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⒈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
⒉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
⒈重点: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
⒉难点:观察要有顺序,叙述要有条理。
【请前准备】:
⒈一件文具及其介绍的范文。
⒉好词语表。(表现力强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⒈请若干同学佩戴文具的头饰,兴高采烈地走上台来。
⒉师述:同学们,文具宝宝向我们走来了,我们欢迎各位文具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⒊各文具介绍自己的特点和用途。师生同鼓掌。
⒋教师摘下学生的文具头饰贴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读文具名。(出示好词语)
二、交流启发,确定对象
⒈同学们,你最喜欢的文具是什么呢?教师见机板书文具名称。
⒉在我们的学习中,每天都离不开文具,这些文具(指板书)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绘制头饰,准备介绍
以小小组为单位,请一位同学绘画文具头饰,另外三位同学准备一份文具的自我介绍。
⒈你愿意把你喜欢的.文具画下来吗?观察你的文具,再模仿书的上插图,可想象画上眼睛,嘴巴等,配上合适的色彩,比比谁画得最漂亮。
⒉评议:同学们把这些文具的形状画得很准确,颜色也很鲜艳。我们在写的时候,也要写出来。
⒊把你画的文具粘在纸条上,戴在头上,看看你做的头饰是否最适合你自己。
⒋同时,请另外三个同学为小组的文具头饰准备一份自我介绍。注意:要介绍清楚它的形状、颜色方面的特点以及它的用途。
四、出示范文,指导写作
⒈学生自读例文《钢笔刨刀》,想一想,铅笔刨刀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自己的。(外表和用途)
⒉指导写文具的外表:( )的XX ( )的XX ( )的XX
⒊从外表看,我是( ),我有( )、( )、( ),看上去( )啊!
练习写文具的用途:句式练习。(只要……就……)
⒋练说,指名说,评议。
⒌合作编写,交流汇报。
⒍评议最佳文具头饰奖。
五、自主创作,互评互改
⒈自主命题。教师指导命题方式:
⑴直接以事物名称命题。
⑵以事物特点命题。如“我爱语文书”“我有一个小书包”等。
⒉自主编写。
⒊交流评价。同桌之间交换习作,互批互改,教师参与讨论。
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教学设计 篇2
课前准备:了解什么是漫画,搜集有关环保的漫画
一、看图激趣
1.老师出示几幅漫画,学生看后谈自己的发现。
2.看了这几幅漫画,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小结:是呀,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省。那么漫画的含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二、引导看图,明白图意
1.咱们书上这幅漫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自己看看,仔细观察: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所看到的画面。
2.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么?学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咱们来关注这句话:“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到底“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这虫到底是什么?
4.由这幅漫画你联想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
三、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画,交流图意。
四、试写初稿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课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四课时 修改评议
一、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
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
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
二、小组合作评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评: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完成初稿后,学生在自改、互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习作要求,在遣词用句上也更有心得。]
三、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五、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成绩优秀的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
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六、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①教师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②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③宣读优秀习作,学生进行欣赏。
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观察时要抓住景物特点。
2、能恰当地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
3.学会欣赏他人的习作。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把画面的内容说清楚。
三、教学难点
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地描写。
四、教学准备
秋景图课件和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画。(画的或选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回想引入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学习了有关于秋天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在你们的脑海里出现了那些画面呢?(生:捉蛐蛐、放风筝、秋的颜色、气味以及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画面。)你们喜欢秋天吗?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去欣赏秋天的图画。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习作三》。首先来看看本次习作的要求。
出示要求,引导读题
板书课题:
秋天的图画
看图方法写作方法
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
师:在平时中你们积累了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呢?(生:秋高气爽、春华秋实、秋雨绵绵、秋叶残落……)你们还积累那些佳句呢?
2、课件出示佳句:
(1)缤纷的落叶像是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2)果园里的果子你挤我碰,争先恐后地要人们摘下它们呢!
(3)田野里的`稻子随风舞动,为秋天的丰收舞蹈,散发出阵阵的清香。
(4)小青蛙卖力地挖洞,生怕今年做美梦没了它的份呢!
师:你们能用上优美的好词佳句来表达你喜欢的画面吗?
3、课件出示秋景图,指导观察。
(1)整体感知图画内容,指名说图。图上画了什么呢?
(2)引导按顺序观察图画。如能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先中间后四周;从整体到部分等方法的顺序观察。再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有条理地说话。
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弄清习作要求,按要求作文。
2、学习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写具体。
3、写作的时候,注意格式要规范。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能说一说
吗?(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切西瓜……)
二、写法指导
1、看课本上的几幅图画,这些你都玩过吗?
2、课件展示游戏场面,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愉悦的童年生活。
3、想好自己当时玩的什么游戏,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忆一遍。可以看照片帮助回忆,也可以跟当时和你一起玩的人聊一聊。
4、学生讨论:我们要回忆哪些内容?
①游戏前有什么准备?各自什么心情?
②游戏过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动作?
③说了什么?什么表情?
什么心理?结果怎样?
各自什么心情?……
5、小组交流你回忆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说具体。
6、小组汇报,学生评议,老师点拨。
7、总结写法。
三、自由习作
1、学生自由习作。
2、写好以后大声读一读,看看你写的内容有没有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小组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跟他们分享你的快乐。
2、成员进行点评,看看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哪些地方可以修改、补充。
3、自己修改习作。
二、全班交流评改
1、请小组派代表读给大家听,看看谁玩得最高兴。
小组代表朗读片段,其他人边听边想:仔细听,听完之后你想去玩这个吗?
