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字母教学设计

2025/09/04教案

此篇文章字母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字母教学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能寻找几组字母之间的共同点,并按照要求进行多次分类。

2)能掌握字母的分类方法。

活动准备:

(一)教具:

大转盘2、自制的大拼音卡片21张、黑板两块。

(二)幼儿教材:

每位幼儿一套拼音卡片(21张),火车头及7节车厢。

活动流程:

导入→给字母找朋友→游戏→亲子活动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巩固列车上都装入了什么?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上节课我们小强开的小火车上都装的是谁啊?(数字宝宝)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小强的列车上又装了谁啊!(想知道)

(二)游戏:“给字母找朋友”

1)教师:(出示老师自制的字母卡片)贴在黑板上。

提问:小朋友仔细看黑板上这是什么卡片?(字母卡片)

说说上面都有几种颜色?都是什么颜色?

看看这些字母卡片谁和谁长得像?可以做好朋友?

教师:小朋友可以从卡片的颜色上分、相同的字母、字母排列的顺序和数量上分。

2)请小朋友到前面来找卡片。

教师:谁想到前面来帮字母宝宝找他的好朋友啊?说说为什么他们是好朋友?

幼儿找完以后,请幼儿自取卡片。教师:现在小朋友的书包里也有一张好看的卡片,请你们拿出来并拆下来,放在桌子上摆成三排。看谁的`动作最快,老师这有小奖励。(注意摆时小卡片上的小箭头一定要在左边,谁来说说为什么?)

找朋友。(用转盘2)

老师转动转盘,让幼儿根据转盘的箭头指示圆点的颜色和数量来找卡片。如:箭头指向两个绿点,就表示找卡片中有两个绿色的所有卡片。谁来告诉爸爸妈妈这个颜色和圆点是什么意思?(表示圆点的颜色和数量)请幼儿找出后摆在旁边,并数数有多少个。(老师巡回检查,表扬选对的幼儿)

(三)小强的小列车又要去旅行了,但他有个小要求,就是小朋友要把好朋友放在车厢里,都摆对了,才能带着字母宝宝去旅行,你们愿意帮忙吗?(愿意)

(四)亲子活动:

教师:那快把你的卡片列车请出来吧!放在桌子上,然后我们来比赛,看谁摆得快又好!

准备好了,开始!(这是可请爸爸妈妈或观摩老师一起来参与活动)

谁摆好了,请举手!老师给予粘贴奖励幼儿!

字母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初步形成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意识,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发展符号意识。

2、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经历抽象概括数量关系的过程,并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的必要性

1、读“数青蛙”的儿歌。

2、记录并发现青蛙的嘴巴数量、眼睛数量、腿的数量与青蛙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3、引发问题:如果有很多很多只青蛙,那么青蛙的嘴巴数量、眼睛数量、腿的数量与青蛙的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该如何用儿歌来表达呢?

4、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情境,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活动二、展示交流,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

1、教师巡视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

2、小组讨论:围绕作品,以小组为单位,以下列提纲为导向进行讨论。

(1)你们觉得哪几幅作品能清楚地表示青蛙嘴的张数、眼睛的只数、腿的条数与青蛙只数之间的关系?

(2)你们认为哪几幅作品的表示方法更简洁?

3、师生交流,点拨评价。

4、结合数学史的相关资料,学习字母与数字,字母与字母的简写方式。

5、教师小结: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教师小结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以及用字母表示乘法数量关系的简写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并在相互的观察、交流、辩论、对比、同化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性和优越性,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

活动四、课堂练习,巩固提升,会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1、独立完成课本P99页例2

2、生围绕四个问题进行交流展示。

3、教师小结评价。

活动五、拓展结课,延伸兴趣

围绕用字母表示数的发展史,以具体的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强烈欲望。

字母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P85-86《字母表示数》。

【教材分析】

字母表示数是代数学习的首要环节,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学习代数的关键。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创设青蛙儿歌、母子年龄、摆小棒等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从中 发现规律并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学情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有具体的数过渡到用符号、字母表示数的认识上的一个较大的飞跃。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身体验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抽象概括的过程,理解这一抽象概括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符号化思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围,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经历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感悟身边处处有数学,初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比较反思中渗透对应思想、函数思想和辨证思想,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展开新课。

1、活动一:说儿歌(认识用字母来表示数,初步体验数量间的关系)。

师:“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

接下来男女生来对这首儿歌,女生说4只青蛙,男生对4张嘴。

师:你们怎么对的这么快,这么顺呢?

