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
此篇文章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 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懂每一句话,并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件PPT
2、学习资料、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想不想?现在大家仔细默读五个小段,猜猜老师今天带大家到哪儿玩?
二、直觉体验,初次整体感知
师:下列各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海水、海底生物、海鱼、海滩、海岛或海鸟)
师:大家猜猜这些写的是哪个地方?(板书:西沙群岛)
A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海水)
B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海底生物)
C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海鱼)
D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地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海滩)
E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海岛或海鸟)
三、小组交流,研读探究
A西沙群岛一带海水( ),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有高低不平,有山崖(yá),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并说说理由。(五光十色)
2、联系上下文理解:瑰丽无比
3、为什么说“从海面看,色彩不同”?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4、大声感情地朗读。
B海底的岩石上长着的 ( ),有的像绽(zhàn)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rú)动。( )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wēi)武(wǔ)。
1、 把下列生物填入括号中
海参(shēn) 大龙虾 珊(shān)瑚(hú)
2、 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各种各样)
3、联系上下文理解:威武
(边读句子边想象,边读边做动作。)
4、自已配上动作大声朗读全段。
C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看图写话:自选四幅图,仔细观察,具体写一写鱼的样子,填在横线上。
2、找出本段中心句,用“﹏﹏”出来,说说理由。
3、“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是( )
①鱼和水各占一半
②这边是水,那边是鱼
③鱼非常多
4、大声感情地朗读。
D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 )。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地爬到沙滩上来产卵(luǎn)。渔(yú)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 ),没法逃跑了。
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图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千奇百怪、四脚朝天)
2、“拣”的意思是 。假如你到了海边,面对大的,小的,颜色不一的贝壳,你能全部把它们“拣起”吗?
3、大声感情地朗读。
E西沙群岛也是鸟的(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qī)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fèn),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天下)
2、理解词语:栖息(请选择学习方法:①联系上下文;②查字典。)
3、默读第2至4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树( )→鸟( )→鸟蛋( )→鸟粪( )
4、发挥想象后再描述
西沙群岛是鸟的( ),清晨 ,黄昏 ,到了晚上 。
四、小组讨论,再次整体感知
师:小组成员各大声朗读一段,然后排序成一篇文章,并说说你的想法。
五、把握中心
师:给刚才的文章写一句中心句。
西沙群岛不但( ),而且( ),是个可爱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 篇2
教学目标:
1、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懂每一句话,并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件PPT
2、学习资料、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想不想?现在大家仔细默读五个小段,猜猜老师今天带大家到哪儿玩?
二、直觉体验,初次整体感知
师:下列各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海水、海底生物、海鱼、海滩、海岛或海鸟)
师:大家猜猜这些写的是哪个地方?(板书:西沙群岛)
A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海水)
B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海底生物)
C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海鱼)
D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地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海滩)
E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海岛或海鸟)
三、小组交流,研读探究
A西沙群岛一带海水( ),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有高低不平,有山崖(yá),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并说说理由。(五光十色)
2、联系上下文理解:瑰丽无比
3、为什么说“从海面看,色彩不同”?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4、大声感情地朗读。
B海底的岩石上长着的 ( ),有的像绽(zhàn)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rú)动。( )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wēi)武(wǔ)。
1、 把下列生物填入括号中
海参(shēn) 大龙虾 珊(shān)瑚(hú)
2、 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各种各样)
3、联系上下文理解:威武
(边读句子边想象,边读边做动作。)
4、自已配上动作大声朗读全段。
C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看图写话:自选四幅图,仔细观察,具体写一写鱼的样子,填在横线上。
2、找出本段中心句,用“﹏﹏”出来,说说理由。
3、“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是( )
①鱼和水各占一半
②这边是水,那边是鱼
③鱼非常多
4、大声感情地朗读。
D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 )。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地爬到沙滩上来产卵(luǎn)。渔(yú)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 ),没法逃跑了。
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图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千奇百怪、四脚朝天)
2、“拣”的意思是 。假如你到了海边,面对大的,小的,颜色不一的贝壳,你能全部把它们“拣起”吗?
