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化学键教学设计

2025/09/08教案

此篇文章化学键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1

化学键复习教学设计

一、说明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20xx年)的指导思想为:“以化学必修科目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基本的化学科学素养,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紧紧围绕该指导思想展开。我们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绝大部分将不再专门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所以我们在做好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和自然科学的一些基本思想,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服务。本节课是我20xx年上的一节市级公开课,虽然为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但参加交流的老师都积极性很高,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的定位及化学学科的教学提出了很多宝贵见解,我将其稍作整理,与大家交流。

化学键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但本部分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研究对象为微观粒子,直观性不强。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少部分学生基本听不懂,就更谈不上知识的建构了。如果把基本理论的复习建立在具体事例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就有了立足点,学生会结合事例反复揣摩,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化学三重表征包括三重外部表征和三重内部表征,其是指宏观知识、微观知识及符号知识外在的呈现形式和在头脑中的加工与呈现形式。学生对化学键有关概念的理解,难点往往就在于缺乏三重表征的理解,这就意味着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对三重表征的理解,实现概念的升华。

二、教学设计

1.目标要求

(1)学业水平测试要求:认识化学键的含义(B);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A);知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A);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A);能写出结构简单的常见离子、原子、单质、化合物的电子式(B);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B)。

(2)其他目标:通过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再认识,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通过表格归纳,在学生理清有关概念的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及事件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

2.教学重点

化学键的相关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设计思路

选择事例→围绕事例复习概念→建构概念间关联→实战训练→小结、反思

4.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电解水(含少量氢氧化钠)(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讨论汇报)

①氢原子与氧原子靠何种相互作用稳定而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水分子?

②水在常温下就可以挥发成水蒸气,此时克服的是何种相互作用?

③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中除了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④将最后的残余溶液蒸发结晶,该过程有化学键的变化吗?氢氧化钠晶体中有哪些相互作用?

⑤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何关系?

(2)归纳整理

微粒间相互作用(有下划线的为学生填写)

(3)评价检测1

下列物质中:①CH4 ②NaCl ③CaCl2 ④N2 ⑤NH4Cl ⑥H2S⑦Na2O2 ⑧HF ⑨Ne试用以上编号填空:

Ⅰ、只有共价键的是:①④⑥⑧;Ⅱ。只有离子键的是:②③;

Ⅲ、有离子键,也有共价键的是⑤⑦;Ⅳ。属于共价化合物的①⑥⑧;

Ⅴ、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②③⑤⑦。

(4)反思提升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种类间的关系

(5)归纳小结二、化合物的分类

*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例如:

*共价化合物:仅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例如:

(6)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某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7)情境转换解决“练习1”要借助于电子式

(8)评价检测2

按要求写出电子式,思考正确书写电子式的方法

①8种原子的电子式;

②阴、阳离子的电子式各4种;

③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各两种。

(学生活动略)

(9)归纳小结三、电子式

Ⅰ、概念:

Ⅱ、电子式的正确书写

①原子:

②单核阳离子:

③单核阴离子:

④含共价键的阴、阳离子团:

(10)课堂练习(真题挑战)(只列出题干,其他略)

练习1.(20xx考试说明样题。20xx江苏学测)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练习2.(20xx江苏学测)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练习3.(20xx江苏学测)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练习4.(20xx江苏学测)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练习5.(20xx江苏学测)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练习6.(20xx年江苏学测第4题)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练习7.(20xx江苏学测第4题)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11)追问含有共价键的就是共价化合物吗?(仅含共价键、化合物)

(12)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14)课后思考:CaCl2中为什么不会形成共价键?怎样才能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是否真的发生化学反应小组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运用微视频优化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通过对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

一、引入新课

上章我们认识了周期表,表中包含了目前所发现的所有元素,而这仅有的一百多种元素是如何构成世界万物的呢?通过本节课的探讨我们将解开这个谜。

二、化学键的探讨

1.课件展示: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

2.设问:水发生分解为什么要通电呢?

