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此篇文章安全事故心得体会(精选6篇),由智远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大家。
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xx月xx日下午,我车间在检修电解二车间2#多功能天车打壳倾斜油缸下滑故障时,班长宋继民带陶颜福、李生明、王琳去6#天车拆卸油缸,打壳主臂放下来,决定不下放主臂进行拆卸倾斜油缸,已联系工艺车队升降车,工艺车未到现场情况下,宋继民带陶颜福先拆油缸连接销,在拆卸前,宋继民从天车上下平台爬至驾驶室顶部,并从驾驶室顶部翻越到打壳机头处进行拆卸作业(打壳机头离地面约3.5m),宋继民站在打壳机头上,把安全带挂在小臂与主臂相连的钢筋(Φ6mm)上(该钢筋为防止小臂下滑临时联接),约 4时50分左右,在拆除打壳机头倾斜油缸进出油管后,倾斜油缸由于泄压造成打壳机头瞬间倾斜下滑此时宋继民站在打壳机头上,钢筋由于无法承受打壳机头自重与宋继民自身重量,突然发生断裂,造**全带滑脱,宋继民坠落。经医院初步检查鉴定:造成宋继民左手手腕骨折,左盆骨骨裂,对本人和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对公司的安全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安全工作被动。
本着对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生产技术处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了查看,并在5月4日上午,组织动力厂、电解厂相关人员召开了事故分析会,分析了事故原因:宋继民本人安全意识淡薄,检修6#多功能天车时从驾驶室翻越到打壳机头,没有使用升降车属违章作业,并且违反规程将安全带系挂在不牢靠绳索上,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同组的其他检修人员没有起到现场监护作用,也是导致此次事故主要原因,分析了事故的原因,严重反映出我们安全工作的不足,人员安全意思差的现象,就此次事故我们车间迅速组织召开全体人员的安全会,旨在消除习惯性违章,讨论安全防范措施,杜绝违章事故。
此次的事故让我深刻理解到,首先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检修工作、谨慎一辈子。还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理念传达到每一名员工,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总之,我们不让检修兄弟的血白流,我们不能出事故,也出不起事故,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做到安全工作精细求细,如果稍有大意、必然出事,而且事故残酷,要提高我们每名检修从业人员的安全认知能力。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要严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要求,一定要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一定要抓好本质安全和本质质量要求的落实。高标准干活,规范操作,不糊弄自己、不糊弄别人。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规范,设计标准、操作过程、人的行为都要依照标准去规范。要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哪些还没有标准,先把标准明确了,再按照标注去做,就是规范。要抓好关键人物我们的班组长。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班组、班组长这个层面工作的重要性,班组长与现场工作结合最紧密,抓好班长就是抓住了现场、抓住了管理、抓住了规范。对班组长要加强培养,要有工作标准、要有培养标准,要使班组长层面与我们的管理顺势并道,再就是我们的新工人、老工人和骨干员工。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低,存在冒险主义;老工人凭着老经验、老习惯违章作业根深蒂固。
总之,我们要用血的教训唤起每名员工保护生命、珍惜健康的意识,教育每名员工不能违章,不能图侥幸、怕麻烦
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篇2
7月1日,车间组织我们学习了《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瑞兴化工有限公司“5·16”中毒事故的通报》;一个长8.4米、宽4.4米、深2.2米的长方形二硫化碳冷却池,在检修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夺取8人的生命、造成6人受伤。其原因就是:二硫化碳冷却池内冷却管泄漏,1名操作人员在未检测有毒气体、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证、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池内进行堵漏作业,造成中毒,其他13人连续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扩大。 从以上事故中不难看出,工作前没有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没有按规定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证,有人中毒后,其他人没有采取自我防护,就盲目进行施救,成了造成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如果作业前按规定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证,如果作业前进行了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如果在作业前制定了安全防范措施,如果作业过程中监护到位,如果有人中毒后,其他人采取了自我防护再去救人,如果……如果......如果......如果每个环节都能认真的做好,这样的事故还会发生吗?
