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琥珀》的教案
此篇文章课文《琥珀》的教案(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课文《琥珀》的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者
钱素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质疑。
1.想一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
2.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3.默读第四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
4.老师分别指名读描写琥珀样子及价值的句子。
5.老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幻灯片,提问:看了图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进行思考。
(三)学习课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
2.默读第二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
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追问:
(1)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苍蝇,什么样的蜘蛛?
(2)为什么科学家推测苍蝇快乐,蜘蛛小心翼翼呢?这和后面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呢?
3、它们是怎样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
(1)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读第7自然段。
(2)然后让学生一只手当苍蝇,一只手当蜘蛛,另一个同学双手在上当松脂,表演体会那一瞬间的.情景。
(3)随后老师出示幻灯片,边讲解边演示松脂包住这两个小虫的活动片
(4)后来的情形又怎样呢?
4.默读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什
5.组织讨论
6.讨论小结
7.指导朗读第二段。
(1)明确要求:第一要处理好重音;第二要用平和、轻松、有趣的声调,给人以有趣的感觉,不能使人有紧张的恐怖的感觉。
(2)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老师点评。
(四)了解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1.一对敌对的小虫包进了松脂球以后,小虫的活动停止了,但自然环境还在继续变化。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
2.默读第三段,思考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在学生默读思考后,老师指导他们讨论,然后再指名说说。老师随机板书松脂球变为化石的必备条件:
地壳变动埋在海底时间漫长
3.学生自由有感情地读这部分内容。
(五)总结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它形成必备的条件,同学们根据板书,说说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六)了解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1.科学家根据这块奇异的琥珀推测出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况,科学家这样想象的依据是什么呢?
2.出示思考、练习第2题,按照这题下面的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3.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4.老师小结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松脂球
形成
化石
琥珀
发现
样子、价值
课文《琥珀》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学价值等有关知识。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学价值等有关知识。
2.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提问:经过上学期的提问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这一单元,我们将继续学习关于提问的迁移运用。
2.(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琥珀吗?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它吗?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琥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一)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记录自己的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疑难点。
1.如果是读音方面的问题,顺势个别指导。
2.如果发现好的问题,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启发其他同学。
预设:
(1)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这块琥珀是什么样的?
(2)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哪方面内容是作者想象的?哪方面内容是对琥珀的真实描绘?
(二)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同桌互相读,并互相纠正。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点拨:重点理解“推测”一词,可以让学生先查字典,找到其正确的解释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然后和它的近义词“猜测”进行比较。
(三)小组讨论,交流问题答案。
1.自由朗读课文,独立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的发现过程→琥珀的'形态)
三、指导书写
1.师出示会写字,生根据字的结构进行讨论后,全班交流。
2.师范写:餐、辣、渗。生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引导学生快速默读全文,回顾课文内容。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部分问题,这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看看还能发现什么问题。
(1)组内交流,整理问题。先在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划去相同或相似的问题。组内解决不了的或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小组问题清单上。
(2)汇总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清单。
预设:作者想象的依据是什么?要形成这样的琥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默读形成过程部分思考上述两个问题。(点击课件,出示问题)
1.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2.学生交流过程中想象画面,找出相关句子。
3.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的条件和想象的依据。
第一、要有松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
第二、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树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
第三、苍蝇和蜘蛛在一起,且挨得很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住。
第四、松脂不断往下滴,最后积成了一个松脂球。
4.(出示课件:松脂球——琥珀)直观感受琥珀的形成。归纳变成化石的条件。
(二)科学家又是怎样想象发现过程的?探究想象依据。
1.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师生交流。(根据课后提示进行推测)
2.分角色朗读此部分。
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
(三)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
1.默读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
2.小组讨论后回答。用“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说话。
三、小结拓展
今天的课上,我们做了心思敏捷、细腻的推理家,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琥珀图片,边看边想象,这些琥珀中又发生了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
[教学板书]
5.琥珀
琥珀松脂球天气热
松树老
苍蝇、蜘蛛恰巧一起
松脂不断滴落
化石时间漫长
地壳变化科学价值极大
[教学反思]
学了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根据文中说的条件推理出其他琥珀的形成过程,如果加上自己的想象就会产生一篇像课文一样的美文。所以我在课程的最后出示了一组琥珀图片,让学生编故事,他们对这个十分感兴趣。
本次教学中我在小组汇总问题时把学生抓得过紧,学生自学汇报时间过短,提出的问题缺乏一定的深度,同时课堂略显沉闷,后来拓展练习时他们才兴奋起来。看来以后在此部分可以给学生提好要求再让他们充分自学讨论,相信效果会更好。
课文《琥珀》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2、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C
AI课件、尺子、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CAI课件出示琥珀的图片。
要知道在世界上,琥珀里面有一个小动物并不稀奇,而最稀奇的是在这块琥珀里同时存在着两个小动物,还有挣扎过的痕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学习松脂球形成的部分(2—9自然段)
1、[CAI课件出示有声动画——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学生看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2、看完故事后你觉得这个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板书:松脂球形成。
3、小组同学讨论,合作找出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教师巡视帮助。
4、全班汇报交流。学生读出相关句子,归纳松脂球形成的相关条件。
根据汇报情况板书:
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
松脂球形成松脂:厚厚的、继续滴
苍蝇、蜘蛛:巧遇
5、请同学们找找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太阳光热辣辣的,这会对松脂球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呢?指名读相关句子
(暖暖——火热——热辣辣,阳光热度的变化说明天气很炎热)
6、课文中哪一句话说苍蝇、蜘蛛同时巧遇松脂球呢?在这里“刚好”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读相关句子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刚好——说明极少见、非常巧合。)
7、齐读2—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个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三、学习形成化石部分(10—12自然段)
1、过渡:松脂球的形成我们都了解得很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由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0—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松脂球成了化石的原因。
3、学生汇报并归纳松脂球成为化石的原因,板书:时间长、被淹没
指名读相关句子体会漫长的变化过程:“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过去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水把森林淹没了,树腐烂了,”“剩下的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4、[CAI课件出示动画——松脂球化石的形成过程]
(1)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展开想象,看看整个形成过程是如何变化的?