3.提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2页第一自然段。

4.板书:化学键:相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6.讨论:水分子间的作用与氢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谁强?

7.提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2页,交流研讨。

8.展示教具:用水分子模型突出“相邻原子”含义;展示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情况。

9.讨论:你对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10.提示:试从化学键变化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11.板书:化学反应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三、共价键的探讨

1.设问:在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中,氯气分子中的氯氯键断开,那么你是否想过两个氯原子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学键进而形成氯气分子的呢?

2.启发: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原子结构上分析,氯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是否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如何能达到稳定结构?

3.知识支持:给出学生氯原子的电子式,并引导学生画出氯分子的电子式。

4.动画演示:氯气分子形成的过程。

5.板书: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6.设问:氯气分子中的共用电子是如何将两氯原子结合在一起构成分子的?

7.启发:从带电微粒电性作用上分析:电子和原子核分别带什么电荷?这些带电微粒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作用?

8.设问:请同学们思考两个氢原子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学键的?

9.启发: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原子结构上分析,氢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最外层是哪一层?达到稳定结构时应满足几电子?如何能达到稳定结构?试画出氢分子的电子式。

10.设问:请同学们继续思考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学键的?

11.提示:按上述程序进行思考,最后画出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12.动画演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13.设问:什么原子间易形成共价键?

14.提示:请阅读教材33页中部。

15.板书: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易形成共价键。

四、离子键的探讨

1.播放录像: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2.设问:在这个反应中钠元素与氯元素又是以怎样的成键方式构成氯化钠的呢?

3.启发:分析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特点、化学变化中原子核外电子的变化情况。

4.设问:钠离子与氯离子通过怎样的作用形成化学键的?是否仅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

5.动画演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6.板书: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7.设问:什么元素的原子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8.提示:请阅读教材35页中部回答。

9.板书:活泼金属元素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间易形成离子键。

五、拓展深化

1.设问:通过刚才的探究,请你分析一下氯化钠和氯化氢中氯元素呈负一价的.本质是否一样?

2.提示:有兴趣的同学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有关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知识,课下可以阅读教材35页的资料在线,或者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六、本节整合

1.设问:化学键中的“原子”是否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子?“相互作用”单指静电吸引或静电排斥吗?

2.提示:本节课我们只探讨了化学键中的两种类型,化学键不仅仅只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两种,其他种类的化学键你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讨。

3.完成下列表格:比较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成键原因、成键微粒、成键方式、成键元素。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就是在教师所提出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思考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得出相关的结论,并回答问题。

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化学键。

2. 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能力目标: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

教学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元素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但相同原子形成不同分子时,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则分子的性质也不同,今天我们学习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初步知识。

[板书]第四节 化学键

[讲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结合为分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分子的形成和破坏,因此,研究分子结构,对于了解不知所措垢结构和性能十分重要。

人们已发现了和合成了一千多万种物质,为什么这100多种元素能形成这么多形形色色的物质?原子是怎样结合的?为什么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个氢分子,而两个氦原子不能结合成一个氦分子呢?

实验表明:水加热分解需10000C以上,破坏O—H需463KJ/mol。加热使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即使20000C以上,分解率也不到1%,破坏H—H需436KJ/mol

所以,分子中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此作用不仅存在于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不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

[板书]一、化学键:相邻人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化学键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我们先学习离子键。

[板书]二、离子键

[实验]取一块黄豆大已切去氧化层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预热。待钠熔融成球状时,将盛氯气的集气瓶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

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了离子化合物氯化钠,试用已经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来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讨论

1.离子键的形成

原子结构

示意图

通过什么途径

达到稳定结构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Na

Cl

2.离子键: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化学教案《化学键》。

注意:此静电作用不要理解成吸引作用.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注意:电荷数; 离子符号; 阴离子要加括号; 不写”=”; 不合写.

