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
此篇文章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精选5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 篇1
教学内容:
圆环的面积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以圆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和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掌握求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方法:
例证法、类比法、迁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计算圆的面积
r=5厘米d=6米C=15.7分米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实物,认识圆环
出示光盘。提问:谁能用语言描述这个光盘?
2、实践操作,感知圆环
(1)刚才我们简单认识了圆环,现在你们能用手上的工具剪出一个圆环吗?
学生用一张白纸剪一个圆环。
(2)学生操作,动手剪环形。(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3)说出剪圆环的过程。
让学生介绍剪出圆环的过程,体验大圆中剪掉一个小圆的过程,感受圆环的大小就是大圆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3、探究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环的面积?
(2)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时,边说边演示从一个大圆里去掉一个同心小圆变成环形的动态过程:先求出外圆和内圆的面积,再求出环形的面积。
思考: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通过师生交流后,明确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外圆(大圆)的半径或直径和内圆(小圆)的半径或直径。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厘米,外圆半径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尝试解答。
(5)反馈解答情况。
方法1: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
方法2:大圆半径的平方与小圆半径的平方差乘以3.14。
观察比较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通过乘法分配律,这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转化,其实它们是一致的。
小结: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求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 篇2
首先,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要突出情境中数学的本质问题。
然后,创设的学习情境,要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培养。要尽可能赋予其丰富的情感因素,用数学的情感去吸引学生,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都说课堂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土壤,我们教师的智慧是阳光和雨露,数学课更是如此。 本节课我感觉有几个思考的地方。
1、学生展示课前研究的时候,不能与下面的同学展开互动,致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圆环是否一定是个同心圆?如果不是同心圆,它还是圆环吗?事实上,如果不是同心圆,也一样可以求出两个圆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
3、可以利用学生做的圆环来贯穿下面的练习。首先可以让他们量出他们做的圆环的大小半径和环宽,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让学生理解环宽的概念。避免了我在练习中涉及环宽的概念而说不清楚的尴尬。然后可以求出圆环的面积,这样学生就通过实际操作,真正理解了圆环的面积计算。达到理想的效果。
4、3。14×(R2—r2)这个公式还是出现比较好。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运用这个简单的运算方法。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 篇3
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
环形的特征:必须是同心圆,其次,两个圆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在此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让学生在环形图中认识了“环宽”。
在此我有效的利用课件进行对比演示加深学生对环形特征的理解。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练习环节,是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正确应用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练习时除了设计基础的练习与判断题还设计了4道对比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处理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的关系。
不足之处:练习题没能全部完成,导致没有实现练习的层次性。
其实,我准备了不同的有关环形的练习题,由于在刚开始时为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程度,动手操作的时间给的充足,所以到练习题时时间不充分。
这节课有许多欣喜的地方,也有令我遗憾的地方。但不遗憾的是我从中发现了自身的缺点,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 篇4
1、大多数学生对圆环的认识已经有了生活的经验,但是对于它的形成过程缺少理性思考。通过本节课的训练,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2、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及其应用。所以很容易接受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部分学生由于空间想象力欠佳,对于已知内圆直径和环宽求外圆直径及已知外圆直径和环宽求内圆直径,概念模糊,学得很吃力,我想,对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应该引导学生多画一些简单的示意图来理解,避免解题错误。
3、对于题意深奥的题目,不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得到或者做得好,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学生分层对待,分层测试,让后进的学生也同样有胜利感和成就感。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 篇5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