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张家界教学设计
此篇文章迷人张家界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迷人张家界教学设计 篇1
教研课题:
引导实践、自能读书、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张家界的迷人
教学难点:
知道张家界的武陵源为什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认识它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国湖南,有个非常美丽、又非常迷人的地方。它有着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又有着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你们猜是什么地方?出示课题:迷人的张家界。
以前是怎么学习阅读课文?(抓住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中的问题和要求来读通、读懂、读好课文。
[出示]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张家界的迷人景色?
(2)武陵源为什么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3)文章三、四、五自然段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4)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奇山秀水,植物宝库,动物乐园。
二、品读课文、发现美、感受美
1、学习描写山峰的部分(2-4节)
四人为小组,读书交流喜欢的部分,可以朗读、可以说喜欢理由。
第二节
(1)指名读,读出喜欢之情。[出示]“重重叠叠……利剑……”
(2)[出示课件]看图,师配乐范读。
(3)指名读,再次欣赏,齐读。
(4)省略号表示什么?再出示图片,让学生用“有的……有的……”说话。
(5)引读“它们纷纷排列……优美的诗”。
(6)再次配乐齐读。
第三节
(1)指名读或说。
(2)其他学生考考金鞭岩爱好者,生提问题,生解答。
(3)看图理解“斧砍刀劈”、“怒举的金鞭”、“气势磅礴”并指导朗读。
第四节引读完成
2、学习第五节
(1)看录象、谈感受
(2)自由读,画出认为优美的'词。
(3)交流,并出示词语“满山清翠”、“流水潺潺”、“纤尘不染”、“清澈见底”、“安谧静美”,读好词语,读好文章。
(4)用上喜欢的词语练习看图介绍金鞭溪。
3、小结,回到课始问题,解决问题3,并点出美学价值欣赏到的,下面欣赏科学价值。
4、学习第六节,看录象大体了解。
问题解决了,鼓励学生课后翻阅资料,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总结升华
齐读最后一节,总结,完成板书:人间仙境。
齐读课题。
板书安排:奇山秀水,植物宝库,迷人的张家界, 动物乐园。
迷人张家界教学设计 篇2
【目的要求】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读课文,继续培养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3、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增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课文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教学重点】
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学具】
挂图投影片(仪)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喜欢旅游吗?到过什么地方?这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再去一个旅游胜地——张家界看看。
3、板书课题。
4、简要介绍张家界。
二、检查预习
1、课文你预习了几次?读了几遍课文?每次都有什么收获?
2、预习中,还有那些读懂的地方?
3、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张家界吗?
4、谁能大胆的、有感情的给同学们朗读一下课文?
5、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自学,理解课文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和朗读,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2、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放进去,体会一下,课文越读你的感受越怎样?
3、分组讨论,说说你认为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那一部分写的'特别好,好在那里?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四、重点深究
1、指名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完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出示挂图,指导欣赏。完成课后思考练习1第一问。
3、交流,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张家界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游后整体感受、山高多美妙神奇、水清澈美丽、动植物众多珍奇自然环境优美
4、指导朗读
多美的人间仙境啊,你想不想当导游,带同学们去旅游?指名朗读。
五、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全文围绕什么写的?(迷人)读读开头和结尾,能体会到什么?(首尾呼应,强调了这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2、指名读3~5自然段说出第一句话的作用。(三、四自然段开头点出本自然段所描写的对象;五自然段开头概括了本自然段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练习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处(chǔchù)理、切(qiēqiè)菜、活泼(pōbō)、承担(dāndàn)、数(shǔshù)字、捕(pǔbǔ)捉
2、给多音字组词:舍(shě)(shè)、散(sǎn)(sàn)、都(dū)(dōu)。
3、指导朗读。
【板书设计】
4、迷人的张家界游后整体感受山高多美妙神奇水清澈美丽动植物众多珍奇自然环境优美
【教学札记】本文的学习,学生如同走进一个奇异的世界,真正领略了张家界的迷人风光。
迷人张家界教学设计 篇3
张家界以其举世罕见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中外,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本课正是介绍张家界自然景观的一篇美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如何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感受张家界的景色美,了解武陵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原因,是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也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景色,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设计理念
新课标强调,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那么,如何上好这节阅读课呢?课堂上,我以神游导入,贯穿全课,层层深入,步步激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功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读书的方法,得到情感的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用眼看,用手找,足不出户,就领略到了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从而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增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3、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了解张家界的武陵源在世界自然遗产中的地位,揣摩文章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点:
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景色。
教学难点:
感受、欣赏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
教学方法:
品读法、整合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准备:
CAI课件(优美词语、张家界的.风景图、张家界的风光录像、网址链接说说张家界、养在深闺人未识、精彩图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名人赞张家界。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出神游,揭示课题。(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1、与学生交流谈话:文章写得好,我们把书也读好了,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叫神游。