练习: 请同学们用电子式表示KBr Na2O的形成过程

5.离子键的影响因素: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键越强。

作业:复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第二课时

复习:离子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共价键广泛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里。

[板书]三、共价键

讨论:请同学们从原子结构上分析,氢原子是怎样结合成氢分子的?

[板书]1。共价键的形成

[讲解]在形成氢分子时,电子不是从一个氢原子转移到另一个氢原子中,而是在两个氢原子间共用,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两个氢原子都达到了稳定结构,形成氢分子。

[板书]2。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练习]请同学们用电子式表示CO2的形成过程。

[介绍]在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比如:H—H、H—Cl、Cl—Cl。

(建议补充共价键的参数)

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里,它有三个参数:

[板书]3。共价键的参数

① 键长:两个成键原子的核间距离,一般来说,键越短,键就越强,越牢固。

共价键较强,断开共价键需要吸收能量。如:拆开1molH—H需要吸收436KJ能量。②键能:拆开1mol共价键需吸收的能量。一般来说,键能越高,键越强,越牢固。

1。已知HCl、HF的稳定性,请分析H—Cl、H—F的键长和键能的大小。

2.已知HA的键能比HB的键能高,请分析HA和HB的稳定性强弱。

讨论

③键角:分子中键和键的夹角。

O H 1800

104.50 109028’ H O C O

H H C

H H

作业:P116 、一、二、三

化学键

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讲,在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从分类的角度上看,前面有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本节内容则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上进行分类,根据物质的成键方式,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在选修3中再介绍金属键),共价键再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前面知识的联系,一是各种化学键与各类物质的关系,二是化学键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3.标要求

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在电子式的教学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要注意本节概念较多,且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要注意教学手段的科学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知道常见物质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了解形成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简单规律;

(2)知道电子式含义,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物质及其形成过程;

(3)了解键的极性;

(4)了解共价键的概念,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1-2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得出感性认识,结合动画从微观模拟氯化钠的形成,建立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实质;通过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简单归纳出形成离子键的条。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强化对离子键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3)通过P22思考与交流,并结合动画模拟演示,建立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共价键的实质和共价键的极性。并从原子得失电子能力角度简单归纳出共价键的形成条;

(4)通过P22表1-3、学与问等,巩固用电子式表示出共价键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5)通过P23思考与交流,知道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并且建立化学键的概念;

(6)通过模拟演示氯化氢的形成,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理解;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键概念、共用电子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理解;物质变化中被破坏的化学键类型判断。

四、时建议

第1时:离子键

第2时:共价键

五、教学流程

1.离子键

提出问题(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物质种类多于元素种类原因)→实验(钠与氯气的反应)→表征性抽象(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的结果得出结论)→原理性抽象(动画模拟氯化钠形成,得出离子键概念)→得出结论(离子键定义)→离子键形成条→离子键形成条→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离子化合物概念→实例→反思与评价

2.共价键

复习离子键及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提出新问题(氯化氢的形成原因)→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共价键定义)→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方法→共价键的形成条→构成共价键的粒子的特点→共价键的实质→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共价键的种类(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离子健与共价键的概念辨析→归纳总结出化学键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评价

六、教学片段

第一时离子键

[设问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可是这一百多种元素却组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物质,他们共同造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子又是怎么形成分子或离子的?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离子构成?本节我们从微观上探究物质的构成。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一、离子键

[实验1-2]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

再用滤纸吸干上面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

(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学生完成表格

现象钠剧烈燃烧、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方程式2Na+Cl2 2NaCl

[提问]氯化钠是一个分子吗?

[投影] NaCl的晶体样品、晶体结构模型。

与Na+较近是Cl-,与Cl-较近是Na+,Na+与Na+、 Cl-与Cl-未能直接相连;无数个Na+与Cl-相互连接向空间无限延伸排列就形成了NaCl的晶体。

[思考与讨论]

1、请同学们写出Na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和Cl的原子结构是否稳定?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稳定结构?

