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5/09/02教案

此篇文章《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说一说课文

我们前边学过的课文都是诗歌,课文还有一种是自然段的形式。有的课文是由一段段自然段组成的。怎样找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都要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每一个自然段是由一句一句话组成的,怎样找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就要找这个自然段中有几个句号“。”,几个问号“?”,几个感叹号“!”,几个省略号“……”等。今天呀,我们学习课文的时候,就要开始找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同学们可要细心呀。

三、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1、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2、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四、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个)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3个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

(2)你是怎样确定的?(有1个句号。)

(3)天气怎么样了?(凉了)

(4)树叶怎么样了?(黄了)

(5)一片片树叶怎么样了?(从树上落下来)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让学生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样确定的'?(有2个句号。)

(3)天空什么样?(那么蓝,那么高)

(4)天空上有什么?(一群大雁)

(5)它们怎样飞?(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

(6)大雁为什么南飞?

大雁南飞: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大雁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

(7)雁群为什么总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队伍飞行呢?

这是因为大雁飞行的路程很长,它们除了靠扇动翅膀飞行之外,也常利用上升气流在天空中滑翔,使翅膀得到间断的休息空隙,以节省自己的体力。当雁群飞行时,前面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膀尖上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后边的雁为了利用这股气流,就紧跟在前雁膀尖的后面飞,这样一个跟着一个,就排成了整齐队伍。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让学生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样确定的?(有2个感叹号。)

(3什么季节来了(秋天)

(2)为什么说秋天来了呀?(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天空又蓝又高,大雁南飞)

6、老师总结: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天空又蓝又高,大雁南飞是秋天特有的特征。

五、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

六、灵活朗读

接力朗读:三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

七、背诵课文

1、借助插图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2、找学生背诵课文。

八、考一考你

()群()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字,一会儿排成个“()”字。

九、课文升华

1、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

2、看图,发挥你的想象力,你可以说一说吗?

秋天来了,苹果红了,一个个那么香甜。

秋天来了,稻子熟了,笑着笑着弯了腰

秋天来了,桂花开了,绽开了它金黄的笑脸。

秋天来了,菊花开了,她们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

3、说说画画

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什么样,再画一幅画,把画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我眼中的秋天

十、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了课文,背诵了课文。

十一、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认读四个字。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2.在读中感悟秋天的景象。

3.要读出语气,感悟秋天的美丽景象。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词句扩展练习。

教学难点:难写字的写法。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理解词语: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边读边想,儿歌中写了哪些秋天的景色?和同座说一说。

2.填空:

()的天空()的`白云

()的蓝天()的大雁

()的菊花()的落叶

()的水果()的蔬菜

结合图指一指。

3.扩展说话:

秋天还有()的()

4.指名读一读,想像秋天的图画,说说秋天给你的感受。

5.出示一幅画片,再出示一幅画卷。使学生理解画卷的意思。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并扩词:

2.复习生字字型。

三、指导书写其他的4个字:

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重点笔画和间架结构。说说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描一个写2个。

四、作业:

1.到大自然里找秋天,可以画一画,写一写秋天。

课后反思:

本课是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识字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运用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大地经过了春雨的滋润,夏天炎热的洗礼,秋姑娘像把钥匙,悄悄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秋天的雨给我们送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丰收的喜悦,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分享《秋天的雨》吧。

二、新授: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后填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二)这四句话,作者分别用四个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你喜欢哪个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三)学生自由说,然后分组交流。

(四)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教学。

1、出示第一段:(钥匙)

a、我喜欢第一段。(请他读)

b、重点指导“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c、指名比赛读。

d、过度:秋天的雨这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把我们带进了秋天,使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美丽的景色,秋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让我们继续交流。

[秋天的雨带给了我们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段,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气息吧。]

(这个环节出现在学生没有选择第一段的情况下)

2、出示第二段:(颜色)

a、我喜欢第二段,因为秋雨带给大地五彩缤纷的颜色。

b、思考:秋雨把哪些颜色都给了谁?

学生一边说,一边用课件点出这些颜色。

c、秋雨的颜色真多,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课文中的'词来形容秋雨的颜色呢?(五彩缤纷)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五彩缤纷的秋雨吧!全班齐读第二段。

d、拓展:秋雨还能把哪些颜色送给谁呢?

3、出示第三段:(气味)

a、我喜欢第三段。

b、秋天的雨滴里藏着哪些好闻的气味?(学生别说边点出“香香的,甜甜的”)

c、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秋雨还把哪些香味送给谁?

d、你们想不想闻闻这样的香味呢?让我们再来读读吧!愿意读的都站起来读,看谁能读出香味和甜味来!