2、选择1—2篇例文,实物投影呈现片段,边读边改:认真想,你能提些建议,帮助他描写得更准确吗?
3、集体修改。
三、再次修改
1、看自己的习作,根据所学经验,再次进行修改。
2、誊写作文。
习作例文:
那次玩得真高兴
快乐的事情像一颗颗珍珠,今天我就来挑一颗最闪亮的给大家看看吧!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香港迪斯尼乐园。那里有许多有趣的游戏,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幻想世界的“疯帽子旋转杯”。爸爸妈妈由于在排队时看到前面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上去后在上面尖叫,所以心惊胆战想当“逃兵”,我却并不那么想——到这里就是来玩的,即使有点害怕,也可以上去练练胆子。经过我的好言相劝,他们终于同意陪我一块玩。我们刚坐在座位上,还没抓住手柄,“杯子”就转了起来,先是向左,后是向右,大家被搞得晕头转向,而我却鼓足勇气,紧紧抓住手柄,心里暗暗鼓励自己:“加油!你一定要比那个大姐姐厉害。”……终于停了下来,我们走出“杯子”,像喝醉酒似的脚步不稳定地在长椅上坐了好一会还没恢复过来,真是够呛的。虽然感觉还是有些天旋地转,但是我玩得很痛快,那一天我还尝试了很多种新的游戏,每一次都是对自己新的挑战,我克服了胆怯,战胜了自我,我成功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次快乐的记忆,在痛痛快快放松身心的同时,我还体会到了挑战自我极限的乐趣!
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⒈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
⒉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
⒈重点: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
⒉难点:观察要有顺序,叙述要有条理。
【请前准备】:
⒈一件文具及其介绍的范文。
⒉好词语表。(表现力强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⒈请若干同学佩戴文具的头饰,兴高采烈地走上台来。
⒉师述:同学们,文具宝宝向我们走来了,我们欢迎各位文具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⒊各文具介绍自己的特点和用途。师生同鼓掌。
⒋教师摘下学生的文具头饰贴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读文具名。(出示好词语)
二、交流启发,确定对象
⒈同学们,你最喜欢的文具是什么呢?教师见机板书文具名称。
⒉在我们的学习中,每天都离不开文具,这些文具(指板书)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绘制头饰,准备介绍
以小小组为单位,请一位同学绘画文具头饰,另外三位同学准备一份文具的自我介绍。
⒈你愿意把你喜欢的文具画下来吗?观察你的文具,再模仿书的上插图,可想象画上眼睛,嘴巴等,配上合适的'色彩,比比谁画得最漂亮。
⒉评议:同学们把这些文具的形状画得很准确,颜色也很鲜艳。我们在写的时候,也要写出来。
⒊把你画的文具粘在纸条上,戴在头上,看看你做的头饰是否最适合你自己。
⒋同时,请另外三个同学为小组的文具头饰准备一份自我介绍。注意:要介绍清楚它的形状、颜色方面的特点以及它的用途。
四、出示范文,指导写作
⒈学生自读例文《钢笔刨刀》,想一想,铅笔刨刀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自己的。(外表和用途)
⒉指导写文具的外表:( )的XX ( )的XX ( )的XX
⒊从外表看,我是( ),我有( )、( )、( ),看上去( )啊!
练习写文具的用途:句式练习。(只要……就……)
⒋练说,指名说,评议。
⒌合作编写,交流汇报。
⒍评议最佳文具头饰奖。
五、自主创作,互评互改
⒈自主命题。教师指导命题方式:
⑴直接以事物名称命题。
⑵以事物特点命题。如“我爱语文书”“我有一个小书包”等。
⒉自主编写。
⒊交流评价。同桌之间交换习作,互批互改,教师参与讨论。
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学会用第一人称,向大家介绍一种这一动物。
2.介绍他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表达要正确,清楚。
3.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也可以自己画图,给动物设计一张名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向大家介绍动物时,要说清楚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表述要准确。
难点:把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给动物设计一张名片。
【课前准备】:
1.搜集一些动物的图片。
2.把例文中薛爱华同学为鲸、海龟设计的名片制作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很多同学都喜欢小动物,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2.为什么喜欢它呢?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动物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
3.指名学生带上动物的图片,上台讲解自己喜欢的动物的一些知识。
二、例文引路
1.有这样一位小作者,想我们大家介绍了鲸,大家想读吗?教师范读《鲸》,问:他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什么?(样子,特殊本领等)
2.这位同学还向我们介绍了海龟呢。指名读例文《海龟》。
3.小作者是怎么介绍的?(列出具体数字等)
4.现在,看着图片,想象自己就成了这些动物,你该如何很高兴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呢?想一想。
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5.教师适当点评:介绍语言是否清楚,表达是否准确。可点拨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
三、学生习作
1.明确要求:向大家介绍动物时,要把你所了解的关于这些动物的知识讲清楚,如“我”的样子,“我”喜欢干什么等,可以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也可以举一两个小例子。
2.习作指导。
(1)习作顺序:先介绍“我”的名字,再说我的外形特征,接着介绍“我”的特殊本领。
(2)习作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
3.练习写稿。
4.修改评议。
四、设计名片
1.(出示薛爱华同学设计的名片)评议:这两张名片设计的怎么样?.
2.为你喜欢的动物画张画,也可以用图片直接代替。
3.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为动物设计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