2、请写出Na+和Cl-结构示意图,讨论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时微粒之间的作用力。

[学生活动后投影]

[学生回答] Na+带正电荷、Cl-带负电荷,它们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相互吸引而靠近。

[追问]他们可以无限靠近吗?

[动画展示]钠离子与氯离子靠近到一定程度时,静电引力与斥力平衡,离子之间有一定间距。

[讲述] Na+与Cl-之间的作用力:①异性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②原子核外电子之间的静电斥力;③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当离子之间距离较大时,F引>F斥,离子不断靠近,靠近过程中,F斥逐渐增大,当到一定距离时,F引= F斥,如果继续靠近,则F引<F斥,将使两离子距离又增大,直到F引= F斥。所以,氯化钠中,Na+与Cl-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达到平衡,于是就形成了稳定的物质——氯化钠。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氯化钠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的对立统一体。

[板书]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这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静电作用:F引= F斥

[讨论] 1、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什么?这些粒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活泼性怎样?

2、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您是怎样理解的?

3、NH4+与Cl-、CO32-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Na+与OH-、CO32-、SO42-呢?你还能举出哪些粒子可以形成离子键?根据氯化钠的形成,讨论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成键粒子、本质与形成条

[归纳小结]2、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成键粒子、本质与形成条

成键本质成键原因成键微粒成键条实例

静电作用电子得失阴阳离子①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即ⅠA、ⅡA和ⅥA、ⅦA之间易形成离子键。②离子也可是带电的原子团。NaCl

gBr2

NaOH

3、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过渡]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物质的形成较麻烦,由于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也体现了原子结构的特点,我们只需要在元素符号周围把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表达出就可以把原子的结构特点表达出,这就是电子式。

[讲述投影]二.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1.原子的电子式:

H× Na ×g× Ca等

2.离子的电子式:

3.化合物的电子式

[投影、学生讨论]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是否正确,为什么?

[反馈矫正] 1、错误。如果是氧原子的电子式,就多了两个电子;如果是氧离子的电子式,则漏掉了括号和电荷。

2、错误,Na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一般不把次外层上的电子表达出,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就是它的电子式。

3、错误,-2表示硫的化合价而不是硫离子带的电荷。

4、错误,硫离子的电子式应该加上括号。

5、错误,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6、错误,应该把Na+的电子式写在O2-的电子式的两侧。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氯化钙的化学式写成CaCl2的形式,而它的电子式必须写成

这样的形式?

[答疑] CaCl2只表示氯化钙的化学组成和Ca2+与Cl-个数比例关系,电子式不仅表示组成和比例特点,还表示了离子键的特点,它表示的是Ca2+与Cl-以离子键的方式相结合,而不是Cl-与Cl-以离子键结合,如果把两个Cl-的电子式写在一起就容易引起混淆,所以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讲解、投影]4.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强调] 1.箭号不是等号。2.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

3.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

4.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小结]

第一时共价键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离子键?哪些元素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2.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1学生回答,2学生板书。教师点评]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2.

[引入新]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那么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与离子键相同吗?

[板书]二、共价键

[讲解]以氢分子、氯分子、氯化氢分子的形成为例,分析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这些非金属原子结合时,电子不是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而是在两个原子间共用,形成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核周围运动,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共”是“共用”的意思,“价”指的是“价电子”。

[板书]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投影]非金属原子之间,一般是共价键结合。(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也可以是共价键,此类物质的成键情况,高中不做要求)。

[板书]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方法(1)表示共价键

[投影]表1-3一些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

分子电子式H2

N2

H2O

CO2

CH4

[投影]结构式: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没有成键的电子不用写出,这种式子叫结构式。

如H-H H-H Cl-Cl H-Cl O=C=O

[学与问]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检查练习情况及时纠正,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2)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讲解]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的书写要点

①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右边写分子的电子式;

②不用箭头表示电子的偏移;

③相同原子不能合并在一起。

[投影、归纳、分析]共价键成键微粒、成键原因、成键本质和条

成键本质成键原因成键微粒成键条实例

共用电子对原子有未成对电子原子①非金属原子间②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Cl2

HCl

[思考]由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应当叫什么化合物?[学生回答后,板书]

3.共价化合物: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

[思考讨论]在离子化合物中有没有共价键?在共价化合物中有没有离子键?

