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8乘法教学设计

2025/09/06教案

此篇文章8乘法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8乘法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乘法口诀的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

师: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一起来背一下7的口诀,同学们的乘法口诀掌握的不错,你能准确的说出下面计算题的答案吗?(能)(出示口算题,学生说得数)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对1——7的乘法口诀部分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8的乘法口诀)(1)多媒体出示例5的情景图。

师:同学们认真的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生:军乐队在训练,每排有8人,一共有8排。师:一排有一个8人,一个八是几(8)师:两排有2个8人,生:16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二八十六

师:这位同学在学习新课之前,能够预习,这样做很好。其他同学是怎样算的.。生:8+8=16师:板书16师:3排有多少人?师:24人。

师板书24师:你是怎样想的?生;16+8=24师:刚才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算的?(加法)8加8等于16,16加8等于24,你发现了什么?

生:前面的数加8等于后一个数。

师:3排有多少人?4排有多少人?5排,6排,7排,8排有多少人?你能把数轴上的数补充完整吗?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80页,把数轴上的数补充完整。师:仔细观察表中得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每次都加8。

(追问:24加8等于,32加8等于,3个8相加是,4个8相加是,6个8相加是,8个8相加是,8的2倍是,8的5倍是,8的7倍是)(2)自己想办法,尝试编口诀

师:我们刚才用的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办法求出得数的,你有更简单的办法吗?(用乘法计算)

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师:一队有多少人,该如何列乘法算式

生:1x8=8 8x1=8(板书:1x8=8 8x1=8)师:你能根据这2个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吗?生:一八得八。(板书:乘法口诀一八得八)师:2队有多少人,又该如何列乘法算式呢?生:2x8=16 8x2=16(板书:2x8=16 8x2=16)生:二八十六(板书:二八十六)

师:3队有多少人,4队有多少人…… 8队有多少人,你能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填出口诀吗(能),咱班同学都有不服输的精神,而且都善于思考,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和口决,同学们打开书第80页,把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生填80页8的乘法算式和口诀。集体订正

师:谁愿意把你编的口诀给同学们展示一下,同学们,咱们给他当小老师,看看他和你填的一样吗?如果有不一样的地方,请随时说出来。

师:同学们可真不简单,自己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看着自己编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感觉?

生:觉得自己很厉害!

师: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自己吧,

一、二、三我真棒(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做动作)师:老师也把这些乘法算式和口诀写下来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3)根据规律记忆8的乘法口诀并解决一下问题师:8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八句)。

师:哪句口诀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八八六十四)。师:为什么?

生:因为8x8=64,即使交换了2个因数的位置,还是8x8,所以八八六十这句口诀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

其他的7句口诀分别能写几个乘法算式(2个)

师;8的乘法口诀一共能写出几个乘法算式(15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说理由

(4)寻找记忆口诀的规律

师: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8的乘法口诀。

师:你感觉哪句口诀难记,谁来说一说。(生说)师:谁有好办法帮助他。

生:(6个8是48,48+8=56,所以7个8是56,或者可以想8个8是64,64减去一个8是56,所以7个8是56)。(5)对口令。

师:告诉你口诀的前一部分,你能填出口诀的后半部分吗?(能)出示口诀的前半部分,学生填后半部分。 a.师生对口令。

师:下面咱们打乱顺序对口令,老师说口诀的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不按顺序)c.同桌对口令。

师:下面同桌之间也来玩一玩打乱顺序对口令的游戏。(同桌对口令)

三、练习

1、口算练习

8x3 4x8 8x6 7x8 5x8 8x2 3x8 8x8

2、

3、

4、根据口诀写乘法算式说出下面螃蟹有几条腿两道乘法应用题。

8乘法教学设计 篇2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朋友,你想看看它是谁吗?(课件出示数字娃娃8)

看着这可爱的数字娃娃8,你会想到什么呢?(螃蟹有8条腿,八仙桌,一串冰糖葫芦上有8个果子,八仙过海,8只蝴蝶,8朵花,8片叶子,8个圆片……)

2、你想了解有关8的什么知识?(引导学生说出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二、探索交流

1、猜想

我们班的小朋友1-7的乘法口诀学得很好,那么你来猜猜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

2、试编口诀

请小朋友拿出你带来的有关8的物品,四人小组合作,一起编写8的乘法口诀。你能编几句就编几句,把你编的口诀写在练习纸上。看谁的本领大!