4、出示第四段:(小喇叭)

a、我喜欢第四段。

b、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什么?谁听到了?

c、冬天快要到了,大自然中呈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感受一下好吗?(引读课文)

(五)

1、同学们你们觉得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

2、学习最后一段,全班齐读。(假如没有学生说到,教师引导)

(六)小结板书: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秋天的雨的美丽景色,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领我们领略了秋天的颜色、气味和声音,它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

(七)最后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秋天美丽的景色。(课件展示全文的动画朗读)让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想象一下秋天美丽的景色吧

三、课后作业:

1、同学们,学完了课文,你现在最想做什么?

2、下课后,请同学们选择以下的一项来做。

幻灯出示:

1、搜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句。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3、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亲身体验一下秋天的美景,并记录下你的感受。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感悟艺术化的语言特色和含蓄的抒情方式。

[教学方法] 精讲多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读练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1课《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想想: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

2.你从哪些自然段知道的?是哪些话给我们直接点明的?

3.把课文中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连起,来多像一首小诗啊!指名学生朗读这首小诗。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开头就说“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段,划出你喜欢的与颜料有关的句子。

2.交流感受,品读句子。

3.这么多漂亮的颜色用文中的一个词说是什么?你还能想出其他的的描写颜色的词吗?

4.五彩缤纷的秋天多美呀,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秋天的雨不光有五彩缤纷的色彩,还藏着好闻的气味呢!请一名同学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2.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气味?闻到这些气味你会怎么做呢?读读最后一句。

3.秋天不仅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从文中还能看出是个怎样的季节?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当我们陶醉在这香甜的气味中时,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到了。听了这个消息,动物、植物们都在干什么呢?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后同桌交流交流。

2.请学生扮演这些动物、植物:听到这个消息,你要干什么?

3.发挥想象,表演这一段的内容。

四、回归整体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对秋天有什么感受?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业

你想以怎样的方式记录秋天的美景呢?

A.积累描写秋天的词句,办一张手抄报。

B.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C.写一首描写秋天的诗。

D.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

附:板书设计

一把钥匙

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 藏着好闻的气味 丰收 、欢乐

吹起小喇叭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本课设计试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切身感受秋天的美丽,衷心赞美勤劳的人们。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难点:读准字音,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波浪、勤劳、燃烧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学写“灯”、“作”、“字”、“丽”四个生字。

第二课时:巩固生字词,结合课文抓好会写字的字(词)义教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进一步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学写“波”、“浪”、“苹”、“劳”四个生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秋天风光图片。

2、学生画好一幅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图画。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巩固生字。

1、导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和秋姑娘交了朋友,今天,你们还想见她吗?只要你们把昨天学过的生字词认好、写好,秋姑娘就会出现。

2、(屏幕上出示生字词)学生先读生字词,再跟着老师书空写“劳”字和“丽”字。(板书:劳、丽)

3、小朋友们把昨天学过的知识记得真牢固。看,秋姑娘来了!

【设计意图:在上节课认识秋姑娘的基础上,创设富于童趣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已学的生字词。】

二、创设情境,丰富积累。

1、播放秋天风光图片。

2、小朋友们,秋姑娘美吗?你们能够用上学过的描写秋天的词语,向大家介绍这美好风光吗?

3、过渡:有这么多描写秋天的好词语,秋天实在是太美了,就像一幅多彩的画。请小朋友们打开第1课:秋天的图画,你们能把课文美美地读读吗?

【设计意图:把秋天的美景搬进课堂,并让学生用上学过的词语来介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感悟秋天的美奠定了基石。】

三、披文入情,体验情感。

(一)朗读感悟,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听到小朋友们读得那么美,老师也想读,你们想听吗?老师读的时候,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象秋天的美景,好不好?(教师配乐朗读)

3、听着老师的朗读,你们能想象到秋天的美景吗?

(二)研读品味,体会情感。

1、直观感受,调动情感。

(1)在这一幅图画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用“——”把它画出来。

(2)学生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3)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读出来?(学生读后屏幕出示句子)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4)这句话写了哪几种景物?(板书:贴图片)

(5)小朋友们,请你们把这句话多读几遍,想一想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四种景物的美?(学生自由读句子)

(6)谁来说说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四种景物的美?(屏幕显示优美词语,并演示课件体会。)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景物颜色和动态的词语来体会秋天的美。

师随机:秋天有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还有火红的高粱,多美丽啊!(在“丽”字前面板书:美)

(7)老师小结:金黄的梨像灯笼一样挂着、红红的苹果像小朋友露出的脸颊、金色的稻海像波浪一样翻滚、火红的高粱像火把一样高高举着,你们喜欢吗?

