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2025/08/25教案

此篇文章沉香救母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学习默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设想:

1、重难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2、课型:新授

3、基本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教学设计重视读写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基本教学思路: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展示、多媒体动画、语言描绘、播放录音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幻画出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对比、联想,使课文描写的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扩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一、复习回顾。

1、默写词语。

仙人、打败、凶恶、日思夜想、救母心切

生默写以后自批自改。

重点出示:切左边不是提土旁,右边是刀。

2、想课文内容,填词语。

沉香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他( ),吃尽千辛万苦,在( )的帮助下,( )了( )的二郎神,救出了( )的妈妈。

二、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小节,知道了沉香15岁时,拜别了师父,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板书:奔赴华山。

那么在奔赴华山的过程中,沉香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谁来把课文的第二小节读一读。(指生读)。

2、师:出示不在乎。

理解,“在乎”,小朋友平时在乎什么?

不在乎什么?

3、那么课文中沉香又对什么不在乎呢?

请小朋友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沉香不在乎什么?

生默读。

指名回答。

出示三句句子。

完成练习: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 ),他不在乎。

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 ),他不在乎。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 ),他不在乎。

生独立思考,填进练习纸。

4、分句理解:

(1)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不知……多少

山高,涧深,而且还不止一条两条,而是不知多少条,谁来读读。

多累呀,沉香在乎吗?

(2)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几只

他不在乎的是什么?

饿、渴,他不在乎。

条件 呀,可是沉香也不在乎。

(3)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比较句子:

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沉香救母

两句句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师:是啊,沉香这一路走来,脚上的血泡是刚灭下去,新的又磨了出来,身上是新伤加旧伤,他在乎吗?

出示:痛,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5、师小结:沉香这一路走来,

累,他不在乎,

苦,他不在乎,

痛,一点儿也不在乎。

他还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同样不在乎呢?

出示:……

指名学生交流。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读懂了沉香,读出了他一路走来的千辛万苦,更读出了他心中的那份不在乎,带着这份理解,让我们齐读这一段。

三、引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读懂了他的不在乎,谁知道沉香最在乎的是什么呢?

“要去解救母亲”

对呀!这就是“孝心”。

跟着老师写一写这个字。板书:孝

2、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你我,也感动了——

出示:沉香的孝心感动了——

仙人送给他——

他打败了——

来到了——

四、细读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示华山图片:华山高吗?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他的高。

“高耸入云”

指名几生读好这个词。

这高耸入云的华山之下,压着的是谁?是呀,是沉香“日思夜想”的妈妈。

沉香日日思,夜夜想,

他一定会想到:

· 沉香想到:

妈妈在华山脚下,不知受了( )苦,也不知流了( )泪。

·沉香想到:

妈妈在华山脚下,不知度过了( )个白天,也不知度过了( )个夜晚。

·沉香想到:

妈妈每天心中都在一( )想念着儿子的样子,一( )呼喊着儿子的名字。

指生填:

是呀,母亲想念孩子,儿子思念母亲,想到妈妈每天受着这样的苦,想到马上就可以解救妈妈,跟妈妈见面了,沉香心中——无比激动。

怎能不激动?谁不为他激动呢?

2、看视频。

瞧!沉香来了——看视频。

你看到了什么?刚刚我们看到的,就是沉香——板书:劈山救母。

指生说。

出示:

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

指导读好这句话。

齐读: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山被劈成了两半,受苦多年的妈妈重见了天日。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

3、“沉香一头扑进妈妈的怀抱”想像一下,这时他们会说些什么?

他们有多少年不见啦?他们首先会互相诉说思念之情,他们会怎样说?

他们一定还会关心对方?

你觉得其中哪一段最让你感动,你就写下来。写一写他们的——母子情深。

生写,师巡视。

交流。

五、师总结:是沉香,用他的孝心救了母亲,感动着我们,用孝心,书写着这不朽的神话,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神话故事,一起传递这份孝心。

师画心。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沉香救母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

学会10个认读字。

能力

能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简要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

思品

能比较准确地理解课文赞扬了沉香爱母亲、救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简要讲述故事。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简要讲述故事。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阅资料

查阅有关资料。 看电视剧《宝莲灯》。

教、学具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

一、启发阅读兴趣。

1、谁知道《沉香救母》的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今天我们要读读《沉香救母》故事的原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读原文比看电视、听人说的收获大多了。现在请你们打开书40页,自己读一遍课文。

二、自学课文,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我们读课文前,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

①自学认读字表中的字。

②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自学带注音的字。边读边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准备与同学交流。

③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集体交流。

①谁能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英俊倜傥 文采斐然 怅然离去 思忖再三 蟠桃会

萱花开山神斧 怒不可遏 伉俪

②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

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第一段(1——3)书生刘向与仙女华岳三娘结为伉俪。刘向进京赶考,一举中榜,三娘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之下。三娘生下了沉香并恳求夜叉将他偷偷送到刘向身边。

第二段(4——6)沉香救母的艰难历程。_

第三段(7—8)沉香斧劈华山,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三、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简要复述不能像课文那样详细,也不能讲成一两句话概括的课文主要内容,可以用上书中的一些词语,主要要把句子说通顺、连贯。

自己先练习讲——然后俩人一组讲评出一人——组内比赛——最后展示

四、再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最敬佩谁?

