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礼物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礼物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礼物》是北师大新世纪版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描写了小作者去年和今年收到家人送给自己的礼物,从中学会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本文以诗歌的形式,语言浅显、易懂、琅琅上口,有浓郁的生活息,贴近学生生活,适宜朗读、积累和练笔。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三年级上册注重了读书与练笔并行,学习使用优美的句子,变文本语言为中心语言,促感悟之情为笔下之情。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在呼唤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本教学设计以这一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读的实践,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品读、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另外,在本教学设计中,围绕“亲情”这个主题,通过扩展性阅读,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思维训练,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
3、懂得礼物的含义,使学生知道感恩,了解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体会亲情的可贵。
4、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
五、教学重点:
随文识字,认识生字9个。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亲人的关爱和期待。
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
七、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八、教学时间:2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礼物吗?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你在什么时候收到过亲人送的.什么礼物?(学生交流)
2、师小结:当你过生日时,当你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家人都会满怀关爱和期盼地送上一份礼物。这些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冬冬也和你们一样,收到过很多亲人的礼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就是《礼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小作者收到了什么礼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正确流利,困难的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评,然后再读课文。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听。
(三)、再读课文,初步体验。
1、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分小组合作解决,筛选出难解之疑。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四)、品读课文,体会发现。
1、读一读:
(1)自由读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2)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班级“朗读能手”。
2、说一说:
(1)“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亲人期盼什么?你能替小作者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上几句祝福的话吗?
(2)为什么把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的礼物比喻成“春雨绵绵”,不比喻成夏雨或秋雨呢?
(3)、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亲人的关爱之情。
(4)你觉得家人对你还会期待些什么?
3、背一背:
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评选“背诵能手”。
(五)、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师:人们常说:“礼轻情意重。”小小的礼物寄托着厚重的情意。请你回忆亲人们平日里对你的关爱,回忆收到过的礼物,想想有什么感受?
2、师生交流。
3、让我们仿照课文1—4自然段作诗。
4、自己练说,小组内说,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
5、学生自由作诗。
6、评选班级“小诗人”。
(六)、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任选以下两项作业内容,独立完成。
1、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读一读,背一背诗歌。
3、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三、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教师重点指导:博、套、绵、)
2、抄写文中好词(7页抄一抄)
3、选用抄下的好词造句。
四、指导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横中线上的笔画
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3遍。
2、背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礼物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汉语拼音认识9个生字。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学会抓重点词句体会微笑的神奇。
3、情感目标:懂得微笑能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积累新词,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2、懂得微笑的神奇力量,学会用微笑善待身边的人。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快慰,让人释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收到过礼物吗?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吗?那你们有送礼物的经历吗?送出礼物那一刻,又是怎样的心情呢?(生汇报)
2、师:世上有一种礼物,它不仅能传递祝福,而且还有着神奇的力量。那它到底是什么礼物?又有着怎样神奇的力量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物》这一课。(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师:让我们先来一个读书的小比赛,看一看哪些小朋友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准字音,声音洪亮。(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出示课件1)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知
1、师: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一个人住在山脚下的小屋里,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孤苦伶仃”呢?(孤单困苦,无依无靠)老婆婆一个人生活,无依无靠。同学们刚才读了课文,老婆婆家里怎么样?(穷)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二,生汇报,师相机指导:“支起”“只有”“老羊皮”“唯一”)
2、师:你能再读读这句子,让我们在你的朗读中感受老婆婆贫穷的家境吗?
(生读汇报的句子)
3、这次,让我们大家一起在朗读中来感受老婆婆贫穷的家境。
(生朗读第二段前部分)
4、师:此时面对这样一位老婆婆,你想对她说什么呢?(生汇报)
过渡:那老婆婆真的需要我们同情吗?她真的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怜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句子。
(出示课件三,师范读,生齐读)
5、师: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觉到老婆婆虽然很穷,但她却生活得怎么样呢?(出示课件四生汇报)
6、师:(提醒“夜里月亮当灯笼”)像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在第三段还有很多呢,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
(出示课件五重点指导“她的眼睛又明又亮,像闪耀的星星”)
过渡:这样一位生活贫穷而外表并不美丽的老婆婆却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为什么啊?
(相机指导:老婆婆会送一件神奇的礼物——真诚的微笑)
7、师:那“真诚的微笑”它神奇在什么地方呢?
(生汇报出示课件六)
8、师:现在让老师来扮演劳累的人,你们来当可亲可敬的老婆婆。
(师生合作,完成对话)
四、延伸拓展,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1、师:你有过因为一件事情而感到伤心的时候吗?你有过由于某件事情而感到愤怒的时刻吗?下面咱们就以桌为单位,请一位同学说出你的苦楚,另一位同学当一回可亲可敬的老婆婆。
(同桌合作汇报表演)
2、师:让我们从呱呱落地就开始学着微笑,用微笑面对身边的人和事,相信这真诚的微笑会带给你、我、他以及身边所有的人儿幸福和快乐。(出示课件七)
总结:当我们感到伤心时,给自己一个微笑;当我们面对愤怒时,给自己一个微笑;当我们觉得劳累时,也给自己一个微笑。人生中会有很多挫折和失败,让我们都用微笑来面对,用微笑迎接生命中每一个初升的太阳!(板书)
3、师:一首小诗送给所有曾经对我们微笑过的人(出示课件八)
附:
你的身影是我陌生的,
是你的微笑,让我不再悲伤,
但我明晰感知你的微笑;
是你的微笑,让我学会坚强,
你的神态是我不熟悉的,
是你的微笑,
可我分明觉察你的关爱.
