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远网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蒲公英教学设计

2025/09/09教案

此篇文章蒲公英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蒲公英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嘱咐”等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学用“嘱咐”造句。

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板书课题)教学“蒲”字读音及写法。

2、蒲公英的种子什么样子?(师吹手中的蒲公英)。

3、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遇到的不理解的生词自己或是联系上下文理解。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四人小组检查自学结果。

3、师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出下面生字词。

(2)指导朗读长句子。

(3)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书写。

1、指导易错词写法。

2、描红。

3、评议。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吹蒲公英)瞧,这就是蒲公英的花瓣落后,长出的洁白的绒球。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现在你就是小蒲公英种子,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你们想飘向哪儿呢?

2、学生自由说。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

1、我们小种子们想去不同的地方,作为我们的老前辈——太阳公公,对我们有什么建议?

2、打开书,读课文。

3、谁来当太阳公公,对我们这些小蒲公英种子提建议。太阳公公是用什么语气说的?练习用“嘱咐”造句。

4、再读一读太阳公公的话。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

5、你来说说对阳光下的沙漠、阳光下的湖泊的感受。联系太阳公公说的一番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蒲公英的种子们即小降落伞们怎么做?

2、种子们都到泥土中去了吗?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仔细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有两颗种子是怎么做的?交流自己的发现。

第一颗种子:

(1)说一说这颗小种子看到“黑黑的” 和“金光闪闪的”这两种不同的情景,想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兴奋)

(2)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颗种子:

(1)“波光粼粼”是什么情景?

(2)想象一下,在这么美的环境里,这颗小种子想去干什么呢?

(3)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男生齐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蒲公英们,有的落在沙漠里,有的落在湖泊里,有的落在泥土里,结果呢?

2、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3、如果你就是那颗落在沙漠里的种子、就是那颗落在湖泊里的种子,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你的心里会怎么想?你会对其他种子说些什么呢?

(四)延伸拓展,故事表演

1、现在请同学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该怎么演。

2、分大组练习表演。语言要通顺,加上动作,表情,可适当加入想象。

3、小组表演,评选出最佳演员。

蒲公英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蒲公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蒲公英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美妙的画面,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情境导入,渲染气氛

(播放课件或图片)

同学们,你们对这飞舞飘洒的蒲公英一定不陌生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蒲公英的小诗。

(板书:《蒲公英不说一语》)

二、理解诗歌

(一)初读,整体感知。

1、自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认生字,并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找伙伴们读,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读,师生交流,感知诗的大概内容。

(二)精读,细细品味。

1、我们再来细细地读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喜欢吗?

2、把你所感受到的.和周围同学交流交流。

3、汇报。

(1)第一小节,生动描绘了蒲公英飘洒飞舞的形态,引导学生抓住“远了又远了”“近了又近了”“一絮又一絮”“淘气”等词语,让学生想象这美妙迷人的画面。

(2)第二小节,写出了满天满地的“蒲公英”与孩子们尽情嬉戏的欢快场面。“落、染、碰、沾、不弃也不离”这些词语形象准确,情真意切,充满了童趣。

(3)第三、四小节,一问一答,再次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结尾一句“蒲公英不说一语/眨眨眼/与我亲昵”,既照应了文题,同时眨眼、亲昵的动作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样的画面。)

(三)有感情地朗读,组织交流。

1、这样迷人和谐的画面,真让人喜欢,融入自己的感受把这首诗美美地读读吧!

(学生练读)

2、指名读文,请同学们评价。

(引导学生用欢快的、轻松的语调朗读诗歌)

3、让我们把这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记在脑海里,让这温馨的画面永远留在心中。

(练背,指名背)

蒲公英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在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欣赏散文,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

2.要求幼儿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并能用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扩展幼儿的想象,引导他们运用积累的经验与词汇,仿编新的散文。

(这篇优美的散文运用了形象而易于幼儿理解的比喻手法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质朴的情感,优美又富于生命的活力,易使幼儿增添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作品篇稽镀小,易于幼儿朗诵;结构层次清楚分明,易于幼儿仿编。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学习其中的优美的词汇和语句、创造性地运用作品中的句式和结构是文学活动的要求,该活动的目标更是这些要求的具体体现。)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录音机、配乐散文磁带;水彩笔、油画棒、白纸若干。

(欣赏散文之前,让幼儿积累一些对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的感性认识,能帮助幼儿较好地理解散文。)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教师提出话题“我们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引出散文的名字。

2.幼儿听录音一遍,教师提问:蒲公英在什么季节开花?散文里说青草地上怎么样?你最喜欢什么?蒲公英开着什么颜色的小花朵?散文里说“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什么地方有趣?、

(引起幼儿对欣赏散文的兴趣,可让幼儿谈谈自己对蒲公英的认识。学习就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新旧经验的结合。幼儿听过第一遍散文后,只要求他们谈谈自已的初步感受。)

3.教师朗诵一遍散文,事先要求幼儿注意倾听,找一找散文里是怎么说蒲公英有趣的。提问:散文里是怎么说蒲公英有趣的.?田野的风吹来,它怎么样?(帮助幼儿理解“飞扬”和“比柳絮还要轻”一句)飞着飞着,它又怎么样了?为什么说它像一片片雪花?(帮幼儿理解“轻盈地降落”,可请幼儿用动作表演出来)