[投影讲解]带电的原子团中,存在共价键,如OH- 。氢氧化钠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氢氧根离子中,氢与氧以共价键结合。所在,在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出现价键,但在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

[思考]不同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是否相同?在相同元素与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否完全一样?

[阅读教材P23第一段后回答]不同元素的原子吸收电子的能力不同。相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

[板书]4.共价键分类: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①非极性键: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②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

[组织讨论]判断H-O-H、H-O-O-H 、O=C=O、O=O 、N≡N存在的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你从中能得出什么规律吗?

[讨论后回答]

只有极性键:H-O-H 、O=C=O

只有非极性键:O=O 、N≡N

即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H-O-O-H

规律是:在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不偏移,为非极性键。

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偏移,为极性键。化合物分子中,如果是相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也为非极性键。

[思考与交流]离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投影归纳]

实例化学键成键微粒原子或离子之间共同点

离子化合物NaCl离子键Na+、Cl-相邻离子或原子之间都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力,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NaOH离子键极性键Na+、OH-形成离子键,OH-内部形成共价键

Na2O2离子键非极性键Na+、O22-形成离子键,O22-内部形成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HCl极性键原子

H2O2极性键非极性键原子

[讲解]5、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注意:①除稀有气体外,所有非金属单质中都存在共价键。与书写的化学式无关。如“C”表示单质时,并不说明碳是一个原子独立存在。②物质熔化时,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只是分子之间距离拉开,分子内部没变,没有化学键的变化。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则要克服离子键。物质溶于水时,如果电离了,则要克服化学键。

[思考]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如何变化?

[投影]氢气与氯气形成氯化氢的动画模拟过程。

[交流、归纳]化学反应实质: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化学键的生成。

[拓展]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则会放出能量,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因此化学反应必将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它们之间究竟是何关系?下一我们会进一步研究。分子内部存在化学键,那么分子之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对物质性质又有何影响?有兴趣的同学请自我提高:自学教材23页科学视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你会变得更加知识渊博。

[投影总结]

[板书计划]

二、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3.共价化合物

4.共价键分类: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5.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

化学反应实质: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化学键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所以这一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讲,在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从分类的角度上看,前面有了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本节内容则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上进行分类,根据物质的成键方式,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在选修3中再介绍金属键),共价键再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前面知识的联系,一是各种化学键与各类物质的关系,二是化学键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3.标要求

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在电子式的教学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要注意本节概念较多,且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要注意教学手段的科学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知道常见物质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了解形成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简单规律;

(2)知道电子式含义,能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物质及其形成过程;

(3)了解键的'极性;

(4)了解共价键的概念,从化学键的变化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1-2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得出感性认识,结合动画从微观模拟氯化钠的形成,建立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实质;通过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简单归纳出形成离子键的条。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强化对离子键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3)通过P22思考与交流,并结合动画模拟演示,建立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共价键的实质和共价键的极性。并从原子得失电子能力角度简单归纳出共价键的形成条;

(4)通过P22表1-3、学与问等,巩固用电子式表示出共价键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5)通过P23思考与交流,知道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并且建立化学键的概念;

(6)通过模拟演示氯化氢的形成,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理解;电子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键概念、共用电子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理解;物质变化中被破坏的化学键类型判断。

