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跷跷板教案
此篇文章幼儿园小班跷跷板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跷跷板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综述这首歌曲表现了玩跷跷板的情景,幼儿在学唱中体验着玩跷跷板的快乐,加上幼儿对玩跷跷板的情景很熟悉,因此创编动作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旋律的强弱变化,在音乐中体验玩跷跷板一上一下的感觉。
2、在创编表演动作的过程中,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重点难点在音乐中体验玩跷跷板的感觉,并创编表演动作。
教具准备大鼓,音乐磁带。
活动流程:
一、玩一上一下跷起来并欣赏音乐。
1、请幼儿用动作来表演坐跷跷板。(两个人面对面双手拉紧,一蹲一站,一上一下翘起。
2、放录音,幼儿边听音乐,边哼唱三拍子的`旋律表演。教师可以在强拍时击鼓。
二、学习歌曲《跷跷板》
1、教师演唱歌曲。幼儿回忆歌曲的内容。
2、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念歌词,并在重拍处拍手或跺脚。教师在重拍处敲鼓配合。
3、听歌曲摇动身体,每三拍摇动一次,幼儿也可以用身体的其他动作(手臂摆动、双脚移动等)感受三拍子的变化。
4、轻声跟唱歌曲几遍。边唱边摇动身体。
三、翘呀,翘呀,跷跷板。
1、幼儿自由结伴创编表演动作。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动作。说说怎样才能玩得更和谐?
3、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唱出玩跷跷板一上一下的感觉?4、幼儿两两结伴边唱边做玩跷跷板的动作。
幼儿园小班跷跷板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按照序观察图片,学习描述小动物的表情。
2、懂得小伙伴要友好相处。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玩跷跷板,让幼儿自由交际玩跷跷板的感受,学念儿歌《跷跷板》。
2、材料配套:挂图、幼儿活动操作材料《语言·跷跷板》
活动过程:
一、以"跷跷板"的儿歌引出活动的内容。
引导语:小朋友们都喜欢玩跷跷板,玩跷跷板真快乐。我们一起朗读一遍儿歌《跷跷板》:"跷跷板,真好玩,你上天来我入地。上去好像坐飞机,下来好像坐飞船,一上一下真快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小动物玩跷跷板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一次性出示四幅挂图,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和交流。
启发幼儿交流:小兔子在做什么?小熊来了以后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逐幅启发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和讲述图片内容。
1、图①:公园里,小白兔和小灰兔在玩什么?它们玩得怎么样?(丰富词汇:开心)
2、图②③:这时来了一只小熊,它做了哪些不对的事?它是怎样对待小灰兔和小白兔的.?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情怎么样?(丰富词汇:害怕)
3、图④小熊还说了什么?小白兔和小灰兔怎么样了?
四、引导幼儿相互讲述图片的内容。
五、要求个别幼儿利用挂图或操作材料中的《跷跷板》,在集体面前完整讲述图片的内容。
六、讨论交流,给图片取名。
议一仪:小熊做了哪些不对的事情?它应该怎么做才对?小伙伴要怎样玩跷跷板才会玩得高兴又快乐?我们可以给图片取个什么名字?
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课教学的时候,我首先出示图片跷跷板。问大家:玩过跷跷板吗?这个问题较具有激发性,学生能够较好的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发言。学生的思考方向被指引到这个较为情景较为单一的环境中,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的思考。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学生能够进行较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幼儿园小班跷跷板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比较2--3种物体的轻重。
2、初步学习运用等量替换的方法感知、理解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
3、学习运用推理的方法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天平1台,玩具水果,教学挂图二。
2、形状不同的积木若干,幼儿用书第39页的操作材料。
3、幼儿已有使用天平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天平称量,感受不同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天平,启发幼儿讲述天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用天平称水果,实际感受水果之间的重量关系。
3、教师出示玩具水果,用天平称量,!!引导幼儿发现它们之间的重量关系。
4、引导幼儿观察、了解三种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推导、理解西瓜和苹果之间的重量关系。
二、引导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游戏"那组找得又对又快"。
三、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第39页《判断推理》中"给一样重的打勾"和"跷跷板"的练习。
幼儿园小班跷跷板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了解“过年”的传说。
2、知道“过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过年”时人们之间要互相拜年,学说简单的祝福话和拜年动作。
3、感受“过年”喜庆气氛,激发过年的愿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
知道“过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过年”的.传说。
配套课件:小班语言故事课件《过年啦》PPT课件
活动准备:
1、“年兽”的故事课件、将教室
2、环境布置成过年的喜庆气氛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年是什么?”
