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低碳生活心得

2025/08/23心得

此篇文章低碳生活心得(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低碳生活心得 篇1

通过这次民主生活会,我认识到低碳的生活是非常环保很文明的事,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带动身边的人,让我们更好的生活。

为了地球,我们必须倡导低碳,人人参与低碳。生物圈二号的失败也更加真实地告诉我们,地球只有一个。

现在地球上正在“发低烧”,再这样下去的话将会使土壤水分蒸发加强,这更加重了一些地区的干旱程度,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就我国来说,近几年来,内陆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各种恶劣天气频繁出现:洪灾、旱灾、雪灾、地震、台风……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我们的生态环境。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有义务保护她,地球就像是我们的母亲,她把我们当成儿子一样的爱护,我们也应该把她当成母亲一样的尊敬和爱护。

碳对我们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我们的空气已经越来越浑浊了,如果我们还一直执迷不悟的话,只会毁了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庭,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过低碳生活。

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毫升汽油,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的义务。如果做不到,那世界将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看不到百花盛开的春天,看不到秋天落叶翩翩起舞的样子,看不到冬天的白雪一片,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将来,为了我们的子孙,大家行动吧。

所谓“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低碳生活”则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但它反映的确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

“低碳生活”对于五年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病区时间低碳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有资料显示:少吃1kg牛肉,减少13kg碳排放量:少搭乘一次电梯,减少0.218kg碳排放量:省1度天然气,减少2.1kg碳排放量。我们虽然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少吃1kg牛肉,少搭乘1次电梯,为“低碳”做点贡献。

曾几何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曾几何时,伟大诗人乔治·铂金·斯莫里斯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樵夫,别砍那棵树。”

曾几何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

请大家认真实行“低碳”,因为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一个,我们在向她索取的同时,他从未球任何回报。可是现在,我们的地球母亲,在人类的过度索取下,已经满目疮痍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悲伤的事情,可是人类如果继续下去,一定会受到大自然法则的制约。

赶快行动起来吧,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低碳生活心得 篇2

“低碳”是近年来报刊、电视和网络上经常提及的热门词汇,尤其是去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更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低碳,认识到低碳生活与气候、环境的关系,也让我对低碳生活这一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查找资料,我明白了所谓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注意从点滴做起,通过节电、节油、节气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从而保护地球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今年春节期间,我发现许多人存在一些与低碳生活要求不符的陋习,如随时随地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空气与噪声污染;无节制地使用汽车、空调等高排放、高能耗生活用品,浪费能源等等。我认为,我们少先队员作为祖国的未来、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有责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宣传发动身边的人树立低碳生活思想,以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为了考察我市市民对低碳生活及有关常识的基本态度和认知水平,寒假期间,我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并印制了50份低碳生活调查问卷,在我市一些公园、街头、小区进行了一番社会调查,希望通过对调查情况的统计分析能有所发现、有所启迪,从而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自觉接受低碳生活提出合理建议。

50份调查问卷经回收整理,统计情况如下:

1.您是否了解“低碳生活”?

A.没听说过

B.曾经听说,但不太了解

C.比较了解

统计:7人选A,占14%;27人选B,占54%;16人选C,占32%。

2. 您认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您的关系是?

A.我不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我有什么关系

B.我觉得我有必要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但没有采取行动

C.碳排放关系到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我正在采取行动减排

统计:2人选A,占4%;24人选B,占48%;24人选C,占48%。

3.您上班或出行主要使用什么交通工具?

A.走路

B.骑自行车或电动车

C.骑摩托车或燃油电动车

D.乘公交车

E.坐出租车

F.开私家车

统计:20人选A,占40%;10人选B,占20%;6人选C,占12%;12人选D,占24%;1人选E,占2%;1人选F,占2%。

4.您家有轿车吗?

A.有

B.没有,也不打算买

C.没有,但打算买

统计:7人选A,占14%;29人选B,占58%;14人选C,占28%。

5. 如果您有条件购买私家车,你对使用私家车持什么态度?

A.方便出行,提高生活质量,提倡多使用

B.可考虑购买,但为了减少碳排放,应尽量少使用

C.与低碳生活理念不符,拒绝购买和使用

统计:6人选A,占12%;42人选B,占84%;2人选C,占4%。

6.您家的空调使用状况?

A.为了舒适,经常使用

B.为了节电和减少碳排放,较少使用或不使用

统计:10人选A,占20%;40人选B,占80%。

7.您是否觉得气候和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您的.生活?

A.有很大的影响

B.影响不大

C.没什么影响

统计:28人选A,占56%;19人选B,占38%;3人选C,占6%。

8.您家平常电视和电脑是什么状态?

A.开机

B.待机

C.关机

统计:4人选A,占8%;7人选B,占14%;39人选C,占78%。

9.您用完的电池怎么处理?

A.随便扔掉

B.卖给回收废品的处理

C.其他

统计:22人选A,占44%;22人选B,占44%;6人选C,占12%。

10.您家的冰箱是否含有“氟利昂”?