(8)你们能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吗?请小朋友们自由练一练,看谁还能配上动作读?(学生自由练读)

(9)指名读并评议。

(10)四人小组配上动作合作读(每个小朋友读一种景物)。

(11)四大组配上动作合作读(每组读一种景物)。

(12)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在秋天的图画里看到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和火红的高粱。现在,请你们睁大眼睛再仔细看看,你们一定会有更惊奇的发现!(屏幕出示秋天的'其他景物)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上景物的样子和颜色。

(13)你们看到了什么?能像课文那样说一说吗(出示文字)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辣椒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2、直抒胸臆,渲泻情感。

(1)过渡:秋天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真令人陶醉!有一群像你们一样喜欢秋天的小朋友正对着秋姑娘兴奋地喊道(出示第一句话和录音)。你们也自由喊一喊吧,看谁喊得最热情!(学生自由喊)

(2)指名喊,全班齐喊。

3、深入体会,情感升华。

(1)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

(2)一群大雁迫不及待地赶来了(板书:大雁简笔画),请看看大雁又是怎么回答的?谁来告诉大家?(学生说后屏幕出示最后一句话)

(3)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了秋天的图画?(在“劳”字前面板书:勤)

(4)师总结:春天,农民伯伯撒下种子,常常给它们锄草、施肥。秋天到了,农民伯伯忙着在田野里收割、在果园里摘果子。小朋友们,农民伯伯辛苦吗?正是有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才换来了秋天收获的景象,才有了这幅秋天的图画。但是,“勤劳的人们”指的只是农民伯伯吗?

(5)我们身边许许多多正在努力工作着的人们都是勤劳的人。你们最想对勤劳的人们说什么?

(6)下面,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读最后两句话,衷心感谢勤劳的人们!(学生自由读)

(7)男女合作读,师生合作读。

(三)诵读体会,抒发情感。

(1)这么美的图画,你们想把它永远留在脑海里吗?那我们就一起把这篇课文背下来,先请大家自由背背。(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2)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合作背,你们愿意吗?第一句老师背前半句,你们齐背后半句,第二句四大组配上动作合作背,第三、四句老师来问,你们来答,清楚吗?(师生合作背)

(3)指名指着板书背,全班站起来配上动作背。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悟秋天的美,再读,赏词、品句,用心体会秋天的美,诵读,尽情抒发对秋天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之情。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表达,从而使三维目标和和谐统一。】

四、拓展延伸,自由表达。

1、勤劳的人们画出的秋天实在太美了,请小朋友们在四人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心中的秋天、也可以唱一首有关秋天的歌、还可以背诵赞美秋天的古诗或儿歌。(学生在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

2、全班交流。

3、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用多姿多彩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了一幅秋天的美丽图画。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更是个收获的季节,希望你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都有所收获,用自己的努力画出最美的图画。

4、小朋友们,要享受秋天的美丽,我们不仅要读好课文,还要写好描写秋天的词语,现在我们来看看怎样写好“波”、“浪”、“苹”、“字”这四个字?(老师在屏幕上分析“波”和“浪”、“苹”和“字”两组字形,在黑板上指导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能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最美的话或写一句赞美秋天的话,把它做成卡片送给秋姑娘。

2、抄写生字:“波”、“浪”、

板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本课设计试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切身感受秋天的美丽,衷心赞美勤劳的人们。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难点:读准字音,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波浪、勤劳、燃烧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学写“灯”、“作”、“字”、“丽”四个生字。

第二课时:巩固生字词,结合课文抓好会写字的字(词)义教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进一步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学写“波”、“浪”、“苹”、“劳”四个生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秋天风光图片。

2、学生画好一幅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图画。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巩固生字。

1、导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和秋姑娘交了朋友,今天,你们还想见她吗?只要你们把昨天学过的生字词认好、写好,秋姑娘就会出现。

2、(屏幕上出示生字词)学生先读生字词,再跟着老师书空写“劳”字和“丽”字。(板书:劳、丽)

3、小朋友们把昨天学过的知识记得真牢固。看,秋姑娘来了!

【设计意图:在上节课认识秋姑娘的基础上,创设富于童趣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已学的生字词。】

二、创设情境,丰富积累。

1、播放秋天风光图片。

2、小朋友们,秋姑娘美吗?你们能够用上学过的描写秋天的词语,向大家介绍这美好风光吗?

3、过渡:有这么多描写秋天的好词语,秋天实在是太美了,就像一幅多彩的画。请小朋友们打开第1课:秋天的图画,你们能把课文美美地读读吗?