1个2.2米深的池子,夺取了8个人的生命,8条生命对8个家庭又意味着什么?8个家庭的顶梁柱没了,8个家庭的天塌了,8个家庭被破坏,8个家庭变得残缺不全,父母失去了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妻子失去了丈夫,从此被人们称为寡妇;儿女失去了父亲,从此失去了父亲的疼爱;他们从此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走向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之中,真是一起事故祸三代。 惨重的教训让我深深领悟到在危化品企业特殊作业的安全重要性,我认为,要想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要经常对员工进行应急预案的教育与培训,增强员工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向作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员工在工作中要严格依照有关特殊作业管理规范,工作前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并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严格遵守进入受限空间“隔离、置换、检测、监护”8字方针,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现险情或发生事故,以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应急处置,安全有力有效地组织科学施救;严禁违章指挥、严禁冒险作业、严禁盲目施救。并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培训,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生产过程当中的危险因素,展开经常性的应急演练,从思想上和技能上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杜绝冒险蛮干,杜绝盲目施救,才能有效的减少和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篇3
作为一名煤矿工人,应时刻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还要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更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就像路总董事长在大会上讲到的“3.14”事故是我们建矿63年都没有发生过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深刻反思。虽然事故已经过去,但是我们要铭记这次事故带来的血的教训,不要让它再发生。
我呼吁每位员工要把安全落到实处,而不是喊喊口号。安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家。让我们为凯嘉筑起一座思想、行为和生命永远不倒的安全长城。
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篇4
一、案例经过
20xx年x月x日,某油田施工队在城市污水管网改造中,作业人员在新老污水管网进行对接的过程中,由于向老污水井外侧对接未通,两人贸然进入井内查看情况,随即导致两人昏迷,另外三位施工人员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进入井内实施抢救,也导致当场昏迷,经消防员施救终因中毒时间过长,五人全部抢救无效死亡。
二、案例分析
1、两名施工作业人员未做工作前安全分析,贸然进入污水井作业造成死亡事故;
2、救援人员缺乏救护知识,盲目施救,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3、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培训不到位。
三、经验分享
1、加强工作前安全分析的管理;
2、加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辨识能力;
3、强化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和自救、互救知识。
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篇5
经过学习安装队的这次伤亡事故和本队发生的一起事故调查处理结果的通报,安全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也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安全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在这两个事故中的一个共性是自身的安全意识差,安全工作不到位,无视安全。安全工作是要在工作中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明确了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以:“进一步加强做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切实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现结合本队的实际情况,明确了本队在以后安全工作中几点要求:
一、加强大型设备检修力度。
由于本队都是大型的提升和通风设备,设备带病作业就给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这也就要求我们加强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动态巡检力度,只有发现了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才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企业的生产必须有高素质员工队伍为依托,企业应配备专门安全培训人员,对各类可能出现的“三违”要编撰专门的培训教材,教材要简单明了易懂,培训方式要定期不定期相结合。
三、狠抓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软肋,推行安全责任监控和安全信息监控,对各个岗点、地点的不安全隐患实行动态循环检查,努力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严格落实值班跟班责任制,对于发生事故采取措施不及时,延误时机或因其他失职渎职行为而影响安全工作的有关人员,坚决严肃查处。严格查处现场“三违”人员,每次事故的发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三违”,“三违”人员要狠抓、要严处。要狠抓现场施工措施落实情况,根据措施要求,班前会要求查处违规人员,对于现场班组长、安全负责人未把好安全关,给予严肃处理。
四、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提高超前预防能力。
做到对不安全因素“发现得快、控制得住、排查得早、解决得好”。深入排查安全隐患,不定期地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加强对重大隐患危险源的整改,把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提前到对隐患责任的追究,对违反隐患排查有关规定者,追究责任。对于员工提出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并适当给予奖励。
安全重于泰山,是我们最常见的常听到一句话,有多少时候我们只把这这句话抛在脑后。当那些血淋淋的教训摆到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才会想起安全重于泰山。我们只有真正把事故教训触及每个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把安全文化理念真正树立起来,使职工从行为动态上做到规范达标,不违章操作,才能使安全生产得到保证。
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篇6
通过学习电力误操作,使我认识到违章操作既阻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又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误操作是电力安全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人为责任事故。其性质恶劣,所造成的后果严重。
1、 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原因
(1) 有章不循。某些电业人员安全观念淡薄,执行"两票"、"三制"不够严肃,工作不认真、不负责、怕麻烦,明知自己的行为违章,仍然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倒闸操作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不模拟,不唱票,不监护,不按操作票顺序操作,有的`甚至无票操作造成事故。
(2) 防误闭锁装置存在问题。如有些五防闭锁装置由于设计布点不完善,安装调试有遗留问题,录入操作细则未能校对清楚,根本达不到"五防"的目的。甚至有的"五防"闭锁装置功能不齐,加之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使"五防"闭锁装置失去应有的防误闭锁作用。还有的防误闭锁装置质量不良,经常要被迫解锁,引起操作混乱。而现场运行人员对"五防"闭锁装置的学习和掌握跟不上发展的要求,无法发挥"五防"闭锁装置的作用。
(3) 人为失误。如不进行验电或验电时敷衍了事,造成带电挂接地线;监护人放弃监护职责或操作人脱离监护,走错间隔,看错设备;接受调度命令不复诵,造成误听;设备未按规定实行双重称号;操作过程接听与操作无关的电话;操作人、监护人将矛盾带到工作中而影响操作安全等。
(4) 其它。误操作事故还与人的生理原因、心理状态、情绪影响、注意力集中与否、设备状况、管理水平以及工作现场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
2、 如何防止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
(1) 必须根据电气倒闸操作的原则和特点,预先确定发生误操作事故的危险点,并加以认真研究、分析、监控。
(2) 运行管理人员要准确填写操作票。
(3) 加强对日常操作行为的监督。
(4) 必须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5) 加强对变电站微机"五防"闭锁装置的管理,严防因错误解除闭锁功能而发生误操作事故。
(6) 避开和控制危险点,根据各变电站的电气接线和设备状况,综合分析其操作的危险程度,选用危险点少、事故几率低的操作方法。