(2)出示松脂球化石的形成过程的CAI课件,激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
(3)小结:琥珀的形成是一种地壳运动、沧海桑田巨变的结果。咱们读读这一部分的课文,再来感受一下这一过程。
5、全班齐读10—12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小结课文的写作顺序:在叙述顺序上和《黄河象》有哪些不同?
《黄河象》:先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特点,再假想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最后讲发掘过程。
《琥珀》:先假想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再讲如何被发现,最后介绍这块琥珀的样子、特点及其价值。
2、总结全文:作者由苍蝇和蜘蛛的腿的四周显出的几圈黑色的圆环想出它们挣扎的过程,又由这块琥珀是从海边捡到的想象出松脂球被淹没在海底的经过。可见,作者的想象是有依有据的。学习了这篇课文,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会抓住内容的要点,考虑周到,有顺序地把事情叙述清楚。
板书设计:
20
琥珀————————————
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
松脂球形成
松脂:厚厚的、继续滴
时间长
苍蝇、蜘蛛:巧遇
被淹没
松脂球化石————————————————
课文《琥珀》的教案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琥珀》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琥珀》的教案 篇4
课文《琥珀》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琥珀》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文《琥珀》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2、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C
AI课件、尺子、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CAI课件出示琥珀的图片。
要知道在世界上,琥珀里面有一个小动物并不稀奇,而最稀奇的是在这块琥珀里同时存在着两个小动物,还有挣扎过的痕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学习松脂球形成的部分(2—9自然段)
1、[CAI课件出示有声动画——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学生看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2、看完故事后你觉得这个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板书:松脂球形成。
3、小组同学讨论,合作找出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教师巡视帮助。
4、全班汇报交流。学生读出相关句子,归纳松脂球形成的相关条件。
根据汇报情况板书:
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
松脂球形成松脂:厚厚的、继续滴
苍蝇、蜘蛛:巧遇
5、请同学们找找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太阳光热辣辣的,这会对松脂球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呢?指名读相关句子
(暖暖——火热——热辣辣,阳光热度的变化说明天气很炎热)
6、课文中哪一句话说苍蝇、蜘蛛同时巧遇松脂球呢?在这里“刚好”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读相关句子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刚好——说明极少见、非常巧合。)
7、齐读2—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个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三、学习形成化石部分(10—12自然段)
1、过渡:松脂球的形成我们都了解得很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由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0—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松脂球成了化石的原因。
3、学生汇报并归纳松脂球成为化石的原因,板书:时间长、被淹没
指名读相关句子体会漫长的变化过程:“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过去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水把森林淹没了,树腐烂了,”“剩下的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4、[CAI课件出示动画——松脂球化石的形成过程]
(1)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展开想象,看看整个形成过程是如何变化的?
(2)出示松脂球化石的形成过程的CAI课件,激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
(3)小结:琥珀的形成是一种地壳运动、沧海桑田巨变的结果。咱们读读这一部分的课文,再来感受一下这一过程。
5、全班齐读10—12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小结课文的写作顺序:在叙述顺序上和《黄河象》有哪些不同?
《黄河象》:先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特点,再假想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最后讲发掘过程。
《琥珀》:先假想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再讲如何被发现,最后介绍这块琥珀的样子、特点及其价值。
2、总结全文:作者由苍蝇和蜘蛛的腿的四周显出的几圈黑色的圆环想出它们挣扎的过程,又由这块琥珀是从海边捡到的想象出松脂球被淹没在海底的经过。可见,作者的想象是有依有据的。学习了这篇课文,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会抓住内容的要点,考虑周到,有顺序地把事情叙述清楚。
板书设计:
20
琥珀————————————
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
松脂球形成
松脂:厚厚的、继续滴
时间长
苍蝇、蜘蛛:巧遇
被淹没
松脂球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