生:老师,有多少只青蛙就有多少张嘴。

师:说的好,你们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生:几只青蛙几张嘴

生:n只青蛙n张嘴。

师:你用了字母来表示,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青蛙的只数与嘴的只数相同,用同个字母就能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这里的n可以是哪些数呢?

生:任意数。

师:你还能用其他的字母表示吗?揭题并板书:字母表示数

2、活动二:猜年龄(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今年你几岁了?

师:10岁的同学请举手,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是10岁。(板书:同学年龄/岁10)

师:老师比同学大25岁,老师有多大?(板书:老师年龄/岁35)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当你们6岁时,老师的年龄你怎么算?

师:如果你们在某一岁时,老师的年龄怎么算?

同桌两个合作,只写出算式就可以。师巡视,拿几个学生的讲评。

表格中有一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师: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这里的x表示谁的年龄?x+25又表示什么?从x+25中你还可以看出点什么?

生述

师:你们的年龄在变,我的年龄也在变,但我们之间始终相差(生:25岁),从哪里可以看出呢?

师: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出数量间的关系。那么这儿的x能表示任何数吗?

同桌相互交流。

师小结: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中的数量时,字母所取的数要符合生活实际。

师:如果老师的年龄用b表示,同学的年龄怎么表示呢?

生讨论、交流汇报

3、活动三、猜一猜(体会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

师:摆1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怎么算?摆2个呢?3个呢?50个呢?你想摆几个三角形?你能像刚刚记录年龄的表格一样把你摆几个三角形要需要几根小棒的计算过程记录下来吗?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拿几个学生的讲评。

师: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每个算式都“×3”)

师:字母a表示什么?含有字母的这个式子a×3,又表示什么?从a×3中你还可以看出点什么?

生: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a×3表示小棒的根数,也表示小棒的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三倍。

师:当a是100时,需要多少根小棒?当a是10000时,需要多少根小棒?

4、介绍乘法的简便的写法。

学生请打开书86页自学。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补充儿歌)。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4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

师: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个规律吗?(同桌交流)

n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2、课本86页第二题

3、用字母表示学过的所有图形的计算公式。

4、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

(三)总结评价,赠言勉励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赠言: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板书设计:用字母表示数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同学的年龄教师的年龄

字母教学设计 篇4

汉语拼音字母表难点提示

声母(23个)

1、在听力题中往往会出现”zhzhi”等类的比较,要提醒孩子注意区分:在读声母时要短促,读音节要有动程(长一些).

2、标调是按照“aoeiuü”的顺序,如“ao”应把调标在a上,“uo”的调在o上,唯有“i、u”在一起时情况例外:i、u在一起,标调标在后.即”iu、ui”的调都应标在后一个字母上.

3、以前常说“ü见jqx,脱帽行个礼.“其实y后的.ü也要省去两点的,虽说两者性质不同,但为了便于学生的记忆,可以把顺口溜改为“ü见jqxy,脱帽行个礼.”

4、前鼻音的读法:舌尖抵住上齿龈(其实只要在收尾时,把舌尖碰上上齿就对了.)

5、后鼻音的读法:抬起舌根(孩子初学时,往往会发音过于靠后,时间长了自会改正.)

