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的脚先生教案
此篇文章滑稽的脚先生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滑稽的脚先生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脚”是幼儿身体的一部分,幼儿十分熟悉。而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班里有个别幼儿走路的姿势存在着一些问题,多次纠正效果都不是很大。在玩体育游戏“高人和矮人”中,我看到班上许多小朋友对不同的走路姿势很感兴趣,都愿意尝试不同的走姿。由此,我想到是不是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改变他们的错误走姿。然而,光是让幼儿体验不同的走姿似乎单调了些,那么通过怎样的一个途径让幼儿既能体验不同的走姿又能显得不单调呢?我把目光锁定在艺术活动上。因为在平时的艺术活动中,我发现我班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还是挺高的,尤其是对旋律、节奏的感受能力较好。而这段时间我组织班上的小朋友学习了几个律动,觉得他们的学习欲望还是较强的。因此,我萌发了选一段节奏感较强的旋律,编一个以“脚”走路为主的律动,让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下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从而体验不同的走姿,起到最终的作用,“滑稽的脚先生”由此产生了。
二、说目标
根据新《纲要》中艺术教学活动的目标及我班幼儿在律动方面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初步学会律动《滑稽的脚先生》,能随音乐基本掌握向圈内走、退回原位、在圈上走等队形变化。它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第二个目标是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做走路动作。这个目标主要是为幼儿创设一个探索、表现的.氛围,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中去。最后一个是情感方面的目标,主要是让幼儿体验和表现“脚先生”走路时的滑稽与风趣,享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三个目标相互呼应,缺一不可。
三、说流程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幼儿探索→幼儿学习→幼儿创编→活动结束
1、激发兴趣:
我让小朋友围坐在幼儿园的大草坪上,我和他们坐在一起,这样无形中我和幼儿的距离近了,同时也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活动氛围。活动一开始,我伸出自己的“脚”,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也激发了小朋友活动的兴趣,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幼儿探索:
“我们脚先生可滑稽了,它可以摆出各种姿势走路,你们想想它都会摆怎样的姿势呀?”我的一个问题引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他们纷纷边想边摆出各种走路的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我对能想出不同走路姿势的幼儿给与及时的肯定,并让大家一起学学。这一做法带动了不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使那些本来坐着不动的幼儿也能动起来,共同来参与我们的活动。同时也为下一环节做好了铺垫工作。
3、幼儿学习:
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引出活动的重点学习律动。在这个律动中我选用的动作都是幼儿刚才探索所得的,是从幼儿中来,他们当然愿意学。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我分得比较细。首先我将幼儿探索的动作配上音乐完整的表演了一遍,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也让幼儿了解脚的动作先后,便于幼儿后面的学习。接下来就是幼儿学习律动了。在这里,我并没有强调幼儿脚的动作一定要跟我一样,但是我要求他们不管脚的动作怎么变,都要合着音乐节奏走。在幼儿学的过程中,我也想到了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那些能力较强的幼儿我还鼓励他们配上手的动作,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最后我采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很自然的学会了向圆内走、退回原位、在圆上走等队形变化,为目标一的完成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4、幼儿创编:
这是本次活动的xx,我创设了一个宽松的活动氛围,鼓励幼儿尽情的表现,大胆的创编。让幼儿充分体验和表现了“脚先生”走路时的滑稽与风趣,享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小朋友们兴趣高涨,完全融入了音乐、创编、表现之中。
5、活动结束:
在幼儿意犹未尽的时候,我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了最舒服、最好看的走路姿势,大家也知道了用正确的姿势走路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成长。最后我让幼儿带着我们的“脚先生”,在音乐声中用正确的姿势走回活动室。
四、说教法
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育方法及手段,以让幼儿探索、表现的形式贯穿于活动始终,坚持正面教育及生活教育原则,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为主要方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倾向性和暗示性的语言作为指导用语,在评价上教师采用了多元评价方法。如:在幼儿探索出不同走路的姿势时,我引导大家一起来学学,这无形中也是对那位幼儿的肯定和鼓励。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我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位幼儿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中发挥出最大的能力。整个活动通过幼儿与幼儿、幼儿与老师之间共同交往、探索、活动等的实践机会满足了幼儿个性和艺术才能的发展。
滑稽的脚先生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律动中尝试按照图谱进行队形变化。
2、感受“脚先生”走路时的滑稽与风趣。
活动准备:
xxx
教师准备:
ppt、视频、音乐
幼儿准备:
1、会唱歌曲《滑稽的脚先生》。
2、知道圆形中一半空白,一半黑是表示人头的脸与后脑袋。
活动过程:
一、在音乐伴奏下,感受脚的不同部位走路。(在感受中掌握脚的不同部位进行走路的动作)
1、跟着音乐旋律,进行情境散步进场
引导语:今天天气真好,我要出去散步了哦,你们想不想去呀?(想)那我们出发吧!(散步时经过石子路、沙地、林荫小道、小河。)
关键提问:
神奇的脚先生不光会带我们去散步,还会跳舞呢!孩子们,它是怎么跳舞的呢?(目的:推动幼儿回忆第一教室的'内容)
小结:是的,他先用脚尖踮着走,再用脚跟翘着走,还用脚边走,走得弯弯扭扭。
过渡:脚先生跳舞真滑稽,好好笑哦!我这有四张符号分别表示脚跟——,让我们跟着卡片和神奇的脚先生一起来跳舞吧!
