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
此篇文章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2、引导同学自主合作交流学习,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同学的笼统概括能力,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口算。
5/12×2/5 = 15/7 ×7/5 = 11/8 ×8/13 =
5/21×1/5 = 3/16 ×7/3 = 8/21 ×7/8 =
先独立考虑,再指名口算订正。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3/2 = 2×1/2 = 11/8 ×8/11 =
1/10×10= 7/9×9/7 = 1/7×7=
6/5×5/6 = 1/5×5 = 22/35×35/22 =
同学先独立口算,再口答订正。观察这些算式,说说自身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观察,考虑,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同学获得积极的情感经验。】
二、合作探索。
1、小组合作交流:
(1)和同桌说一说你的发现。
(2)请你自身举出3个像上面这样的乘法式子。
小组代表说说有什么发现。指名说说自身举出的例子。
教师:像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我们说它们的关系是互为倒数。
教师:关于倒数的知识,你已经有哪些认识?(同学说说自身的已有认识)
教师:书上又是怎样讲解倒数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阅读教材,进一步理解。
教师:现在谁来说一说自身是怎样理解倒数的?
同学口答,教师小结:假如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并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2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理解倒数的含义,能进行准确的叙述,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新知识,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扫清障碍。由于分数除法的基本方法为“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因此认识倒数的概念以及熟练地求出一个非0数的倒数,是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
3.学情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基础。
目标
通过观察、分类、讨论等活动认识倒数,能说出倒数的意义。
2.体验找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在探索交流的.活动中,经历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学习过程。
评价任务
学生口算、思考互为倒数的特征。
2.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通过交流、游戏活动探讨找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活动“造反”游戏。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造反”游戏
反说:
刷牙—牙刷球台—台球唱歌—歌唱反写:
杏—呆吴—吞干—士
师:在我们的语文上有许多这样有趣的文字,那么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这样有趣的数学,大家一起来试一试。
像这样有趣的现象,在数学上叫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学习的
板书“倒数的认识”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生2:
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深入探究一下“倒数”我们先来算一算
谁能照上面的例子,再说一说?通过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生2:
师:大家都是活眼金睛啊!那么大家的这些发现之间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学一下下面的知识。
请学习完的同学坐端正。回答:什么是倒数?
怎样叙述它们之间的关系?生1:生2:生3:
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些字或词语比较重要呢?那么,根据上面的两组算式,谁来叙述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生1:生2:
大家的叙述都非常准确,老师这有两道题,请你也来试一试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为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
板书: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就可以了。 评价要点:知道交换位置
除了这些,老师还带来两个特殊的朋友0和1下面请大家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1)1的倒数是(1)(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0和1都来了,那么还有一些老朋友也来凑热闹了。动脑筋:整数,带分数、小数如何找倒数
怎么办?
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带分数也可以化成假分数。小数也可以化成分数。今天,大家的表现都棒棒的,下面我们来试试身手吧.想一想:找朋友练习1:写倒数
练习2:整数、假分数的倒数填空
既然大家都这么棒,那么我们一起来智慧屋里去闯一闯吧!第一关:填空(积是1)
第二关:我来当裁判(以书信的形式出现)第三关:修改日记。
希望大家也能把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其实,在我们的学习中,各学科之间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下面大家来看一看下面几道题。
最后,我们来猜谜语。
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会灵活求真、假分数、小数、整数、带分数的倒数。
教学策略:
1、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前面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和足够的练习掌握倒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倒数的两个条件:
①两个数。
②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并让学生讨论:
①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②一个数能叫做倒数吗?
③5是倒数这样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说明: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这个数可以是小数,分数和整数。
然后让学生自己创作几组倒数,并对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用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所举的例子对不对。
4、教学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时要引导学生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是互相调换位置的。并思考:
①所有的自然数都有倒数吗?1的倒数是几?
②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③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引导学生得出: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5、使学生明确:
(1)自然数的倒数要先把它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再按调换分子、分母的方法来求倒数。
(2)求带分数的倒数要先把它化成假分数,再按调换分子、分母的方法来求倒数。
(3)求小数可以先把它化为分数再调换分子、分母的方法来求倒数。
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倒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学生在前几课时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本课以分数乘法为基础,通过计算认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一概念,接着教学求倒数的方法,练习六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倒数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学情简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内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教材首先让学生了解倒数的意义,编排了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通过学生观察、讨论等活动,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导出倒数的定义。例1教学求倒数的方法,从让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活动中,体验并概括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最后提出1和0的倒数问题,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在举例、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
2.通过推理、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
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的意义,明确倒数只是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而不能单独的说某个数是倒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创设情景激趣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演示风景图片)
师问:你发现图画上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图画都倒过来了,出现了倒影。
师:是啊,这些图片有了倒影,显得更加漂亮了。在我国的文字里,也有很有趣的汉字,让我们一起找找看。(课件演示有趣的汉字)
师:你们发现汉字的特点了吗?
生:这些汉字上下交换位置以后,都成了新的汉字。
师:今天我们要研究学习倒数,一个数是不是把它倒过来就是它的倒数呢?