A.有

B.没有

统计:22人选A,占44%;28人选B,占56%。

11.您家使用的热水器是什么类型的?

A.是太阳能热水器

B.燃气热水器

C.电热水器

统计:23人选A,占46%;14人选B,占28%;13人选C,占26%。

12.您家主要使用什么类型的灯?

A.白炽灯

B.节能灯

C.其他

统计:10人选A,占20%;35人选B,占70%;5人选C,占10%。

13.以下哪些减排措施您会主动去做?(多选题)

A.以步代车

B.以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C.不用电脑时选择关机

D.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

E.以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统计:31人选A,占62%;39人选B,占78%;40人选C,占80%;45人选D,占90%;40人选E,占80%。

14.以下哪些是您知道可以减少碳排量的?(多选题)

A.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生产过程中排放更少的二氧化碳

B.太阳能比天然气更环保

C.杂物放在汽车后备箱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D.减少肉制品的摄入量可以减少碳排量

统计:16人选A,占32%;47人选B,占94%;17人选C,占34%;14人选D,占28%。

15.您认为可以在哪些方面采取行动实现低碳生活?(多选题)

A.家庭用电

B.家庭用暖

C.交通工具的选择

D.采购环保的家庭用品

E.以上都不会

统计:36人选A,占72%;35人选B,占70%;42人选C,占84%;39人选D,占78%;无人选E。

从以上调查统计情况,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芜湖市民大多能够认可和接受低碳生活方式,环保意识总体较强。比如在回答是否了解低碳生活、减 少碳排放与本人的关系以及气候环境是否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等问题时,选择“没听说过”、“与自己无关”和“没什么影响”的只是极少数。在回答使用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日常生活问题时,芜湖市民大多倾向于节能、减排、环保的生活方式。

2、确有一些市民环保意识不够强,尤其在采取实际行动降低碳排放方面不够积极主动。例如有近半数的受访者承认自己虽然意识到有必要为减少碳排放贡献力量,但没有采取行动;还有44%的受访者将废旧电池随手扔掉;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受访者不足一半(占46%),而使用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受访者超过一半(占54%);有超过四成受访者家的冰箱仍然含氟。

3、不少市民缺乏低碳生活常识。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承认自己虽然听说过“低碳生活”,但不太了解;在回答第14题时,虽然有超九成的人知道太阳能比天然气更环保,但对于其他三个低碳生活常识,选择知道的只有三成左右。

根据以上调查结论,我想提出两点建议

1、政府和企业要为老百姓增强环保意识、接受低碳生活方式创造一定的条件,提供更大的便利。例如企业如果生产更加环保的产品,肯定成本会提高,这种环保产品卖到市场上价格自然也会提高,有些老百姓购买时就会觉得不划算,怎么办呢?这时如果政府对环保产品给予一定的补贴,企业就不必高价出售,那么普通消费者就能以较优惠的价格购买到低能耗汽车、无氟冰箱等环保商品,既实现了低碳生活,又节省了经济开支,岂不是两全其美吗?又比如超市对使用环保袋购物的消费者给与积分奖励。再比如国家增设废旧物品回收机构,让老百姓处理废旧电池等废弃物更加方便等等。

2、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方式,进一步加大低碳生活观念宣传和低碳生活常识普及,尤其注重知识的普及。例如开车省油的技巧,空调温度如何设置更省电,如何选购节能环保产品等等。

最后我想谈一谈这次社会调查的几点体会。首先,这次低碳生活调查过程真的很辛苦,因为我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费尽心思设计制作好调查问卷,要走上街头与许多成人面对面交流,请求他们的配合,偶尔遇到对调查问卷内容和调查目的不理解的,要耐心解释,还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才能写出有质量的调查报告。其次,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得到了指导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许多指教和帮助,从中得到了教育和锻炼,收获了知识与快乐。例如在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和调查报告的写作技巧方面,指导老师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爸爸妈妈也帮我查找了许多低碳生活方面的资料,在我进行调查时拍摄了一些照片,还对调查问卷与调查报告进行了精心编排与打印。我本人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环保教育,培养了低碳意识,同时也为我今后开展类似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让我们共同倡导低碳生活,保护地球环境

低碳生活心得 篇3

垃圾是我们每天都会生产的,每个家庭平均一天生产三斤垃圾,想一想这个数字还是很大的,我们人口众多,垃圾问题我们每个人应当重视起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垃圾也有跟多的知识,注重对垃圾的分类是一个好习惯,做好垃圾分类我们每个人有责任,这也是我们养成一个高素质的习惯,垃圾分类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可以让我们日常生产的一些可回收垃圾得到二次利用,尽管垃圾问题一直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可以去管理好,这次我们学校组织的垃圾分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很有意义,我也有了一些垃圾分类的一些心得。

