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

2025/08/30教案

此篇文章《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温润、舒服自在、絮语”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9-12节,归纳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3、知道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人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原因,并体会在死海里游泳的感受。

重点难点:

知道死海名称的来历,懂得人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原因,并体会在死海里游泳的感受。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海的文章,你们知道哪些海?哪些湖?

(学生交流。)

2、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那么为什么被称之为“死海”,而且是世界闻名的呢?

(1)理解“破折号”“省略号”的作用。

(2)指导朗读。

3、我们就来学习: 20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4、读课题:(不同的读法表现不同的意思)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学习提示。

2、学生交流。

3、练习说话。

三、研读课文。

(一)了解死海之所以能创造“躺在波浪上看书”的原因。

作者因为访问亚洲西部的约旦王国,所以有幸去游览死海,那么死海为什么能让人躺在波浪上读书?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要随作者乘着汽车去游览一番!

1、自由读第3、4小节,划出作者所见所闻的句子,说说你对“死海”的初步了解。

板书:地势极低

2、指名读3、4节,思考:漫步在死海的海边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尽管死海是“沉默”的海,但是死海并非死气沉沉,它还很美,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练习说话:

因为死海的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所以 。

板书:含盐量高

5、因为死海的含盐量高,所以人可以躺在上面读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

板书:浮力极大

(二)默读9-12节,体会在死海游泳的.乐趣。

1、正因为死海有能使人躺在上面看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的奇迹,所以“我”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这时“我”的感受又怎样?听课文录音,找出有关的词、句和作者一同感受死海的与众不同。

随即理解并板书:温润 舒服自在

2、学习“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一句。

理解“絮语”。

3、当“我”几乎想在这里睡觉时,死海给作者开了一个玩笑。 虽然这时“我”的脸上、眼睛火辣辣的,但“我”还是说“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这是为什么?

板书:难得的快事

4、 归纳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自己归纳。

全班交流。

四、小结复习。

1、 那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来确定一下,并说明为什么?

2、借助下面的提示说话。

3、知道了作者经历的奇妙感受。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让我们现在作好准备,将来去探索世界上更多的奥秘。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懂得死海创造的奇迹——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2、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会选用恰当的方法给本文确定重点。

3、能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4、收集并交流一则世界趣闻。

教学重点:

1、读课文,懂得死海创造的奇迹——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2、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会选用恰当的方法给本文确定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来感悟作者躺在死海的波浪上读书的舒服自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亚洲西部的(约旦王国),去游览那儿(著名的死海)从安曼***海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但却要(下降1300米)。因为安曼是一座平均海拔(近千米的山城),而死海则低于海平面(394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的地方,号称(“世界的肚脐”)。作者在这里遇到了难以置信的事情:直接躺在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书,这真是一个奇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循着作者的笔触走进海滨浴场。

二、学习5—7小节

1、自由轻声读5-7节

出示:(1)漫步在死海的`海边,我们看到什么?

(2)死海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交流

(1)媒体出示:只见辽阔的海面上细波如鳞,那灰色的海水远接苍茫的天际。水面上没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一只其它的水鸟。

所以称它为(沉默的海)

(2)说话练习:用“没有??没有??也没有??”说一句话。

(3)出示: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

(4)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起来。

3、引读:正因为水中含盐量高,死海才能创造一种奇迹:(人躺在水面上可以读书、喝咖啡,而不会沉下去。)

4、过渡:听了主人的介绍,大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都想下水试一试。我第一个跳下水去。奇迹果然出现了,这多么令人惊叹啊,课文9-12节对

作者的体验做了描述。

三、学习9-12节

1、默读9-12节,思考:哪句话最直接表达作者下到死海后的感受?

(1)媒体出示:我只要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样舒服自在。

(2)指导朗读

2、再读9-12节,看看哪句话具体写出了这种舒服自在的感觉?

(1)媒体出示: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几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

(2)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3)配浪声,听老师读,学生闭眼感受。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想象说话

省略号留给了我们遐想的空间,请你想象一下,要是你现在躺在死海上,还会有什么感受?