编好的小朋友,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汇报

(1)、谁愿意第一个来介绍你编的乘法口诀?你想编哪一句口诀?你是怎样想的?

(我编“一八得八”,一只螃蟹有八条腿,写成算式是1×8=8,一八得八表示1个8是8。)

(我编“三八二十四”,我一排摆8根小棒,摆3排,就是摆了3个8,算式是3×8=24,三八二十四表示3个8是24。)

(2)、小朋友表现真不错,能够自己编乘法口诀,老师真佩服你们!(如果编出“xx七十二”,你真了不起,9的乘法口诀你都会编了!)

4、排序

(1)、那么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些口诀排列起来吗?(指名一个学生上来排一排。)

(2)、那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排列吗?

(3)、你们真爱动脑筋,我们一起把8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5、交流

(1)、仔细观察,同桌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对的,也就是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8,三八二十四和四八三十二相差几呢?4个8比3个8多几?比5个8少几?)

(2)、你认为8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住?哪几句难记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记住?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一记口诀。

(3)、请小朋友一起把口诀背一遍。

(4)、对口令游戏。(师生互对,同桌互对。)师说得数,生说口诀。

(5)、哪位小朋友会背8的乘法口诀了,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大家欢迎!

三、巩固反思

小朋友今天的表现确实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小小动物园玩一玩,好吗?你们瞧,这么多小动物都来欢迎我们了。(课件展示)

你们想先到哪个小动物家去游玩?看来大家的愿望不一样。这样吧,我们先去小猫家,好吗?

1、小猫家

小猫给我们出了一组题目,想考考小朋友,你们会吗?

提示:一组一组地做,做完后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每一组的得数为什么是一样的?

3×8+8= 5×8+8= 6×8+8=

4×8= 6×8= 7×8=

8×4= 8×6= 8×7=

3×8+8=你是怎样算的?你说得很好,还有哪个小朋友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地算出来?对呀,3×8+8就是4个8是多少,也就是32。

2、小猫家玩过了,现在你们想去谁家呀?好,就去青蛙家吧。青蛙给我们的练习是什么呢?请你算一算,并说说是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3、你们的'表现真棒,接下来,我们就去小狗家吧,好不好?小狗家里有好多水果,你们想吃吗?想吃还没这么容易,你要算出它们背后躲着什么数字,算对了,你就可以吃到这个水果了。

4、从小狗家出来,我们去小鸭家玩玩吧。小鸭子又给我们出了什么题目呢?

四、小结

看来,充满趣味、智慧的小小动物园确实吸引了大家,小朋友的表现真令老师感到高兴,不仅能够编出8的乘法口诀,而且还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呢!比如刚才小朋友说到一只螃蟹有8条腿,那么3只螃蟹共有多少条腿呢?

你能自己举一些生活中也用8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例子吗?下面老师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四人小组内一人编题,其余三人回答,并请组长把算式记录下来,就记在练习纸上。看哪一小组编得又快又多!刚才小朋友编题的兴趣真浓厚,等我们以后学了9的乘法口诀,还能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老师愿你们学得更多,祝你们学得更好!

8乘法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学生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就学难点:熟炼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根据除法算式想出合适的口诀)

教学策略:尝试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引探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片一)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2 18÷3 6÷2 16÷4 8÷4 20÷5

15÷3 8÷4 18÷6 4÷2 10÷5 4÷4

学生开火车口算,教师抽名说是怎么算的,可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二、激趣导入

录音播放“喵喵”,大家猜猜谁来了,(出示小兰猫)。

师:今天小兰猫也来与大家一块学习,大家高兴吗?……

师:小兰猫也给大家带来一些问题,请大家帮助。咱们能行吗?