6、“bpdq”4个声母极易混淆,这时别用什么“右下半圆bbb”之类的顺口溜教孩子(虽说以前我也是这么教的),不少孩子左右还得分半天呢.可以用”正6b,正9q”的顺口溜先分清”bq”,然后再教“bd肚子对aa肚子,pq脑袋对脑袋。”

或者用手势:

大拇指向上,左手b来右手d

大拇指向下,左手p来右手q

7、o的发音南北始终有争议,但标准的读音肯定是“哦”(一声)。

b波p坡m摸f佛

d得t特n呢l勒g哥k科h喝

j鸡q欺x希

z资c雌s思r日zh知ch吃sh诗

y医w巫

韵母(24个)

a阿an安ao嗷ai哀ang昂

o喔ong翁ou欧

e鹅en恩er耳ei唉eng摁

i衣iu优ie耶in因ing英ia呀

u乌un温ui威uo窝ua蛙

ü迂ün晕üe约

iao腰ian烟iang央iong用

uai歪uan弯uang往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织chi吃shi狮ri日zi资ci次si丝

yi衣wu屋yu鱼

ye椰yue月

yuan元yin音yun云ying鹰

字母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知识技能目标: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数量关系。

过程方法目标:

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情感态度目标: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感受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便写法。

设计理念: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度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其整个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从有趣的问题情景出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入问题的解决中,同时设计教学程序时由简单到复杂,逐层深入。

为体现课改精神,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的书写规则,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新课

师:同学们,玩过扑克牌吗?老师这儿有几张扑克牌,扑克牌上有些是数字,有些牌是字母,那么这里K表示什么?(13) Q呢?(12) J呢?(11)

看来,有时候,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数哦。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大家来一起读一下。

二、引导探究 自主构建

1、小游戏。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魔盒,(课件)这是一个神奇的数学魔盒,想知道,它是怎么神奇的吗?

请同学们看,现在进去的是什么数?出来的又是什么数?

师: 现在请同学们看着进去的数是什么?出来的数会是什么?谁来猜猜?

又被你们猜对了。

师:那如果老师放一个字母a进去,谁猜出出来的数会是什么呢?

汇报:预设:

生1:a+10

师:那么如果我们把a放进去,出来的数真会是a+10吗?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想)同学们看好了。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同学们可真棒。

师:为什么出来的数是a+10呢?

预设:生:出来的数比进去的数多10。

师:哦,原来是这样,所以放a进去,出来的数就是a+10了。看来同学们真厉害,发现了魔盒的秘密。

师:那我们可以放其他的数吗?你们觉得这里的a可以是哪些数?

生:任何数。

师:怎么样,你们同意么?

师:说得非常好,非常概括。

师:如果进去的数是b,出来的数会是什么呢?谁来试试。

生:进去的数用b表示,出来的数用b+10表示。

师:那如果进去的数是y,出来的数会是什么呢?谁来试试。

生:进去的数用y表示,出来的数用y+10表示。

(指着魔盒)我们来看,进去的数在变,出来的数也在变。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没变。正如数学家开普勒所说: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关系。

2、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1、猜年龄活动。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接下来轻松一下,做一个猜年龄的游戏,想知道潘老师今年几岁了吗?猜一猜?

生猜年龄。

师:到底我多大了,我先不告诉你们。师:刚才是谁最积极发言的,老师要感谢你,正是因为有你的回答大家才有了更多的发现。能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

师:那老师就叫你小×, 小×,今年多大了?

生:11岁了。

师:老师现在向你们提供一个信息,老师的年龄比小×大22岁(点课件显示),现在你知道潘老师的年龄吗?你会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生:潘老师今年33岁,11+22=33。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小×1岁的时候,你怎样算老师的岁数?

生:老师23岁。你是怎样算的?(1+22)

师:当小×2岁的时候,老师几岁?你是怎样算的?(2+22)当小×3岁的时候,老师几岁?你是怎样算的?(3+22)(引导学生列式求出来)

师:当他20岁高中毕业的时候,老师的岁数是怎样算的?

生:20+22。

师:上面的每个数和式子,只能表示老师和小×某一年的年龄,

那么如果我们用一个字母a来表示小×任意一年的岁数,那么老师的年龄应该怎样表示?