板书:倒数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乘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因此,在课始,让学生通过完成练习十的第1题,既可以复习分数乘法,也为引出倒数的概念和为求一个数的倒数做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揭示倒数的意义。
1.学生交流自己写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
(估计学生写的数中,两个数都是分数的较多,也可能有分数与小数、分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小数与整数的等。如:
师:你认为倒数是怎么样的数?(估计学生可能会提出:倒数应该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称为“倒数”是否与“颠倒”有关,怎么求倒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举例两个乘积是1的不同的数,引出“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知道了倒数的概念,学生一定会产生“倒数”究竟是些什么样的数,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等疑问。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有探索的动力,使枯燥的求倒数的方法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而主动地进行研究。]
三、观察比较,探讨求倒数的方法。
探讨研究黑板上板书的几组数。
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方法,并能发现一些规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熟练正确的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发现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一些特征。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投影)这节课老师就要把这里面的奥秘告诉你们,相信你们得知后比老师说得还快。
2、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
3、你能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你为什么说的这么快?有什么窍门?
板书: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4、起名。(师指着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两个分数)你能给这样的两个分数起个名吗?
5、根据学生的评价,引出“倒数”一词,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通过师生比赛“看谁填得快”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并说说有什么窍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征,即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此时让学生给倒数起名,已是水到渠成,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经验。)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倒数的意义
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怎样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吗
学生此时回答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一种是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注重学生的评价,引出并板书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4、进一步理解意义: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重要?你是怎么理解“互为”一词的?请举例说明。
5、(投影)辨析: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是倒数。()
(2)、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设计说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怎样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并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语,举例说明对“互为”一词的理解,处处无不显示出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教学倒数的求法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倒数。那你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吗?你会求什么数的倒数呢?怎么求的?能举例说明吗?
生:我会求分数的倒数,如,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就是,所以的倒数是。
师:是个真分数,这位同学求的是一个真分数的倒数,还有谁能说出几个真分数的倒数的?(师板书三、四个例子)
(设计说明:通过“你会一个数的倒数吗?你会求什么数的倒数?”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此时,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教师强调求的是一个真分数的倒数,并让学生再举几个例子,目的是为了后面让学生发现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特征做准备。)
师:真分数有什么特点?那真分数的倒数有什么特征?
板书: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2、求假分数的倒数,研究假分数的倒数的特征。
师:你还会求什么数的倒数?怎么求的?能举例说明吗?
生举三、四个例子。师板书。
师:假分数有什么特点?假分数的倒数有什么特征呢?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假分数的倒数都大于或等于1。
4、求整数的倒数,讨论“0”和“1”的倒数。
继续问“你还会求什么数的倒数?”当学生说会求整数的倒数时,让学生举几个例子说说怎么求的。
师:“1”也是整数,谁会求“1”的倒数的?怎么想的?
板书:1的倒数还是1。
师:有没有哪个整数的倒数你不会求的呢?
组织学生讨论:0为什么没有倒数?
师:仔细观察:整数的倒数有什么特征?
板书:非0、非1的整数的倒数都是分数单位。
追问:那分数单位的倒数呢?(都是整数)
5、求小数、带分数的倒数。
师:你还会求什么数的倒数?怎么求的?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的回答有两种可能:一是求小数的倒数;二是求带分数的倒数。
(1)、让学生讨论如何求小数的倒数。
学生会想出两种求法:第一种:把小数化成分数,再颠倒分子、分母的位置,继而求出倒数;第二种:根据倒数的意义,用1除以这个小数。
引导比较两种求法,得出第一种方法比较通用。
(2)、让学生讨论如何求带分数的倒数。
(3)出示几个小数(0.15、2.5、1.25等)和几个带分数让学生求出它们的倒数。
(设计说明:人的思维活动往往由简单到复杂的,小学生更是这样。所以在老师提出“你会求什么数的倒数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在考虑整数的倒数的求法,最后想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这样层层深入,丝丝入扣,有效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趣昂然。)
(三)学生自行总结求倒数的方法。
板书: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三、巩固练习
1、呼应开头。现在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填的这么快了吗?谁愿意在和老师比一次。(投影出示复习题)
2、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做练习六第二题)
3、辨析(用手势判断对错).投影出示练习六第5题。
4、谁会填?
(1)×()= ×( )=3×( )=025×( )
(2)×()= ÷()= +()= -()
师:你是根据什么填的?
(设计说明:练习设计,力求扎实而质朴,平淡中透新意.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让课堂教学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四、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设计说明:通过回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
五、课后作业
练习六第6、7题。
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6
一、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
二、 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五、 教学难点: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六、 教学过程:
(一)、 谈话
1.交流
师: 我们的黑板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教室的'墙面又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黑与白在语文上是什么关系?
生:黑是白的反义词。
生:白是黑的反义词。
师:能说黑是反义词或白是反义词吗?
生:不能,因为黑与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反义词。
师:那么,数学上有没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呢?
生:约数和倍数。
师:你能举例说明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吗?
生:例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不能说成8是倍数或4是约数。因为8和4是相互依存的。
2.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数学中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知
对数游戏
1.学习倒数的意义
我们六年级办公室里有7人,男教师4人,女教师3人,下面我和同学们做个对数游戏,就是我先根据3和4 说一个数,同学们跟着根据3和4说一个数 。
师:4是3的4/3,
生:3是4的 3/4
师:7是15的7/15; 生:15是7的15/7。
提问;看我们做游戏的结果,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