3、大声感情地朗读。
E西沙群岛也是鸟的(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qī)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fèn),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天下)
2、理解词语:栖息(请选择学习方法:①联系上下文;②查字典。)
3、默读第2至4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树( )→鸟( )→鸟蛋( )→鸟粪( )
4、发挥想象后再描述
西沙群岛是鸟的( ),清晨 ,黄昏 ,到了晚上 。
四、小组讨论,再次整体感知
师:小组成员各大声朗读一段,然后排序成一篇文章,并说说你的想法。
五、把握中心
师:给刚才的文章写一句中心句。
西沙群岛不但( ),而且( ),是个可爱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 篇3
教学目标:
1、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懂每一句话,并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件PPT
2、学习资料、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想不想?现在大家仔细默读五个小段,猜猜老师今天带大家到哪儿玩?
二、直觉体验,初次整体感知
师:下列各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海水、海底生物、海鱼、海滩、海岛或海鸟)
师:大家猜猜这些写的是哪个地方?(板书:西沙群岛)
A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海水)
B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海底生物)
C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海鱼)
D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地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海滩)
E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海岛或海鸟)
三、小组交流,研读探究
A西沙群岛一带海水( ),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有高低不平,有山崖(yá),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并说说理由。(五光十色)
2、联系上下文理解:瑰丽无比
3、为什么说“从海面看,色彩不同”?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4、大声感情地朗读。
B海底的岩石上长着的 ( ),有的像绽(zhàn)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rú)动。( )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wēi)武(wǔ)。
1、 把下列生物填入括号中
海参(shēn) 大龙虾 珊(shān)瑚(hú)
2、 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各种各样)
3、联系上下文理解:威武
(边读句子边想象,边读边做动作。)
4、自已配上动作大声朗读全段。
C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看图写话:自选四幅图,仔细观察,具体写一写鱼的样子,填在横线上。
2、找出本段中心句,用“﹏﹏”出来,说说理由。
3、“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是( )
①鱼和水各占一半
②这边是水,那边是鱼
③鱼非常多
4、大声感情地朗读。
D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 )。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地爬到沙滩上来产卵(luǎn)。渔(yú)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 ),没法逃跑了。
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图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千奇百怪、四脚朝天)
2、“拣”的意思是 。假如你到了海边,面对大的,小的,颜色不一的贝壳,你能全部把它们“拣起”吗?
3、大声感情地朗读。
E西沙群岛也是鸟的(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qī)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fèn),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天下)
2、理解词语:栖息(请选择学习方法:①联系上下文;②查字典。)
3、默读第2至4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树( )→鸟( )→鸟蛋( )→鸟粪( )
4、发挥想象后再描述
西沙群岛是鸟的( ),清晨 ,黄昏 ,到了晚上 。
四、小组讨论,再次整体感知
师:小组成员各大声朗读一段,然后排序成一篇文章,并说说你的想法。
五、把握中心
师:给刚才的文章写一句中心句。
西沙群岛不但( ),而且( ),是个可爱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 篇4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概况。
2、学会“饶、岛、屿、划、威、武”六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参”,理解“懒洋洋”、“威武”、“盛开”等词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各种物产,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述。
4、初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能给用“总分总”句序写的段落划出写出主要意思的句子。
教学准备:
CAI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
师生交流:同学们,“五一"”节快到了,你们想和爸爸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游玩?