【设计意图:把秋天的美景搬进课堂,并让学生用上学过的词语来介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感悟秋天的美奠定了基石。】

三、披文入情,体验情感。

(一)朗读感悟,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听到小朋友们读得那么美,老师也想读,你们想听吗?老师读的时候,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象秋天的美景,好不好?(教师配乐朗读)

3、听着老师的朗读,你们能想象到秋天的美景吗?

(二)研读品味,体会情感。

1、直观感受,调动情感。

(1)在这一幅图画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用“——”把它画出来。

(2)学生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3)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读出来?(学生读后屏幕出示句子)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4)这句话写了哪几种景物?(板书:贴图片)

(5)小朋友们,请你们把这句话多读几遍,想一想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四种景物的美?(学生自由读句子)

(6)谁来说说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四种景物的美?(屏幕显示优美词语,并演示课件体会。)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景物颜色和动态的`词语来体会秋天的美。

师随机:秋天有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还有火红的高粱,多美丽啊!(在“丽”字前面板书:美)

(7)老师小结:金黄的梨像灯笼一样挂着、红红的苹果像小朋友露出的脸颊、金色的稻海像波浪一样翻滚、火红的高粱像火把一样高高举着,你们喜欢吗?

(8)你们能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吗?请小朋友们自由练一练,看谁还能配上动作读?(学生自由练读)

(9)指名读并评议。

(10)四人小组配上动作合作读(每个小朋友读一种景物)。

(11)四大组配上动作合作读(每组读一种景物)。

(12)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在秋天的图画里看到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和火红的高粱。现在,请你们睁大眼睛再仔细看看,你们一定会有更惊奇的发现!(屏幕出示秋天的其他景物)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上景物的样子和颜色。

(13)你们看到了什么?能像课文那样说一说吗(出示文字)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辣椒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2、直抒胸臆,渲泻情感。

(1)过渡:秋天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真令人陶醉!有一群像你们一样喜欢秋天的小朋友正对着秋姑娘兴奋地喊道(出示第一句话和录音)。你们也自由喊一喊吧,看谁喊得最热情!(学生自由喊)

(2)指名喊,全班齐喊。

3、深入体会,情感升华。

(1)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

(2)一群大雁迫不及待地赶来了(板书:大雁简笔画),请看看大雁又是怎么回答的?谁来告诉大家?(学生说后屏幕出示最后一句话)

(3)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了秋天的图画?(在“劳”字前面板书:勤)

(4)师总结:春天,农民伯伯撒下种子,常常给它们锄草、施肥。秋天到了,农民伯伯忙着在田野里收割、在果园里摘果子。小朋友们,农民伯伯辛苦吗?正是有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才换来了秋天收获的景象,才有了这幅秋天的图画。但是,“勤劳的人们”指的只是农民伯伯吗?

(5)我们身边许许多多正在努力工作着的人们都是勤劳的人。你们最想对勤劳的人们说什么?

(6)下面,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读最后两句话,衷心感谢勤劳的人们!(学生自由读)

(7)男女合作读,师生合作读。

(三)诵读体会,抒发情感。

(1)这么美的图画,你们想把它永远留在脑海里吗?那我们就一起把这篇课文背下来,先请大家自由背背。(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2)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合作背,你们愿意吗?第一句老师背前半句,你们齐背后半句,第二句四大组配上动作合作背,第三、四句老师来问,你们来答,清楚吗?(师生合作背)

(3)指名指着板书背,全班站起来配上动作背。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悟秋天的美,再读,赏词、品句,用心体会秋天的美,诵读,尽情抒发对秋天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之情。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表达,从而使三维目标和和谐统一。】

四、拓展延伸,自由表达。

1、勤劳的人们画出的秋天实在太美了,请小朋友们在四人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心中的秋天、也可以唱一首有关秋天的歌、还可以背诵赞美秋天的古诗或儿歌。(学生在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

2、全班交流。

3、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用多姿多彩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了一幅秋天的美丽图画。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更是个收获的季节,希望你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都有所收获,用自己的努力画出最美的图画。

4、小朋友们,要享受秋天的美丽,我们不仅要读好课文,还要写好描写秋天的词语,现在我们来看看怎样写好“波”、“浪”、“苹”、“字”这四个字?(老师在屏幕上分析“波”和“浪”、“苹”和“字”两组字形,在黑板上指导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能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最美的话或写一句赞美秋天的话,把它做成卡片送给秋姑娘。

2、抄写生字:“波”、“浪”、

板书设计:

1、秋天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