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语文教案
此篇文章《木兰从军》语文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木兰从军》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2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3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
名字征兵父亲年老多病女扮难装胜利将士朝廷年龄
战袍渡燕山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a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B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5)教学生字字形
(6)齐读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
6讨论交流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文中最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为止。
三复习查字典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用同样的部首查字法查“廷”“康”“起”三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思考:花木兰是谁?
二精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2自然段
1第2自然段有几句话
2默读课文,思考:花木兰为什么从军?
3讨论交流,边讲边练习朗读
4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
5四人小组交流
6指名说,师生评议
7课文读到这儿,你们觉得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
8指导朗读
9练习背诵
(二)第3自然段
1花木兰告别了家人,从此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这时的花木兰又是怎样的?
2指名读
3出示
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指名读
(2)木兰告别了亲人后,怎样?“披、跨、渡、过”这一连串的动词能不能调换,为什么?从这些词,可以看出什么?
(3)指导朗读
4什么是战功?“赫赫战功”呢?
5同学们想象一下,花木兰在战斗中的表现。
6看插图1,你觉得此时的花木兰怎样?
7指导朗读
8练习背诵
(四)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看图2,说说当将士们知道英勇善战的花木兰原来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时会怎么想?
3指导朗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钦佩之情。
4练习背诵
三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填空
花木兰是一位()女英雄。
2课文给我们讲述了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3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
12木兰从军
女扮男装
爱国爱家
替父从军
《木兰从军》语文教案 篇2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难点:
1、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方法:
情境法、合作法
教具准备:
挂图 生字卡 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2、出示花木兰出片,告诉学生她的名字叫花木兰,今天我们要学习花木兰的故事。
3、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4、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二 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2、标出自然段小节,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课文中生字。
(1)、自由轻声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注意什么地方?
(3)指名认读生字,分析难读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教学2个多音字
“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指名举例。如:将来、将要、将军。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如:干将、将士、大将。
“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四、指导描红写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
2、自编儿歌,记住字形。
3、教师范些,学生描红。
4、自由练写生字。
《木兰从军》语文教案 篇3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难点:
1、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方法:
情境法、合作法
教具准备:
挂图 生字卡 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2、出示花木兰出片,告诉学生她的'名字叫花木兰,今天我们要学习花木兰的故事。
3、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4、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二 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2、标出自然段小节,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课文中生字。
(1)、自由轻声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注意什么地方?
(3)指名认读生字,分析难读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教学2个多音字
“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指名举例。如:将来、将要、将军。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如:干将、将士、大将。
“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四、指导描红写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
2、自编儿歌,记住字形。
3、教师范些,学生描红。
4、自由练写生字。
《木兰从军》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继续加强言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1.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2.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请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伟大的名字——木兰。(板书:木兰)木兰姓花,人们又叫她花木兰。
2.看,这位就是花木兰,(课本插图)说说你看到的花木兰。
课文中人们称花木兰是一位-------?(板书:女英雄)
3.小朋友,说到“英雄”,感觉怎样?你知道哪些英雄?英雄是很了不起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4.过渡:为什么称木兰是英雄呢?这还得从木兰从军说起,(补充板书:从军)齐读课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学习第二节
1.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二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多读几遍,努力体会一下木兰的心情。
2.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1)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那你一定能读出焦急来,试试看。
(2)什么情况下,你也曾“焦急万分”过?想象说话。
(3)那木兰是在什么情况下焦急万分的?读出有关的语句。
(4)什么是“紧急征兵的文书”呢?(出示草拟的征兵通告)
(5)指导读句(你能带着这份焦急读好这句话吗?)