1、生自由说
2、师:今天,董老师带你们一起去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那儿是个很富饶的地方,(板书:富饶的)指生说说“富饶”的意思,
3、师简介在西沙群岛所见,激发学生兴趣。了解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录像,欣赏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看后说说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读一读,随机正音。
(2)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三、学习第3段
情境导入:根据咱们的游程安排,今天我们先去游览神奇的海底世界。
1、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写海底的物产的。
2、自由读第3段,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课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 )、( )、( )。
3、指生回答。
4、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课文,填空:(课件出示)
海底有( )的珊瑚、( )的海参、( )的大龙虾、( )的鱼。
5、指生回答。
6、具体了解海底的物产。
(1)珊瑚
①、找出文中描写珊瑚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A、生长地点:岩石上
B、颜色多:各种颜色。拓展:把颜色多说具体:有( )、有( )……
C、形状多:有的像……,有的像……
明确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写的,把珊瑚比作盛开的花朵、美丽的鹿角,理解“盛开”。(点击“珊瑚”两字,出现形如盛开的花朵,美丽的鹿角的珊瑚图片)
D、珊瑚的颜色多、形状多,我们可用哪个词来说,更为恰当?(各种各样)
E、齐读句子:这些各种各样的珊瑚是那样的美丽,让人百看不厌,现在我们一起把描写珊瑚的句子再读一读。
(2)海参:
看图片,理解“懒洋洋”,了解海参的活动方式:蠕动。
(3)大龙虾:
威武的大龙虾又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读读写大龙虾的句子,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动作把大龙虾的样子表示出来。(自由准备)
指两生上台表演,结合动作并看图,掌握“威武”的音形义。
(4)鱼:
①课件出示,看后说说自己最大的感受。(鱼多)
②(课件出示句子)读课文中写鱼的句子,思考,主要写出了鱼的什么很多?(数量、品种)
③从哪看出鱼的数量多及种类多?(一群群、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有的……有的……有的……”一句主要写出了鱼的哪些特点?(形状、颜色)
④文中哪句话写出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⑤齐读。
过渡:海底还有很多鱼。
(课件出示几种鱼的画面)
⑥说话训练:请生根据画面或联系生活中所见过的,向大家介绍一种或几种你喜欢的鱼,像课文中一样,说出它的特点。
(指生说,师生评议)
7、引读第3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一说。
师: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可丰富啦!海底的岩石上有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_______。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______,样子______。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鼓起气来,______。各种各样的鱼,多得_______。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_______,_______。
8、明确并列段式。
指着板书说:课文第3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9、说话训练:介绍海底的物产。
刚才同学们和董老师一块到了西沙群岛,游览了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师都没去过西沙群岛,现在我想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师们介绍一下,介绍时,你可以看着课文说,也可以看着刚才老师在海底拍摄的录像说,当然,如果你在海底游览时,看得特别认真,仔细的,已经把自己所看到记在脑海中了,你完全可以凭着记忆说。
(生上台说、师生评议)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块领略了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优美风光和丰富物产,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明天,我们还将去领略五光十色的海水,去沙滩上捡贝壳,到海岛上认识各种海鸟。好了,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五、作业:(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把你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所学到的新知识,见到的新事物按要求写一写)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 篇5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西沙群岛的概况。
2、学会“饶、岛、屿、划、威、武”六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参”,理解“懒洋洋”、“威武”、“盛开”等词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各种物产,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述。
4、初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能给用“总分总”句序写的段落划出写出主要意思的句子。
教学准备:
CAI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
师生交流:同学们,“五一"”节快到了,你们想和爸爸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游玩?
