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社会教案
此篇文章立春社会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立春社会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立春的由来、农谚诗歌及各地习俗。
2、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立春的相关农谚诗歌。
教学难点: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立春节气的农谚诗歌。
[片段一]谈话导入
1、背一背:同学们,我们学过《二十四节气歌》,谁还记得?
2、说一说:你知道节气歌中哪些节气?【评析】新课开始,引导学生回忆背诵节气歌、说节气,回顾旧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热身”准备,为下面教学做铺垫。
[片段二]了解立春的农谚及诗歌
1、师:大家在课前搜集了哪些立春的农谚?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位代表发言。学生在组内交流。
2、师:大家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我也收集了一些立春的'农谚。
3、师:读了这些农谚,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这些谚语朗朗上口,好读好记。
生2:句子还押韵。
生3:我感觉古代人很聪明,他们能编出这么多的谚语。
[片段三]了解各地立春习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立春有哪些习俗呢?那么立春吃什么呢?
师小结:虽然立春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
立春社会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与立春有关的习俗,感受立春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2、学习"民间圣果"做法从中体验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立春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立春习俗。有关立春习俗的图片,各种与立春节庆祝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立春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
一: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
立春简介:(课件、春天的.图片)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二、教师介绍立春节的由来
三、拓展:
在春季精神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悦的好心态。
立春社会教案 篇3
1.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从活动中感知立春节气特征。
(2)通过立春的活动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
(3)增进线上家园共育和线下亲子沟通。
(4)丰富词汇:立春、节气。
2.活动内容
活动一:和孩子说说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也就是春季的起始。
活动二:和孩子讲一讲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到了立春意味着寒冬已经过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立春十日后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
活动三:让孩子了解立春的习俗
中国古代是个务实又温柔浪漫的年代,按节气起居劳作,把生命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打春”、“咬春”、“踏春”等活动。
立春社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与立春有关的习俗,感受立春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2、学习"民间圣果"做法从中体验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立春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立春习俗。有关立春习俗的图片,各种与立春节庆祝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立春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
一: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
立春简介:(课件、春天的图片)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二、教师介绍立春节的由来
三、拓展:
在春季精神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悦的好心态。
立春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立春的含义和有关的习俗。
2.尝试知道使用黏土制作春卷。
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
2.黏土制作的图片。
经验准备:
幼儿对手工制作有一定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
二、引出二十四节气及其中的立春。
师: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能够更好地耕田农作,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寓意着不同的气候变化,而每年的2月3日或者4日就是第一个节气,立春。你们知道立春的含义么?
三、介绍立春的含义以及民间习俗。
师:立春作为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到来,立春的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春天,每年这一天,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的白天时间会慢慢变长,冰雪开始渐渐融化,小草也开始冒出新芽,我们的周围慢慢从白色变成了绿色。知道了立春的含义,你们知道这么重要的节日,有什么传统习俗么?
幼儿讨论思考。
师:立春这天,我们有些地方会有打春的习俗,大家用泥塑捻成一个泥牛,用小皮鞭抽打泥牛,寓意祈求庄稼丰收。立春这一天还有一个习俗,叫做“咬”春。你们知道什么叫咬春么?
幼儿讨论思考。
师:咬春便是吃,有些地方会买白萝卜回来吃,北方的人们也会用面饼裹新鲜的蔬菜吃,叫做“春饼”,南方人则会吃“春卷”,都是寓意五谷丰登,企盼庄稼丰收。人们也会将做出来的春卷相互赠送,共庆这美好的时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春卷呢?
四、幼儿尝试用黏土做春卷。
五、互赠春卷。
师:我们的春卷做好了,你们想送给谁呢?我们一起去送给她吧。
立春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立春来了》,尝试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立春来了》
教师包房歌曲,让幼儿听倾听。
通过看图片再次欣赏。
2、讨论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呢?
小鸟们聚在一起干什么呢?
(讨论着立春的来临、愉快的歌唱)小鸟们的心情怎样?(感受歌曲描述的.欢乐的景象)小鸟们还送给我们祝福呢,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立春来了,你们开心吗?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3、初步学唱歌曲
幼儿再次倾听录音,幼儿简单讨论听歌曲的感受。
跟着歌曲拍手,熟悉旋律。
幼儿跟着录音唱、跟着伴奏唱。
活动反思:
立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孩子们对立春里的自然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我们班结合季节在四月份开展了《立春来了》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观察立春,了解立春,感受立春里植物的生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