生:a+22(为什么要加22),因为老师的年龄永远都是比小×大22岁

师:指每组算式,大家看,小×的年龄在变化的,老师的年龄也在变化,你发现什么没有不变?(老师和小×的年龄差不变)

3、说明:那么a+22不仅表示老师的年龄,还能清楚的表示什么?还可以表示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关系:老师比小×大了22岁。

小结:看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板书:数量关系)

4、练习提升:用字母表示老师年龄时,用式子怎样表示学生的年龄。

师:哎,咱们换个角度,如果用 b表示老师的年龄,那他的年龄应该怎样表示?说出你的想法。

生:b-22。

5、试一试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发现咱们班有一群善于思考的同学。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

(1)淘气有50元钱,买书包用去b元, 还剩下( )元。

(2)今天早上气a摄氏度,中午比早上高5摄氏度,中午的气温是( )。

指名回答完成。

7. 摆三角形。

(1)师:同学们用小棒摆过三角形吗?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3根)

师:摆1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用算式怎样表示?

生:1×3

师: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用算式怎样表示?

生:2×3……

师:摆3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用算式怎样表示?

生:3×3

师: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生:每个算式都“×3”

师:为什么要乘3呢?

生:因为每个三角形都有3根小棒

师:知道三角形个数,怎样算小棒根数?

生:三角形的个数×3=小棒根数(板书)

师:假如还要摆很多个三角形,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三角形的个数呢?(用字母来表示)真是一个好办法,当摆a个三角形时,需要用多少根小棒?

生:a×3根

师:字母a表示什么?含有字母的这个式子a×3,又表示什么?

生:字母a表示三角形个数,a×3,表示需要小棒根数。

师:式子a×3可以看出小棒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几倍?(3倍)

师小结:哇,字母式子真奇妙!一个式子就概括了表格中所有的算式,而且能看出小棒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师:看来,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师:当a =10,a×3是多少?怎样计算?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a×3=3×10=30

师:当a =100,a×3是多少?怎样计算?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a×3=3×100=300

(2)介绍乘法的简便的写法。

同学们,式子a×3我们通常把它写作3a或3a

这里的表示的是乘号,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我们把它读作3乘a或3a,跟老师一起读。

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认真听,把听到的记进你们的小脑袋里。(播放课件)请看大屏幕。

这些规则有趣吗?老师现在考考你们的记忆力,1、什么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2、省略后要怎么写?

这样吧,咱们结合大屏幕上的规则,同学们把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在小组里说一说。

(3)师:记住了吗? 下面我来当一次小法官,看你们有没有掌握这些知识,有信心挑战自己吗?

现在,咱们来快速抢答,题目出来老师说一二后,站起来把你的答案说出来,看看谁的反应快。(课件一一出示)

b×29 x×5 a×c 1×n 54×y b×10

(4) 师:下面说法对吗?咱们用手势对错来判断。

1、 1×b=b。()

2、 12+x写作12x。()

3、y+6写作6y。()

4、m-10写作10 m。()

5、a×7写作 7a 。()

6、y-5写作5y。()

7、3×5写作35。()

同学们,看着这些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在有加号、减号和除号的字母式子里,加号、减号和除号能省略吗?)(不能,只有乘法才可以省略乘号。)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小声地读一读。课件播放相关知识。

(三)尝试练习

1、 一个人有10个手指;a个人有( )个手指。

2、小红买了4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b元,小红要付出( )元。

你是怎么想的?

(四)综合应用,把儿歌补充完整

同学们,老师这有一首有趣的儿歌,想看吗?现在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

n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未出示)

1.请同学们看,青蛙的只数和嘴的张数有什么关系呢?

(有多少只青蛙就有多少张嘴或青蛙的只数和嘴的张数一样)

那有n只青蛙就有( )张嘴。

2.同学们看,1只青蛙有2只眼睛,2只青蛙有4只眼睛,3只青蛙有6只眼睛,2只4只6只眼睛是怎样算出来的?1×2、2×2、3×2,都是用只数×2得来的。

3.同学们再看,1只青蛙有4条腿,2只青蛙有8条腿,3只青蛙有12条腿,这4条8条12条,又是怎样得来的?1×4、2×4、3×4,都是用只数×4得来的。

4.请同学们看,如果有n只青蛙,那应该有几张嘴?那又有几只眼睛?那又会有几条腿呢?