四、时建议

第1时:离子键

第2时:共价键

五、教学流程

1.离子键

提出问题(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物质种类多于元素种类原因)→实验(钠与氯气的反应)→表征性抽象(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的结果得出结论)→原理性抽象(动画模拟氯化钠形成,得出离子键概念)→得出结论(离子键定义)→离子键形成条→离子键形成条→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离子化合物概念→实例→反思与评价

2.共价键

复习离子键及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提出新问题(氯化氢的形成原因)→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共价键定义)→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方法→共价键的形成条→构成共价键的粒子的特点→共价键的实质→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共价键的种类(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离子健与共价键的概念辨析→归纳总结出化学键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评价

六、教学片段

第一时离子键

[设问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可是这一百多种元素却组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物质,他们共同造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子又是怎么形成分子或离子的?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离子构成?本节我们从微观上探究物质的构成。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一、离子键

[实验1-2]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

再用滤纸吸干上面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

(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学生完成表格

现象钠剧烈燃烧、集气瓶内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方程式2Na+Cl2 2NaCl

[提问]氯化钠是一个分子吗?

[投影] NaCl的晶体样品、晶体结构模型。

与Na+较近是Cl-,与Cl-较近是Na+,Na+与Na+、 Cl-与Cl-未能直接相连;无数个Na+与Cl-相互连接向空间无限延伸排列就形成了NaCl的晶体。

[思考与讨论]

1、请同学们写出Na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和Cl的原子结构是否稳定?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稳定结构?

2、请写出Na+和Cl-结构示意图,讨论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时微粒之间的作用力。

[学生活动后投影]

[学生回答] Na+带正电荷、Cl-带负电荷,它们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相互吸引而靠近。

[追问]他们可以无限靠近吗?

[动画展示]钠离子与氯离子靠近到一定程度时,静电引力与斥力平衡,离子之间有一定间距。

[讲述] Na+与Cl-之间的作用力:①异性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②原子核外电子之间的静电斥力;③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当离子之间距离较大时,F引>F斥,离子不断靠近,靠近过程中,F斥逐渐增大,当到一定距离时,F引= F斥,如果继续靠近,则F引<F斥,将使两离子距离又增大,直到F引= F斥。所以,氯化钠中,Na+与Cl-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达到平衡,于是就形成了稳定的物质——氯化钠。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氯化钠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的对立统一体。

[板书]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这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静电作用:F引= F斥

[讨论] 1、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什么?这些粒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活泼性怎样?

2、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您是怎样理解的?

3、NH4+与Cl-、CO32-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Na+与OH-、CO32-、SO42-呢?你还能举出哪些粒子可以形成离子键?根据氯化钠的形成,讨论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成键粒子、本质与形成条

[归纳小结]2、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成键粒子、本质与形成条

成键本质成键原因成键微粒成键条实例

静电作用电子得失阴阳离子①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即ⅠA、ⅡA和ⅥA、ⅦA之间易形成离子键。②离子也可是带电的原子团。NaCl

gBr2

NaOH

3、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过渡]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物质的形成较麻烦,由于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也体现了原子结构的特点,我们只需要在元素符号周围把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表达出就可以把原子的结构特点表达出,这就是电子式。

[讲述投影]二.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1.原子的电子式:

H× Na ×g× Ca等

2.离子的电子式:

3.化合物的电子式

[投影、学生讨论]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是否正确,为什么?

[反馈矫正] 1、错误。如果是氧原子的电子式,就多了两个电子;如果是氧离子的电子式,则漏掉了括号和电荷。

2、错误,Na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一般不把次外层上的电子表达出,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就是它的电子式。

3、错误,-2表示硫的化合价而不是硫离子带的电荷。

4、错误,硫离子的电子式应该加上括号。

5、错误,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6、错误,应该把Na+的电子式写在O2-的电子式的两侧。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氯化钙的化学式写成CaCl2的形式,而它的电子式必须写成

这样的形式?