五、推荐《中国神话故事》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积累本课四个字的词语。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朋友们,谁来读读这几个词:

出示:救母心切、拜别、孝心、感动、辟开大山

深涧、血痕、不在乎、高耸入云、日思夜想

2、只要用上这几个词,你就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出来了,谁想试试?

●大家说得可真好,说明你们上节课学得很认真。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沉香救母(齐读)。

二、导入

1、自古英雄出少年,当年的小沉香如今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看,他长大了!(观看动画)

2、沉香八岁开始习武练功,现在已经15岁了,这一练就是(七年)。在这七年里,沉香每天都想着早点救出妈妈,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迅速地找出书中哪个词语表现出沉香救出母亲的那种急切心情。

3、指名回答。(板书“救母心切”)

●小眼睛可真厉害,找得可真准啊!

谁来读读?(读出急切的语气)

●的确是非常渴望见到自己的母亲啊!

三、新授

1、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

(2)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急切心情的词语呢?

积累:迫不及待 心急如火 刻不容缓 焦急万分

●看来大家平时都很爱看书,积累了这么多丰富的词语。齐读词语

(3)沉香拜师学艺度过了漫长的7年,现在他学成了武艺,心里是焦急万分要去救母亲哪,咱们一起把沉香急切的心情读出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2、到华山千里迢迢,一路上沉香可不容易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沉香历尽艰辛?

(1)自读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经历了这重重困难,可沉香一点儿也不在乎,让我们把他不怕苦的`样子也读出来!

(3)着重指导

句①“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指名读

●读得多好呀,让我们似乎看到沉香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跨过了一道又一道深涧。

●你的口齿很清楚,但他不怕困难的样儿,老师还没感受到呢!

●呀,老师好像还听到了你的喘气声呢,真够累的呀!来,全体女小朋友一起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

●但沉香一想到自己要去救妈妈,浑身又充满了劲儿,一点也不觉得累了,男子汉们,把他的勇敢大声读出来!

看,(出示图:群山、深涧)

要翻过这样的山,跨过这样的深涧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像这样的高山、深涧,沉香要走过多少呢?

“多少座高山”、“多少道深涧”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千山万水)

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朗读(辅以手势,语速稍慢,突出“多少”)

句②“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吃吃,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你被沉香感动了,老师被你的朗读感动了

●沉香一心想的就是救妈妈,哪有心思找好吃的好喝的呀!随便吃几个野果,飞快地喝几口泉水就匆匆赶路,谁来读出他着急的样儿!

指名读(语速要快,渴了要加强语气)女生齐读

实在是舍不得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希望早日救出他亲爱的妈妈!正因为走的路多,走得又急,所以——沉香救母(二)

句③“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

从“一个个”“一道道”体会到什么?联系实际。

●多让人心疼呀,谁也想读?

●呀,你怎么把“一个个”“一道道”读得这么好呀?

●是啊,看着沉香满身流血的伤口,我们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敬佩!

让我们一起怀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一读。

过渡:我们都被沉香的孝心和勇敢感动了!但他自己面对这重重困难却——“一点儿也不在乎”(换个说法)毫不在乎,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因为他——救母心切!

(4)播放《宝莲灯》主题歌《想你的365天》,让我们闭上眼睛,在音乐声中去想像那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师陈述:沉香白天练武时想着母亲,夜晚睡梦中想着母亲。

(5)创设情境:沉香在路上遇到的困难远远不止这些,还会有哪些呢?

●甚至有时还会有生命危险(当沉香在奋力爬山的时候,突然脚下的石块松动了,碎石像下雨般滚落,面对这些,沉香会不会退缩?为什么?)

板书:不畏艰辛

(6)说四字词语:奋勇直前、一往无前、百折不回、风雨无阻

(7)你们的眼睛告诉我,恨不得插上翅膀帮助沉香,就让我们一起为沉香加油鼓劲。

指名学生说话练习

(8)说得真好,来,让我们用朗读来陪伴沉香一起奔向华山。

2、学习3自然段

(1)救母心切的沉香吃尽了千辛万苦,他的孝心不仅感动了我们,还感动了仙人,仙人——,他打败了——,来到了——。

(2)二郎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书上虽然只用了两个字“打败”来告诉我们沉香胜利了,可从这两个字里你又知道了什么?

(3)真可谓是力尽千辛呀!

