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郑成功》教学设计

2025/08/23教案

此篇文章《郑成功》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郑成功》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

2、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之情。(重点)

3、小练笔:以“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为开头,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来续写。(难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孩子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灿若群星,仁人志士数不胜数,请看——(课件出示一组民族英雄图像),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民族的栋梁。(将郑成功的画像定格在屏幕上),今天继续学习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板书课题)

2、幻灯出示郑成功图片和一段历史资料。

3、学生阅读资料。

4、读了这段资料,你想到了什么?

(二)、出示目标:

(三)、学生按照自觉指导,疏理自己的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

(四)、检查预习情况

(五)、汇报交流,畅所欲言

1、小组内交流自学指导部分。

3 2.集体交流第

一、第二个问题:

(六)、读诗:要读出感情,字正腔圆。 1.指名读、小组间赛读、齐读。

过渡:你们读得真好,也勾起了老师读的兴趣,老师也想读了。老师读的时候,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们仿佛看到了那些人?听到了什么声音?让我们用心来倾听,看你脑海会出现什么画面!

2、老师配乐范读。

3、深入探讨:欢迎大家选取以下话题来研究学习《郑成功》

(1)有关郑成功的:为人“民族英雄”称号的来历伟大功绩后人的怀念(或评价)……

(2)有关台湾的:风景名胜特产矿产资源历史回归现状……

(3)有关收复台湾的:原因准备经过……

(4)建设台湾:……

(1)宝岛台湾方面:

可引导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台湾的一些风景名胜及物产,做一次简单的旅游,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宝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块神圣的.领土。师:你知道哪些有关宝岛台湾的资料?

(2)收复台湾方面:

4这部分内容也是课文介绍的重点,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找到相关资料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补充一些课文中没有的内容,借此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网络资源来解疑答难,进一步了解郑成功等人的特点。

(3)收复台湾后的建设问题:

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课文只是简单一带而过,所以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通过百度搜索相关资料。适当地对课文资源进行添加,体现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

(4)谈民族英雄:

引导学生可以先谈谈什么叫民族英雄?为什么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民族英雄?

(七)课堂练习:

1.出示课后习题3的成语,读后请学生将成语重新排列,说说排列依据,并选择造句:慷慨激昂喜出望外载歌载舞/横行霸道负隅顽抗惊恐万状

2.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写法,描写一段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战斗场面。以“敌人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为开头,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来续写。

(八)老师总结:

同学们,郑成功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留给后人的却是恒久的怀念,他用自己的激情点燃了无数爱国者的热血;他用自己谦祥播撒着民族共融的种子;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上,郑成功用言行骄傲地书写着“英雄”两个大字,让我们永远铭记住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5郑成功!

(九)板书设计:

2、郑成功收复台湾出征——战斗——欢迎发展生产建设台湾、兴办学校

(十)、教学反思

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让学生在网络的天空下自由驰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预设”的目标大多数实现,但课上还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学生间观点的争论,个别小组配合不紧凑,部分学生操作技术不娴熟,时间紧张,少数学生被精彩的网上资料吸引不能很好的投入课堂学习……尽管对课堂进行了有效的调控,课堂效果较好,可还是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不断反思,大胆尝试,那今后一定能借助互联网的资源搜索,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郑成功》教学设计 篇2

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有感情朗读读第1—3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过渡: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

1、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板书。

准备工作充分: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庞大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

官兵的.勇猛善战: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敌舰跳了上去

3、胜利属于正义之师,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举手投降)

4、地朗读第第4—5小节,要读出郑军的威武气势。

5、指名读课文第6小节。

①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喜出望外送来慰劳也送来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②生自由练读。

③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7—8小节。

1、默读,思考: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学生交流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2、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9小节。

1、齐读。

2、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忘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五、总结全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教学设计 篇3

《郑成功》教学设计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郑成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郑成功》教学设计 篇4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灿若群星,仁人志士数不胜数,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称得上英雄啊?

你知道哪些英雄?

抗击外国或其他民族入侵的英雄才叫“民族英雄”。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民族的栋梁。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板书)

2、齐读课题。怀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再读!

3、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可能同学们对他已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我相信,只要大家打开书,把《郑成功》这篇课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你对他肯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教师在巡视中边听个别学生读书边示意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了一遍课文,谁有话要说?

3、我们刚读了一遍课文对课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课文中有一段话,已经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把整篇文章快速读一遍,找出文中最能概括郑成功的'伟大功业一段话?师巡视(生: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4、那么根据这一句话,你们最想提一些什么问题呢?

5、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写“收复”台湾的?哪些地方是写“建设”台湾的?重点写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披文入境。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读。

2、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近郑成功,一起来交流一下他们胜利的原因?