师:现在,我们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其中的数量关系,结果一句话就可以读完这首儿歌了,看来字母在数学王国中的作用还真不小啊!

(五)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93到94页,看书,有不明白的地方举手提出来。

都看明白了,真的吗?那老师考考你们,a×3可以省略乘号简写成什么呢?(看来同学们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挺多的。)

四、总结收获,了解历史,把课堂向纵深延伸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

1.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还能表示出两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文化的延伸

同学们,用字母表示数现在看来最普遍不过的例子,在它的诞生之初,却是伟大的创造,请同学们边看边听。

课件出示:在古埃及《兰特纸草书》中,用x代表数,这是目前所知的人类最古老的使用字母的记载;

系统的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人是法国数学家韦达。自从韦达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后,引出了大量的数学发现,解决了很多古代的复杂问题,他在西方,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

3.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孩子们,你也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说说你身边的事物吗?(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作业。)

4.结束语: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关于用字母表示数一定还有更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研究。相信大家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学得更好,更棒的。感谢今天同学们精彩的发言,敏捷的思考。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了,谢谢同学们。

字母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与计算公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

2、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概括性与简洁性,发展符号感。

3、让学生在用字母表示数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依次出示:麦当劳标志、路标、CCTV、鞋子尺码。

提问:在刚才的几幅图片中,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含有字母)

2、课件出示:2、4、6、a、10。

提问:你能猜到这里的a是几?

小结:根据这行数的排列规律,我们能看出字母a表示的是一个特定的数。(板书:特定的数)

师:今天在们就试着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字母,让我们的探索从一个大家都玩过的游戏开始吧!

二、自主探究,领悟新知 1、用字母表示数。

课件依次出现:1个三角形、2个三角形、3个三角形、4个三角形

(1)指名说说三角形的个数和所用小棒的根数(根据学生回答,老师依次板书)

(2)提问:如果让你接着摆下去,要摆出多少个三角形,要用多少根小棒了?(师相应板书)

(3)追问:照这样下去,摆的完,说的完吗?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代表上面所有的式子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字母表示的式子:a×3。

(4)提问:这里的a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a×3呢?

字母a可以表示哪些数?(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应板书:变化的数)

(5)提问:除了用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还可以用其他字母吗?

(6)小结: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特定的数,更重要、更优越的是用字母还可以表示变化的数。

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玩猜年龄的游戏:老师和一名学生的年龄用字母表示

(1)(板书:b b+14)猜一猜: 这里的b、b+14分别表示谁的岁数?

请学生猜一猜,并说明猜测理由。教师相应板书:学生 老师

(2)提问:根据你的经验这里的b可以代表哪些具体的数?

反问:这里的数可以是500么?为什么?

(3)师:看来这个字母b啊在表示年龄时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所以字母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是不同的。(板书:一定限制的数)看到这个式子你能联想到什么啊?比如(课件出示:当学生2岁时,老师的岁数是多少?)

学生各自举例说说,并算一算当b=18时呢?

(4)换个角度来看:如果用字母n表示老师的岁数(板书:n),那学生的岁数又该怎么表示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可根据年龄关系来判断)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n—18

(5)小结: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能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3、用字母表示公式。

(1)(出示一个正方形)复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指名回答,教师相应板书。

(2)课件出示:正方形的边长用字母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么?生答,师板书:C=a×4 S=a×a

提问:这样表示与用文字叙述比较,哪种更简单?

(3)学生自学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方式。(数学书第106页的内容)

结合正方形的字母公式说说含有字母式子的简写规则。

(4)试一试:做“想想做做”。

(5)做判断题,强化认识

强调以下几点。

①数和字母相乘时的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都省略不写,但数字必须写在字母的前面。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也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也省略不写。

②相同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

③在含有字幕的式子里,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如24+x不能写成24x

④两个1与任何字母相乘,通常省略不写。

(4)引导学生简写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公式,并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第1题。

(5)小结

三、巩固运用,拓展延伸

出示快乐广场:(图略)说说:我想去哪儿?要走的路程是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