4、复述8-11节

我迫不及待地下水,奇迹果然出现了,我像一片树叶一样被温润的水托浮起来,我躺在波浪上读书,并拍下了一张值得永久保存的照片。请根据提示详细复述我躺在水面上读书、拍照的过程。

媒体出示:下水——奇迹果然出现——读书、拍照

(1) 自己准备,同桌讨论

(2) 全班交流

四、确定重点 感悟乐趣

1、复习确定重点的方法

2、确定课文的重点,说说用什么方法确定的

3、人能躺在水面上读书,只有在死海这儿才能体验的到,难怪作者最后发出感慨(能在死海里游泳,确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五、课外延伸 交流趣闻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样的趣闻又何止一件,老师让大家收集了趣闻,谁来交流一下。

板书: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沉默

含盐量高 奇迹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 篇3

景色奇异

含盐量高

舒服自在

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其实“死海”并不是海,而是-----(生答:内陆湖)

[出示课件:死海的景色要配乐]

2、看!这就是死海。(课件播放死海的奇异风光,老师用上第三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作简介。)海水轻轻涌动,泛出一道道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给死海披上了一层奇特、美丽的面纱。瞧!海边沙滩上的细沙中混着一些白色透明的小颗粒,这些都是盐的结晶。

3、死海的风景如此奇异美丽,可为什么却把它叫做“死海”呢?(生答:因为他的含盐量高出其它海水的9倍,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所以叫死海)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师:是啊,死海这个名字听起来可真有点恐怖,但是你们看。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幻灯片2)瞧,父子俩正在嬉戏呢,

(幻灯片3)一对老夫妻索性把海面当作了花园,在里面休息。

师:人们随心所欲的躺在死海上享受生活

师:这就是神奇的死海所创造的一种奇迹。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4——5自然段,想想死海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呢?把你找到的句子画上横线。

1、谁来说说:课件出示:“正因为水中含盐量高,死海才能创造一种奇迹。”

联系上文,想想哪些句子也写出了死海含盐量很高?

交流:

①“他的含盐量高出其它海水的9倍,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

②“??混着些白色透明的颗粒??”(作者只是随手一捞,细沙中就有颗粒,说明水中含盐量已经高到水无法溶解了.)

③“我发现脚下的海水在轻轻涌动,泛出一种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 这些光晕正是盐的结晶体反射出来的,我从一些科学杂志上知道,水中的结晶体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反射出光晕。)

正因为含—盐—量—高,(此时板书:含盐量高)板书完毕,所以能创造一种奇迹——引读:人躺在水面上读书,喝咖啡,不会沉下去!

2、含盐量高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来,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

看,这是一杯清水,走到学生中去,来,你尝尝,什么味道?(没有味道。)是的,无色无味,这是一杯白开水。放到展台上后,拿起另一杯盐水。走到学生中去,看,这是一杯盐水,尝尝,有什么感觉?(很咸)老师这里有个鸡蛋,放进这两杯水中,会有什么结果呢?直接放入清水中,让学生观察,猜猜放进盐水中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放进盐水?)

过渡:

同学们感到很神奇是吗?是的,正因为水中含盐量高,鸡蛋才会浮在水面上,死海也是这样,即使你不会游泳,水的浮力也可以让你在水中尽情地玩耍,走,我们一起下水玩去,领略死海带给我们的神奇感受吧!

三、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 教师配乐示范读第六自然段:

2、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觉得死海真的很神奇。)

3、 那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六自然段,看看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到了死海的神奇,把他做

上记号。

4、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书姿势:小腰板挺起来,小小课本立起来,眼离书本一尺远。(顺

势纠正一、两个同学)读完的同学,可以用你喜欢的符号,把相关的句子做上记号。相机谈话:同学们真会动脑筋,不少的同学都能在书上圈点勾画,真会学习!

5、 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出示:温润的水??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

读了这段话,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死海的神奇?

学生交流:

预设:(一)“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

① 读了这句话,哪个词语最能让你感受到死海神奇?(如果不会说,师就问:还有谁也是画的这句话,来帮帮他)

“托浮”

②真会读书!(点击课件,放大“托浮”)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是啊,就像游泳时爸爸用有力的大手,把我的身体托起来,浮在水面上。(反红偏旁)来,一起读这个词——“托浮”

③ 死海就像有一双有力的大手,把我整个的身体托浮起来,那感觉多奇妙啊,谁能读好“托浮”这个词,读读这个句子。

④ 指名生1读:

如果你能把“托浮”这个词读得再有力点,就更能让我感受到死海像个大力士一样神奇,把我的整个身体托浮起来了。愿意再试一次吗?(如果“托浮”这个词生读得很大声,师: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死海像个大力士一样神奇,把我的整个身体托浮起来了。谁再读?) 生1再读:

是啊,死海居然能把我的整个身体托浮起来,真是神奇啊!谁还想读?

