉——

意念中,自己独处,一间空旷的屋子尘土飞扬,阳光有几米射进,暴露着尘埃的行迹,仿佛置身于闹市,周围一片繁杂和喧响。

然后,尘埃落定,一切都在下降,到最后甚至都可以听见它们落地时的呻吟声,心里也从一片荒凉转折到温暖,连呼吸的都是阳光。

尘埃落定,就是那种窗明几净,踏踏实实的幸福的感觉。

可是自从捧起《呼啸山庄》,我就听到了尘土的喧嚣,心再也静不下来——

两代人的挣扎,其实追求的只是幸福二字。所有的抉择,不只是为爱情,更是为了他们内心幸福的定义。不管是对富贵奢华的向往,还是疯狂的仇恨报复,都是为了与爱人相伴获得幸福。追求幸福是人人都有的权利,也许岔路口选择了错误的一条,最终得到的也只是毁灭,但是追随幸福的脚步在呼啸山庄里却从未停止。寻寻觅觅中,幸福的感觉到底丢在了哪里?请追随我,进入呼啸山庄去寻找迷失的幸福感吧!

昏黄的灯光,呼啸的寒风,摇曳的枯枝,伴着皑皑的白雪,呼啸山庄呈现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没有温暖也没有祥和,每个人的心都像千年的寒冰,再温暖的炉火都融化不了。也许是长年的狂风孕育了他们古怪的性格,在曾经温馨欢笑的屋子里,却再也找不到星点家的味道。约瑟夫头脑中固执冥顽的《圣经》,哈里顿粗鲁没有气质的身板,希刺克列夫(意为“长满石楠的荒原和陡崖”)的贪婪阴暗再加上小凯西的冷漠傲慢,还有,还有那群让人讨厌的狗,这糟糕之极组合怎么也让人尝不到一丝友好的味道。这是一个勉强拼凑在一起的家(如果可以称作是家的话),每个人都把其他人当作空气,互不相干。粗鲁的举止,恶毒的咒骂,辛辣的嘲笑,与这座历史悠久的老家族山庄的严肃气质格格不入。跨入这座山庄的客人,又有什么理由喜欢上这里呢?

这就是呼啸山庄给我的第一印象和全部印象。

故事就在这里拉开了神秘的`面纱。在这样的一群怪人中间,究竟上演了怎样的故事呢?在耐莉的缓缓讲述中,心中的疑团由此解开……

她的语调平静舒缓,我却在里面闻到了一股灼伤的气息。在各种人的争斗算计面前,我甚至有些怀疑上帝是否公平的给予他的子民。争宠,欺压,侮辱,人性的缺点暴露无疑。甚至于甜蜜的爱情,也在生活面前扭曲。没有高尚,没有幸福,只有一种纠缠不清的痛。这搀杂其中的爱,无论是凯瑟琳对希刺克列夫,还是希刺克列夫对凯瑟琳,都含着一种绝望,互相伤害后的绝望。被亨德力欺压为马夫的希刺克列夫,失去了他在家中的地位,这就成为了凯西心里的障碍。

她把自己的幸福定义在了那个温馨浪漫的画眉山庄,所以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幸福的所在。她幸福的归属感拆散了两个深爱的人,凯瑟琳对富贵和奢华的向往动摇了她对他的爱,更因此造就了一个心中充满了仇恨和报复的希刺克列夫。然而他们的爱很强烈,很隐蔽,火光出现的一刹那就会爆发,让彼此不顾一切,即使粉身碎骨。在凯西的内心里,幸福和爱情是割裂的。她得到了想要的幸福,却不得不为自己的爱情苦恼痛苦。

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3

燃烧的火焰之美。

他是完全的悲剧角色。出身不可选择,地位卑下,真挚的爱情被剥夺,他唯一能做的只有报复,残酷地对待剥夺他爱情的任何人,残忍地伤害许多无辜的人,甚至连凯瑟琳,他都不选择原谅,还有凯瑟琳的孩子,都成为可怜希斯克厉夫复仇的工具。

如果爱,让人的内心怀有浓烈的狠,使她因这恨而对所爱的人说出以下的话:“你为了使自己开心,而把我折磨到死,我心甘情愿;只是允许我以同样的方式让我自己开心,而且也跟你同样尽力避开侮辱。你铲平了我的宫殿,就不要树立一个茅草屋,而且满意地欣赏你的善举。以为你把这草屋作为一个家给了我。”