“年最怕什么?”
“人们想出了什么办法赶走了年?”
2、引导幼儿讨论过年时,人们要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过年时,亲戚朋友之间要互相做什么事情?”
“拜年时要做什么动作?”
“拜年时要说些什么呢?”
(2)教师小结:
过年时,人们之间要互相拜年。拜年时要说一些吉祥的祝福的话,比如:见到爷爷奶奶要说“祝您身体健康”;见到叔叔阿姨可以说“恭喜发财”“祝您万事如意”;见到小朋友可以说“祝你越来越漂亮越来越聪明”等等。
3、和幼儿一起玩音乐游戏“恭喜恭喜”。
幼儿边唱歌边找朋友,当歌曲唱完后要向好朋友说一句吉祥祝福的话。
4、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进行本课教学的时候,我首先出示图片跷跷板。问大家:玩过跷跷板吗?现在出了一个问题:只有你爸爸一起玩跷跷板,那你怎样把爸爸翘起来呢?这个问题较具有激发性,学生能够较好的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发言。有的同学说可以自己报一块大石头,或者再找一个伙伴。这个时候,我强调一遍,只有你和爸爸,不能抱起她的东西,或者找一个同学。这样同学们的思维就只能从爸爸,自己和跷跷板身上进行找了。学生的思考方向被指引到这个较为情景较为单一的环境中,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的思考。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学生能够进行较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幼儿园小班跷跷板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比较2--3种物体的轻重。
2、初步学习运用等量替换的方法感知、理解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
3、学习运用推理的方法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天平1台,玩具水果,教学挂图二。
2、形状不同的积木若干,幼儿用书第39页的操作材料。
3、幼儿已有使用天平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天平称量,感受不同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天平,启发幼儿讲述天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用天平称水果,实际感受水果之间的重量关系。
3、教师出示玩具水果,用天平称量,!!引导幼儿发现它们之间的重量关系。
4、引导幼儿观察、了解三种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推导、理解西瓜和苹果之间的`重量关系。
二、引导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游戏"那组找得又对又快"。
三、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第39页《判断推理》中"给一样重的打勾"和"跷跷板"的练习。
幼儿园小班跷跷板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三个物体之间轻重关系,具有初步的轻重守恒能力。
2、有一定推理、比较的能力。
3、能用完整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感受过物体的轻重。
物质准备:
教具:实物鹌鹑蛋、鸽子蛋、鸡蛋各一个,天秤一架。
学具:《幼儿用书》(P32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可爱的蛋宝宝。
——教师:爸爸带宝宝出去玩,他们在小河边发现了一些可爱的蛋宝宝。你认它们吗?
——教师分别出示鹌鹑蛋、鸽子蛋和鸡蛋,请幼儿辨认。
2、谁轻谁重。
——教师:宝宝想知道它们哪个轻哪个重,你知道吗?
——请幼儿猜测、比较蛋的轻重,并讲述理由。
——教师分别引导幼儿比较鹌鹑蛋和鸽子蛋、鸽子蛋和鸡蛋的轻重,请幼儿将蛋放在天平上称一称,了解它们谁轻谁重。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鸽子蛋比鹌鹑蛋重,鸡蛋又比鸽子蛋重,那么鹌鹑和鸡蛋谁轻谁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启发幼儿从鹌鹑蛋、鸽子蛋和鸡蛋三者的轻重关系上进行推理。
3、幼儿操作活动。
——给重的打勾。观察画面上小动物坐跷跷板的情景,感知动物的'轻重,认读字:轻、重。目测下面的三个动物,请你给最重的动物打勾。
——观察数字天枰,感知两边的数量,并填写二、符号。
——观察天平称上的水果,感知水果的轻重。目测旁边三个水果的重量,请何最重的水果打√。
4、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大家检查,并引导幼儿讲述理由,进一步巩固推算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