过六一了,小猫们也很高兴。你瞧他们在干什么?(出示例似p48主题图)(图略)

三、探究新知

1.学生认真整体按顺序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小猫咪们在干什么?然后分三个小画图面依次仔细地观察思考,并根据已有信息尝试提出问题。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帮助归纳整理,提取有价值的问题。

3.出示问题(1)平均每行几面?学生针对提问先自己独立尝试解决,然后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学生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并说说自己认为哪种方法较好。

5.问题(2)、(3)的教学程序如上。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四、归纳小结

出示思考题:

1.怎样求商。

2.怎么想乘法口诀.(提示:看算式中的什么数想口诀)

学生思考后,积极发言.

教师点拨,请同学将归纳小结的方法指点给小兰猫.

五、巩固强化训练

1.学生独立完成P49“做一做”组内订正

2.视算P51例4 学生用手势表示商

3.游戏(一) 小兔过河采蘑菇;

游戏(二)火炬接力赛(小组合作完成)

六、发展评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想对自己说什么?学生尝试自己小结

8乘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8乘法教学设计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8乘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8乘法教学设计 ,欢迎阅读与收藏。

8乘法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三册80页例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背6、7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如三七( ),( )十二.

抢答;并抽问算式的意思.(电脑演示)

3╳6 6╳5 7╳2 1╳7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要根据以前学习口诀的经验.自己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1.准备题(学生制作卡片)

拿出8张卡片,在第一张上写8,然后8个8个地加,一直加到64,把每加得的数分别写在一张卡片上,按顺序摆好.(课件演示)

2.观察、并回答.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根据卡片的'排列顺序,你能编几句口诀吗?先想想,并把你编的口诀写到练习本上,然后在同桌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其余学生进行较对) (电脑演示)

1╳8 =8 8╳1=8 一八得八

2╳8=16 8╳2=16 二八十六

3╳8=24 8╳3=24 三八二十四

4╳8=32 8╳4=32 四八三十二

5╳8=40 8╳5=40 五八四十

6╳8=48 8╳6=48 六八四十八

7╳8=56 8╳7=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3.课件出示:

提问:24是几个8相加得来的?

五八四十是什么意思?

56是由几个8相加得来的?

4.揭题.齐读口诀.点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8的乘法口诀.(板题)

三、观察实践,巩固新知.

1.学生列式,主题图.看第一组有几个人,这是几个8?怎样列式?(学生回答)

并让学生独立列出2个8,3个88个8的乘法算式.

2.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指算式,这组题有什么特点?(被乘数都是8,乘数一道比一道多1,积一道比一道多8)

(课件)记住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记口诀.比如,忘了四八三十二这句口诀,谁知道可以怎么办?(想相邻的口诀,三八二十四,24+8=32;或者想五八四十,40-8=32)

3.记口诀.看卡片口算,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课件出示)

8╳5= 8╳4= 8╳2 = 8╳7 =

8╳1 = 8╳3= 8╳8= 8╳6=

4.背口诀,体会一下哪几句最难背.自己重点记这几句.

5.对口令.师生之间对,学生之间对.

6.填适当的数.(课件出示)

7╳( )=56 8╳( )=32 8╳( )=

( ) ╳( )=24

(最后一题鼓励学生用想出多种答案)

7.数学游戏:摘苹果(课件演示)

春天到了,我们给果树浇水、施肥,秋天苹果获得大丰收,哪个同学愿意帮助摘苹果。 (可以画一棵苹果树,结满了苹果,苹果上面写得数,以8的乘法口诀得数为主,也可以有前面学过的题。有6个筐,每个筐上有四道乘法算式,没有得数。每组派一个代表,摘一筐苹果,即算出算式的得数去摘苹果,贴在等号后面,本组同学可以帮助,看哪组摘得又对又快)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学到的,学得高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