让我有了前行的力量……
你的微笑投射在我眼底,
晴天一样晴朗,
感谢你那每一个
你的关爱储存在我心灵,
真诚的微笑……
一辈子珍藏…
礼物教学设计 篇3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本课教学选择的话题“礼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使学生易于捕捉到写作材料,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能讲真话,抒真情。
二、设计目标
作文指导:
1. 能回忆生活,从亲身经历中选取写作素材。
2. 能以“礼物”为话题写一件事,写出真情实感。
三、学习过程
1. 你觉得礼物代表了什么?(祝福、鼓励)
2. 礼物,能传递人间的亲情、友情。它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深厚。每一份礼物代表着一份祝福,每一份礼物都藏着一个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礼物的故事,并且试着写一写。
3. 如果要把刚才这位同学收到礼物的事写成一篇作文,你觉得我们可以写些什么呢?
4. 写作中的`注意点:
A:(礼物的特点)能详细说说礼物的特点吗?——关于礼物的特点你们还想知道什么?(追问学生)——是的,今天我们要写礼物的故事,就一定要生动地介绍礼物的特点。——你觉得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呢?(外形、颜色、作用、制作过程等)
B:(收到礼物的原因)你能说说你为什么收到这份礼物吗?——你们还想知道什么?(追问学生)——要写“礼物的故事”就少不了要讲一讲收到礼物的原因。
C:(收到礼物时的情景)你能具体说说收到礼物的情景吗?——你们还想知道什么?(追问学生)——要写好“礼物的故事”就一定要详细生动地写收到礼物的情景。——大家来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一情景写好呢?
D:(收到礼物后的情景)你能说说收到礼物之后的故事吗?——大家还想知道什么?(追问学生)——要写好“礼物的故事”就要把收到礼物之后的事写具体。
5.总结归纳
礼物教学设计 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礼物教学设计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礼物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能比较完整地复述这个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从小女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语句,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的爱,体会商店老板送假发的原因。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关键动作体会人物的思想,比较准确地复述整篇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小女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语句,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的爱,体会商店老板送假发的原因。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感知内容。
1、爱的名言导入新课,请同学朗读课前收集的有关爱的名言。
如:“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初步感知故事主要内容。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联系课文理解词意,了解小女孩的情感变化。
“憾”“愤”“裹”的字形比较不好掌握,教学时,要注意进行强调,让学生根据字义进行记忆,如,“憾”“愤”的`部首相同,都与人的心情有关。“纯”“署 ”是翘舌音,注意读准。另外,“署”和“暑”容易混淆,要在牢记“署”的字形和字义的基础上,与“暑”进行比较区分。“颜”“链”“忧”“纯”等都属于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学习。
4、学生谈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二、总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练写生字。
板书设计:
圣诞老人的礼物
窘住 恳求 忧伤 愤怒 沉吟 遗憾
充塞 纯洁 不辞辛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能比较完整地复述这个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从小女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语句,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的爱,体会商店老板送假发的原因。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关键动作体会人物的思想,比较准确地复述整篇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小女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语句,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的爱,体会商店老板送假发的原因。
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圣诞老人的礼物》,谁能回忆一下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重点研读,深入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读懂了什么?
2、交流:有什么感受,读懂了什么?
3、同学都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小女孩对母亲的爱和假发店的老板对小女孩的爱。这究竟是一份怎样的爱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到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
4.品词品句,感悟中心:
重点品读以下几句:
(1)、“小女孩红着脸窘住了,她恳求老板千万别卖掉假发,她一定会再找些东西来换。”
(2)“接下来的几天里,小女孩想尽了一切办法去赚钱,但直到圣诞节的头一天晚上,她才赚了1.5元钱。”
(3)“叔叔,我妈妈真的很需要这顶假发,她病得头发都掉光了。”
(4)“大胡子老板看着她手臂上的伤痕和手上的一把零钱,沉吟了一会儿”
(5)“这女孩一下呆住了,风暴般的愤怒和忧伤充塞了她的心。她没有哭,一言不发地回到了家。”
(三)布置作业:
1、通过学习,请同学们自己写一条关于爱的名言。
2、在生活中学会感受身边的人给予我们的爱,同时试着把我们的关爱给予他人,把感受写在日记里。
板书设计:
圣诞老人的礼物
小女孩 换假发 赢得爱心
礼物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3个。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体验小学生努力学习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向上的纯真感情。
4.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年来临的时候,人们常常以赠送礼物来表示自己真诚的心愿和情感。苇苇是一个和大家一样天真可爱的小学生,她要送一样特别的新年礼物给她的老师。她要送的礼物是什么呢?这礼物特别在哪里呢?我们来听一听录音故事。
(听课文录音。)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课题。
刚才我们听了录音,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新年的.礼物》。
(板书:新年的礼物)
2.默读课文。
边读边划出需要弄明白的词句,大家一起来解决。
3.理解内容。
说一说:苇苇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是什么?她为什么要送这样的礼物?
(讨论)
三、朗读课文。
1.感情朗读。
苇苇多可爱呀!她把真诚的心意作为祝贺新年的最好礼物。我们要有感情的朗读好课文,表达出苇苇的美好的心灵和纯真的感情。
(朗读课文)
2.深入理解。
请再朗读一下课文最后两节,想一想:课文最后的“新年到了,苇苇分明也长高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小组讨论,交流)
四、复述课文。
阅读课文以后,我们要学习复述课文。复述课文,首先要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然后清楚、连贯地表达出来。
(指导复述)
五、课堂练习。
1.“词句活动室”的“组词”:先自己填,再集体说。
2.“词句活动室”的“听写”:可以集体听写,也可以同桌间互相听写。
六、课后实践。
根据“语言直播厅”的提示,在小组里交谈关于小队活动的设想和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