1、生自由说
2、师:今天,董老师带你们一起去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那儿是个很富饶的地方,(板书:富饶的)指生说说“富饶”的意思,
3、师简介在西沙群岛所见,激发学生兴趣。了解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录像,欣赏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看后说说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读一读,随机正音。
(2)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三、学习第3段
情境导入:根据咱们的游程安排,今天我们先去游览神奇的海底世界。
1、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写海底的物产的。
2、自由读第3段,说说这段话中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哪些物产。
课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 )、( )、( )。
3、指生回答。
4、这些物产有什么特点呢?再读课文,填空:(课件出示)
海底有( )的珊瑚、( )的海参、( )的大龙虾、( )的鱼。
5、指生回答。
6、具体了解海底的物产。
(1)珊瑚
①、找出文中描写珊瑚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A、生长地点:岩石上
B、颜色多:各种颜色。拓展:把颜色多说具体:有( )、有( )……
C、形状多:有的像……,有的像……
明确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写的,把珊瑚比作盛开的花朵、美丽的鹿角,理解“盛开”。(点击“珊瑚”两字,出现形如盛开的花朵,美丽的鹿角的珊瑚图片)
D、珊瑚的颜色多、形状多,我们可用哪个词来说,更为恰当?(各种各样)
E、齐读句子:这些各种各样的珊瑚是那样的美丽,让人百看不厌,现在我们一起把描写珊瑚的句子再读一读。
(2)海参:
看图片,理解“懒洋洋”,了解海参的活动方式:蠕动。
(3)大龙虾:
威武的大龙虾又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读读写大龙虾的句子,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动作把大龙虾的样子表示出来。(自由准备)
指两生上台表演,结合动作并看图,掌握“威武”的音形义。
(4)鱼:
①课件出示,看后说说自己最大的感受。(鱼多)
②(课件出示句子)读课文中写鱼的句子,思考,主要写出了鱼的什么很多?(数量、品种)
③从哪看出鱼的数量多及种类多?(一群群、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有的……有的……有的……”一句主要写出了鱼的哪些特点?(形状、颜色)
④文中哪句话写出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⑤齐读。
过渡:海底还有很多鱼。
(课件出示几种鱼的画面)
⑥说话训练:请生根据画面或联系生活中所见过的,向大家介绍一种或几种你喜欢的鱼,像课文中一样,说出它的特点。
(指生说,师生评议)
7、引读第3段:下面根据老师的问题,请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见到的物产说一说。
师: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可丰富啦!海底的岩石上有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_______。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______,样子______。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鼓起气来,______。各种各样的鱼,多得_______。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_______,_______。
8、明确并列段式。
指着板书说:课文第3段分别介绍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和鱼,可不可以把它们的次序调换一下来介绍呢?像这样把几个不分先后,主次的内容写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9、说话训练:介绍海底的物产。
刚才同学们和董老师一块到了西沙群岛,游览了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师都没去过西沙群岛,现在我想请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师们介绍一下,介绍时,你可以看着课文说,也可以看着刚才老师在海底拍摄的录像说,当然,如果你在海底游览时,看得特别认真,仔细的,已经把自己所看到记在脑海中了,你完全可以凭着记忆说。
(生上台说、师生评议)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块领略了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优美风光和丰富物产,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明天,我们还将去领略五光十色的海水,去沙滩上捡贝壳,到海岛上认识各种海鸟。好了,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五、作业:(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把你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所学到的新知识,见到的新事物按要求写一写)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 篇6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基础知识:(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基本技能:(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2)培养概括段落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
第二课时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自主阅读中悟出表达方法;读后的感受;发表个人见解。
3)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词,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行为:
(一)检查预习:
1提前一周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学生课余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资料。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为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做铺垫。
(二)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祖国地图。师提问:今天我们坐飞机去南海旅游,谁能在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2播放风光片。这节课我们就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加美妙的感受。
3板书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请学生说说看到课题有什么问题。
4点明本课时学习目标。
1听师导入,观看地图,找西沙群岛的位置。
2观看风光片。
3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4明确学习任务。
1从学生喜欢的旅游导入,激发学习欲望。地图的出示使学生明白西沙群岛是我国海防前哨。
2播放课件创设独特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辅助作用。
3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4目标总领本课教学。
(三)自主学习:
1提出自读要求。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组织全班交流。
3指导书写:“威、武、辈、蓝”。
4说说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中思考刚才提的问题。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交流词义。(字面理解,换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3书写生字。
4自由发言。
1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2运用多种形式理解词义,克服过***记硬背词义的现象。
3规范学生的书写。
4学生谈读课文的感受,整体把握课文。
(四)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2)西沙群岛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特点?