我突然怀疑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也开始怀疑希斯克厉夫到底是不是爱着凯瑟琳。在他生命里,凯瑟琳是唯一关心他、安慰他、鼓励他、并渴望改变他恶劣状况的人。在他心中,凯瑟琳是唯一的,是他的全部,是他一切的源泉:快乐和甜蜜,苦痛和伤悲,是他的生命,是他的一切。这种爱,已经超越了爱的`意义。

迎娶伊莎贝拉,完全是出于发泻积聚在内心许久的恨与怨。希斯克厉夫的恨,弄得什么都化不开,正像他的爱,唯一让人情不自禁的感动、深陷,并原谅。

凯瑟琳临终的一段,希斯克厉夫的悲伤感人至深: “啊!你说过,不管我的痛苦!我只要做一个祷告,我要重复地说,只要我的舌头不僵硬。凯瑟琳,只要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愿你也不得安息!你说我害了你,那么,缠着我吧!被害的人是缠着他的凶手的。我相信,我知道,鬼魂是在人世间漫游的。那就永远跟着我采取任何方式把我逼疯吧!只要别把我撇在这个深渊里,这儿我找不到你!啊,上帝!真是没法说呀!没有我的生命,我不能活下去!没有我的灵魂,我不能活下去啊!”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沉醉在爱情的悲痛中。大段大段精彩的描写,疯狂地迷执的带着恨意的爱情,深入骨髓的疼痛、无法选择的不幸,执着与复仇的坚韧、生离死别的悲伤。我不知道,爱,到底是种什么情感?对于相爱的人,应该如何去抓住他,如何把握?对于所爱之人,如何给予,如何付出,如何牺牲?

希斯克厉夫爱之深刻、爱之疼痛,但到底他懂不懂得爱?还是仅仅他一个人,是他的个性使然?还是所有的人面临这一切都会做如此的选择:任何仇恨将一切撕毁,任凭灵魂死去,徒留一副残骸,直至生命的力量消磨耗尽。那这样的爱情,拥有与放弃还有什么用?即使凯瑟琳活着,他又能给她什么样的幸福?

爱情,只会把人丢进欲望的深渊!相爱时温柔,分手时宽容,试问,几人能做到?

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4

旷野,西风,远处的城镇,折的杂草,崎岖的地形,苍凉的日落,避世的生活,艰辛的奔波,寂寞的岁月,艾米莉勃朗特的一切,没有荣耀,——至少在她生的日子里——梦想夭折,饱尝世事无常,造化弄人。这位才华横溢而早逝的女子绝不会想到,她死后,自己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会被后人誉为“最奇特的小说”且成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绝色异彩的一粒宝石,直至今日,仍以其奇丽动人的光彩使无数读者为之折服,深深惊叹于它非凡的艺术魅力。

在读的过程我一直在想究竟凯西是不是爱埃德加的,如果不爱,那么《呼啸山庄》中明确有说凯西是爱他的;如果是爱,那么她却是那么强烈而深刻地爱着希刺克厉夫,又如何能同时爱别人。在对她的话反复研读中,我明白了她是喜欢埃德加的,正如我也喜欢埃德加一样,因为埃德加英俊、有钱、年轻、活跃。这种喜欢是普遍的,是任何人都可能给予的。 唉,不要去想了。

梦魇。噩梦,没有城市,工业,时尚。只是荒野,田庄,嶙峋的石,在旷野上飞奔的爱,扑朔迷离的眷恋,交杂无续的恨。希刺克利夫与凯瑟琳欧肖的爱情足以用“痴”来形容。阳光,甜蜜,欢笑不是他们爱情的主要,而阴郁仇恨误解怨愤交织混杂成为他们爱的主色调,造就他们近乎疯狂的爱。凯瑟琳说:希刺克利夫就是我,我就是他……这种爱不被旁人理解,接受,和允许,他们于是在不断的斗争,与周遭的一切斗,可现实折磨他们,刁难他们,希刺克利夫被当作下人,没有地位,背景,修养的野孩子,流浪儿的低贱出生使他被剥夺了享受优裕生活的权利,被粗鲁的打骂,侮辱。他也放弃了曾有过的成为一个体面绅士的憧憬;而凯瑟琳是大小姐身份,理应嫁给像林淳那样的`少爷,他们从小产生的美好感情也因此蒙上一层无法忽略的阴影。