(1)、准备工作充分

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齐读感受一下郑成功做足充分的准备。

(2)、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师:那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郑成功充满必胜的信心,你能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吗?

抓住“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问学生:读到这两个词语,你能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绵延”问学生有什么体会

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对于文中恰当而传神的词句能做到细细品味,好好地学习。而文章之所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在于作者高超的遣词造句水平。一个词用的好,整篇文章就活了,就有生气了!这和“画龙点睛”说的是一个道理。好,我们一起把这一部分再读一读,好好体会体会!(学生朗读)

(3)、官兵勇猛善战

a师:同学们,郑成功战前准备充分,郑军官兵士气高涨,充满必胜的信心,要与荷兰侵略者决一死战。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老师想请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把郑军与荷兰侵略者的战斗场面读一读(生读第5自然段)

b读后交流:谁愿意来概括的说说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收获?感受?

c生齐读,感受一下郑军的英勇善战。

d那面对如此英勇善战的郑军,荷兰侵略者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结合有关词语来说说吗?

e同学吗,这节中除了重点描写我军如何英勇善战外,还从反面简介了敌军的一些表现,更加反衬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这节不仅有对整个战斗场面的描写,也有对一个炮手点的描写。这样点面结合,就把战斗场面写具体了。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激烈的战斗场面,体会一下这节的写作方法。

f师:郑成功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台湾,郑成功率领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了台湾,台湾人民夹道相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成功军队进入台湾的情景吧!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g说说你在读这一段时心情是怎样的?再读。

h师小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抱负终于得于实现,他终于把广大台胞从荷兰侵略者的魔爪下解救了出来。(所以人们称他为——民族英雄!)

(四)、作业

1、以“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为开头,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来续写。下面词语可供选用:胆战心惊、哭爹喊娘、跪地求饶、东躲西藏、屁滚尿流、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郑成功》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

录像片段、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624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并且残酷地奴役着台湾人民(电视录像)

3、看到这一幕幕情景,此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当时驻军厦门的郑成功和你们有着一样的感受,他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郑成功。

二、读书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画面读一读、划一划并且想一想,能读的也可以演一演。

(2)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自学交流;把你最感兴趣的画面向同组的同学介绍介绍;你可以用读书的方式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

(3)课堂读议交流:现在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感兴趣的画面?

A、当学生读到第3小节时:

a学生可能会先读、再讲。

b还有谁对这个画面感兴趣,感兴趣的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c演一演,做一次自信的郑成功。

B、学生读到第4小节时:

a学生先读、再讲为什么感兴趣。

b再指名感兴趣的同学读。

c还有谁对这个画面感兴趣,感兴趣的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C、学生读到第4小节时:

a指名读、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画面。

b再指名读、介绍,感兴趣的一起读。

D、当学生读到第5、6小节时:

a先介绍战斗的场面。

b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五节,再次感受战斗经过。(准备讲故事)

c谁能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这个战斗画面。

d指名学生讲故事。

师述: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你们高兴吗?台湾人民更加高兴,大家一起感受台湾人民对收复台湾的高兴心情(听录音)。

E、当学生介绍到六到八小节时:

郑成功不仅收复台湾,而且(引读)……

(以读促讲)

2、哪个画面又使你感到最气愤呢?你也可用读书的'方式向大家介绍。

a指名读、抓住重点词语讲。

b还有谁气愤,再指名读。

c气愤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三、自主练习,课外扩展。

1、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画面,让大家感到印象深刻,所以某电视剧中心准备拍摄《郑成功》这部电视剧,假如聘你作为电视剧的导演,你最想拍摄哪一个画面,你又会如何去拍摄呢?

2、学生思考刚才学习、理解的画面。

3、你准备向大家用什么方式介绍你的拍摄过程。

4、假如时光会倒流,现在郑成功还活着,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课堂小结

1、希望同学长大以后努力学习,能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2、描绘一个你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战斗画面。

《郑成功》教学设计 篇6

第一次试教:

一、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

板书:收复中国台湾 建设中国台湾

2、出示句子:民族英雄郑成功成功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四~六自然段。

1、课文写了他两方面的功绩,我们先来看他是怎样收复中国台湾的?

2、生自由读课文,想想在收复前,郑成功做了哪些工作?

(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

3、他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工作?

4、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看到了什么?