2、复习歌曲
过渡:脚先生一边唱着歌,一边跳着舞,来到了一座大花园前,花园里竖着这样一个标志,(出示图一)你能看懂它吗?
二、根据图谱内容,了解脚先生走路的动作顺序。(在观察、讨论中引导幼儿探索、分析图谱,了解脚先生看花的动作内容与顺序)
1、图一
观察重点:在圆圈上的站位,了解脸朝什么方向。
交流重点:
你能看懂这个小圆圈吗?这表示什么呀,为什么小圆上一半是黑色的,一半是空白的呢?
脚先生他不知道怎么站,你们能不能做做小老师来教教他呀?(请五、六个孩子尝试面向圆心站圆)
小结:原来这个小圆圈是表示脚先生要脸对着花园站好。
2、图二(重点指导)
观察重点:面向圆心,踮着脚尖向圆心聚拢行进走。
交流重点:你们来看看这张图,脚先生是怎样欣赏花园里的花呢?
3、图三
观察重点:面向圆心,成辐射状后退走。
交流重点: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由。
4、图四、图五
观察重点:侧身在圆圈上逆时针走与面向圆心、双脚并拢一起跳
交流重点:脚先生看到这么多好看的花,心里怎么样?做了一个什么动作?
5、图六
关键提问:脚先生是怎样在花园里看花的呀?
交流重点:运用语言节奏完整表述韵律内容。
小结:脚先生先踮着脚尖往里走——再用脚跟翘着后退走——还用脚边在圆圈上走——最后两脚并拢开心的跳了起来。
三、随音乐尝试按照图谱进行队形变化。(让幼儿完整练习在律动中的队形变化)
1、(第一遍)站圆,随教师的慢速演唱练习动作。
交流重点:你是唱到什么时候开始踮着脚往里走的?什么时候后退的呢?
2、(第二遍)随音乐准备地变换队形。
交流重点:什么时候把身子转过去在圆圈上走?又是什么时候把身子转过来对着花园跳的呢?
3、(第三遍)在随音乐准确地会变换队形的基础上,并合拍地做动作
幼儿练习,教师及时表扬动作符合韵律内容及节拍的幼儿。
四、活动延伸:(拓展)
(观看卓别林视频)
结束语:
卓别林叔叔比脚先生走路还要滑稽,你们想不想学?(想)老师这还有一张变队形的图,我们到教室里就学卓别林叔叔走路的动作来变变它,好吗?
滑稽的脚先生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基本上能随乐掌握向圆内走、退回原位、在圆上走等队形变化。
2、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做走路动作
3、表现脚先生走路时的滑稽与风趣,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两脚并拢跳等四幅图谱
2、录音机和磁带
3、座位安排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1、引出“脚先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用脚的不同部位做走路的动作,教师根据探索的动作出示相应的动作图片,幼儿寻找空间随教师唱的曲谱,练习每个不同地走路动作。
3师边指图边演唱歌曲,了解脚先生走路的动作顺序;
4、在座位上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1)看教师指图,按动作顺序随音乐合拍的.做动作。
(2)在没有图片提示情况下,幼儿随音乐合拍的做动作。
5、随音乐进行练习基本掌握向圆心走、退回原位、在圆上走等队形变化。
(1)站圆,边听教师讲故事,边用动作表现故事的内容:滑稽的脚先生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大花园,他看见花园的花美极了,于是踮脚走进花园看花(点着脚尖向圆心走);然后走到远处看花(用脚跟向圆外退着走);接着又围着花园边走边看花(在圆上用脚边歪歪扭扭走);最后看着美丽的花开心地跳起来(准身面向圆心双脚并拢跳)。
(2)教师的慢速演唱练习动作。
(3)音乐较准确地变换队形,并合拍的做动作。
延伸活动:
“印小脚”,在学会歌曲与律动的基础上,幼儿在布上随乐律动将滑稽脚先生的脚印印下来。
滑稽的脚先生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尝试多种用脚行走的趣味方式过程中,感受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2.根据歌词内容作相应动作,并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策略学跳这个圆圈舞。
3.在向前、向后行进过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步距与平衡,尽量不碰到其他人。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画一个圆圈,圆圈的大小要足够全班幼儿单手侧平举站立。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幼儿两两结对,面对面站,边复习歌曲《我有小手》边做相应的表示交往的动作。
三、幼儿感受歌曲《滑稽的脚先生》的旋律与节拍。
教师:我们的手很灵巧,我们脚同样很有趣。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的节拍,用脚走一走!