2、交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想调动起学生与老师对话的积极性,想让学生投入到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来,为后面的师生互动奠定基础。]
二、准备神游,扫清障碍。
1、出示课件我来读读,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教给读书的方法:不管读任何书,不能有不识之字。]
2、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出示课件我来猜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看画面的内容用文中的哪一个词形容最恰当。
[这一环节的设计,首先肯定借助字典理解字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接着出示画面,让学生猜词,使学生知道根据画面及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字词也是一种解词的方法,同时也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3、快速默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突破教学难点,学习写作方法(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有顺序地写),注重生活的体验(旅游的经济效益短时间内,看完美景。)]
三、神游品美,感受迷人。
1、指导神游。
①教师讲神游方法:必须到文章的语言中去游,才会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把心放到文章的每句话中,细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看脑海中是否出现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真正学会读书,学会感悟:静下心来读,入到文中读,到语言文字中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
②学生默读课文,进行神游。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以思维、想象和感悟的空间。]
③学生谈神游的感受,教师评价,适时朗读。
[发扬课堂民主,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个人见解,交流个人独特的读书感受,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感悟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大自然的造化之美。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读书,学会感悟;在交流中分享读书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得到个性的张扬,受到情感的熏陶。]
④教师总结学生的神游感悟。(板书:山奇、水秀、物丰、人间仙境)
2、放张家界风光录像,欣赏美景。
学生用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表达你看完录像录像后的感受。
[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与网络对话,拓展知识。
出示课件,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自由进行张家界网上旅游。
学生表达:用最简练的语言说说自己看到的张家界。
[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张家界是人间仙境,是绿色的海洋,大自然的迷宫,是鸟兽的天堂,是地质博物馆,也是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又是巨大的风景园林。它浓郁的民族风情,动人优美的传说,古老的历史演变有待学生理解,而文章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这里给他们拓展知识的机会,给他们自由驰骋的空间,找到自己想马上知道的信息,对张家界迷人的感悟也就更深了。]
2、教师呈现资料,拓展感悟。
教师语言描述景点之多,课件展示名人赞叹之美,学生真正感悟张家界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原因。(板书:自然遗产)
[丰富知识,激发探索大自然之美的兴趣,激发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情感。]
3、总结神游之妙,启迪升华。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自己到书中感悟,到大自然中感悟,生出独特的个人感受,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因为语文能力。]
迷人张家界教学设计 篇4
教养目标:学习生字词,有感情读课文。
教育目标:能通过查字典理解词句,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景色,增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2。 读题。
3。 根据课题,大家想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些什么知识?
① 为什么说张家界是迷人的?
② 张家界的哪几方面迷人?
③ 课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介绍张家界的迷人?
④ 张家界在什么地方?离我们有多远?
4。 这些问题中,哪些是大家最想了解的?
5。 这节我们就围绕这个目标来学习课文:①②
二。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疏理重点。
1。 带着上面的问题快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自己查字典解决,并思考:
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张家界的迷人?(2——6)
2。 检查汇报:
① 预习过程中,大家觉得哪些词语难以理解需要提醒同学们,或还有哪些词语还没解决的,提出来。
② 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张家界的迷人?
三。 围绕目标,运用所学阅读课文。
1。 回顾学法:我们在学习描写景物的课文时(如第一、第二课),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板书)读→划→思→议→读
2。 下面我们就运用这种方式学习课文。
3。 默读2——6自然段,用“﹏﹏”划出最能体现张家界迷人的句子。
4。 读一读这些句子,看看写得好在哪儿,在不懂的地方打个“?”。
5。 小组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① 把你划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欣赏;
② 把你不懂之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③ 再把大家都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一起读读,看看哪个小组最能读出“迷人”的感觉。
6。 检查汇报:
你们小组认为哪些句子能体现张家界的“迷人”?请读给大家听。
7。 指导朗读。
四。 了解3——6自然段首句的作用。
1。 过度谈话:张家界迷人的地方的确很多,而课文具体描写了哪几个景点?
2。 指名说。(金鞭岩、黄狮寨、金鞭溪)
3。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知道这些名字的`?(3——6自然段首句)
4。 自己读读这几句,想想它们在文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3——5自然段首句:中心句,概括、引出下文;第6自然段首句:过渡句,承上启下。)
5。 指导朗读:有了它们,张家界的迷人之处就更明显了。
五。 总结全文。
1。 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
这里的奇山秀水有什么价值?(美学)
动、植物呢?(科学)
所以张家界有什么样的美称?(人间仙境)
2。 至此,我们该明白,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赞美张家界,热爱祖国河山。)
六。 质疑:
对这一课的学习,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七。 指导拓展说话:
1。 师:今天大家已随作者一同有了一次迷人的张家界,对那里的景色已有了了解。下面大家来当一回导游,选取张家界的其中一个景点,向别人介绍一下她的迷人之处,好不好?
2。 小组为单位,选一个同学来当小导游,向其他人介绍一个张家界的景点,特别要介绍它的迷人之处。
板书要求:①大大方方,用普通话;
②可根据书上插图、文句,自己加上想象更好。
3。 汇报,请小组代表上台讲。
4。 评价,奖励优秀小导游。
八。 作业:
1。 摘录好词好句(课外阅读笔记本)
模仿今天课上的小导游,回家去向家人介绍一下你的校园。
迷人张家界教学设计 篇5
教养目标:学习生字词,有感情读课文。
教育目标:能通过查字典理解词句,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景色,增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2。 读题。
3。 根据课题,大家想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些什么知识?