5、看到这些,心里会想些什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6、战斗终于响起了,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7、找句子,用直线画出郑军官兵表现的句子,波浪线画出敌舰队的表现。再同桌交流一下: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在全班交流。

8、装甲如此坚固的荷兰舰队在郑成功官兵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充分说明了什么?(郑军的勇猛善战,训练有素,志在必得)

9、当郑成功的军队凯旋归来时,台湾同胞是如何表现的?(慰劳,酋长要见郑成功,老百姓欢庆胜利)

10、郑成功也表现了汉族人民礼尚往来的友好礼节。(赠送了绸布、烟草)

11、齐读,读出热烈的气氛。

三、学习七~八自然段。

1、郑成功收复了中国台湾,又是怎样建设中国台湾的呢?

2、指名读第七、八自然段。(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3、人民生活变好了,孩子们有书读了,这都是谁的功劳?(郑成功)

是啊,汉族将领郑成功的举动使得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加融洽了,真不愧是——“民族英雄”啊!

四、小结(略)

五、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教学反思: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虽能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来帮助学生体会郑成功建设中国台湾、收复中国台湾的.爱国热情,但过多的讲解把原本完整的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老师的讲解虽然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学生完全被老师牵制着,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学习热情不够高涨。同样,因为没有让学生细细地品读,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词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读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共鸣。

第二次尝试:

一、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郑成功取得了哪些历史功绩?指名回答。

板书:收复中国台湾 建设中国台湾

2、出示:民族英雄郑成功成功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四~六自然段。

a)郑成功下定决心要收复中国台湾,如果你是他部下,你会建议他如何去做呢?(我会建议他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b)郑成功是如何准备的呢?

(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

c)他为什么要这样做?(1、这样才能保证战斗的取胜。2、说明他志在必得。3、说明他下定决心要把中国台湾收复。)

d)能用你的朗读把他的这种想法告诉大家吗?

e)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看到了什么?

“庞大的舰队,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舰队威武

“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士气高昂

看到这些,心里会想些什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f)这样一支威武雄壮之师,是谁训练出来的?能把这样的气势读出来吗?

g)如此出色的军舰队都是郑成功训练出来的,你来夸夸郑成功!(出色的军事才能)

h)战斗终于响起了,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i)找句子,用直线画出郑军官兵表现的句子,波浪线画出敌舰队的表现。再同桌交流一下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在全班交流。(郑军勇猛善战,敌方狼狈不堪)朗读体会。

j)装甲如此坚固的荷兰舰队在郑成功官兵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充分说明了什么?(反面衬托出郑军官兵英勇善战,训练有素。)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k)当郑成功的军队凯旋归来时,台湾同胞是如何表现的?(慰劳,酋长要见郑成功,老百姓欢庆胜利)想象一下他们是如何慰劳、欢庆的。

l)郑成功也表现了汉族人民礼尚往来的友好礼节。(赠送了绸布、烟草)

m)齐读,读出热烈的气氛。

三、学习七~八自然段。

a)正当台湾同胞们为赶走荷兰侵略者高兴的时候,不禁又犯了愁,你知道他们在愁什么吗?(生活贫苦,孩子们没书读)

b)郑成功早就想到了,他又决心帮助台湾同胞建设中国台湾,他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c)人民生活变好了,孩子们有书读了,这都是谁的功劳?(郑成功)

是啊,汉族将领郑成功的举动使得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加融洽了,真不愧是——“民族英雄”啊!板书。

四、小结

a)完成板书,小结。

b)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延伸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象郑成功一样的民族英雄,可后请查阅相关历史故事,下一节课准备口头介绍。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中,教师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反复地朗读、体会词句所包含的感情。跟第一次教学相比,教师在朗读指导上明显地到位了。如:能用你的朗读把你体会到的告诉大家吗?再如:我们一起来读出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训练有素。教师没有在朗读技巧上作过多的指导,而是让学生自己感悟、揣摩,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语气,真正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件事不是很熟悉,对中国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不是很了解,所以给人留下纸上谈兵的感觉。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又进行了第三次教学尝试。

第三次尝试:

一、启情激疑,读中置境

1、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了郑成功的哪些历史功绩?

板书: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

2、“收复”这个词的意思是?(请学生做个动作表示)

3、在当时,收复中国台湾是件简单的事吗?(师生辩解)

简笔画中国台湾的地理位置

4、过渡:的确不易呀!可郑成功是怎么说的?

(学生自由阅读)

二、设疑铺展,读中悟境

1、课件出示: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你们理解这两句话吗?(学生交流,体会其爱国情感及收复中国台湾的决心。)

3、“横行霸道”在文中指?(学生联系上文、课外知识回答)

4、指导朗读。

5、说则容易,做则难呀!为了对抗强大的侵略者,郑成功在厦门……(引读文章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

6、功夫不负有心人,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此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学生自由阅读第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