四、幼儿探索脚的趣味行走方法,同时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师:伸出你们的脚,看看脚尖在哪里,脚跟在哪里,脚边在哪里。
2.教师:谁能用脚尖、脚跟、脚边表示出不一样的走的'方式?
3.教师:现在,我唱什么,你们就做什么动作,注意听!
五、幼儿在圆圈上,按逆时针方向玩“滑稽的脚先生”的游戏。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站到圆圈上,跟着我一起向右转身。现在我们已经“面向圈上”了。现在大家跟着我一起在原地玩“滑稽的脚先生”的游戏。
六、教师带幼儿一同在圆圈上做行进游戏。
1.教师:滑稽的脚先生现在带着我们玩更好玩的游戏了。他将要一会向前,一会后退。但是无论向前、向后,都不能碰到别人。你们准备好了吗?
2.教师:“滑稽的脚先生”是个天才的杂技演员,你看他好像就要撞到别人的时候,他却巧妙的避开了,每一次都能有惊无险。我刚才看到xx就像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我们请他来说说刚才他是怎么做的。
七、幼儿玩变换歌曲的速度游戏,感受变化的快乐。
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这个游戏。下面我们有个更有趣的玩法,就是听前奏变成“快”脚先生或者“慢”脚先生。要求是脚先生不能相互踩脚或者碰撞。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滑稽的脚先生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韵律《滑稽的脚先生》,能随音乐基本掌握向圈内走、退回原位、在圈上走等队形变化。
2、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做走路的动作。
3、体验和表现“脚先生”走路时的'滑稽和幽默,在与同伴协调表演中享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四幅图(踮脚走、脚跟走、左右踏步走、两脚并拢跳)
2、歌曲《滑稽的脚先生》(歌曲《玩具进行曲》改编)
活动过程:
一、引出“脚先生”,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练习各种走路的动作。
1、引导幼儿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做走路的动作,教师根据幼儿自主探索的动作出示相应的动作图片。
2、让幼儿寻找空间自由练习每个不同的走路动作。(老师哼唱旋律或放录音)
三、根据歌曲内容表现不同走路的动作。
1、看、听教师边指图边演唱歌曲《滑稽的脚先生》,了解脚先生走路的动作顺序。
2、在座位上合拍地做动作。
3、随音乐练习,基本掌握向圈内走、退回原位、在圈上走等队形变化。
(1)站成圆形,边听老师讲故事边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滑稽的脚先生来到花园里,看见腊梅花儿美丽极了,于是踮着脚走进花园去看花(踮着脚向圈内走);
然后,他又在远处看花(翘着脚尖,用脚跟后退走);
接着,他又围着花园边走边看花(一二一二踏步走);
最后看着美丽的腊梅花儿开心地跳起来(转身面向圆心两脚并拢跳)。
(2)随老师慢速演唱练习动作。
(3)随音乐准确地变换队形,并合拍做动作。
四、结束活动
听音乐边做动作边走出活动室。
附:歌曲《滑稽的脚先生》
1=F
(56543432|671—|)
1515|12315—|
先用脚尖踮着走,
56543432|123—|
再用脚跟翘着走,
1515|12315—|
一二一二踏步走,
56543432|671—||
两脚并拢还能跳跳跳。
滑稽的脚先生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歌唱中动动玩玩,了解各自脚丫的不同地方,感受双脚的作用。
2、体验与同伴一起做音乐游戏的快乐。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看是谁?
过渡:听,我的脚在说话呢:小朋友们好!
二、出示图片,认识滑稽的脚先生1、我是滑稽的脚先生,你们猜有什么本领?
2、你们身上有没有我的好朋友?把你们的小脚先生也请出来吧!
3、幼儿听音乐有节奏的走。
三、走走玩玩,体验脚的本领1、你们的小脚还会怎么走路?那我们就把脚的本领听音乐表演出来吧!
2、刚才,你的脚先生是怎么走路的?幼儿示范,集体体验。
四、学唱歌曲1、滑稽脚先生把小朋友刚才走路的样子编成了一首歌,请你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2、幼儿自由讲述听到的内容。
3、幼儿和教师一起演唱,边唱边做动作。
小结:我们每人都有一双脚,我们的脚会走路,可以带我们到不同地方玩。
活动反思:
本此活动我根据设计的目标及内容我利用了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先让幼儿说说自己跳舞的时候我们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跳舞的,幼儿的议论非常的激烈,有的谈话用脚,有的说用手……我又采用了让幼儿边说边说做动作的.方式,重点提醒幼儿模仿用脚跟脚尖走路的动作让幼儿感受用各个部位走路的不同感觉,使幼儿理解并掌握词曲,在学唱时吐字很清楚节奏较强,很快的掌握了歌曲,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用边唱边做的方式让幼儿边学边玩的过程中掌握了本活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