[答疑] CaCl2只表示氯化钙的化学组成和Ca2+与Cl-个数比例关系,电子式不仅表示组成和比例特点,还表示了离子键的特点,它表示的是Ca2+与Cl-以离子键的方式相结合,而不是Cl-与Cl-以离子键结合,如果把两个Cl-的电子式写在一起就容易引起混淆,所以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讲解、投影]4.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强调] 1.箭号不是等号。2.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

3.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

4.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小结]

第一时共价键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离子键?哪些元素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2.用电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过程。

[1学生回答,2学生板书。教师点评]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2.

[引入新]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那么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与离子键相同吗?

[板书]二、共价键

[讲解]以氢分子、氯分子、氯化氢分子的形成为例,分析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这些非金属原子结合时,电子不是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而是在两个原子间共用,形成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核周围运动,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共”是“共用”的意思,“价”指的是“价电子”。

[板书]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投影]非金属原子之间,一般是共价键结合。(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也可以是共价键,此类物质的成键情况,高中不做要求)。

[板书]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方法(1)表示共价键

[投影]表1-3一些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

分子电子式H2

N2

H2O

CO2

CH4

[投影]结构式: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没有成键的电子不用写出,这种式子叫结构式。

如H-H H-H Cl-Cl H-Cl O=C=O

[学与问]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检查练习情况及时纠正,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2)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讲解]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的书写要点

①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右边写分子的电子式;

②不用箭头表示电子的偏移;

③相同原子不能合并在一起。

[投影、归纳、分析]共价键成键微粒、成键原因、成键本质和条

成键本质成键原因成键微粒成键条实例

共用电子对原子有未成对电子原子①非金属原子间②不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Cl2

HCl

[思考]由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应当叫什么化合物?[学生回答后,板书]

3.共价化合物: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

[思考讨论]在离子化合物中有没有共价键?在共价化合物中有没有离子键?

[投影讲解]带电的原子团中,存在共价键,如OH- 。氢氧化钠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氢氧根离子中,氢与氧以共价键结合。所在,在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出现价键,但在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

[思考]不同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是否相同?在相同元素与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否完全一样?

[阅读教材P23第一段后回答]不同元素的原子吸收电子的能力不同。相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

[板书]4.共价键分类: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①非极性键: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②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

[组织讨论]判断H-O-H、H-O-O-H 、O=C=O、O=O 、N≡N存在的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你从中能得出什么规律吗?

[讨论后回答]

只有极性键:H-O-H 、O=C=O

只有非极性键:O=O 、N≡N

即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H-O-O-H

规律是:在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不偏移,为非极性键。

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偏移,为极性键。化合物分子中,如果是相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也为非极性键。

[思考与交流]离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投影归纳]

实例化学键成键微粒原子或离子之间共同点

离子化合物NaCl离子键Na+、Cl-相邻离子或原子之间都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力,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NaOH离子键极性键Na+、OH-形成离子键,OH-内部形成共价键

Na2O2离子键非极性键Na+、O22-形成离子键,O22-内部形成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HCl极性键原子

H2O2极性键非极性键原子

[讲解]5、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注意:①除稀有气体外,所有非金属单质中都存在共价键。与书写的化学式无关。如“C”表示单质时,并不说明碳是一个原子独立存在。②物质熔化时,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只是分子之间距离拉开,分子内部没变,没有化学键的变化。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则要克服离子键。物质溶于水时,如果电离了,则要克服化学键。

[思考]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如何变化?

[投影]氢气与氯气形成氯化氢的动画模拟过程。

[交流、归纳]化学反应实质: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化学键的生成。

[拓展]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则会放出能量,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过程,因此化学反应必将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它们之间究竟是何关系?下一我们会进一步研究。分子内部存在化学键,那么分子之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对物质性质又有何影响?有兴趣的同学请自我提高:自学教材23页科学视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你会变得更加知识渊博。

[投影总结]

[板书计划]

二、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3.共价化合物

4.共价键分类: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5.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

化学反应实质: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化学键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键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