艾米莉特意营造出诡异的梦魇般的夸张氛围。有些情节似乎带有非现实世界的蹊跷神秘。灵魂,呓语,幻象,噩梦使故事有了传奇色彩,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最深的迷恋,最痴的执著,最痛苦的挣扎。风雨,暴雪,黑夜,自然的野性与人物激荡的情怀相得映彰,荒凉的旷野深远多变,阴郁悲怆,突显了人物性格,展现来自人性的深沉之爱,让主人公像大自然一样野性无常深邃无边的爱深入人心,强烈的撼动着人的灵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使作品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这样,《呼啸山庄》才使她一举成名并享誉世界文坛。

结语:当爱沦陷为复仇的工具时,故事的发展总是令人揪心的,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呼啸山庄》的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呼啸山庄读后感 篇5

一本散发着油墨香的《呼啸山庄》很快就读完了。看着它静静地躺在我面前,竟欲罢不能。再重读,却又是满怀遗憾地合上了书本,不论我再读多少遍,却都是同样遗憾地合上书本,恨不得自己为主人公铺设一条完美的幸福之路。

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是起于平淡之中,又在疯狂中谢幕。可是,一曲终了,站在一旁谢幕的只有希斯克利夫一个。当舞台上显示全剧终的时侯,希斯克利夫在萦绕着凯瑟琳气息的环境中合上了他的双眼,而一对小的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甜蜜爱情又再一次上演。

也许,只是在狂风暴雨中的爱情才够激烈,才真正令人难以忘怀,可是平淡中的甜蜜又何尝不夹杂着淡淡的哀愁与彷徨?身份的悬殊,主人的阻挠,希斯克利夫难以与自己相爱的人过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如果不是变故,如果不是爱情的'挫伤,如果不是这仇恨的力量,希斯克利夫又怎么会生长到这般强大?

也许是上天的造化弄人,让这对热恋中的情侣因误会而分开,却又在近似痴狂的爱与恨中艰难地找寻着对方爱的痕迹。希斯克利夫用自己自私的爱毁了凯瑟琳,毁了自己至爱的尤物。也毁了自己苦苦想要找寻的爱的足迹,毁了他用爱构筑起的仇恨而坚定的信念。他想向凯瑟琳复仇,但是,当凯瑟琳的躯体渐渐冰冷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是宁愿她痛苦地醒来。他蓦然回首,爱人已悄然远去,尽管明知生也不能在一起,因为她已是别人的妻子,但却远比天人永隔来的更好些。活着的时候,像刺猬一样竖起了全身的刺想要伤害对方,却在天人永隔的那一刹那选择原谅。对将死的人来说,死是一种多么大的解脱,死了,所有的爱和误会都不存在了。可是她有没有想过,死是对对方的一种最大的自私。而他啊,在她死了之后,没有顽强的抗击,永远只能寂寞地品尝着相思的味道,却永远无法触到自己的爱人。

这爱情啊,究竟是谁犯了错,当一切阻隔都黯然退去的时候,又不敢相信,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的结局。爱像狂风来袭,涌入心底;恨却像骤雨,把梦击碎了一地。爱情,不在乎谁是谁非,谁对谁错,一切,都像是上天的安排。再强烈的抗击也无法撼动既定的事实,岁月是最好的磨合剂,能够渐渐抚平人内心的忧伤,愈合伤口,但却永远消不了心中的那块疤,到恰当的时候,它还是会慢慢地裂开,给人以彻骨的痛。

可是,这都是为爱情所受的伤。尽管受伤,希斯克利夫还是不能放下对凯瑟琳的爱,可能这就是沉醉入迷的爱吧,唯有真爱才能做到如此。有人说,为爱情所受的伤都是甜蜜而难以忘却的,可能这就是希斯克利夫不断想着凯瑟琳,寻找着凯瑟琳,深受着它的折磨却始终不肯也不舍得放手的原因吧。

呼啸中,爱与恨交织,却,紧拉着不肯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