3.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木兰焦急万分,想到的是什么?请大家自己读读,细细品味,看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交流
(1)如果父亲去出征,会怎样?(想象说)再焦急地读这句话。(指读后评读再齐读)
(2)如果弟弟去出征呢,也许会怎样?再焦急地读这句话。(齐读)
(3)谁愿意扮演木兰,连起来读读,读出你的担心和焦急。
(4)从这份担心与焦急中,你已经看出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尊老爱幼)
4.父亲去不得,弟弟也不能去,那就去跟官府说,我们不去当兵行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再回到“文书”中寻找答案)
(敌人侵入,国土不保,人民受尽敌人欺侮,过着痛苦的生活。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5.呀,真是国难当头!木兰想到这些时,觉得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同学们,这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为国为家)
想到这里时,木兰的决心是------(坚定)指名读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从容和坚定)齐读。
6.读这一节,体会木兰的焦急,感受她为父亲、弟弟着想的表现吧。(分男女生读)
7.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木兰毅然决定。
出示读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8.可是,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人又怎会同意一个女孩去出征呢?可是木兰却用诚意说服了家人,假如你就是木兰,你会怎样说服家人呢?(两人合作,一人演木兰,一人演其中的一位家人,练习说服。)
9.课堂表演。
(1)学生展示表演。
(2)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10.此时此刻,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指板书答:花木兰是英雄,因为她()。
11.过渡:就这样,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漫漫从军之路。从军的路上会一帆风顺吗?
三、学习第三节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语文,看到语言文字,就应该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感悟文章的学习方法。
3.自由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想象:木兰在渡黄河,过燕山时,会一帆风顺吗?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渴了------饿了------天黑了--------她真是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
尽管木兰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5.是啊,多么不容易呀!再读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她跋山涉水的画面)
6.同学们,此时你觉得木兰怎样?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男子汉的英姿勃勃、潇洒)
7.谁来把木兰的英雄气概读出来?
(指生读,男女生赛读,集体齐读。)
8.是呀,木兰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前线。那么,战场上的木兰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和木兰来个近距离的接触。
师述情景:(略)
(1)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英勇善战)
9.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什么是“赫赫战功”?在这里“赫”是很大很突出的意思,两个赫呢?很大很大很了不起的战功。
(2)谁能读出战功之大?
10.此时此刻,你能说木兰不是英雄吗?
11.过渡:木兰从军整整12年,终于胜利回乡了。轻轻捧起书没,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节
1.战士们看到了什么?表现怎样?
2.采访: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将士,你会说些什么?
3.读到这儿,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作为男生的你想说些什么?(是啊,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4.这是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请小朋友搜集有关女英雄的故事,开展女英雄介绍会。
2.喜欢讲故事的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木兰从军》语文教案 篇5
《木兰从军》语文教案11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木兰从军》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木兰从军》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抓住“紧急、焦急万分、赫赫战功”等词语,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而体会出花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
2、通过抓住“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来学习课文第二段。从而带领孩子理解国之忧和家之忧。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对“披、跨、渡、过”动词的比较理解,认识一个英勇善战、英姿飒爽的木兰。
4、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诵读《木兰诗》,给孩子以中华语言文字的熏陶。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于关键字词的理解,运用反复体会诵读的方法,体会花木兰爱国、英勇的特点,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
一、复习词语,导入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古时候有个女英雄,她的名字叫(花木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齐读课题《木兰从军》。
1、复习生字词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课的生字词(开火车读 齐读两遍)
出示词语:
征兵 朝廷 战袍 理应 父亲 弟弟 胜利 将士 燕山 将军 渡黄河 女扮男装 赫赫战功 焦急万分 年老多病
2、出示“理应”(指名读)
(1)指名理解词义(可用扩词法)
(2)理应的意思就是道理上应该这么做。
(3)今天顾老师又交给大家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把这个词分解了,分别给它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花木兰是个女的,在当时,她应不应该去从军?自读课文的第二段,思考问题。
2.花木兰她不应当去从军的理由是什么?(多请几个孩子说不能从军)
3.从当时国家的制度来讲,花木兰是一个女子,她是不能去从军的。从身体条件来说,花木兰是一个女子,比较柔弱,她也不适合去从军。可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去从军了,因为她有一个理由,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那国之忧、家之忧又何在呢?