在这次活动开始之前,我还是有注意到生活当中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很多的人是不自觉的,乱扔垃圾的现象是时有发生,这次的垃圾分类活动我其实对垃圾只有一个很片面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垃圾分类,我在之前了解的不多,这次在一些专业人士的讲解下我懂得了很多垃圾方面的知识,其实这都是一个基础的东西,这些东西我没有掌握很多,自己一些基本的知识也是通过这次的垃圾分类活动了解的。

学校是一个大环境,我们因为人多每天生产的垃圾很多,这个时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做好垃圾分类,其实我们学校的垃圾桶是有标识的,一些可回收跟不可回收的标志每一个垃圾桶上面都标志了,但是这次的活动我了解到吗,我们学校的垃圾桶里面还是什么垃圾都有,只要是垃圾都在一个桶子里面,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不是很好,我也觉得我们需要重视这件事情了,

这次的活动我们学校也是在跟我们做相关方面的教导,我们每个人都会落实到位,有专业的人士教我们怎么做垃圾分类,这次活动我们也在主动地动手,学校的一些垃圾我们都在很认真的给它做分类。

虽然是一次活动,但是这次是打了一个预防针,我相信接下来大家一定会很主动的,通过这次的垃圾分类我也了解了很多的垃圾方面的`知识,我也更清晰去判断了一些垃圾是都可以回收,这次的活动吧,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大家有了这么一个意识,不管以后的垃圾分类大家做的怎么样,这次活动的意义还是达到了,同学们都有了这么意识,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大家应当有这么一个意识,这次活动举办的很顺利,活动到最后大多数的人表示一定会在今后去执行的,通过垃圾分类的活动,我也觉得自己今后应该做好垃圾分类。

低碳生活心得 篇4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毫不保留地为人类提供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还随意地毁坏自然资,比如森林砍伐,比如废气排放,导致泥土流失,树木被黄沙替代,破坏性风暴增多,生物种类减少,这些都是人类造成的。

科学家发现,至少有100多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氢烃等都对人体有着较大的危害。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和尘埃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工业废气中的尘埃颗粒还会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并且使臭氧层受到破坏,致使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了,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最新研究表明,当年的尼德兰人就是在气候突变中灭绝的'。

气候变暖真的导致灾难吗?人们的疑虑不是没道理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和我们有关系?当然,人类只要呼吸便会排放二氧化碳,可是总不能不让我们呼吸吧?这应该是那些轰轰向天空吐出一团团黑烟的化石能源企业的责任吧,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才是导致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可是我们和那些能源企业的距离真的不相干吗?会有谁想过,这些消耗制造大量二氧化碳的企业最终把生产出来的能量输送哪里?谁又是他们的消费者?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脑,手机,热水器,空调,电灯。哪一样不需要消耗能量?在升入高空的二氧化碳中,你“贡献”了多少?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电脑,电灯,空调,任何电器一旦不用了应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使用节能电灯泡,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的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只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的过高或过低,这样不但耗能,而且让人不舒适,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或地铁;电视机屏幕不要太亮,调成中等亮度,则既能节能又能保护视力,3亿台电视机,仅调暗亮度这个小动作,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

我们面临是日益恶化的环境,即将枯竭的化石能源,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其实只要举手之牢就能让世界变的更美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们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又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

低碳生活心得 篇5

通过这种积极互动而不是传统的单纯文字资料的学习的方式,我在活动中真真切切地了解到了各种低碳的生活小窍门。当看到如果每个中国家庭,调暗电视机亮度这一个小动作,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时,我觉得心里好惭愧。

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做到:1、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2、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开车出门购物要有购物计划,尽可能一次购足。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地铁,少开车;3、多用电邮,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4、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5、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6、少吃肉,多吃蔬菜;7、空调温度夏天设置在26°C以上,冬天不超过20°C;8、多爬楼梯,少乘电梯;9、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虽然我能做的.不多,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一定可以排更少的碳。而且,我认为,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为了你、为了我、为了他、也为了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大家庭,更是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有一句名言:“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自己的后代那儿借来的。”为子孙后代留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家园,需要低能耗、低排放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一起立即行动,从今天开始,注意节电、节油、节气。

低碳生活心得 篇6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在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方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吨。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现在我们国家对全世界公开承诺减排指标,决定到20xx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xx年下降40﹪—50﹪。低碳时代已经如约而至,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体现在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上:

开短会也是一种节约,照明、空调、扩音用电都能省下来;即将过期的香水,可喷洒在塞入枕头的干燥花里、洗衣服的水中和拖过的地板上;

任何电器一旦不用立即拔掉插头;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开车出门购物要有购物计划,尽可能一次购足。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地铁,少开车;开车节能,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高速莫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植树,通过植树造林等工作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出门尽量带上自己的必需品,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的排放,我由此联想到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多食素。产生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二氧化碳量小。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克。

行:少开车,选小排量车,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

低碳生活小窍门其实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低碳房屋、低碳服饰、低碳汽车等也更多地融入到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