① 为什么说张家界是迷人的?
② 张家界的哪几方面迷人?
③ 课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介绍张家界的迷人?
④ 张家界在什么地方?离我们有多远?
4。 这些问题中,哪些是大家最想了解的?
5。 这节我们就围绕这个目标来学习课文:①②
二。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疏理重点。
1。 带着上面的问题快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自己查字典解决,并思考:
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张家界的迷人?(2——6)
2。 检查汇报:
① 预习过程中,大家觉得哪些词语难以理解需要提醒同学们,或还有哪些词语还没解决的,提出来。
② 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张家界的迷人?
三。 围绕目标,运用所学阅读课文。
1。 回顾学法:我们在学习描写景物的课文时(如第一、第二课),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板书)读→划→思→议→读
2。 下面我们就运用这种方式学习课文。
3。 默读2——6自然段,用“﹏﹏”划出最能体现张家界迷人的句子。
4。 读一读这些句子,看看写得好在哪儿,在不懂的地方打个“?”。
5。 小组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① 把你划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欣赏;
② 把你不懂之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③ 再把大家都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一起读读,看看哪个小组最能读出“迷人”的感觉。
6。 检查汇报:
你们小组认为哪些句子能体现张家界的“迷人”?请读给大家听。
7。 指导朗读。
四。 了解3——6自然段首句的作用。
1。 过度谈话:张家界迷人的.地方的确很多,而课文具体描写了哪几个景点?
2。 指名说。(金鞭岩、黄狮寨、金鞭溪)
3。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知道这些名字的?(3——6自然段首句)
4。 自己读读这几句,想想它们在文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3——5自然段首句:中心句,概括、引出下文;第6自然段首句:过渡句,承上启下。)
5。 指导朗读:有了它们,张家界的迷人之处就更明显了。
五。 总结全文。
1。 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
这里的奇山秀水有什么价值?(美学)
动、植物呢?(科学)
所以张家界有什么样的美称?(人间仙境)
2。 至此,我们该明白,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赞美张家界,热爱祖国河山。)
六。 质疑:
对这一课的学习,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七。 指导拓展说话:
1。 师:今天大家已随作者一同有了一次迷人的张家界,对那里的景色已有了了解。下面大家来当一回导游,选取张家界的其中一个景点,向别人介绍一下她的迷人之处,好不好?
2。 小组为单位,选一个同学来当小导游,向其他人介绍一个张家界的景点,特别要介绍它的迷人之处。
板书要求:①大大方方,用普通话;
②可根据书上插图、文句,自己加上想象更好。
3。 汇报,请小组代表上台讲。
4。 评价,奖励优秀小导游。
八。 作业:
1。 摘录好词好句(课外阅读笔记本)
模仿今天课上的小导游,回家去向家人介绍一下你的校园。
迷人张家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增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去旅游呢?那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它在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跟随着作者一起来领略这迷人的自然风光。
板书:迷人的张家界
提问:从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
2、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
⑴ 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读生字组词:絮、劈、纤、杉、皆、锦、怡。
学生互相提示易错的地方
絮:注意读音
区分“锦、棉、绵“
提出不懂的词语,互相讲解。
⑵ 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与课题相照应的句子
(这次来张家界,我才真正领略了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板书:仙境般迷人人间仙境
这种写法称作什么?(首尾呼应)
⑶ 文章是什么结构?(总分总)怎样分述?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张家界的迷人景色。
投影打出填空:(学生口头填空)课文描写了张家界的( )、( )、( )等景色。因为这些( ),张家界便成了植物的( ),动物的( )。张家界的( )于1992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板书:山奇、水秀、物丰
3、引导学生理解首句的作用
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山峰?说说你快的方法。
小结:中心句的作用:提示全段的主要内容,承上启下,提示了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和其间生存的珍贵动植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4、品读交流,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⑴ 品读“奇山部分”自由读2~4自然段,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与同学交流
① “重重叠叠的山峰……一首优美的`诗。”写出山多、山高、山之千姿百态,美妙神奇。(总写)(反复读,读出赞叹的语气,相同句式的句子,要注意声调高低或语速成的快慢区别)
② “金鞭岩高出峰林之上……‘神鹰护金鞭’。”(边读边想象)
③ “我们来到……在等待着出征的号令。”既写出了山峰像将军一样威武,又给人一种动感。(个别读)要读出气势。
⑵ 品读“秀水”部分
“……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碧水中……安谧静美的享受。”
写出了金鞭溪的清澈、静美。(指导朗读)
⑶ 品读“物丰”部分
总结文章的表达方法:
① 总分总的结构
② 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5、情境再现
⑴ 播放介绍张家界的VCD,感受张家界的迷人。
⑵ 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
6、课外延伸作业:
⑴ 查阅有关张家界的资料
⑵ 学习本课的方法,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学校。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