(一)理解国之忧
1、国之忧是什么?(北方经常发生战争)齐读本句(
2、齐读“紧急”。理解“紧急”的意思。
那么国家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下达这么大的“紧急”征兵文书啊?
(快要打败仗了)如果战争失败了,我们失败了,将会有是什么后果?多请两个(国土被侵吞,老百姓流离失所)
3、如果此时此刻,战场上没有我们的士兵在打仗,行不行?等待我们的只有国破家亡啊。同学们,此时此刻,国家正处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您能读出当时国家情况的紧急吗?(多请几个)齐读
(二)理解家之忧
1、国之忧是如此,那么家之忧又是怎样的呢?(出示描写父亲和弟弟情况的句子)
2、父亲年老,弟弟年幼,他们无法承受战场上那么激烈的斗争。可是,国家在此时正处于危难之中,家里又没有人可去打仗。那你们说一说,此时,国忧和家忧加在一起,花木兰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儿的?(紧张,焦急万分)
3、出示“万分焦急”
(1)读好,理解“焦”的字形。
(2)读好“家之忧”
(3)“国之忧、家之忧”连以来读。
4、总结为国为家分忧(重点突出“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木兰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一颗保卫国家的忠心,所以,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父亲年老,弟弟年幼,木兰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一份保卫家园的责任,所以,他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三)通过扩展其他人物形象,体会木兰的决心
1、于是,花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的时候,爸爸、妈妈、弟弟都极力地反对,他们怎么忍心让家中唯一的女儿,唯一的姐姐去从军呢?
(出示家人的对话)请你跟你的同桌两个人,想一想,说一说。(开始)(出示对话)
2、分别请孩子和父亲、母亲、弟弟对话
3、花木兰就这样女扮男装去了战场,此时此刻,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指名说,勇敢,孝顺,坚强)
(四)引入《木兰诗》的描写
同学们,木兰诗中也有几句是描写这段的。(音乐键入)师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哎)。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就这样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征途:“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让我们一起读读。
比较句子:“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征途:“穿战袍,骑骏马,过黄河,爬燕山,来到了前线。”
2、你觉得哪句话好?你读出了什么?还是和你的同桌说说,两个人商量商量。
3、谁来说说?(要指名说说)为什么披战袍比穿战袍好?(披讲出了英姿飒爽)跨骏马(一气呵成,动作干练的形象)渡黄河(强调了速度快)“渡黄河”指过黄河的过程很艰难。如此之难,花木兰有没有退缩?为什么是过燕山不是爬?指名读(过燕山)
4、你们看这四个字用得过好啊,面对着滚滚的黄河水,木兰毫不畏惧,面对着巍峨连绵的燕山,木兰勇往直前,在我们以后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会运用合适的动词,这样能够帮我们更好地树立人物形象。
5、我们再一起去品读品读这句话。
6、在多年征战中,你们知道花木兰征战多少年吗?在这12年里,木兰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什么叫做赫赫战功?什么样的成绩才能被称为赫赫战功?
7、花木兰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啊,而且在战场上,取得了和男子一样,甚至比男子更加了不起的成绩,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那此时此刻你又看见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谁能动情的说一说?
8、引入《木兰诗》
木兰在战场上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看一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面对着可汗百千强的赏赐,木兰她什么也不要,她只要( )。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图)大家看,木兰顺利回家以后,脱下了战袍,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将士们来看木兰,他们会有什么表情,又会有什么动作,还会说些什么呢?你能学学吗?还是请你在下面和你的同桌练一练。(女孩子当木兰,男孩子当将士)
2、男女生上台表演
3、我们谁也没有想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4、引入《木兰诗》
你看木兰回乡以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五、总结课文
1、是啊,同学们,谁也没有想到木兰是名女子,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征战12年,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在这一切之后,她只是回到了家乡,什么都不要,所以人们说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2、我们从这位古代的女英雄身上学到了很多,咱们今天学了课文,也知道了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诗》。课下,和你的父母一起去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