(第二遍欣赏前需要要求幼儿专心倾听,认真思考。可以让幼儿用多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口头表述、动作表演,特别是形容词和描述动作的词汇,让幼儿了解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4.举例说明什么是比喻句,让幼儿学说比喻句。然后继续讨论:为什么说花托上结出的种子像雪白的绒毛似的球?为什么飞着飞着,又像一片片雪花?你觉得散文听起来怎么样?为什么很优美呢?帮助幼儿归纳出散文词语丰富、语句优美的特点。

(大班幼儿的理解力较强,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表现手法是可以实现的,但需要教师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作好铺垫。同时,让幼儿了解优美词汇,培养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蒲公英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夜深了,热闹了一天的城市渐渐安静了下来,蒲公英也进入了梦乡,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呢。那么蒲公英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美梦呢?

1.指名读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出示课件,学生品读

过渡: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而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她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1-6自然段,思考什么问题一直困扰着蒲公英?

2.学生汇报: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花朵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花朵的句子画出来。

4.课堂反馈:根据学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的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5.椰子树伯伯是如何劝说、安慰她的?

6.课堂反馈:根据学生读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的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7.有谁知道“愁眉苦脸”是什么意思?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8.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感悟蒲公英的忧心忡忡。

过度:听了椰子树伯伯的话,蒲公英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疲惫地入睡了。第二天一早,在唧唧喳喳的鸟叫声中,蒲公英醒来了,发现自己开花了!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学习第七自然段

A.投影出示句子:“哈,开花!了真的开花了!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

B.指导朗读感悟蒲公英的惊喜

C.‘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就在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时,不料却遇到怎样的遭遇?

2.学习蒲公英的遭遇部分

A.蒲公英有哪些不幸遭遇呢?自由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并与同学交流交流。

B.课堂反馈:有哪些不幸遭遇?

C.理解“震耳欲聋”,引导说话

面对这些不幸遭遇,蒲公英忍不住伤心地哭了。如果你是椰子树伯伯,你打算怎样安慰她呢?

D.学生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E听了椰子树伯伯的话,蒲公英是怎么说的?

F.朗读感悟蒲公英的话。

过度:蒲公英的这番话包含着她的美好愿望,实际上是在向所有地球人呼吁:要想改善环境,就必须加强环保意识,做到不排废气,不制造噪音,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

可是,这一切人们都做到了吗?

四.拓展,升华情感

1.播放环境污染的图片或录像

2.看了这触目惊心的画面,想到蒲公英的遭遇,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3.进行环保教育。

过度: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是因为蒲公英深受环境污染的伤害,她迫切希望自己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蒲公英做了这样的美好的梦,寄托美好的愿望。

3.你猜猜她的愿望会实现吗?

4.总结:让我们帮助这颗可怜的蒲公英梦想成真吧!孩子们快快行动起来,早日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共创绿色家园吧!相信不久的将来,蒲公英的梦一定会变成现实的!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默默地为蒲公英祝福吧!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文中描写生动、想象的部分积累下来。

2.续编故事:第二天,蒲公英从梦中醒来,她惊喜的发现……

蒲公英教学设计 篇5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习作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想法,对于想象作文往往兴趣盎然,因而乐于书面表达。我们对作文的指导应“引而不牵”,在课堂活动中开拓学生的思路,巧妙渗透写作方法,又不束缚他们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根据作文材料,展开丰富想象,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2、写作时能初步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或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得有意思。

3、乐于分享作品,学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1、故事写完整,富于想象力。

2、能初步关注到动作、语言、神态或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奖章、绘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一、课前谈话,进入童话情境

1、走在通师二附的大楼里,感觉像走进了五彩缤纷的童话王国。你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认识哪些童话人物呢?

二、情境展示,指导作文构思

1、今天,让我们放飞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先来认识一下故事的主人公(出示蒲公英),谁来说说你对蒲公英的了解?主人公蒲公英生活在一个山谷里,什么是山谷呢?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山谷里呢? 如果你就是这棵蒲公英,生活在不一样的山谷里,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愿望吗?

2、有一天,山外飞来了一只小鸟,住在蒲公英的身边。它会是一只怎样的小鸟?

3、出示作文材料:一棵蒲公英长在山谷里。一天,从山外飞来了一只小鸟,住在了它的旁边。好多有趣的故事已经藏在里面了!

4、咱们静静地想故事,看谁最有本领,最会编故事。

师暗示提醒:蒲公英和小鸟是怎样相处的?后来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可要把故事想完整哦!想得细致些,有意思些。(学生静静思考)

三、交流表达,指导写作方法

1、谁愿意把你编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点评学生故事(扣住“完整”“有意思”来说。“有意思”指故事有变化的情节,有想象力,有一定的表情、动作、对话等的细节描写等。

2、把故事编完整,再编得有意思,其实也不是很难。

咱们把故事说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听完别人的故事,可以夸一夸他编得最有意思的地方,也可以给他提点好的建议。

四、总结,激励学生习作

刚才同学们相互交流,说得挺好,把你说的故事写下来,就是非常好的童话故事了。我们回到教室后,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为你的故事取一个题目。老师非常期待你们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