生2读:

想象一下,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就像托浮着一片树叶。我的身体此刻就像一片树叶一样在水上漂着,随着水波荡漾着,多么轻盈呀!谁再来读?

生3读:

多神奇啊,死海就像个大力士,而我的身体就像一片轻飘飘的`树叶,漂浮在水面上。来,一起读。

还从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死海的神奇?(示意看大屏幕)

(二)“我只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样舒服自在。”

①、躺在床上是怎样的感觉?(很舒服,很自在??)

②、这里作者说躺在死海上就像躺在床上一样舒服自在,联系下文,想一想,躺在死海上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享受?(生答后,课件出示:细浪??,微风??,明晃晃的阳光??)

③、细浪在我耳畔絮语,“絮语”是什么意思啊?(翻红“絮语”)(低声说话。)

④、此刻,细浪会对我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细浪在我耳畔絮语:“————————。”)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同学们说得真热闹呀!谁来说给大家听听。生交流:

⑤、细浪在我耳畔絮语,多么舒服自在啊,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此时你就躺在死海上,温润的水把你整个的身体托浮起来,你的身体就像一片树叶一样在水面随着细小的波浪漂浮着,荡漾着,你还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果学生不知从何说起,做适当引导:你听到——,看到——,感觉到——)

点三四个学生说。

生1:会看到水面像撒满了金子似的,闪闪发光,海水像在给我按摩一样,舒服极了。(是

啊!多么享受呀!)

生2:微风吹过,水面微波荡漾,细小的波浪像在对我说悄悄话。(我真想去听听)

生3:白云倒映在水面,美极了。我躺在水面,像是躺在妈妈怀抱中一样温暖、安全。(这种感觉多么美好呀!)

生4:我躺在水面,海水荡啊荡,我就像躺在摇篮中一样舒服。

师:来,就带着你的这种神奇而美好的感受,把这一句读给大家听?

多么舒服啊,听你这么一读,我几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还有谁也能像他一样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生2读

细浪絮语,微风拂面,阳光暖暖的洒下来,多么舒服,多么惬意啊!

你来读!

请你读!

孩子们,带着你们的感受,和我一起合作读读这段:

师: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付着一片树叶。师:我只要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样——舒服自在。细浪——,微风——,明晃晃的阳光——。师:我几乎——想睡一觉了!

师:多么舒服自在。师板书:舒服自在

三、学习第7——9自然段

1、此刻,躺在死海这张温润舒适的床上,你最想干什么?

生自由汇报:看书,打球,喝咖啡。

2、作者又做了些什么呢?请大家赶紧翻开书自由读读7——9自然段。

生1:朋友为我拍下了一张值得永久保存的照片。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张值得永久保存的照片?

生:

师:(这美丽而神奇的死海让作者回味无穷,这张照片也值得永久保存。作者此时也想给朋友拍一张,发生了什么事?)

过渡:我们保持了身体的平衡,躺在死海上就会像躺在床上一样舒服自在,那如果没有保持身体平衡,会怎样?

3、 汇报,出示“不料,收腿时却??,眼睛也涩得生疼。”

4、 “苦涩的咸水涌入口中”、“眼睛涩得生疼”,你们有过类似的生活体验吗?

5、 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谈。

老师相机说:真是难受!在盐水中呛水了,恐怕更难受。

6、 来,带着生活中的这种感受,一起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好这几个红色的词语。

7、 生读完后,——老师:好厉害的死海呀!我的脸上,眼睛里都火辣辣的。可是作者上岸后却这样说——

8、 课件出示:“不过,能在死海里游泳,确实是一件难得的乐事!”

9、 我被死海咬了一口,吃了苦头,为什么还觉得是一件乐事呢?