4、学习第4自然段。

(1)出示华山的图片,师述:瞧,华山高高地、直直地站立着。我们以前也了解过华山,背诵:《咏华山》

山峰直插云霄,这就是“高耸入云”。(指读)

(2)望着高耸入云的华山,你是沉香,你在想什么?

马上就要和妈妈见面了,多高兴呀!齐读第1句话。

(3)于是,他——,奋力—— 板书:劈山救母

请你找找动词,指名读(语速稍快,有力)

●来,让我一起当一回激动无比的沉香,救母心切的沉香(边演边读)读后评:哎,斧头举得不够高,力气还不够大,这怎么能辟得开这座大山呢!

●孩子们,来,高高举起斧子,用尽我们全身的力量,一起帮助沉香救出他的妈妈!(再读)

(4)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惊心动魄的一刻吧。(播放动画)

(5)多么令人高兴的时刻,沉香终于见到了他的妈妈,我们真为他高兴,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句。

(6)分别多年的母子终于团圆了。板书:母子团聚

如果你就是沉香或沉香的母亲,你们会说些什么呢?(看图练习说话,配乐《爱就一个字》)

同桌讨论,指名说。

●妈妈,我好想你啊! 孩子,妈妈也想你啊!

妈妈,我再也不用日思夜想了! 是啊,我们终于见面了!

妈妈,我来晚了,让你受苦了! 多孝顺的孩子啊,孩子,你也受苦了,你一路上受了不少苦吧?

妈妈,我盼你好长时间了! 我也是啊!沉香救母(二)

妈妈,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永远在一起!

(7)(播放录象)看到这对母子团聚,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一段。

四、总结

1、多么感人的故事,小朋友们,你们从沉香救母的故事中又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2、“有志者事竟成”。让我们学习沉香的不畏艰险,像他一样遇到困难不屈服,做个勇敢的有孝心的人!沉香救母这个动人的故事流传了好多年,我相信这个动人的故事会一代代的传扬下去,就让我们捧起课本,朗读全文,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至世界每个角落。

3、沉香救母的故事深深印在你的心里了吗?回家试着讲讲这个动人的故事,好吗?

板书设计:

11沉香救母(二)

(迫不及待 心急如焚 刻不容缓 焦急万分) 救母心切

(奋勇直前、一往无前、百折不回) 不畏艰辛

劈山救母

母子团聚

沉香救母(二)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

学会10个认读字。

能力

能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简要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

思品

能比较准确地理解课文赞扬了沉香爱母亲、救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简要讲述故事。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简要讲述故事。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阅资料

查阅有关资料。 看电视剧《宝莲灯》。

教、学具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

一、启发阅读兴趣。

1、谁知道《沉香救母》的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今天我们要读读《沉香救母》故事的.原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读原文比看电视、听人说的收获大多了。现在请你们打开书40页,自己读一遍课文。

二、自学课文,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我们读课文前,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

①自学认读字表中的字。

②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自学带注音的字。边读边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准备与同学交流。

③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集体交流。

①谁能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英俊倜傥 文采斐然 怅然离去 思忖再三 蟠桃会

萱花开山神斧 怒不可遏 伉俪

②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

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第一段(1——3)书生刘向与仙女华岳三娘结为伉俪。刘向进京赶考,一举中榜,三娘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之下。三娘生下了沉香并恳求夜叉将他偷偷送到刘向身边。

第二段(4——6)沉香救母的艰难历程。_

第三段(7—8)沉香斧劈华山,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三、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简要复述不能像课文那样详细,也不能讲成一两句话概括的课文主要内容,可以用上书中的一些词语,主要要把句子说通顺、连贯。

自己先练习讲——然后俩人一组讲评出一人——组内比赛——最后展示

四、再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最敬佩谁?

五、推荐《中国神话故事》

沉香救母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 “一 就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三个。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放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

三、学习第一、二段

1、指读第一段。

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

3、自由读读第二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

4、(板书:了解真情)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

(1)投影: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2)指读,齐读。

5、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

(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

(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

(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

6、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XXX决心有没有动摇?对,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

(1)板书:决心救母

(2)小结。

四、学习第三段

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1)板书:拜师学艺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

3、讨论:

#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

(1)说说你令感动的原因。

(2)点出三个词语,理解意思。

(3)朗读练习。

#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

(3)点出:一……就……

(4)小结。板书:刻苦练功

(5)此时,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

(6)功夫不负有有心人。几年的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5)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来读读。

(6)小沉香又是怎样去救母亲的呢?下节课再学习

五、学习生字

1、出示:叹泪付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课文,练习朗读。

2、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3、完成书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说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

2、沉香是怎么刻苦练功的?

4、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描红,临写。

三、完成书后练习

1、朗读词语。

2、在生活中,小朋友肯定有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1)说话练习:我一看到动画片,就。

我一闻到肯得基的味道,就。一就。

(2) 学生练说,评议。

3、完成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