2教师板书:风景优美:(海水)
物产丰富:(海底)(海滩)(海岛)
3谁愿意把2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注意思考海水有什么特点?圈出最能体现特点的两个词。
板书: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4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5海水真美呀!为什么这么美?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6及时朗读指导。
7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课件出示第三、四自然段。课文介绍的海底生物是什么呢?
8板书:
a)珊瑚:各种各样有的像像
b)海参:到处都是懒洋洋蠕动
c)大龙虾:披甲威武
d)鱼:
数量多:成群结队数不清一半水一半鱼
种类多:各种各样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9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1齐读自读提示。
2小组讨论交流:
课文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的可爱呢?课文怎样具体描写的?
3(1)学生汇报最能体现特点的词。(2)具体说说海水是怎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
4观察课件,齐读这段话,用“因为……所以……”来解释。
5用“因为……所以……”写一句完整的话。
6带着想象把海水的美读出来。
7小组讨论交流:
理解“蠕动”,“威武”;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8把喜欢的海底生物介绍给大家。
9抽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设计意图:
1学生围绕自读提示自主学习,构建了“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概括段落的初步能力。
3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能力。
4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说话,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5读写结合。
6反复读中感悟,不知不觉地积累、记忆,轻松简单。
7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现了课标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
8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9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感悟课文情感。
(五)课堂检测:
出示课堂检测题。
1听写词语。
2课文按()、()、()、()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课堂检测题紧扣课文重点词语和课文的写作顺序来设计。
(六)课后小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知道了(),走进了海底,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海岛上又是怎样呢?下节课继续游览。
学生说说学了本课的收获。
学生说出阅读本课的感受,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七)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
2抄写生字,每个字写两遍。
写作业。
作业布置紧扣基础知识。
(八)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光优美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a)珊瑚:各种各样有的像像
b)海参:到处都是懒洋洋蠕动
c)大龙虾:披甲威武
d)鱼:
数量多:成群结队数不清一半水一半鱼
种类多:各种各样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课文重点词语。
(九)教后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行为:
(一)激趣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和海底,谁愿意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
2大家可以考考小导游,有什么问题尽管提。
3明确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5—7自然段,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宝岛的感情。
2)欣赏优美词句,体会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3)感情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自由介绍。
2学生质疑,释疑。
a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
b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3齐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1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西沙群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想办法自主解决问题,形成新的阅读能力。
3学习目标统领全课教学,突出“任务型教学”。
(二)合作探究:
1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呢?有哪些句子比较感兴趣?
2出示自读提示:
1)海滩上又有什么呢?它们有什么特点?
2)默读六自然段,用“--”画出表示鸟多的词。
3根据学生汇报及时板书:
贝壳:美丽大小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海龟:庞大成群四五月产卵笨重
鸟多:天下各种遍地堆积厚厚
4随着祖国的建设西沙群的前景怎样呢?着重强调“更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再用不同的符号批注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2齐读自读提示。
3小组自学,讨论,交流,汇报。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1边读边批注,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围绕自读提示进行小组自学,合作,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
4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三)总结提升: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老师相信在你们的手中西沙群岛的前景会更好!所以,你们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从小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出力。
谈谈学了这节课的收获。
让学生自由表达,发表个人见解,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拓展延伸:
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的课件。
阅读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推荐网站。
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五)课堂检测:
出示课堂检测题。
1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
圆溜溜()()()
飘飘摇摇()()()
2选择正确的解释。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水和鱼一样多。()
2)水多。()
3)鱼多。()
3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1)下课了,()。
2)公园里的花五彩缤纷的,美丽极了,()。
突出词句的训练,注重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增强理解和运用文字的能力。
学习文中围绕一句话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六)作业超市: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你对西沙群岛的向往和热爱。可以写一写,可以画一画。
学生写一段话或者画一幅画。
分层布置作业,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使主题升华,课文得到了延伸。
(七)板书设计: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贝壳:美丽大小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海龟:庞大成群四五月产卵笨重
鸟多:天下各种遍地堆积厚厚
板书突出重点词,使人一目了然。
(八)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