10、 学生围绕“景色奇异”,“舒服自在”两个方面来说即可

11、 教师小结:是啊,死海景色奇异美丽,水中含盐量高,人躺在水面,是那样舒服自在,多么神奇啊!难怪作者会说——(出示纸条:能在死海里游泳,确实是一件难得的乐事!)生齐读。

四、拓展布置作业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死海创造奇迹的缘由,并体会作者游览死海的快乐。

2.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并选用恰当的方法确定本文重点。

3.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内容。

4.了解死海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理解重点语句,体验死海所带来的奇特。

教学难点: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重点内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收集有关死海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语段积累,新课导入

1.仔细听,把老师朗读的一句话记录下来。

2.导入新课。

3.死海简介。

二、运用方法,确定重点

1.复习确定课文重点内容的方法。

2.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确定的?

(1)主人陪同我游览著名的死海。()

(2)死海含盐量高,浮力大,人能躺在水面上。()

(3)死海含盐量很高,生物难以生存。()

(4)死海是陆地上最低的地方。()

三、精读课文,把握重点

1.轻声朗读5-12节,想想作者感受到了什么?用直线划出有关的语句。

2.出示句子:这天游人不多,他们都坐在岸边的阳伞的阴影里,观赏着这沉默的海。

(1)理解沉默的意思。

(2)朗读。

(3)问题:死海真的沉默吗?

(4)实验演示。

3.出示句子:细浪在我的'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

(1)理解絮语的意思。

(2)朗读。

我这时睡着了,可这时死海给作者开了一个玩笑,是什么呢?

(3)复述我躺在水面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4)说话练习:来到这神奇的死海,我忍不住,我觉得。

4.小结。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仿写生活中的一个情景。

2.课外书中寻找一则世界趣闻。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自学课文生字词,体会“蹦跳”、“沉默”、“絮语”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能用“从容”、“奇异”等词语造句。

2、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并会选用恰当的方法给本文确定重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1、审题,激发学生兴趣。

“我”躺在什么地方的波浪上,为什么能躺在波浪上?

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二、初读课文确定课文重点。

1、各组分头齐读课文,讨论课文的重点所在。

2、交流。

复习前一篇课文中学过的找课文重点的方法,板书。

3、确定本课重点,并说说为什么。

三、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

学习课文1-4节。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学习课文5~12节,知道死海创造奇迹的原因,并体会作者觉得在死海里游泳是件快乐的事。

2、了解一些有关死海的其它知识以及世界趣闻,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人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湖、河、海几乎都会淹死人,却有一个“海”,无论你是游泳健将还是“旱鸭子”,跳进去即使一动不动也不会被淹死。

出示(幻灯片2)瞧,父子俩正在嬉戏呢,

(幻灯片3)一对老夫妻索性把海面当作了花园,在里面休息。这就是昨天我们学习的……

生齐: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师:中所讲到的死海。(同时出示幻灯片4)

师: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交流

师:这么神奇的地方你们想去吗?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继续去游览吧!

二、学习课文5~7节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课文5~7节,想想你听懂了些什么?

生:交流(死海被称为沉默的`海的原因,奇特的光晕是有盐的结晶体反射出来的,死海得名的原因,……)

师:出示(幻灯片6)填空

生:交流、齐读,用关联词连接上下句。

师:同学们读懂的知识还真不少,让我们齐读课文,再次体会一下,边读边想,你有没有疑问?

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提问,老师也有一个知识要考考大家。

师:出示幻灯片7

生:讨论,回答。

三、学习8~12节

师:死海是如此神奇,让我们再跟随作者一起跳下水去,感受一下这种乐趣吧!

师:出示幻灯片5、边播放录音边出示10、11

生:看幻灯听录音欣赏,欣赏完后说说感受。

师:四人小组根据8~12课文,用“提提问题,考考别人”的方法合作学习。

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生交流。

师:出示幻灯片12

生:讨论交流。

师:多么快乐多么有趣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感情朗读8~12节,感受死海里游泳的乐趣吧!

生: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们还知道关于死海的其它知识吗?

出示幻灯片13

生:交流

师:多么神奇的故事,老师还布置大家收集一些世界趣闻,你们收集到了哪些,让大家一起共享吧!出示幻灯片14

生:交流

师:总结并提供课外阅读材料。出示幻灯片15、16(《“死海“旅游漂浮时尚”》《四川将修建人工“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